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人行天 于 2019-9-8 17:45 编辑
书 缘(B) ◎行天
蒙蒙秋雨湿了街面,偶尔飘过朵朵花伞。秋雨时节,白露节气叩门,思绪进入回忆时间,把当前、从前,今日,往日的某些片断,慢慢以书为媒,串成一个圆。正好雨天,是回忆的时候。 记得前些年创作的散文《书缘》,曾发表于《澳洲彩虹鹦》。杂志珍藏了,回首已是多年前。前几天,因机关机构改革,搬离办公室,在书柜里又看到这本杂志,很是亲切,也勾起一段回忆。如今,我也要再干一篇同题材的同名散文,叫《书缘》(B)。也许,将来还有C卷呢,那是后话。 说起机构改革,这回实实在在真到眼前了。原有部门撤了,搬入新的部门。原放办公室书柜的个人藏书也不能呆了,原来为了查阅方便,因为搞课题论文等缘故,以后再单位用得少了,就要搬回家,好在办公室离家不远,就几分钟。前两天,来回十多趟,几百本书,一趟一趟搬回家,很累,但充实。 上班的楼层变了,办公室变了,但爱书的习惯不变。从周五到这个双休日,不断清理书籍。我的藏书,几乎都藏有一段记忆。 为了提升哲学及有关学术修养,搞好课题研究,买了不少学术书籍,如中国哲学经典《周易》、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著《小逻辑》、海德格尔的《通向语言的途中》、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休谟的《人性论》、法国萨特的《影像论》等。军事类,有德国卡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瑞士约米尼的《战争艺术》、美国马汉的《海军战略》记政治类书。如意大利大师但丁的《论世界帝国》,更有我国古代的兵学典籍《武经七书》等。 历史类,有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英国弗洛姆金所著《世界大历史---丛文明的曙光道21世纪》、英国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中国现代哲学大师胡适先生的北大哲学课《哲学小史》、当代学者陈振濂所著的中国书法文化史《线条的世界》。文学艺术类书,不少中外名著,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以袁可嘉先生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1---4卷本)为代表,还有几年来陆续购入的诸多后现代美学、哲学及学术类书籍,如英国戴维●弗里斯比的《后现代的碎片》、加拿大大卫●莱昂的《后现代性》、英国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后现代理论》、美国大卫●雷格里芬的《后现代精神》、德国彼德●克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英国本●海尔默的《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以及法国雅克●奥蒙所著《电影导演谈导演》等,还有国内学者所著《国外后现代电影》、《国外后现代文学》、《国外后现代建筑》、《国外后现代雕塑》。以及美国约翰●马丁的《舞蹈概论》、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足迹的是多年前北京诞生的后现代诗派。 美学类,黑格尔《美学》(1---4卷本)、法国马克●西门尼斯《当代美学》等。 学术类,有英国迈克尔●舍恩伯格所著《大数据时代》、马丁●阿尔布劳的《全球时代》、奈本杰●拉波特、乔安娜●奥弗琳所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简●弗里德曼的《女权主义》。 除此之外,还有朋友赠书,如实力派诗人黄相荣赠书《一路撒冷三千年》(精装)。 所有藏书,不止上述这些书,还有许多,约有几千本吧。这些精神财富伴随我的苦我的乐我的读与悟、思与诗,走过几十年人生岁月,公开出版过几本诗集,创作了一些影视剧本(筹拍中);与工作有关的多篇学术论文对多次获奖。在我的心中,藏书,留下沉甸甸的印记。 如今,在全球化的大数据时代,投入读原著的时间少了,更多是浏览网页,发发博客、微博、微信等。今后,还要挤时间多看看、领悟藏书,更要注意学习成果的转化,变为厚实的文学成果。
2019年9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