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陈敬良

[长诗] 2021年1月现代版精华诗歌专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7 22: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负增长的收获+第二故乡+创可贴

文 | gaozi

第二故乡


一辈子,走过太多的地方
尽管四海漂泊,还算不得流浪
某个地方,待的时间长些
似乎,便可以冠之为第二故乡


但在我心,故乡永限于诞生处
几度移植,大树难忘育苗的温床
回家,那是有着初恋般的触觉
无论,这段感情如何短暂,或渺茫


创可贴


绷带和纱布的爱情结晶
让一只手便能自行包扎
另一只手上,遭遇的伤口


遮掩下的伤口,渐渐愈合
当创可贴揭开、脱痂之后
皮面余留的皱褶,凸显了疤


一些伤口,如此被它轻易裹住
那沾染脓血、随用随弃的垃圾
把创可贴,变成了外露的伤口


负增长的收获


人过中年,血气转衰
力不从心的叹息
缓缓,开释
仍在压抑之间的
豪情,壮志


被迫地,越来越领悟
舍与得的辩证
那些源于生活的积蓄
渐渐,只余留下
高于生活的部分


昨晚,忽然梦见
我逃脱钢筋混凝土的围困
回到家乡,爬上
砖瓦危房的屋顶
老弱的身体,艰难靠近囱口
欲抱住那缕失踪多年的炊烟
取暖

【古不为点评】意象别致新颖,寓意深刻悠远,留白广阔无边!
【炊烟人家点评】密语连篇!珠玑串串!
【刘洪泉点评】来自生活的佳作,有情感,有温度!
【琉璃姬简评】:GAO编可能是八零后,所以她的语言表述与叙事层面整体让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感到亲切,但她的文本中有质感,也就是内容,不是纯粹的抒情,咏怀,生命不是由粒子构成的,而是由故事构成的,这便是文学性,诗歌不是排列修辞组成的,而是心识在时间中的挤压与堆砌,她准确的找到了诗性(喻象或者修辞中的思考)不是停留在诗意(不确定)因此使表达趋向于真诚的厚度。

https://bbs.yzs.com/forum.php?mo ... d=967376&extra=(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30 06: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的池塘
文/彭纯廉

当太阳从你那里沐浴出来后
你就落下去了三分
成了一片圆圆的睡莲
躺在村子里

因为太阳走了
原映在你身上的
那半坡上的尼姑庵
已经照不见了

只听见木鱼在响
好像是那个主持敲出来的

她,仿佛是想把太阳再敲回来

2021.1.26。

https://bbs.yzs.com/forum.php?mo ... d=967706&extra=


冯歌推荐:水彩画飘出木鱼声,心境、意境皆有声。
徐一川点评:阅读彭老师诗作,以动衬静,禅意悠远,画面令人沉醉。
GAOZI点评:动画里品禅意,悦赏提习。
身后眼前点评:池塘很美。日出时候的池塘是美的。黄昏时候的池塘照样是美的。美的,还有倒映的“尼姑庵”以及尼姑庵里的木鱼声。期待,尼姑庵里的木鱼声将又要敲回太阳,敲回下一个日出日落与池塘静美的时光。于是,这池塘便不仅有静美,而且活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30 09: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顾念 于 2021-2-3 22:52 编辑

城市静脉解剖图(组诗) ––致永州城管人 - 现代诗歌 - 中国诗歌网 https://bbs.yzs.com/thread-968084-1-1.html

火亦生

一粒砂在3.33平方公里的风中摇曳
光大告诉我一座城市的静脉走向
我也是医生,却摸不到它的博动
玻璃橱窗里,彩色碎片回到终点
渗沥,填埋,回收,焚烧
在850度的炉膛里,停留2秒
这红色的花朵即将熄灭,喑哑
有一天,我也将历经同一个过程
以微尘的方式亲吻大地,清风,朝露


【胡明珍推荐】:反观现实与深度的抚摸:鲜活、柔软、清风和微尘。诗意常常是,叠加诸多元素在心领神会的那一刻。
【顾念点评】:可以说是有现实意义的新工业诗歌。变废为宝的垃圾发电厂与城市的发展,“我”也将经历的过程的类比,在歌颂时代的同时以言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4 1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茂华老师委托,现将茂华老师所作的精华作品《祖母》点评发表如下:

祖母
文/古不为

窗外的繁华,侧一下身子
就会露出我的童年
露出祖母那间茅草屋
那时候,茅草屋个头高挑,很像祖母
紧靠茅草屋的厨房很小,像我
茅草屋前头搭着个草棚子,像人间
没有院墙,十几步之外是夏天
萤火,一颗一颗地,点亮坟场的夜晚
笨木床上的冬天,就学祖母
穿着棉袄棉裤睡眠

南窗是天堂的出口
此刻,深深的蔚蓝里
祖母是一叶飘来的白帆
七八座云山中,祖母背着筐
弯腰拾麦穗,身边跟着
一位少年

     【且行且品且悟推荐】:老念旧时就老了旧时光总是那么真切质感,就在手边,可总也抓不到它。  
     【徐一川推荐】:喻象刻画得十分生动,朴素感人的亲情、乡情,深沉而绵长的怀旧气息,通过丰富而集中的几个经典的意象画面,一层层地散发、氤氲开来,末尾戛然而止,留白充分,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茂华点评】:六七十年代生人,如果在农村长大,随便想一想,都会想起曾经的茅草屋,进出茅草屋的人,是我们的祖辈和父辈。古不为的这首诗,把茅草屋与祖母联想到一起,有巧夺天工之笔,增加了这首诗的情感含量,也增强了唯美效果。“那时候,茅草屋个头高挑,很像祖母/紧靠茅草屋的厨房很小,像我/茅草屋前头搭着个草棚子,像人间/没有院墙,十几步之外是夏天/萤火,一颗一颗地,点亮坟场的夜晚/笨木床上的冬天,就学祖母/穿着棉袄棉裤睡眠”,这些形象爆棚的比喻,几乎信手掂来,说它是偶得的佳句,倒不如说这些镜头已被我们摄入心魄,成为了永久不灭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8 07:15 , Processed in 0.08644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