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88|回复: 8

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8 19: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寺寺 于 2019-4-27 16:44 编辑

本帖转自网络
谢谢原创作者
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

古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起而宋兴,千百年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然,谈到古词的创作,就现代人而言,很难在大众中普及,其中原因,本文不想多叙,只想就古词的创作技巧,分八讲与大家商榷。
谈到词的创作技巧,首先要弄清楚且必须注意的则有三个问题;
一,词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绝不能趋末弃本,片面地追求技巧。
二、填词有陈法而无定法,须参前人之陈法而自立活法。彼为绮,我为锦;彼为榭,我为观;彼为舟,我为车,则其法不死,且文自新而法无穷。至于初学者,自当不在此论。
三、作词技巧,大;略说来,不外分谋篇、造句、炼字、修辞、抒情、择曲、平仄、用韵等。论其间架规矩,却不甚难;至于撷芳佩实,自成一家,则有非言语可形容者。“大匠能与人规矩而不能使人巧。”“巧”从何来?一是书本,二是实践,如此而已。
诗词创作技巧之一——谋篇浅说
“谋篇”,顾名思义,就是谋划词的篇章结构。这里所说的谋篇,是对词的整体章法而言。词之章法,不外相摩相荡,如正奇、空实、抑扬、开合、工易、宽紧。大抵说来,一抑则一扬,一开则一阖,一宽则一紧,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至于提与顿、承与转、顺与逆、正与反、虚与实等行文之常法,亦多为词家所常用。此外,前人有专从“小令”|“中调”、|“长调”诸体式分述其章法特色的。如清人沈祥龙就主张“小令须突然而来,悠然而去,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著一直语,粗语,铺排语,说尽语,便索然矣”(《论词随笔》)。近人詹安泰也认为:“小令须简净,中调须停匀,长调须顿宕。总之,贵变化,忌平直。”(《詹泰安词学论稿》)
填词谋篇常见的十种模式。
(一) 铺垫
“铺垫”是词中最常见的谋篇方式。词是抒情诗体,为了抒情,词人往往先以景物或者事物来铺垫,来旁衬,使其融情于景,然后才直抒胸臆,情景交融,上辉下映,从而取得更好的抒情效果。
唐宋词作中,有许多作品都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铺垫”式。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上片写景——秋塞风物;下片抒情——秋塞相思。范仲淹是苏州人,对北方的季节变换之“异”自然敏感,这就为抒发乡思作了必要的铺垫,这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来由。而“四面边上连角起”的紧张防务形势,万峰千嶂,落日孤城、防守不易的地情,又为下片“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了很好的注释。正是因为有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作铺垫,才使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切动人,具有着一种撼人心魄的悲壮之美。
又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如画”的江山就为下片的风流人物周瑜出场作了很好的铺垫,有力地抒发了词人那无限怅恨之情。
此外,也有上片叙事,下片抒情的。再如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当然,一切景语皆情语,言情之词,不过是借景衬托而已。因此,“上景下情”式有时也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下片照样有“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景语。
(二) 直注
此法特点是:文气直注,不加穿插;纵多脱换,而主位不变。宋词中多用此法。柳永、苏轼、秦观、贺铸等人的词集中,尤不乏其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人的“少年狂”便一注到底,统率全篇。上片牵黄擎苍时之“狂态”,下片酒酣胆张后之“狂想”,无不集中表现出词人报国建功的“少年狂”。全词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其一往无前之气势,让读者仿佛听见金戈铁马之声。
然,此发必须情满意足,步步振起,否则易流空泛,薄弱乏力.(三) 点染
点染式的特点是先点明主题,然后具体描写。如欧阳修《采桑子•咏西湖》十三首用的都是这种点染式的章法。其一云: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词一开篇。便开宗明义地点出西湖“天容水色”的美好景象,下面则分别从白天、夜色两个侧面去具体描写。
小令如此,慢词同样可以如此。如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也是开篇就点明钱塘的“繁华”,然后逐次铺叙繁华的方方面面。
(四) 跳脱
词是饱和着强烈感情与丰富想象的抒情诗。为了避免芜杂与零乱,使情感显得集中、浓烈,词人往往会略去一些过程、叙述等次要的东西,只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按照内在的联系连缀起来。这样一来,词在感情和想象的转移与变化上,就常常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象,呈现着极大的深度与跳脱性。这种跳脱性的词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形象展开迅速,其二是语意间呈藕断丝连、辞断而意属的状态。如蒋兴祖女的《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朝云横渡,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两三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续编》中指出,这首词“寥寥数十字,写出了步步留恋,步步凄恻”之情。这特点与“步步换景”的跳脱式章法不无关联。表面看来,词人忽而天上,忽而地下,忽而近况,忽而远景,忽而状景,忽而抒情,这中间省略了许多的过程与叙述,形象展开十分迅速,语意时断时续;然,只要我们按照词中所显示的主题线索——词人被掳而北去时的“百结愁肠”与渐行渐远的空间——去领会,那么。词人国破家亡、身为虏囚的深哀巨痛就不难理解了。
(五) 对比
对比,就是对照、对称,也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从而增强艺术效果。
对比式的谋篇方法,在唐宋人的词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后主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箩,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消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是今、昔境况的对比,是豪华的帝王生活与“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臣虏”生活的对比。这种对比,既有利于布局谋篇,也有利于抒写极度的亡国之痛。
象这样用对比方式谋篇的。宋人辛弃疾《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蒋捷《虞美人•听雨》、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都应用的相当的成功。
(六) 陡转
一般说来,词中的情感常常是委婉曲折的渐进式。而“陡转”则不同,它是词人感情大曲的折的结果。词人为了深化主题,往往在词的结尾处来上一个大转折,以突出词旨。这种“画龙点睛”法,构成了词在谋篇上的又一特色——“陡转”。
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周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壮词”,当是词人当年在起义军中战斗生活的回忆。词一开篇就从醉中不忘建功立业写到酒醒梦回,进而回忆起梦中经历的军营生活,继而又将词人少年时英勇的往事做梦的续篇来抒写:身骑名马,迅若流星;拓开大弓,声似雷鸣,斗志昂扬,所向披靡,功成名就,何等豪迈,何等惬意。然末句的“可怜白发生”一陡转,豪情竟一落千丈!前面捧的越高,后面摔得越狠,越能突出词人两鬓白发、壮志未酬的痛苦情感。这一声忧愤的长叹不仅与前面的热闹的抒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也与起首的醉眼看剑想呼应,章法十分严谨。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的也是对比式的写法,具有同样的审美效应。
(七) 递进
作为抒情诗体的词,它所抒写的感情绝非凝固不动的。或由淡而浓,或由壮而悲,或由思而怨……即使是对所抒写的人、物乃至事件,也会有程度的深浅,语意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以及时空序次的不同。而这种种不同,词人在谋篇布局时,就常常用“递进式”结构,不仅有利于组织文章,且极利于深化感情,取得较好的审美效应。这种方法在谋篇中是很普遍的。
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是抒写闺怨之情的,而闺怨又与借春相交织,层层递进,词风深稳而妙雅。
起句以反诘发篇,且连用三个“深”字点出思妇幽居之苦。然后从“杨柳堆烟”(状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帘幕无重数”两个侧面极力渲染这种苦况。“玉勒”二句又递进一层:正是由于“深深”,所以,即使登上“高楼”,连丈夫寻欢作乐的地方也看不到,更不要说见到他本人的身影了。以上是上阕。下阕则用工笔将女主人公抽象的情思进一步层层深入地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闺愁已令她不胜痛苦了,而“雨横风狂”的天气,暮暮三月的季节,此时此景的黄昏,尤使她感到春已归去,无计可留,感到韶华正逝,红颜渐衰,青春难再,于是,经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甚至进入痴情心态——含着泪向与自己相同命运的花儿发问。然思妇多情花无情,它不仅“不语”,反而像故意要抛舍她似的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了!而秋千架下,曾是她同丈夫欢聚的处所,物是人非,能不令她更加愁肠百结吗?……就这样,词人用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将情感层层深入地推向纵深,进而达到作者所需的深度而后已。
象这样手法写作的,还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八) 画面组合
词同诗一样,往往通过一定的画面来创造意境,抒发感情。在大多数情况下,或前景后情,或情景交替,从而推动着作品情感的起伏。然,有时全词竟不着半句直抒胸臆的情语,只有由一个个景物组成的一幅和谐的画面,即就是说,一切情语全以景语出之。至于词的思想感情为何,全凭读者透过画面去领会。
这种“画面组合式”布局,在唐宋词作中不乏其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于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幅水乡春讯的渔乐图。全由一个个景物组成,仿佛出自天然。然山光水色之明快,“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人身影,跳荡着的轻快音乐旋律,让我们看到一个遁迹江湖、怡情山水的隐士形象。故不言隐居之乐隐居之乐自见。
又如韦应物的《调笑•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在这里,词人想我们展示的是辽阔的草原风光。而在沙雪无垠,边草连天,空旷迷茫之中,又推出一匹失群之骏马,从而增加了草原的奇特色彩,堪称神来之笔!那么,这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呢?有人说,它仅仅是描写了大草原的风光;有人说,它表现了词人人生的迷茫……这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九) 先泛后专
前半泛写,后半专叙,这是宋人多用的技法。苏轼的《贺新郎•乳燕飞》就是这样的作品,整个后段就只写了石榴。
乳燕飞(小燕子)飞华屋(指装饰华丽的房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安然入睡)。帘外谁来推绣户(华美的门户,指女子居处),枉教人梦断瑶台(传说神仙居处)曲,又却是,风吹竹。
古榴半吐红巾蹙(蹙,形容榴花半开,像是一条紧束起来的有褶纹的红巾),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上两句意为:又恐到了秋天,榴花凋谢,剩下的绿叶已难经受秋风的摧残)。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指女子眼泪),两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词中表现的是一个女子的孤独、抑郁的情怀。上阕泛写了美人种种孤独的情境,甚至写到了梦境。而下阕则“另意另起”专写起了石榴花。不过,貌状榴花而实际上依旧是在写美人,句句咏花,又句句拟人。象“芳心千重似束”,君来则为开怀倾诉,以及收花落泪等等,都是花、人难分的。
(十) 意识流动
“意识流”原是美国实用主义者詹姆斯的哲学用语。詹姆斯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有连续性的“意识之流”中把他所注意的部分挑选出来而构成他自己的世界。西方的文学创作都广泛地运用了这种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而事实上,这种表现手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创作中。就早已经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以抒情见长的词的创作中,应用得尤为普遍,它往往是词人布局谋篇的重要手段。
如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去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这首词跳跃性极强,采用的完全是“思想流、意识流|主观生活之流”的意识流手法。开篇两句,上下问答,却又漫不经心。似答非答。因为问非真问,不过是词人的一个意念。答亦非答,仅表明词人意念中一种想象。正因为如此,所以接下来便让意识流向假设:“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当然无人知道春的去处,也无法唤取归来同住时,词人意识便又流向了与春有关系密切的黄鹂,又从黄鹂进而流向与黄鹂为伴的蔷薇花。而最后之迷,仍是“春归何处?”了!尽管全词意识之流颇为迷离樘恍,象纯“主观生活之流”,而实则是遵循了“惜春”这一内线在流动着的。只不过组织得巧妙罢了。
又如戴叔伦的《转应曲•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这曲词的意识是按照征人思乡这一主线而流动的:三个“边草”,极状边地荒凉,且以“草”衬“兵”,以“尽”喻“老”,为思乡设下伏笔;接着,意识忽然流向雪景,又由“雪晴”进而流向“千里万里月明”,因“雪晴”而月愈明,因月明“千里万里”,自然会想到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家乡;家乡远隔万里,欲归不得,偶然一声羌笛,悲悲切切,呜呜咽咽,戌卒当然要伤痛欲绝了!全词都是以征人思乡的意识流动为中介,来组织画面,展开情节,开拓思绪的。
填词要如何选择词牌?
这里先有一个宫调、词调的概念问题。一个个词牌就是一首首旋律,我们要根据旋律的特点来组织文字,达到音意和谐。也就是说想写什么样的东西选择什么样的调,不明乐理,填出来的东西往往就走了韵味,甚至填出来成了笑话。
宫调,也称律调。指的是词牌所用曲调的名称。它是由七音、十二律组成。宫有十二,调有七十二,合成八十四宫调。
词调,就是一首首具体的乐曲的歌谱。每个词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往往只属于一个宫调,但也有分属几个宫调的),词调必须依据宫调来定律。不同的宫调有不同的情感气氛。这道理大家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我们不能在办丧事时演奏高亢的旋律,也不宜在办喜事时演奏低沉的旋律。古人听着词调的旋律来谱入文字,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词”。这样创作出来的歌词也就不可能脱离了旋律所表达的情感。
从音乐的角度上讲,词调就是腔调。每一个腔调都表现一定的感情,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这就是声情。不同的腔调表现不同的感情。一般地讲,从词、曲到今天曲艺中的某些调子,都是这样的。如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的词调有《六州歌头》、《满江红》、《金人捧玉盘》、《贺新郎》(入声韵)、《念奴娇》等。声情低抑,宜于表现凄婉情绪的有《阮郎归》、《小重山》、《一剪梅》、《生查子》、《雨霖铃》、《千秋岁》、《凄凉犯》、《寿楼春》、《贺新郎》(用上、去韵)等。表现欢快情调的有《南浦》、《洞仙歌》等。表现闲雅情调的有《霓裳中序第一》等.
明白了宫调、词调的概念后,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词牌的不同音乐表现力,使填出的词更好地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后人填词只是为了“文学创作”,所以很多人就从来也不考虑宫调一类的事情了。尽管如此,因为词调从宫调而定律,本身就已经带有了种种乐曲情绪的限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了前人的词调,一般就能正确分析出该词调所适于表达的某种情感,而不会出现类似把本是挽歌的《千秋岁》当成祝寿词来填的笑话。所以,我们即使不知道宫调,只要深入研究了某一个词牌的较早期始创“词”的文辞特点,就能了解到该词牌的正确声情特点了,从而按照这种正解的理解来指导我们写作。当然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些宫调的基本知识,更有利于我们按内容需要选择词牌填写。
笔者认为,填词是应该根据个人的好恶来决定的。我不主张大家都去写豪放的词作,因为各人的爱好不同,经历不同,词风自然也有所不同,但写诗填词必须符合时代特征,符合个人的年龄特征,符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如果一味地愁绪满怀、幽怨满天,是不恰当的。须知凄凉是美,清新也是美;婉约是美,豪放也是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19: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寺寺 于 2019-5-12 22:15 编辑

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如下词牌的声情特色做以概括的介绍。

1、渔歌子. 又名《渔夫》。唐教坊曲,入“黄钟宫”。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此调声情轻快,是多用来写渔人和渔家生活的曲子

词谱: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平平(叶)。

平仄仄,仄平平(叶),平平仄仄仄平平(叶)。

词例:渔歌子 宋•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生查子。又名《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此调多抒怨抑之情。

词谱: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叶)。(第一句不能犯孤平。)

词例:生查子[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

3、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此调甜庸,可作一般抒情用。

词谱:

(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韵),平仄(韵)(叠句),(仄)仄(仄)平平仄(韵)。

词例:如梦令 宋-秦观

遥夜月明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4、 长相思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此调名源于古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句。故多用以写男女相思之情,也可抒写友情。

词谱:

仄(仄)平(韵),仄(仄)平(韵)(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韵),仄(仄)平(韵)(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词例: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5、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此调音节和婉、明快,且句式整齐,易于上口,抒情、写景均可,故填此词者甚多,婉约、豪放两派词人都竞相采用。

词谱: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词例: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诉衷情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如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 此调本为情调,一般多作抒情之用。

词谱: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词例: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西江月。又名《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

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此调声情甜庸,宜抒一般之情。

词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第一句无韵,第二、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种平仄通押的调子,

的词调中是很少见的。但是《西江月》却是最流行的曲调。前后阕头两句要用对仗。)

词例: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不同于《谢池春》的别名《卖花声》)、

《过龙门》,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此调声调激越,怀古抚今,最为恰当。

词谱: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词例: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临江仙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此调最宜写情,对句两两作结,更见挺拔。

词谱: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词例:临江仙 [宋]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劝,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楼情悄悄,遥闻妃瑟冷冷。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星。

10、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五十六字,

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此调专咏七夕,宜抒男女恋情。

词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词例:鹊桥仙[宋]秦观

织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小重山。 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婉转抽绎,能到人所不到之处。唐人常用以写宫女幽怨。宜抒发幽怨之情。

词谱:

⊙仄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豆)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豆)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词例:小重山 [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絃断有谁听?

12、人月圆。 双调 四十八字 平韵。此调多咏元宵节。

词谱: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词例:宋-王 诜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13、桃园遇故人。又名《虞美人影》,四十八字,八句,前后片各四仄韵。此调多用来咏友情。

词谱:

⊙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词例:宋-秦 观(冬夜)

玉楼深锁多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风,闷则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14、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此调音节和婉,写景抒情均可。

词谱:

⊙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豆)⊙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豆)⊙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词例: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5、渔家傲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由两首七言仄韵的绝句构成。唯前后两片第三句下须添一三字句。此调高亢。宜于抒发悲凉感情,可以抒写一般情感。

词谱:

⊙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词例: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祝英台近本调也可不带近字,又名《月底修箫谱》,七十七字,十四句,前后片各四仄韵。此调音节顿挫得神,宜抒情;用以记事亦甚佳妙。

词谱:

仄平平(句)平仄仄(韵)⊙仄仄平仄(韵)⊙仄平平(豆)⊙仄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句)仄⊙仄(豆)⊙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豆)⊙⊙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句)仄⊙仄(豆)⊙平平仄(韵)

词例:宋-辛弃疾(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

都无人管,倩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17、洞仙歌。又名《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洞仙歌慢》。

本调八十三字,十五句,前后片各三仄韵,为东坡改作。第二句,句法上一下四,第四句九字,多数作上五下四,东坡作上三下六。第五句亦九字,句法上三下六。第六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第七句八字,实系仄起平收之七字句,句首以一去声字领之。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以下两四字句作结,语气注意连贯,要一气呵成。此调婉转缠绵,可以写情,也可以用作记事,一叠不足,联章更好。

词谱:

⊙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句)平⊙仄(豆)⊙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句)⊙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句)平⊙仄(豆)⊙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句)

仄仄仄平平(句)仄平⊙仄(韵)

词例:宋-苏 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18、满江红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生字。第三第四句为四字两句,前加三字豆。五、六两句,宜用对偶。第七句八字,句法上三下五,实即平起平收之七字句上加一豆,所以语气可不停顿。第八句三字,用平平仄,已成定格。后片起四句,均三字仄句,第二、四句叶韵分作两排,各自对偶。为了避免呆滞,可以改为以上二句对下二句。第五、六句均四字,上加一豆。此调格调沉郁激昂,宜抒发激烈慷慨之情,此调用入声韵者居多。入声字主要表现的的清刚慷慨之气,抑塞无聊之气,深愁惨痛之气。前人佳作甚多,也可以作贺辞。

词谱:

⊙仄平平(句)⊙⊙仄(豆)⊙平⊙仄(韵)⊙⊙仄(豆)⊙平⊙仄(句)

⊙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豆)⊙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

⊙⊙仄(句)平⊙仄(韵)平⊙仄(句)平平仄(韵)仄⊙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豆)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

词例:宋-岳 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9、水调歌头。又名《花犯念奴》,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前后句起二字也可用对仗。宋人在前后片两六言句常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用韵者,对初学者束缚太多,不宜从。起二句各五字,首句下三字,词家多喜用仄平仄。第三句十一字,写作上六下五,亦可作上四下七,东坡此词前片“不知天上”句为上六下五,而于后片“不应有恨”句则为上四下七,可以为证。第五句亦六字,可与上句对偶。后片第三句三字作仄平平,亦属定格。此调宜为慷慨激昂之词。

词谱:

⊙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豆)⊙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句)⊙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 ⊙ ⊙(句)⊙ ⊙仄(句)仄平 平(韵)⊙平⊙仄(豆)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句)⊙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词例: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扬州慢此系姜夔自度曲。九十八字,十九句,前后片各四平韵。第四、五句各五字,句法上一下四。九、十两句,各家分法不一,《词律》和郑文焯等主张分九、十两句为上五下六。后片第三、四、五句各四字,开头以一字领之。第八句在句法上为上一下四,以一字领八九两句。此调声情悲凉,故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幽情。

词谱:

⊙仄平平(句)⊙平⊙仄(句)⊙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仄(豆)平平⊙仄(句)⊙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豆)⊙仄⊙平(句)平仄平平(韵)

⊙平⊙仄(句)仄平平(豆)⊙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豆)⊙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

词例:宋-姜 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1、念奴娇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本调不甚拘平仄,但常用入声韵。上下阕后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本调自东坡“赤壁怀古”问世,蜚声海内,词人多以此调抒发豪放之情。此调高亢,也是一个笛子曲,可用小鼓伴奏。宜抒发慷慨豪迈之情。

词谱:

⊙平⊙仄(句)仄平⊙⊙仄(句)⊙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平⊙仄(句)⊙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句)⊙平仄平仄(韵)

词例: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云,

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2、解语花解语花喻美人,后以此为词牌名。一百字,十八句,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2)起为四字对句。第五句九字,句法为上三下六,后片第二、三句即八字加豆,第一字必用仄(去声),前句作---∣系顺,后句作-∣-∣系拗,是定格。除结句五字为上一下四外,其余与前片同。此调婉丽,宜抒情。

词谱: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仄(豆)仄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豆)⊙平⊙仄(韵)平仄平(豆)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仄仄(韵)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仄(豆)⊙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豆)⊙平⊙仄(韵)⊙仄平(豆)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

<:taotao>

词例:宋-周邦彦(上元)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任舞休歌罢。

23高阳台本调又名《庆春泽》,一百字,二十句,前后片各四平韵。起为四字对句。第七句七字,句法作上一下六,或上三下四,“如到蔷薇、春已堪怜”(张炎),总之不可作上四下三之七言诗句。后片二、三句为加豆之四字对句。此调跌宕生姿,是写情佳调。

词谱:

⊙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句)仄⊙平(豆)⊙仄平平(韵)

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句)仄⊙平(豆)⊙仄平平(韵)仄平平(豆)⊙仄平平(句)⊙仄平平(韵)

词例:宋-张 炎(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凡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冷,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24、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小楼连苑》,双调一百零二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上去通押。后阕最后十三字也可以改成十二字,成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全词共是一百零一字。第九句五字,上一字为豆。结句六字,于上三字分豆。后片次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九句五字,上一下四。结句本七字,而于第四字下加一衬字,成上一下三之句法。此调本为清彻嘹亮的笛子曲。故气势雄浑,宜写慷慨激昂之情。

词谱:

⊙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句)⊙平⊙仄(句)

⊙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句)⊙平⊙仄(韵)仄⊙平⊙仄(句)⊙平⊙仄(句)⊙平仄(豆)平平仄(韵)

⊙仄⊙平⊙仄(句或韵)仄平平(豆)⊙平平仄(韵)⊙平⊙仄(句)⊙平平仄(句)⊙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句)⊙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词例: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5齐天乐又名《台城路》。一百二字,二十一句,前后片各六仄韵。(2)前片三、四两句为四字对句。第七句和后片第八句均为上一下四之五字句,第一字例用去声。末句五字,以上三下二为宜。此调音调高隽,最宜于写秋景。

词谱:

⊙平⊙仄平平仄(句或韵)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句或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句)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韵)

词例:宋-姜 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26雨霖铃。又名《雨霖铃慢》,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阕各五仄韵,本调常用入声韵,且多用拗句。此调本为唐玄宗悼念杨贵妃而作,调子极为哀怨。

词谱:

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仄平仄(韵)仄仄仄(豆)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豆)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豆)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豆)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仄(豆)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词例:宋-柳 永(秋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7望海潮望海潮词牌,一百零七字,二十二句,双调,上阙五平韵、下阙六平韵,一韵到底。开头两句和四、五两句均为四字对。第八句应作上一

下四,如作上二下三,前后当一律。此调深沉,宜作怀古词。

词谱:

⊙平平仄(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仄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韵)

词例:宋-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8沁园春本调又名《寿星明》。双调一百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一韵到底,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下四句法。 第三句系拗句,重在第三字仄,应与上二句有别。接下来,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四(四一七)。第四、五两句,八、九两句均为四字对,结处再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两句。后片,次句八字,以一字领下七字。余同前片。此调声甚清美,且多四字句,最适于咏物。也可以祝寿。

词谱:

⊙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仄仄平(韵)仄⊙平⊙仄(句)⊙平⊙仄(句)⊙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平(韵)平⊙仄(句)仄⊙平⊙仄(句)⊙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句)⊙平⊙仄(句)⊙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平(韵)平平仄(句)仄⊙平⊙仄(句)⊙仄平平(韵)

词例:宋-苏轼(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鸣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樆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29、贺新郎。本调又名《乳燕飞》、《贺新凉》、《貂裘换酒》、《金缕歌》、《金缕曲》、《唱金缕》、《金缕词》、《金缕衣》。一百十六字,二十句,前后片各六仄韵。豪放派词人好填此调,用入声韵,声调激越(例一、二),用上、去声韵,常带悲凉气氛(例三)。第二、三句各四字,两句上加三字豆。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第八句八字,上三下五。按此调原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然句逗与诸家稍异。如前片末句第一字应仄作平,后片第四句第五字应平作仄,第五句第二字应仄作平。又第八句变八字为七字。此调音韵洪畅,歌时须浩唱然,多用写抑郁之情;也可叙事;也可赋本意用以贺婚。

词谱:<:taotao>

⊙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豆)⊙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仄(豆)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句)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豆)⊙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仄(豆)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平(豆)⊙仄平平仄(韵)⊙仄仄(句)⊙平仄(韵)

词例:宋-辛弃疾(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30兰陵王本调原为唐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一百三十字,二十九句,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例用入声韵为正格,用上去声韵为变格。第五句为平起仄收之七字拗句。第二段第二、五、八句,第三段第三、六句,均作上一下四。此调声情浑厚,气势非凡,末段声尤为激越,很适于写壮烈场面,抒发激越情感。

词谱:

⊙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句)平仄⊙平(句)⊙仄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韵)平仄(韵)⊙平⊙仄(韵)⊙平仄(句)⊙仄⊙平(句)⊙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句)⊙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句)⊙平⊙仄(句)平平⊙⊙仄⊙仄(韵)⊙⊙仄⊙仄(韵)

平仄(韵)仄平仄(韵)仄⊙仄⊙⊙(句)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句)⊙⊙平仄(韵)平平⊙仄(句)仄⊙仄(句)仄仄仄(韵)

词例:周邦彦(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惜。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閒寻旧踪迹。又酒趁哀絃,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吹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31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此调犹如诗中绝句,短小精悍,须多用比兴,以少胜多。此调清丽和婉,宜抒情。

词谱:
平中仄,中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江南好,风景旧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能不忆江

32采桑子。唐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南唐李煜词名《丑奴儿令》,冯延巳词名《罗敷媚歌》,贺铸词名《丑奴儿》,陈师 道词名《罗敷媚》。此调由四个七字句和四个四字句组成,前后段相同,每段四字句处于七字句之间,使词气和缓;用韵甚密,而又使音节浏亮。此调宜于抒情与写景,既可表现婉约风格,又可表现旷达与刚健的风格。

词谱: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

词例:冯延巳(笙歌放散人归去)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月上云,一半珠帘挂玉
起来检点经由地,处处新。凭仗东,将取离心过橘

33 鹧鸪天。该词调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上片三、四句例多对仗(亦有不对仗者),下片两个三字句多用对仗(亦有不对仗者),因此调多七言句,勿以诗法入词,宜流动婉美,善于以意象表现。

词谱:
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
中中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
注:《钦定词谱》首句作:中中中中中中平,检测标准过宽,亦可照《唐宋词格律》改定:
中仄平平中仄

词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当年拌却醉颜。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
从别后,忆相,几回魂梦与君。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

34卜算子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咏梅》等。此调可平可仄之处较多,有平和婉转的特点,宜咏物抒怀。

词谱: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平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仄平平

词例:·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35一剪梅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以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等。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宜写景抒情。

词谱:
中仄平平中仄。中中中中句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中平中句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词例: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
一剪梅花万样。斜插梅枝,略点眉。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相
夜渐寒深酒渐。袖里时闻,玉钏轻。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

36踏莎行。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等。该词上下片起句,即每段开头两个四字句,以对偶为上。“莎”(suō):莎草,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广布于热带、温带,其块茎入药,叫“香附”,夏季开花。踏草是唐束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所以,踏莎行调名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写景,感事,抒怀亦可。

词谱:
中仄平平,中平中。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

词例:晏殊《细草愁烟》
细草愁烟,幽花怯。凭阑总是销魂。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
带缓罗衣,香残蕙。天长不禁迢迢。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

37行香子。又称《爇心香》《读书引》等,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八句三平韵。此调以晁词、苏词、秦词、韩词为正体,而韩词一体填者颇少。此调以四字句和三字句为主,每段前半和缓,结尾由一个领字领三个三字句而又流畅奔放。每结之三字句须构词法相同,而又意义连贯,意象优美,音节响亮,具语意回环之艺术效果,故使此调特色显著。纵观宋人之作多表达感慨、嘲讽、轻快之情意。

词谱: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中中中仄平。中平中仄,中仄平。仄中平中,中中仄,仄平。      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中仄平。仄中平中,中中仄,仄平

词例:晁补之(前岁栽桃)
前岁栽桃,今岁成。更黄鹂久住相。微行清露,细履斜。对林中侣,閒
中我,醉中。     何妨到老,常閒常醉,任功名生事俱。衰颜难强,拙语多。但醉同行,月同坐,影同

38阮郎归。又名“碧桃春”“宴桃源”“濯缨曲”等。以李煜词《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为正体,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另有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重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重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初夏》等。宋人用此调者甚众。此调韵密,但音韵平和。写景,写人,抒情皆可。

词谱:
中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
中中仄,仄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

词例:李煜《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春来长自。落花狼籍酒阑,笙歌醉梦
春睡觉,晚妆,无人整翠。留连光景惜朱,黄昏独倚

39忆秦娥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格为定格,多用入声韵,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世传唐代大诗人李白首制此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别名甚多,有“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等。代表作品除《·箫声咽》外,还有李清照临高阁》与贺铸《映朦胧》等。该词牌音节急促清婉,适宜于思念、怀旧之感情。

词谱:
平中,中平中仄平平。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词例:李白(箫声咽)
箫声,秦娥梦断秦楼。秦楼,年年柳色,霸陵伤
乐游原上清秋,咸阳古道音尘。音尘,西风残照,汉家陵

40江城子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有近三分之一《江城子》为祀神之乐,宜于庄严。宜表现怀人伤别、凄婉哀伤的情绪。

词谱(双调):
中平中仄仄平,仄平,仄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仄平,仄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

词例(双调):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
凤凰山下雨初,水风,晚霞。一朵芙蓉,开过尚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
忽闻江上弄哀,苦含。遣谁。烟敛云收,依约是湘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

41青玉案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以贺铸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十二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元夕》等。此词牌有贺铸抒发闲愁之作;苏轼送别友人思乡怀归;李清照送别亲人之绵绵悲痛;辛弃疾抒怀自怜:吴文英抒写女子闺中情思。可见《青玉案》调篇幅精悍短小,其情质朴独特,不仅适合秦楼楚馆里的唱词,表达缠绵悱侧的感情,亦可以表达仕途之沉浮,符合士大夫的审美诉求,其风格的综合性,或是其在宋金元词坛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该词宜表达绵长悠远、温婉、悲凉的情思,通过格律声韵的组合转化,使情感的传达更加迂回曲折。

词谱: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
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
中仄平平

词例:贺铸《淩波不过横塘路》
淩波不过横塘,但目送、芳尘。锦瑟年华谁与?月楼花院,绮窗朱
惟有春知
碧云冉冉蘅皋,彩笔空题断肠。试问闲愁知几?一川烟草,满城风
梅子黄时

42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红杏飘香》等。此调冯延巳一首为创调之作,其他唐五代词人不用此调。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此调平缓凝重,适于表达苦涩情绪。写景和节令等。

词谱: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平中,中仄平平

词例:冯延巳《荫绿围红
荫绿围红,飞琼家在桃源。画桥当,临水开朱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颦不,意凭风,吹向郎边

43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代表作有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到了宋朝,“菩萨蛮”调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张先晏殊晏几道苏轼贺铸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都有《菩萨蛮》词传世。此调在唐宋可以说是经久不衰。此调宜抒发和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思想感情。

词谱: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
中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

词例: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寒山一带伤心。暝色入高,有人楼上
玉阶空伫,宿鸟归飞。何处是归,长亭更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8 2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寺寺 于 2019-5-12 22:13 编辑

44苏幕遮又名“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以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无变体。代表作品有梅尧臣苏幕遮·草》等。此调为重头曲,每段由两个三字句、两个四字句、两个五字句和一个七字句组成,句式富于变化,韵位适当,调情和婉。词例为怀旧之作,很能体现此调特点。

词谱:
仄平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词例:范仲淹《怀旧》
碧云天,黄叶。秋色连波,波上寒烟。山映斜阳天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黯乡魂,追旅。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45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同时又是曲牌名。属南曲羽调。《清平乐》的上下阕基本句式为:四五七六,六六六六。正体上片用仄韵,加之长短句交替,显得跌宕起伏;下片用平韵,再加上六言的双音节奏,便感到舒缓缠绵。前起后落,疾缓分明,转折有致,层次丰富,在内容及情绪表达上,便有较大适应性。这也是这一词调为词家所喜爱的重要原因。

词谱:
中中中,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中,中仄中平中
中仄中仄平,中中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

词例:冯延巳《雨晴烟晚》
雨晴烟,绿水新池。双燕飞来垂柳,小阁画帘高
黄昏独倚朱,西南新月眉。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

46眼儿媚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以阮阅(一作左誉)《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另有 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变体。代表作品有宋徽宗赵佶《·玉京曾忆昔繁华》。宋徽宗赵佶于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俘获北去,怀念故都,以此调作词甚为凄婉:“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句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在,忍听羌笛,吹彻梅花。”此调为重头曲,每段由一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三个四字句组成,音节极为柔婉,宋人多用以写恋情。前后段各三个四字句,极难处理,须语意贯串,意象优美,富于诗情画意。

词谱:
平仄平平仄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

词例:阮阅《楼上黄昏杏花寒》
楼上黄昏杏花,斜月小阑。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

47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以晏几道《满庭芳·南苑吹花》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等。《满庭芳》词调和谐婉约, 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情绪。

词谱: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仄平。中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仄中中,中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例词:晏几道《·南苑吹花》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
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流水西。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漫留得,尊前淡月西
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

48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另有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风回小院庭芜绿》等。此调以七字句和五字句为主,配以一个九字句为结,凡四换韵,仄韵与平韵相间,每句用韵,因而音节明快响亮,气势奔放,以悲歌慷慨为基本特色。

词谱:
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
中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

例词: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凭阑半日独无,依旧竹声新月似当
笙歌未散尊罍,池面冰初。烛明香暗画阑,满鬓清霜残雪思难

49定风波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以欧阳炯词《暖日闲窗映碧纱》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六十三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等。此调以七言句式为主,每句用韵,于平声韵中包孕三换仄韵,插入三个两字句,调势于流畅时忽然顿挫转折,因而韵律复杂,个性突出。从始词来看,此调宜于表现社会重大题材,亦可言志与酬赠。


词谱: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中,中,中平中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中,中平中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中平中仄仄平

例词:欧阳炯《·暖日闲窗映碧纱》
暖日闲窗映碧,小池春水浸明。数树海棠红欲,争,玉闺深掩过年
独凭绣床方寸。肠断,泪珠穿破脸边。邻舍女郎相借,音,教人羞道未还

50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另有变体六种。代表作品有苏轼寄参寥子》、辛弃疾故将军饮罢夜归来》等。《八声甘州》,简称《甘州》,源于唐代的边塞曲。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西域记》云:“龟兹国土制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国。”《伊州》《甘州》《梁州》诸曲,音节慷慨悲壮。到了宋代,文人填写曲词,渐不满足于结构简单、节奏轻快的短曲小令,转而开拓出委婉流转的长篇慢词。

词谱: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
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仄中中、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

例词: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惟有长江水,无语东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

51十六字令。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燕衔杯”“花娇女”。此调只见两体,均为单调四句十六字,属于最短的词。正体三平韵,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变体两平韵,第二、四句押韵。代表作有蔡伸《十六字令·天》等。“十六字令”词牌字数虽少,但句序排列长短交错,一字句起,七言句承,三字句转,五字句收,起承转合,腾挪跌宕,颇具表现力。写景,抒情,咏物皆可。

词谱: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

词例:袁去华《归》
,目断吾庐小翠。斜阳外,白鸟傍山

52相见欢又名“乌夜啼”“忆真妃”“月上瓜州”等。以薛昭蕴相见欢·罗襦绣袂香红》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叠韵两平韵;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相见欢的声律特征原本是用于漫吟轻诉的,表现愉悦就成婉约,而加入些悲情便就写成愁了。薛昭蕴与冯延巳词均写闺情,语意轻快。李煜两词则抒写沉痛之情,最能体现此调声情特点。

词谱:
中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
中中,中中,仄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

词例:薛昭蕴《罗襦绣袂香红》
罗襦绣袂香,画堂,细草平沙蕃马、小屏
卷罗,凭妆,思无,暮雨轻烟魂断、隔帘

53少年游。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以晏殊《芙蓉花发去年枝》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另有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等十四个变体。代表词作有苏轼词《润州作代人寄远》、姜夔词《戏平甫》等。此调适宜咏怀少年的恣意游乐或意气风发

词谱:
中平中仄仄平,中仄仄平。中中中中,中平中仄,平仄仄平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中中中中,仄平中仄,中仄仄平

词例:晏殊《芙蓉花发去年枝》
芙蓉花发去年,双燕欲归。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
家人并上千春寿,深意满琼。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

54醉花阴又名“醉春风”“醉花去”。以毛滂《孙守席上次会宗韵》为正体,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无变体。代表作品有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辛弃疾黄花谩说年年好》等。调名本意即咏醉酒于花丛树荫下。亦可用以抒情、言志、咏物。

词谱:
中中中中平中,中中平中。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词例:毛滂《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檀板一声莺起,山影穿疏。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
劝君对客杯须,灯照瀛州绿。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

55朝中措。又名“照江梅”“芙蓉曲”“梅月圆”等。以欧阳修词《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另有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朱敦儒先生筇杖是生涯》等。此调又具疏快清新之风格,声韵亦极和谐。可抒情、怀古,亦有用此调为寿词者。

词谱:
中平中仄仄平,中仄仄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

词例:欧阳修《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栏槛倚晴,山色有无。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

56捣练子。又名“捣练子令”“深院月”“剪征袍”等。以李煜词《捣练子令·深院静》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贺铸捣练子·砧面莹》等。此调是在平起式七言绝句的基础上,破首句为两个三字句——平仄仄,仄平平,因而声韵变异,形成独特格律。“练”为白色熟绢,捣之使柔软。此词以咏捣练而得名,为妇女捣练时所唱歌曲,多作妻子怀念征夫之辞。

词谱:
中仄仄,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中仄仄平

词例: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深院静,小庭,断续寒砧断续。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

57摸鱼儿又名“买陂塘”“双蕖怨”“迈陂塘”“山鬼谣”等。以晁补之词《摸鱼儿·买陂塘》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此调题材适应广泛,凡写景、抒情、咏物、赠酬、祝颂均可,然以表现幽咽之情最能体现此调特点。

词谱:
仄平平、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平仄。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中平
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平仄。中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词例:晁补之《买陂塘》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东皋雨足轻痕涨,沙嘴鹭来鸥。堪爱。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无人自。任翠幕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
青绫被,休忆金闺故。儒冠曾把身。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君试。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功名浪。便做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

58永遇乐。又名“永遇乐慢”“消息”。以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此调纡徐和缓,韵稀,而可平可仄之字较多,乃律宽之调,故宋人用此调者颇众。此调适应之题材广泛,言志、怀古、写景、抒情、议论、赠酬、祝颂、咏物均可;风格既可豪放,亦可婉约。

词谱: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中平中、平平中仄,中中仄中平
中平中仄,中中中仄,中仄中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中仄,中仄中平平。中平中、中中中仄,中平仄

词例: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紞如五鼓,铮然一叶,黯黯梦云惊。夜茫茫、重寻无外,觉来小园行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异时对、南楼夜景,为余浩

59烛影摇红。又名“玉珥坠金环”“忆故人”“秋色横空”等。以毛滂词《送会宗》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廖世美题安陆浮云楼》等。此调用以祝寿、宴乐、咏物、祈雨,多为祝颂之词,

词谱:
中仄平平,仄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平仄。中平中仄,仄中中中,中平中

词例:毛滂《送会宗》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赠君明月满前溪,进到西湖
门掩绿苔应,为黄花、频开醉。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

60霜天晓角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等。以林逋《霜天晓角·冰清霜洁》为正体,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主要代表词作有辛弃疾霜天晓角·旅兴》、范成大霜天晓角·梅》等。此调写景、抒情、咏物皆可

词谱:
中平中。中中平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中
。中仄。中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中

词例:林逋《冰清霜洁》
冰清霜。昨夜梅花。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
。金兽。晓寒兰烬。更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

61南乡子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唐教坊曲名。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直至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以欧阳炯《·画舸停桡》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单调有二十八字、三十字等变体,平仄换韵。双调有五十四、五十六、五十八字等变体。南乡子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代表作有冯延巳《细雨湿流光》、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此调宋人作者甚众,除抒情外,已有写景、言志之作。此调以七字句为主,用平韵甚密,形成音节响亮,气势奔放的艺术效果。前后段各一个两字词,又使奔放的气势略顿,产生回环意味。

词谱:(单调)
仄仄平,中中中中仄中
中仄中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

词例:欧阳炯《画舸停桡》
画舸停,槿花篱外竹横
水上游人沙上,回,笑指芭蕉林里

词谱:(双调)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词例:冯延巳《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芳草年年与恨。回首凤楼无限事,茫,鸾镜鸳衾两断
魂梦任悠,睡起杨花满绣。薄幸不来门半掩,斜,负你残春泪几

62南歌子。又名“南柯子”、“怕春归”“、”春宵曲”、“碧窗梦”、“风蝶令”等。以温庭筠《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天上星河转》等。。此调《词谱》列七体:单调两体,双调五体。温庭筠词七首,平仄相同,为创调之作。宋人多用双调,作者甚众。可用以游赏、湖景、寓意、谐谑、赠酬、节令、感旧、抒情。于此可见此调适应范围极广。

词谱:(单调)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词例:温庭筠《手里金鹦鹉》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偷眼暗形,不如从嫁与,作鸳

词谱:(双调)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词例:辛弃疾《散发披襟处》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涓涓流水细侵。凿个池儿,唤个月儿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斗匀红粉照香。有个人儿,把个镜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9 1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凄凉是美,清新也是美;婉约是美,豪放也是美。
此言极是,此贴极妙。风雅平台,时有评论之文、升华之作,确是好事!可引导初学者少走弯路,点拨有成者规避疏漏,应该感谢千里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4 2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寺寺 于 2019-5-28 11:29 编辑


易版好。有几处是否有误?12,人月圆,后附词例:“ 浣溪沙 宋-晏殊”。30、兰陵王,词例,周邦彦,无文字内容。词例,柳永(望海潮),似重复,在27的《望海潮》词例中已有。其他是否还有,尚未详查。(已作适当调整)。

点评

匆匆转来,未及细读,还是寺版仔细,还请您勘误、补充、改正为盼,谢谢。  发表于 2019-4-25 1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5 2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寺寺 发表于 2019-4-24 20:21
易版好。有几处是否有误?12,人月圆,后附词例:“ 浣溪沙 宋-晏殊”。30、兰陵王,词例,周邦彦,无文字 ...

深为寺版之认真负责而感动,还有《踏莎行》、《行香子》等一些常见词牌都漏缺了,还请您补充相关知识为盼,千里奉茶,谨此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2 17: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寺寺 于 2019-5-12 17:57 编辑
易千里 发表于 2019-5-5 21:06
深为寺版之认真负责而感动,还有《踏莎行》、《行香子》等一些常见词牌都漏缺了,还请您补充相关知识为盼 ...

易版好。又增补了32个词牌,序号31-62。因电脑操作水平有限,难免有误,还望您明察秋毫,不吝匡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9: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易千里 于 2019-5-12 19:08 编辑
寺寺 发表于 2019-5-12 17:37
易版好。又增补了32个词牌,序号31-62。因电脑操作水平有限,难免有误,还望您明察秋毫,不吝匡正。
...


增补的太好了,辛苦您啦。千里奉茶,为您点赞,慢慢补充完善,细细品味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19 08:34 , Processed in 0.11730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