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0|回复: 4

[转贴]The Lockless Door 无锁之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59 编辑

The Lockless Door 无锁之门  
--------------------------------------------------------------------------------
It went many years,
But at last came a knock,
And I thought of the door
With no lock to lock.
I blew out the light,
I tip-toed the floor,
And raised both hands
In prayer to the door.
But the knock came again.
My window was wide;
I climbed on the sill
And descended outside.
Back over the sill
I bade a “Come in”
To whoever the knock
At the door may have been.
So at a knock
I emptied my cage
To hide in the world
And alter with age.
过了许多年时光,
终于有敲门声响,
我想门上没有锁,
没办法将它锁上。
于是我吹灭了灯,
踮着脚走过地板,
又悄悄举起双手,
对着门默默祷告。
敲门声又响起来!
我看见窗户洞开,
就赶紧爬上窗台,
一闪身跳到窗外。
我转身探进脑袋,
喊了一声:进来!
也不管那敲门者,
究竟是人还是怪。
就这样一声门响,
我从笼中跳出来,
隐身于大千世界,
任岁月将我更改。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堪称美国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他在世时受到了好莱坞巨星式的追捧,不但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爱,甚至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青睐——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仪式上宣读自己的诗作。今天他的很多诗歌依然脍炙人口,如中国读者也熟悉的《没有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雪夜林畔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和《火与冰》(Fire and Ice)等。这些诗歌语言简单易懂,读来琅琅上口。
然而弗罗斯特的通俗性也常常导致误读。他那些平淡无奇的词句其实很有“欺骗性”,使人往往满足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但熟悉其风格的读者明白他的诗歌所讲述的那些看似平凡琐碎的小故事实际上别有寓意。正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指出的,他的诗歌“意境含蓄,用语天然……深入浅出”。
《无锁之门》正是这样的一首代表作:小身材,大文章。通篇无一生僻词汇,大概一般的中学生都能看懂:有人敲门,“我”没有开门,却跳出窗外,逃走了。这样简单的一个故事读来却让人疑窦丛生:我为什么不去开门?到底谁在敲门?我又为何逃走?甚至这门为什么没有锁?……
好奇的读者可以在诗人的生平中找到答案。这首诗源自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根据劳伦斯?汤普森(Lawrance Thompson)在传记《弗罗斯特的早期生活》(Robert Frost: The Early Years)中记载,1895年夏,年轻的弗罗斯特追随爱人埃莉诺(Elinor)到了新汉普敦,借住在一处偏僻破旧的农舍里,由于孤身一人,每到夜晚就提心吊胆。一天晚上他听到有人大声敲门,情急之下,他从厨房的窗户爬出去,然后转身对着门喊了一声“请进”。当听到有人进屋时,弗罗斯特甚至顾不得看一看来访者是谁,就匆匆逃走,在附近的树林里徘徊了一宿。天亮回到屋里时才发现是屋主的一位醉酒的亲戚来借宿,在房间的地板上睡了一夜。 这次经历看似不起眼,却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得到反映。独居的恐惧成为弗罗斯特反复探讨的主题:这种恐惧既可能来自外部——如陌生人或者大自然——的潜在威胁,也可能是内在人性邪恶一面的投射。可是在这首诗里,由于作者始终未曾指明是什么(人/物)在敲门(“To whoever the knock/At the door may have been”),也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把一首简单的叙事诗变成了一部富含象征意义的作品。例如,敲门者可能是“良心”——尽管事隔多年,“我”依然无法面对过去的罪愆,因此在“良心”再度造访之际选择了逃避;也有可能是“爱情”——经过多年等待,“爱情”终于姗姗来迟,我却临阵退缩,或许是害怕失望,或许是缺乏自信。
上述两种解释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自我的批判和对人性弱点的剖析,但未免有些消极。另外一种解读正好相反,在诗歌中发现了轻松幽默的一面。假设来敲门的是死亡,那么在它面前,这世上所有的门自然都形同虚设,是无锁之门。在漫长的人生终点,死神如期而至,同世人一样,“我”默默祈祷它能离去。然而接下来的故事却有了戏剧性的转折。和传统的基督徒不同,“我”没有规规矩矩地开门迎接死亡,等着上天堂或是下地狱,而是灵机一动和死神玩起了捉迷藏——我跳出窗外,让死神听到召唤进来后扑了个空,留给他的只是一具躯壳,灵魂早已逃出牢笼(“So at a knock/I emptied my cage ”),和大千世界融为一体,随时光流逝而自然转变,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这样一来,一个潇洒诙谐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死亡不再沉重悲伤,而像一个充满童趣的游戏。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能够同时成立,也许正说明了弗罗斯特诗歌的高明之处:看似直白浅显,其实难以捉摸,寓意深远,而正因如此,才能历久弥新,保持恒久的魅力。  
来源:《英语学习》2008年第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转贴]The Lockless Door 无锁之门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59 编辑

网页上无译者姓名,故未登载
有知情下落者,请跟贴说明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转贴]The Lockless Door 无锁之门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00 编辑

看了人家的高超的写作技巧,那我还敢写诗吗,自愧不如。
愿多教诲。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转贴]The Lockless Door 无锁之门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00 编辑

问好3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转贴]The Lockless Door 无锁之门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00 编辑

感谢挂出好诗好文,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23 05:05 , Processed in 0.07676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