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8|回复: 2

百周年诞辰之缅怀 ——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李昭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8 1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林袁 于 2021-3-8 11:53 编辑

百周年诞辰之缅怀
       ——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李昭林
         我尊敬的父亲母亲生于同年同月,均是1917年2月。在父母诞辰百周年的日子里,您们的孝子李昭林以文字记述的方式来表达对您二老的缅怀之情。        
         父亲李银智,1917年(丁已)农历2月13日生,心跳停止于2004年(甲申)农历正月22日上午9时5分,享年87岁。
         母亲越忠媛,1917年(丁巳)农历2月27日生,心跳停止于1998年农历正月30晚11时15分,享年81岁。
         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一辈子以农业为生,与农业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农业生产知识有颇多的见解。能精准地把握农时,注重田间精耕细作,有一套正确防止庄稼病虫害的措施。父亲深刻理解毛主席一九五八年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当时它是稳产高产的密诀。父亲从13岁起就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身体日益渐长的情况下,逐步学会了犁田打耙,栽秧割谷,挑抬薅刨和一切杂活,多次被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评为“种田能手”,可以说,在那时的农业生产上,没有哪一样能难倒父亲的,在当地堪称一流的种田能手。
        父亲18岁成家立业,亲身经历了土地改革、清匪反霸、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集体劳动统一管理、改革开放、土地承包等历史时期的劳动过程,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父亲都是特别能吃苦,特能耐劳,特别能战斗的一汉子。
       亲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对子女要求特别严格,说话态度十分严肃,个个子女没有一个不不畏惧的。但他对家里以外的人却又十分和善,常常面带笑容,于人亲切问候,与人交流说话温和,对人态度亦很矮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直到我自己养了孩子后才明白,对子女要求严格,说话严厉,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在他的提醒下走正道,办正事,会说话和会处事。父亲常说,疼后人,要疼在心里,不能疼在口上,否则会娇生惯养。而且,在当时那种多子女的情况下,各种条件又不具备,只能以严的方式对待子女,以严的方法要求子女,让其成才、中用、走正道,省时又不费事,实属优选。
        父亲没有读多少书,但“三纲五常”的礼仪十分清楚和明白。“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虽然现在我们认为有些偏颇,但这正是孔圣人之传道。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夫为妻纲“不太正确。“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还是可以适用的。比如,以谁为核心,两个维护不正是君为臣纲吗?言传身教,父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等,不正是“父为子纲”的体现?父亲对子女教育的“仁、义、礼、智、信”,也正是历史传承的精华。多做好事、善事,就蕴藏着“仁”的内涵,对事情的处理决断不拖泥带水,不忧柔寡断,维护朋友,维护正义是种“义”的坚持。说话文明,主动问候,尊老爱幼,做事谦让,又是“礼”的举动。分析事理,预判结果,勇于创新, 决策果断,这是“智”的选择。为人诚实,兑现诺言,言必信,行必果,不朝三暮四,不擅改说法,是“信"的源泉。父亲这些传统的教育,对形成我们正统的家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亲是位开怀乐观的人,他能从容面对一切。虽然全年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但在很多时间里,父亲总是一路高歌。即使在繁忙的田间地头,他也总是唱歌遥遥,表现不出有任何忧虑与牵挂。父亲从13岁到87岁止,以体力劳动求生,以体力劳动为荣整整74年,只是在将要去世的最后4年,才未参加体力劳动,整整70年的付出,为国建设尽了一份力,为家庭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父亲以“勤”对业,以“诚"
         对人,以“善”对事,在对待人与事的问题上一如既往。他常对我们说,起得三个早,能获一个宝。懒惰懒惰,挨冻受饿。他又说,勤能兴业,勤能兴家,这些朴素的话语,正是道出了勤奋的内涵。父亲漫长的一生,说话算数,哪怕是吃亏上当,只要是事先承诺或决定了的事,就必须按既定方案办理,决不反悔。他常教育我们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能屈能伸大丈夫,吃得亏到得堆"。“不能把个人得失看得太重,否则,别人瞧不起你”。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言行都是对的。在处理一系列事情上,父亲总是以慈善之心面对一切。忍人让人不欺人,知事懂事不多事,做事留一线,天天好见面。用这样的包容和处事方法广交朋友。他教导我们说,山不转路转,石头不转磨子转,说明做事不能太绝,必须留有余地。正因为有这样的风格,父亲将自己的反对派视为亲人和朋友,天长日久,宽广的胸怀被人称道,赢得了人心,赢得了朋友,赢得了亲人。
        我怀念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怀念父亲为他人着想、不为私利的气度,怀念父亲忍人让人的胸怀,怀念父亲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为人,怀念父亲诚实守信、忠胆狭义的品质,怀念父亲光明磊落、团结意见不同之人的包容。
        我以同样的崇敬,同样的心情,缅怀我伟大而又善良的母亲。
        伟大的母亲是一位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女性,身材高大,缠成小脚,没曾读书,缺失文化,但说话亲近和善,彬彬有礼。从小学得一手针线活,缝补漿洗、挑花绣朵胜人一筹;烹饪佳肴、普通饭菜、细活农活样样能担。所有这些都是母亲家境不好,男尊女卑被逼出来的。今天看来,又何尝不是好事?试问,现在哪有童年时代就具有一手绝活的女性?虽然封建思想使当时的女性矮人一等,但在传承家风,承担家务,服务家庭等方面远远高人一筹。
        母亲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性。虽然出身在封建社会,但说话爽朗响亮,吐词清楚利索,叙事清楚明白,说说笑笑俱备,与人交流具有男人风度,有啥说啥,不遮遮掩掩,快人快语,这也许是个大性直的原因。母亲受过很多苦,经历过很多磨难,但苦和磨难并非压垮母亲的坚强,稍有时间和空间,母亲都要说说笑笑,烘托快乐的气氛,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母亲是位能干贤惠的女性。母亲经历风雨沧桑81年,坷坎泥泞,岁月如歌。13岁到李府当童养媳,18岁成家立业,母亲在一个家庭中流砥柱的作用有目共睹。她老人家孕育12胎,成活了10胎,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生活困窘和疾病,夭折了5个,其中最大的23岁,最小的不到5岁。截止目前,有5人健在,4男1女。其中年过半百1人,年逾花甲2人,超出古稀2人。回想起来,当时的条件如此恶劣,生活如此低下,能让我们活下来,倘若没有母亲“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我们姊妹能有今天的光景吗?母亲对每个孩子的抚爱都是无微不至的,说话亲切,细说细教,安慰其子,从不发号施令,怒吼后人。她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惊动后人做事和休息。母亲几乎包揽所有的家务和她能做的事情。从我知晓事情起,耳闻目睹母亲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没有一点间隙的休息,她那钢铁般的身休承担了超出常人女性承担的事情。寒暑易节,周而复始,一如既往地服务于她的家庭和孩子们。在母亲的口里,没有抱怨孩子们的语言,没有受苦受累的诉说,没有她不愉快的“请愿”。在她的口里只有征求、询问的语言。比如“中午怎么吃?晚上吃什么好”?等等,即使逢年过节,母亲都不闲着,她对后人们说,平时你们劳累辛苦,节假日你们休息嘛,如果有哪个帮她,她会故意说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到位,而且还恶狠狠地说,这么大的人了还不听话和懂事。实际上就是唯恐累倒了我们姊妹几个。母亲为了她的儿女们真可谓呕心沥血,而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生病了,她瞒着儿女们坚持再坚持。在分配和开支方面,母亲省吃俭用,唯恐她的儿女们受损,该吃的她让给我们,该穿的她也让给我们,该用的她省下不用,母亲就是这样一位为了后人尽其所能,倾其所有,鞠躬尽瘁,死而后矣的伟大女性。她宁愿掏空自己身上的一切,也要为儿女们尽最后一口气。在各个时期,各个环节,母亲都以自己的行为证明了她“一切为了后人,为了后人一切”的辛勤付出。
        我记得有三年时间,在一个拥有12口人吃饭的大家庭里,母亲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从准备饭菜,到烧菜做饭,洗碗,洗衣及缝补等一系列的琐事,都是母独自完成,而且!做得有条有理。遇有家中添人来客,母亲热情招呼,与客谈笑风生,努力地做饭款待,这看来区区小事,但要长此以往地做下去,没有本事,没有坚持,没有热情,没有包容,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好的事。可儿女们伟大的母亲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得特别出色。客人们打心眼里致谢。家人们又认为母亲实在是太客气了。
        在年复一年的岁月里,母亲还是传统地为没有成家的后人和父亲与自己做手工布鞋,缝新衣服等,每到吃红苕和土豆的粗粮季节,母亲更是异常辛苦,从清洗、刮皮到最后办成烹香可口,做成家人个个喜好的味道,如果没有相当的技术,没有灵性的运用,没有大胆的思维和实践,是无法将有限的食材办成味美飘香之饭食的。母亲啊,您太贤惠了,孝子给你叩首了!
母亲是位善良怜爱的女性。她从到李府成家立业到离世而去,共辛苦劳累了63个春秋。母亲对任何人都充满善意,对遭遇不幸的人又充满怜悯。她常教导我们说,人存好心,不问前程,要懂得“善行天下,慈济世间"的道理,人人有份实,只分早和迟,听来朴素,寓意深远。她还说,人活八十八,不笑别人跛和瞎,这实际就是在教育我们,人应该有怜悯之心,对弱势者应该关心帮助,尽到自己应尽的一份力。她还教育我们说,做好事善事不一定要让人知道,人在做,天在看,人不晓得天晓得,做了一件好事就积了一份德,做了一件坏事就损了一份德。现在我才明白,这大概就是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诠释吧。我们家本不富裕,常常缺吃少穿,但母亲只要看到别人比自己还困难的人,她又总是去周济别人。多少次,她把1斤2斤玉米送给无法炊烟的人家,把一件补丁落补丁的马褂送给冬天哮喘的病人。粮食送出去后,她宁可自己少吃一顿,甚至不吃,直到省下来为止。马褂送别人了,她宁愿自己受冻或升火取暖。诸如此类,母亲就是这样心底善良,关心帮助穷苦的人。
       我的母亲是位吃苦耐劳的女性。在几十年的风雨中,我母亲那种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寒冬腊月,朝朝如此地在冷若冰霜的早晨洗苕、淘菜、为家人陪伴早饭,那怕是手的皮肤皲裂,她仍然不顾一切地忙这忙那,她似乎忘掉了皮肤裂口的疼痛,忙过之后,就用滚烫的热水细心地熨护双手,之后又毫不停歇地做着事情。夏天三伏,天气炎热,在厨房做饭的热量就不言而喻了。看到母亲满脸的汗珠,湿透的衣衫,不得不让我给母扇风解热,可母亲却说,儿子孝心好,我不怕,习惯了,忙你的去。自然,母亲在我心中的伟大形象占据了位置。特别是她那不知苦累,不知疲倦地做事,时时刻刻都铭记在我心中。无论什么季节,什么时间,母亲都是忙得汗流夹背,可想而知,母亲辛勤付出的程度。
最最敬爱的母亲离我们而逝己19年了,今天在您百年诞辰的日子里,儿子深深地缅怀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情和所做的一切。
        严肃的父亲,慈善的母亲,2017年农历2月是您二老诞百周年,孝子以记述的方式缅怀二老,真诚祝愿您俩在九泉之下敞亮幸福,保重安息!用您们二老的在天之灵,护佑您们的子子孙孙们效忠于党,效忠于国家,效忠于人民。
                           孝子:李昭林
                                        2017年农历2月



作者简介:

李昭林,男,中共党员。生于一九五四年二月,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参加工作,二O一四年二月退休。工教龄43年(教龄35年)。分别在部队、明堂乡中心小学、尖角中心小学、新民镇中心小学、新民镇教育管理中心工作过。部队服役期间3次获团嘉奖;教育教学期间,28次获乡镇、教办、教委、县委县府、万县地区行署、重庆市精神文明办奖励。撰写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2篇;获省级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巜三峡》教育,重庆晚报各发表2篇;县教育学会论文等级奖9篇。在教育系统,任教导主任2年,中心小学校长17年,教育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5年。退休后的主要爱好是打乒乓球,偶而书法练笔,有兴趣时书写顺口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2: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佳作,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4: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qq复活的依然 发表于 2021-3-8 12:12
赏析佳作,问好诗友!

谢谢编辑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0 04:49 , Processed in 0.0809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