《野草》的生命哲学 复杂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国民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战与反思。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 文学家对生命哲学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阐发。它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与严密性。 《野草》的象征艺术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法国首先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的一个主要流派,强调的是关于“真”“美”世界的虚幻的联想,形成某些“意象”,把客观世界看着主观世界的“象征”,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但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却有许多可取之处。这样的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被擅于“拿来”的鲁迅所吸收,形成了鲁迅所特具的象征主义。也就是说,鲁迅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对西方出现的象征主义进行解剖,在个别地方取其可用的某些手法。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又讲过并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征主义。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80年代初发现了他在1919年发表的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鲁迅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的这本薄薄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性的珍贵果实,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喜玛拉雅山峰。《野草》的审美性 《野草》是一本独特的现代主义著作。它既有散文的形式,又有诗的灵魂,其中包含了诸如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荒诞以及怪诞等多种艺术手法,而象征手法的运用尤使《野草》大放异彩。象征必须有“象”,《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作品以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出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野草>是鲁迅的生命哲学,它以诗化形式、庞大的象征意象体系记录了作者心灵深层的孤独体验和现代性人格的痛苦挣扎.然而对<野草>意象的现代性哲学解读,一直是鲁迅研究中一个语焉未详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寓言式的生命景观、中西象征的交融两方面来揭示<野草>意象的多元性、现代性哲学内涵,深入探讨象征意象中所积淀的作家生命深层的真实体验,为鲁迅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照视角. <span class="highLight" id="ctl00_MasterContentPlaceHolder_AbstractLabel" title="许寿裳先生曾说"<野草>,可说是鲁迅的哲学".①鲁迅将积淀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存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引人注目的是,鲁迅刻意打破古典意象在传达某种文化意义时的单一性和固定性,把表现现代人生存体验的文学想象力凝缩在富于现代形式感的全新意象之中.因此,对<野草>意象的解读,须从审美现代性与思想现代性两个坐标点上,分析鲁迅如何激活传统意象系统从而创造出意象的现代生命力,以及如何以意象有效地和有力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哲学.">许寿裳先生曾说"<野草>,可说是鲁迅的哲学".①鲁迅将积淀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存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引人注目的是,鲁迅刻意打破古典意象在传达某种文化意义时的单一性和固定性,把表现现代人生存体验的文学想象力凝缩在富于现代形式感的全新意象之中.因此,对<野草>意象的解读,须从审美现代性与思想现代性两个坐标点上,分析鲁迅如何激活传统意象系统从而创造出意象的现代生命力,以及如何以意象有效地和有力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哲学.</span>
<br/><br/><br/><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