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寺里禅机利 佛祖袈裟传资中 ——————重龙山人《无相禅师传奇》简评 永 平 四川作家、辞赋家重龙山人所著长篇历史小说《无相禅师传奇》,展现了唐代新罗国高僧无相禅师来华求法的人生历程,着力刻画了在四川游方经历的多彩画卷,特别是在资中苦修的十四年,以及受唐玄宗敕命主持成都大慈寺的规划设计与具体营建过程。 无相禅师本是新罗国国王金兴光的第三太子,感动于其妹妹出家的坚定,也在后来出家为僧。为了求得真正的佛法真谛,毅然浮槎渡海,来到长安。在神人指点下,入蜀修行。随后在资中依止智谂的弟子处寂,常在西岩(御河沟),与野兽为伴。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到了成都,知道无相禅师的消息后,即命其营造大圣慈寺。无相禅师不负众望,主持了寺院的规划设计与具体施工。还在成都兴复了多宝寺、净众寺、以及三台的慧义寺,被推为蜀中四证的第一证,将保唐禅派发扬光大。无相禅师还得到处寂传授的来自六祖惠能、武则天钦赐的释迦牟尼木棉袈裟以及钵盂等珍贵信物。 无相禅师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留下了踩经田(踩金田)、资中冬尖等众多的传说,以及丰富的禅学著作。 重龙山人的历史小说,重现了无相禅师的风采,是资中乃至四川、以及佛学人士的珍贵读物。 重龙山人《巴蜀百赋》100篇辞赋作品分类: 成都四十赋: 《成都赋》、《天府成都赋》、《趣说成都赋》、《都江堰赋》、《武侯祠赋》、《杜甫草堂赋》、《青城山赋》、《三星堆赋》、《金沙遗址赋》、《望江楼赋》、《锦里赋》、《宽窄巷子赋》、《百花潭赋》、《春熙路赋》、《大慈寺赋》、《文殊院赋》、《天府广场赋》、《少城公园赋》、《石室中学赋》、《川军抗战纪念碑赋》、《保路运动纪念碑赋》、《西华大学赋》、《望丛祠赋》、《宝光寺赋》、《桂湖赋》、《川菜赋》、《川剧赋》、《蜀绣赋》、《蜀锦赋》、《龙泉赋》、《金堂赋》、《新都赋》、《四川大学赋》、《双流赋》、《新津赋》、《青白江赋》、《大邑赋》、《临邛赋》、《温江赋》、《崇州赋》、《蒲江赋》、《建川博物馆赋》、《四川博物院赋》、《成都博物馆赋》 重庆十赋:(重庆原属四川) 《渝州赋》、《三峡赋》、《大足石刻赋》、、《白鹤梁赋》、《白帝城赋》、《磁器口赋》、《龙隐赋》、《南川赋》、《陪都赋》、《抗战纪功碑赋》 德阳十赋: 《德阳赋》、《绵竹赋》、《中江赋》、《双忠祠赋》、《绵竹年画赋》、《广汉赋》、《什邡赋》、《罗江赋》、《旌湖赋》、《三星堆博物馆赋》 资中十赋: 《资中赋》、《资州赋》、《资州文庙赋》、《资中一中赋》、《重龙山赋》、《君子泉赋》、《笔架山赋》、《佛祖袈裟赋》、《沱江赋》、《资中二中赋》 内江:《内江赋》、《喻培伦赋》 乐山:《嘉州赋》、《峨眉山赋》、《竹叶青赋》 雅安:《雅州赋》、《蒙顶山赋》、《蒙顶茶赋》、《荥经砂器赋》、《茶马古道赋》、《藏茶赋》 自贡:《盐都赋》、 绵阳:《越王楼赋》、《窦团山赋》、《梓潼赋》、《嫘祖赋》 西昌:《月城赋》、《邛海赋》 攀枝花:《攀枝花赋》、 广元:《广元赋》、《剑门关赋》、《蜀道赋》 宜宾:《宜宾赋》、《长江赋》 阿坝:《桃坪羌寨赋》、《九寨沟赋》、《松州赋》 眉山:《眉山赋》 广安:《广安赋》 甘孜:《康定赋》、 南充:《顺庆赋》、《阆中赋》 遂宁:《遂宁赋》 达州:《达州赋》 巴中:《巴中赋》 泸州:《泸州赋》 资阳:《资阳赋》、《普州赋》 每篇辞赋作者亲笔手书 均写成40到80尺书法长卷,欢迎景点、文博单位、各界藏家收藏联系洽谈。 作者简介 重龙山人,男,四川资中人,号重龙居士、资州醉翁、维柱轩主人,1991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今西华大学),作家、诗人、辞赋家,工程师,工诗书画印,通红学、甲骨学、敦煌学、故宫学、国学、茶文化、三国文化、中医药、禅学、文物鉴赏和考古,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联合国、外交史、近代史等。代表作有: 小说《太阳系》、《量子纠缠》、《真空衰变》、《木星》、《黑岛》、《爱因斯坦手稿》、《落日六号》、《静寂区》、《中国火星基地》……等。 辞赋120篇,代表作《故宫十赋》、《成都五十赋》、《巴蜀百赋》、《文物古迹五十赋》、《资州文庙赋》、《嘉州赋》、《雅州赋》、《盐都赋》、《越王楼赋》、《中山陵赋》、《篆刻赋》、《茶赋》、《武侯祠赋》、《敦煌赋》、《庐山赋》、《黄山赋》、《泰山赋》、《攀枝花赋》、《成都赋》、《蒙顶山赋》、《联合国赋》、《三星堆赋》、《剑门关赋》……等。 散文《红楼梦解密》、《论脂评本》、《敦煌印象》、《成都记忆》、《资中记忆》、《川工记忆》、《辞赋随谈》、《人生之意义》……等。 书法《重龙山人书法集》、《重龙山人书唐诗》、《重龙山人书杜诗》、《重龙山人书宋词》国画《重龙山人国画集(花鸟、山水、青绿、人物)》、篆刻《维柱轩印谱》等。 编著《辞赋观止》。以及《中国辞赋史》、《中国书法史》、《中国篆刻史》等。 百度相关介绍有: 《古风浩浩动山川》 《且将丹青写蜀山》 《故宫十赋的艺术价值》 《故宫七律百首的艺术价值》 《重龙山人对资中的文化贡献》 《重龙山人书法简评》 《重龙山人巴蜀百赋》 《重龙赋派的特点》 《描绘资中的历史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