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9|回复: 1

[散文诗] 爱的思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8 18: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马克思关于爱的精辟表述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是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
(二)爱是给予
爱是人的本质力量,爱是创造爱的能力,无爱则不能创造爱。爱是给予,给予的行为使人的存在具有价值。慷慨解囊的人有能力享受奉献物质财富的欢乐,因而他是富有的;相反,守财奴是穷困贫乏的。最重要的奉献是给他人以快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热情……把自身一切充满活力的东西表现出来给予他人,他通过这个献出自身,献出生命的过程增强了自己的活力感也提高了他人的活力,使他人也成为献出者又反过来影响他,他们共享复活的精神的乐趣,在这个共享双赢的过程中两个当事者都因为这是他俩共同创造的生活而感到欣慰,给予使人处在真正的创造性关系之中,给予也必然意味着获得。一个富于爱心,善于给予的人就是一个爱力的核反应中心。
(三)爱是内化的社会力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就是人类的目标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每一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都是他人全面自由的发展的条件。社会是有机的整体:在一定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这个有机整体的把握,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把握,认识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个人通过把自身结合到更大的范围从而使个人丰富起来,成为具有现实基础的人。认识又是发现必然性顺应必然性的过程,成为内在的具有社会力的人的过程:我们形成我们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符合人的本性的关系,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性爱,友谊,同情和舍己精神等纯粹的属人的关系。
(三)爱需要学习
①世界上最高的学问是关于作人的学问,学问如果不从人出发再回到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学问就是听从本心的召唤,自己教育自已,自己引导自己,学问要是不能引导人老老实实作人就是假学问。
②世界上只有一种意义,就是作人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创造了平等互爱的世界,人创造了人自己。爱的力量就是人道和正义,爱从未被摧毁,因为爱有无比深厚的根基。爱是人类身上永远无法磨灭的人性,对爱的忠顺就是对人类的责任尽心尽力。要获得成功的爱,我们每个人必须将错误的从前抛弃,从索取的我成长为奉献的我,必然经过痛心的磨砺。
③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能,爱就是成为人。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学习和实践,爱是构建性的努力,需要勇气和毅力,爱是学习和责任,能力和考验,爱弃绝一切妄想和荒诞。学习爱的理论,进行爱的实践,在学习和实践中认识自己,强大自己,丰富自己,高尚自己。没有对中国文化经典的学习就没有生命哲学的真知灼见,也就没有学者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爱。
(四)“认识自己。”这就是深入本质。
①真正的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是认识性的生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是懂爱,会爱的人生:爱自己,爱他人,爱人的世界。我们一旦严肃认真地对待人和人类的生存,必然面对爱,爱是对生存问题的成熟的回答。
②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结合,达到人际间的协调。爱是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爱是最基本的激情,是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没有爱的能力意味着愚蠢和毁灭——自我毁灭和毁灭他人,没有爱,人类便不能存在。
③爱是主动地,有力地把握世界的能力,爱使我投入社会这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爱使我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爱是突破人与人分离,把自己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在爱之中,两个人融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
④孤独意味着无力主动地把握世界,意味着我与社会的隔离,意味着我在行驶自己的人权上没有发展起任何能力,孤独是焦虑的来源。唯有爱可以克服孤独,从而彻底消除焦虑。
(五)利己主义者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利己主义者之间的主要观点相同纯属巧合,他们把这种共同一致充当他们观点正确性的证据。利己主义者没有能力献身于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利己主义者其实都是在自我幻想中生活。利己主义者只对自己感兴趣,一切为己,对给予不感兴趣,只热衷于索取,他仅立足于他能从中得到什么的立场去看待外部世界,他对其他人的需要、尊严和人身尊重漠然视之,在他的眼里只有自己,别无他物,他从是否对自身有利的角度来评判每个人和每件事,他根本不能去爱。利己主义者不是过于自爱,而是缺少自爱,他实际上恨自己,恨普遍的人,对他人报有仇视和敌意,这种缺乏对自己的喜爱和关心,仅是他缺乏创造性能力的一种表现,留给他的是空虚和萎靡。利己主义者必然是不幸地并焦虑不安地关注着从生活中攫取某种满足,这种满足限制了他自身的获取,从现象上看,他似乎过于关心自己,而实际上不过是枉费心机地试图掩盖关心真实自我的失败。利己主义者不能爱他人,因而也不能爱自己。
(六)失败的爱
①过程:孤独寂寞的,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为了克服孤独→抱以极大希望和期待寻找激情(虽然这种激情不过是幻觉)→对立、失望、相互厌倦→内心更加空虚寂寞→寻找新的更加强烈的激情(密切、融洽、惊奇、陶醉)→再一次对立、失望、相互厌倦→如此循环,反复失败→始终无法摆脱孤独寂寞。随着追求外在刺激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变态和退化:酗酒,吸毒,性乱,种种淫癖(嫖娼,窥淫,手淫,性侵,娈童,猥亵幼女等等),种种施虐和受虐……内在却越来越失落,越来越麻木空虚,彻底丧失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②原因:没有爱,没有爱的能力,无法克服孤独,一切终将幻灭。
(七)怎样成为真正会爱的人
①中国文化是历史哲学和生命哲学的高度统一,内含崇高的道德价值和对生命的诚敬,慈悲与热爱,在获得爱的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中国文化指引的道路是撒满爱的阳光的道路,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获得爱的能力是注定能够达到的目标。
②爱是爱人、爱人的世界的能力。爱是能力的问题而不是被爱的问题,也就是说爱是如何爱人,如果深入本质的问题而不是如何被爱,如何惹人爱的问题。没有被人爱无关紧要,没有能力爱人是大不幸。缺乏爱的能力必然造成心灵深处的空虚,并使人习惯于在幻觉和妄想中陶醉,习惯于浮躁和荒诞。
③培养爱的能力必须充分发展创造性才能并且培养健全的人格,最终依靠自身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爱是发展自身才能的问题而不是拘泥爱的对象的问题。爱一个人意味着通过一个人爱整个世界,在一个人的世界中爱所有的人。爱是积极的行动,现实的存在,我爱故我在,如果我荒废了爱,必将自己荒废。
④爱是一种活动,一种精神力量,爱由爱的能力构成。爱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关系的性格倾向,一种对所有人而非一个人的倾向。我真正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我爱你。”意味着:我因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整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
⑤爱的要素:真诚,平等,慈悲,怜悯,同情,感恩。
爱是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要想得到满意的个人的爱,就必须对一切人(包括自己)一视同仁,真诚、谦恭、忠诚、勇敢、自制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尊长敬贤,力行向善,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真正的爱意味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关心、尊重、责任和了解,它并不是被某人所感动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所作的积极奋斗,它来源于爱的能力。
(八)前景
①《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爱就是一个人的形而上。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形而上,就如同一座宏伟的庙宇里没有圣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就是由自在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无意识的世界)转化为自为的世界(成人的世界,自我意识的世界)的过程,就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精神为指引和推动,不断建构起实践活动的伟大王国的过程。人是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成长中的人,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前进中的民族必须以海纳百川,开放进取的姿态学习全人类所有的优秀成果。文化是人的血脉和精神,文化是民族的元气和灵魂。
②爱的本质就是个人与社会存在相统一,相和谐。爱的理论只是分析和引导,决定一切的永远是积极的行动和创造性倾向。爱是一个人成熟的,具有创造性特点的能力,中国文化对人的性格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是有益于爱的发展的,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爱是每个人身上客观存在的,最终的,实际的需要,爱是人的标志,人的伟大和崇高就在于人能够爱,爱是人类能够取得的最高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踏步前进,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下,爱的现象必将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03: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是把自己融入人类美好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构建之中,信仰,理想,初心,使命由此而生,爱是人心中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大定。一个人的爱正如一滴水,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就显示出了他的存在,因为他已无所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1-2 04:03 , Processed in 0.09314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