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3|回复: 8

配乐朗诵 豹 作者:里克尔 朗诵:高 昂(Go on)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7 21: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继续 于 2016-4-27 08:20 编辑

http://www.ximalaya.com/swf/sound/red.swf?id=14940736

     手机收听地址      
      
       豹
  作者:里克尔
  朗诵:高 昂(Go on)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作品鉴赏
  这是里尔克1903年的早期作品,表现出与他后期作品不同的风格,基本上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客观的忠实描写”现实生活。《豹》这首诗通过对关在巴黎动物园的豹子的拟人化的描绘,表现诗人苦闷、彷徨和寻专求自由而无出路的真实心情。
  豹在动物世界中是以凶残、剽悍、敏捷著称的。它们生活在自然界里自由自在。但生活在巴黎动物园里的这只豹却失去了自由。“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豹每时每刻都试图冲破这牢笼,奔向自然的怀抱之中,然而它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紧紧的不得脱身,因而它的目光失去了往闩的锋芒而显得“这般疲倦”,以致“什么也不能收留”。它成为一个被观赏的对象,得到的是不平和屈辱,当然不可能去欣赏什么别的景致,更主要的是它仇恨的对象是困住它的那“干条的铁栏杆”,因此这铁栏杆便成为它眼中唯一的对象性的存在,在这后面“便没有宇宙”。虽然诗人在-厂表现豹子眼中只有铁栏杆,后面没有宇宙的现实,同时他也在说明无论人或动物一旦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失去自由,那么偌大的宇宙对他们说来也只等于无,道出了失去自由的悲哀。
  豹子就在这“千条的铁栏杆”的围困中生活,因而它“强韧的脚步”变得“柔软”了。但是它并没有欠去信心,仍然心存着对自由的渴望,尽管它“柔软的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但它的“力之舞”仍然跳动,而且“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艰韧不拔地跳动着。它试图在向人们表达:不获得自由决不停止“强韧的脚步”,直至到死,这便是它“伟大的意志”!整个宇宙是自由的, 自然界是自由的,一切的一切都按它们自己的意志在自由地运作,生生不息。只是由—人类的诞生使自由,失去它往日的光彩,人类试图与自然界抗衡,那么自然界中的自由被人类掠夺而去;人类内部又相互残杀,使人类往日的和谐化为乌有。人人都想获得自由而又生活在极其不自由之中。裴多菲曾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然而,遗憾的是在人类之中这样自由斗士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人心甘情愿地生活在不自由的状况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的人还不如动物,因为他缺乏那种对自由追求的“伟大的意志”。
  诗的前两节对豹的描写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诗的最后一节忽然由动入静,在静态的描写之中我们感受到…种强大的张力,它大有撑破铁栅之势。豹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诗人用“无声”一词带有慑人魂魄的力量,豹的目光当中虽然“什么也不能收留”,但是一旦它撩起眼帘将你收入它目光之中时,那么你的灵魂将永远不安。因为你用一种嘲讽的表情在欣赏一个不自由的动物;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接下来写“紧张的静寂”,在这静寂之中仿佛立刻会爆发,把一切都化为乌有。
  这首诗尽管是里尔克早期忠实客观的作品,但在写法上也与古典诗大相径庭,带具象和抽象相统一的特点。比如他把抽象的“力”和具体的“舞”结合起来,通过对“力之舞”的描写,表现出豹的强劲有力和不屈的精神。再如把抽象的“意志”和具体的“昏眩”结合起来,而形成“抽象的肉感”的效果。


  作品评价
  诗人奥古斯特·施塔尔评价说:“自然的生活空间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的一个重要题目。”
  翻译家袁可嘉分析这首诗歌说:“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处境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
  本诗发表于1903年,后收入《新诗集》,为“咏物诗”的代表作,堪称里尔克最负盛名的佳作.奥古斯特·施塔尔对本诗的一句评语可以视为本诗的创作背景:“自然的生活空间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的一个重要题目.”本诗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杨武能)
  评论家埃德加,奈斯认为本诗的特点在于诗人“从动物的内心状态出发进行叙述,仿佛他与它化为同一”.全诗“圈出了豹的本质”,刻画出“对令人绝望的无聊和单调的想象”.“诗的中心含义在第二段第3、4两行,它们勾勒出这一尊贵动物的本质和命运:最充沛的力量和潜能,但是被压抑,陷于‘昏眩’——通过铁栏后的关押,通过监禁,通过剥夺自由,而它是属于自由的.”希珀则认为:第三段乃是高潮所在:“豹的灵魂在这里变得清晰可见;仅仅一幅图像:慢慢睁开的眼睛,然后‘四肢的‘静寂’,最终‘心’——被监禁的动物的存在‘在那里’完整无缺.”

  作者简介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早期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1897年遍游欧洲各国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开始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代表作品诗集《生活与歌曲》、《祭神》、《梦幻》、《耶稣降临节》 、《图像集》、《祈祷书》、《新诗集》、《新诗续集》、《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7 22: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妍 于 2016-4-7 22:35 编辑

老师辛苦了。敬茶!!祝好!!感谢在百忙之中奉献的精彩!!!慢慢聆听学习。。。。。老师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7 2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切的声情驾驭拉近了听者之心与诗魂的距离。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8: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师的支持,老师辛苦了,祝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8: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电脑太卡了,等下周再接着帮您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6 21: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0 21: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豹》这首诗通过对关在巴黎动物园的豹子的拟人化的描绘,表现诗人苦闷、彷徨和寻专求自由而无出路的真实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23 23:26 , Processed in 0.1035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