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lu 于 2020-2-29 10:18 编辑
这样的感动太不理性了
亚鲁
昨天,一则图片消息:“今天,武汉这张照片感动了亿万人!”不断刷屏。图片上一个人戴着口罩,立在药店前面,身上挂满药袋。下面配有文字: “24日早上5点多,武汉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和另外两名同事,来到黄石路一家药房帮居民买重症慢性病药物。因连续两天没有排到号拿药,导致当天要拿的药有近100份。花费近12个小时,他们终于拿到了社区重症患者所需要的药品。带去的箱子装不下所有药物,丰枫索性将其中小份的药串成两串挂在自己身上。” 消息来自新华社,确切无疑。 “早上5点多”就到药店,启程应在4点左右,“12个小时”后才拿到药,已是晚上19点,“近100份”药,3个人分发,每份5分钟,大约3个小时,要到晚上22时,回到家可能23时了,完成任务大约需要19个小时。社区网格员一天工作真够辛苦的,其在疫区武汉坚持履职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确实让人感动。但是,感动过后呢?要不要理性分析一下? “早上5点多”就到药店,干什么,排队,药店不会提早3个小时就上班。12个小时才拿到药,说明武汉某个社区,居民买药者太多,药店门点太少太小,药店司药人员太少,社区办事效率太低。那么多人排队聚集,会不会增加新冠病毒传播风险?不是提倡“常怀为民之心,坚持为民做事”、“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吗?为何不能做到随到随买?非常时期做不到,也可以理解,但排队等待时间能不能降到2小时,1小时,甚至更短? 能不能多安排一些社区网格员?排号时间、排队时间、抓药时间、分送时间,可否科学统筹利用起来?政府有更快捷的便民措施吗? “早上5点多”就到药店,说明接受任务或者接受委托是在前一天或更早。加上“因连续两天没有排到号拿药”,说明市民每买一次药需要3天之前提出来。拿的是“重症慢性病药物”,这些“重症慢性病”患者待在家中急不急呀?他们知道买药需要3天之前提出来吗?如是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困难的心脏病、冠心病等“重症慢性病”患者亟需药物救治或维持生命,也要等3天?如是其他急症也要排号排队等3天?那是什么后果?如是轻症、普通疾症,买药需要几天?5天?1周? “因连续两天没有排到号拿药”,可见供需矛盾突出,政府为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在1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排到号,为什么不创新排号办法?都说“解决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努力了吗?一个拿药号两天都排不上,当然是群众困难。如此紧张之事,药店不向主管部门汇报吗?主管部门不向分管部门领导、上级统筹工作领导汇报吗?群众利益无小事呀,领导没记在心上了吗?,没想办法切实解决了吗?扩大工作面了吗?增加工作人手了吗?为什么没有服务到小区,服务到户下?为什么没有做到无缝对接? 要拿的药有近100份……带去的箱子装不下所有药物,……索性将其中小份的药串成两串挂在自己身上。”既然是“接近100份”,社区网格员事先怎么没有估计出药物分量呢?为什么不带交通运输工具,哪怕是电瓶车、自行车呢?为什么不把药单事先发到药店,等药店抓好了再去取,非要赶在上班前3个小时前去排队,等了12个小时才拿到药呢?多辛苦呀? 仅“重症慢性病药物”代购一项如此耗费时间、精力、心思,那么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怎么解决?还有其他更大更多更复杂的需要、诉求,是不是比药品代购更加烦琐、困难,更加费时费力? 每个事物都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思路不同,目的不同,从同一个事物身上,可以看出不同信息,得出不同结论。略加分析,当地街道、社区、小区等社会工作就经不起推敲了,是不是缺乏主动性、计划性、科学性?是不是存在许多软肋、不足、欠缺?是不是谋划不够全面、细致、周密?办事效率能不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措施能不能进一步科学细化?有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全部放在心上?有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有没有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全面落实到位了吗? 当然,我这里没有否定社区网格员工作成绩的意思,他们本人做得很好,很辛苦,很努力,很给力,应当点赞。我们提倡扬善溢美做法,但不能停留于这些表象上,感动背后是不是存在许多疑问,甚至让人匪夷所思呢?毕竟更加发散深入思考没有坏处,要求更加严格苛刻要求没有坏处。这样一来,“今天,武汉这张照片感动了亿万人!”是不是太不理性了?
2020年2月27日于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