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3|回复: 4

[转帖]]《中国校园诗人》复刊号前言兼复刊词(欢迎前辈指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0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中国校园诗人》复刊号前言兼复刊词<br/><br/></strong><span class="tpc_content"><font size="5"><font face="楷体_GB2312">校园视阈内的“80后”诗歌</font></font><br/><font size="3">——代编辑手记兼复刊词<br/><br/>文/茱萸</font><br/><br/><font size="3"><b>复刊赘言:一份刊物的成长史</b><br/>&nbsp; <br/>&nbsp; &nbsp; &nbsp; &nbsp; 《中国校园诗人》是一份由在校学生自主创办的民间诗歌类刊物,依托中国校园诗人论坛选稿和交流。她名义上的创办时间,该是2004年秋冬吧。先创办的是论坛,当时还是在乐趣园建的,很简陋的坛子,版主是丁弋和冯羽之——虽然丁弋在第一期刊物出来后就宣布退出,但我觉得还是依然要记得他的首倡之功。冯羽之在丁弋退出后是论坛和刊物的核心,他承担了烦琐的统稿、排版、校对和邮寄刊物的工作,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引起过一些诗友的误会,但我想说,他的努力和贡献,大家该看到。<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是在论坛建立后不久加入的,那时候正上高三,是这群人中最小的。当然当年参与论坛和刊物编辑工作的朋友们还有很多,挂一漏万,就不例举了。刊物到目前为止出过5期,说实话,很粗糙、很简陋,纸张很差,印刷也不清晰,有一两期甚至不好意思拿出手。当然,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客观方面,要钱没钱,要人力少人力,选稿在网络,印刷在昆明,还有如此琐碎的校对、邮寄事务。依托刊物和论坛,还正式出版过一部《中国当代校园诗歌选》(中国文联出版社),这个选本跟刊物相比,差强人意。不过总算也是大家曾经努力的结果,我现在还保存着两本样书。至于当年因选本和刊物造成的一些误会,相比当时的当事人心里都有数,总之希望大家多多体谅。<br/>&nbsp; &nbsp; &nbsp; &nbsp; 刊物在出到第5期之后,也就是2006年初,因为参与论坛和刊物编辑的朋友们因忙于自身的事情,以及论坛的逐渐冷清,刊物便没有再出版下去。直到今年4、5月份,我跟冯羽之兄在网上聊起当日的粗糙、简陋的刊物,内心却涌动着莫名的温情。加之他个人的事情,比如学业、实习之类的事情,也基本定了下来,在他的提倡下我们决定恢复刊物的编辑和出版。我们希望这份承载着校园人梦想和诗情的刊物,能够继续下去,能够不断有新鲜血液的加入,能够见证一个时代的青春和热血……<br/><br/><br/><b>关键词:校园、80后、青春、视野、经历、时代</b><br/><br/>&nbsp; &nbsp; &nbsp; &nbsp; 前一阵子我的老乡、诗人牧羊人第一次来我博客,看过我博客里的一些内容后给我留了一段话,而我和他也是因此才相识的。他说,“作为还没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文本的间接经验与研究是缺乏时代批判性的。这样的严肃也就很自然的将你摁住在校园的草坪上”,我当时把他的这番言辞当作对我的批评,还因此去他博客留了一大段自我辩解的话,其中不乏我一贯的冲动和咄咄逼人。虽然事后他解释了这番话并不是针对我的,其中亦有自我反省的意思在,不过我们还是觉得很有意思:这是一次充满火药味的相识。不过他的这番话的确让我觉得有必要去反思一些东西了。我是否会被那种“源自文本的间接经验”和“对时代的疏离”“摁住在校园的草坪上”?或者说,我们整整一代人,我们这些有着大致的校园背景的年轻人,在写作上是否会被他“不幸言中”?<br/>&nbsp; &nbsp; &nbsp; &nbsp; “校园”这个词,在大多数人眼里都会是青春的、梦幻的、单纯的、自由的和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地点。一拨拨人走进这个地方,又从这个地方走出去经历风雨。但它的确是一个吸引人的词。我敢说,《中国校园诗人》自从打出复刊声明后,之所以能迅速吸引如此多的尚在校园的甚至已经离开了校园的诗人们,大抵是因为“校园”这个词所承载的梦想和诗情,它让诗人们感受到了年轻的力量和梦想的光芒。但是“校园”对写作本身、对诗歌,也有它的负面影响的,这就如牧羊人所说,假如你沉溺在“校园”这个语境里出不来的话。因为那里少了风雨,少了历练,自然也少了一份沉着和大气,少了开阔和成熟。青春往往是此岸,是单薄和轻盈,却远不是目的地——虽然真正的诗里也没有目的地,虽然诗神永远年轻。<br/>&nbsp; &nbsp; &nbsp; &nbsp; 但是,我们的《中国校园诗人》却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将我们的视野和步子仅仅限定和停留在那个狭义的“校园”——那意味着短视、狭隘和自恋。我们试图用“校园”这个词,这个象征着年轻、活力、新鲜、青葱、冲动、轻盈和梦想的词,来给诗神挂上用不老去的勋章。校园,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借以抵达诗歌的或生命的丰盈的平台,它只是一个关键词,却不是全部。更何况,当下的身在校园的年轻诗人们,我们这代生于1980年代的诗人们,与另外一个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是“80后”。<br/>&nbsp; &nbsp; &nbsp; &nbsp; 在诗歌评论家张德明先生的论述中,他指出:“‘80后’诗人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文学命名,因为这个语词中的‘80后’是一个时间跨度太大、含涉对象过多、内涵极不确定的年代表述,不具备文学流派所要求的概念周严性、精密性以及对象的明确性和创作风格的近似性等条件。不过,当我们站在校园诗歌的视点上看待‘80后’,尤其是从校园网络诗歌的角度出发来审视‘80后’时,这一命名所隐含的文学史意义却能被鲜明地照亮。‘80后’诗人在校园网络诗歌的诗学区间里,将获得显在的意义赋予和功能释放。”、他认为当代的校园诗人们已不是以往意义上的那种单纯的、抒情的和只会吟咏小情调的校园诗人们了:“……当代校园诗人不再满足于仅仅将思维触角局限在课堂内外这狭小的活动范围,他们已经走出校园,把目光投注在历史意味更浓厚、文化价值更充分的地域空间,对特定地域所具有的风土人情和蕴涵的历史深意进行书写和敞现。……当代校园网络诗人不仅对爱情生活中的心灵体验作了诗情洋溢的描画,也对爱情本身具有的人生和社会意义进行了独特的审视。……当代校园网络诗人的视野是异常开阔的,感觉也格外锐敏,他们往往能在日常事物中发现诗意的所在,也能用年轻人特有的锐利目光来穿透现实物象,抓攫出某种本质性的人生折射与世界真谛来。”(引自张德明《网络时代的校园诗歌》。)这些言论堪称抛弃成见、不拘泥、不呆板的知者之言。我想,这也可以作为在前文提到的对牧羊人的批评的“解答”——校园不是诗歌的增长点,是写作背景,但也仅仅是一个背景。<br/>&nbsp; &nbsp; &nbsp; &nbsp; 除了张德明先生所论述的这些当代校园诗人的特点之外,在我看来,当生于1980年代前期(1980-1985)的那些“80后”的兄长们陆续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之后,接上他们的脚步的生于1985年以后的年轻人们(这一小代人,在前一阵子出的《相思湖诗群》中被命名为“85后”,而在我做的诗人防谈系列中,被称为“后80”。这个命名是在2006年我编辑“蓝星”网刊时,听从80后诗人、批评家丁成的建议而认同的。实际上,出于对“80后”这个人为概念的约定俗成和接纳那个大背景,我还是更倾向于“后80”这个提法),他们与兄长们相比,少了沉淀、负担(包括文化心理上的、物质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实际上,“后80”们的作品中很难见到反映意识形态的作品,而“80后”则相对还有一些),少了稳重和对生活的较深的发掘;但是这一小代人却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来自理念的、实践的和大环境的自由,四处弥漫着更为个人化的絮语、更为轻盈的语词和更为肆意和千姿百态的歌唱。但他们的尴尬也随之而来:话语权和受关注度、与“80后”如影随形的“赞誉”或“贬低”以及被谈论、被主流刊物接纳的程度,都似乎没有这一小代人的份。“后80”们被兄长们创造的“奇迹”(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这么说)所带来的“美丽的阴影”压得无精打采。若说“80后”前期的那部分人在艺术上有着“弑父情结”(实际上,包括“70后”,同样在艺术上有着这样那样的对父辈的叛逆和反抗,而“80后”中很大一部分人实际上更接近于和“70后”一起被称为“同代人”)的话,年轻的后“80”们则少了那点嚣张和冲动,而更接近于某种“对兄长的依赖”,我称之为“依兄情结”,他们中的部分人不甘寂寞地试图被接纳入“80后”这个阵营——这就是为什么这一两年如此多的“80后”的迟来者如此汲汲于被列入这样那样的“80后排行榜”,他们希望通过兄长们的接纳,获得当年的关注。——这或许也是“后80”们的一个新特点:他们更世俗,更不讳言名利,更希望获得关注和认同。<br/>&nbsp; &nbsp; &nbsp; &nbsp; 但仅仅是这样吗?我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甚至,我们有着更好的平台和舞台。诚如张德明先生所言,校园“可以有效防止它(“80后”概念)的泛社会化倾向,并弥合其大而不当的表述缺陷”(出处同上)。校园就是你我起飞的地方,更是具有浓郁氛围的阵地。它不是腐朽的、保守的,也不该是小文人式的、“知识分子”式的矫揉造作的作品的批量场地。说到底,校园就该是先锋的,它是保留火种的地方,更是积蓄力量的、诗歌意义上的“军火库”。<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这代人和这个时代的隐秘联系,就该从校园诗歌、校园诗人们的作品里,看出端倪。<br/><br/><b>栏目体例</b><br/><br/>专题:不定期推出以特别专题方式组成的与校园诗歌有关的文章或讨论专辑;<br/>阵营:刊物身在校园的诗人作品,展示生活在校园环境里的诗人们作品的冰山一角;<br/>百家:选发来自论坛、博客或以自荐、本刊约稿等形式征集而来的作品;<br/>圆桌:每期选发诗人访谈或诗歌评论、理论若干;<br/>万象:刊发除诗歌外的与诗歌有关的文学作品;<br/>社团:友情推荐校园诗歌、文学社团作品,展示当代校园文学社团活力。<br/>这就是复刊号以及以后刊物在体例和栏目上的大致构想和计划。它必然是不断更新和变换的,我们不希望设置藩篱。栏目,仅仅是为了便于阅读。<br/><br/><b>选稿原则和程序</b><br/>&nbsp; <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决定在复刊号和今后的刊物中,不再挂“主编”、“副主编”之类的名号,更不打算要“顾问”等前排就坐的不参与实际工作的干尸。<font color="#ff0000">参与选稿、编辑、排版、印刷之类事务——总之是参与了论坛和刊物工作的,都将以“编委”的名义出现在刊物的某个位置。大家都是为诗歌和校园诗人拉磨的驴,驴不分主驴和次驴,也不分纯种驴、贵族驴和平民驴。</font><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的选稿方式以在论坛选稿为主——论坛里的所有版主,甚至普通会员,都有推荐或自荐作品的权利,辅之以专题形式、约稿形式,这样可以让刊物更具有内容和内涵。<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的选稿程序是,由论坛版主初选,再由每个栏目的主持人复选(专题和特别约稿可以跳过初选直接到栏目主持手里),最后发到印刷地的编委处统稿、排版和印刷。我们希望能做得更好,当然也接受批评和建议。<br/>&nbsp; &nbsp; &nbsp; &nbsp; 当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说,争取做到定期出版。周期也会比较长,初步定为季刊。<br/><br/><b>结语</b><br/><br/>&nbsp; &nbsp; &nbsp; &nbsp;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是大诗人李白给我们壮的胆;“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大文豪苏东坡给我们的建议;“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践行者陆游给我们的棒喝。诗之一途,幽深渺远,我们只希望能留下自己的脚印。而校园给了我们梦想和青春的舞台。<br/><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07年6月20日晚于同济大学图书馆</font></span><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0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给校园诗人们阅读,欢迎多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0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容易,祝贺!</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1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恩<br/>谢谢各位前辈的鼓励</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5 15:44 , Processed in 0.1003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