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3年2月4日在《重庆日报》发表第一首短诗《爱民渠》开始,到80年代初,是我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期。陆续在《人民日报》《诗刊》《星星》《边塞》《清明》《延河》《中国西部文学》《绿风》《羊城晚报》《新民晩报》等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诗作。作为诗评家同时也是诗人的陈淑宽老师对此甚为欣喜,十分关注。我当时喜欢写同名系列组诗,其中数量较多的是《山海吟》《爱的短笛》《并非题给玩具》3个系列组诗。陈老师以《寓庄于谐 切中时弊》为标题,在1980年2月2日的《重庆日报》上,对我1979年10月和1980年元旦发表在《诗刊》与《重庆日报》的两组《并非题给玩具》的习作,给予了中肯的点评。他在诗评中写道:“这九首小诗托物言志,寓庄于谐,对近年来人们司空见惯的某些可笑、可鄙、可憎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读来饶有理趣,耐人寻味,富有现实意义。”在对诗作的主题给予了首肯之后,诗评还对写作技巧也深入予以了剖析:“从艺术上说,作者观察深细,构思巧妙,联想丰富,选取滑稽的玩具作为抒发感情的寄托物,做到既不离于物,又能不拘于物。这种不即不离,借题发挥‘举类迩而见义远’的表现手法,是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老师的过奖,使我受宠若惊,实在有些担待不起。但也激发起我更应该在诗艺上狠下功夫刻苦钻研的劲头。
长江后浪推前浪。但若没有前浪的开拓与示范,又哪来后浪的前赴后继?我愿做这后浪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也期待着后浪之后的后浪快速超越。
“传道,授业,解惑”。人生路上,有老师指引,就会少些坎坷曲折,多些平坦宽阔。感谢老师!
审核语
审核语:“传道,授业,解惑”。人生路上,有老师指引,就会少些坎坷曲折,多些平坦宽阔。一个人能遇上好的启蒙老师是人生中的幸事,作者就是这幸运人中的一位。在老师启人心智的教诲和催人奋进的激励下,让作者的写作潜能得到极致的开发,成为了在文学道路上大步前进的健行者,收获满满。强烈推荐刊发此文。
——段鹏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