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回复: 0

英 诗《 At Blackwater Pond 》汉 译《 在 黑 池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4 10: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译作 于 2024-10-6 15:28 编辑


英 诗《 At Blackwater Pond 》汉 译《 在 黑 池 》

  
      玛丽 · 奥利弗(1935-2019年1月17日),当今美国诗人,以书写自然著称。 1935年9月10日生于俄亥俄州枫树岭, 13岁开始写诗 1952年枫树岭高中毕业。1953年前往纽约。并与诗人诺玛米利认识并与诗人的姐姐成为好朋友。1962年玛丽前往伦敦,任职于移动影院有限公司和莎士比亚剧场。回到美国后,玛丽定居普林斯顿。她长年隐居山林,其创作多以山野自然为对象,探索自然与精神世界之间深刻而隐秘的联系,被称为美国当代“归隐诗人”。在思想谱系上,奥利弗深受惠特曼和禅学影响,创作题材涵盖自然、信仰、存在等话题,诗句短小隽永,富有灵性,且深具哲理。奥利弗并不总是受到评论家的赏识,但她仍然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先后获得过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纽约时报》评论她为“美国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诗人”。

      奥利弗与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正是这种亲近感成就了她的诗歌。按她自己的说法,孩提时接触世界的方式建立了一个人成长之后的意义模式。在少女时代,奥利弗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然后,一生的时光,她都在做这件事:写诗。她始终按照自己的方式感受,写。对她而言,写诗不是一种事业,更不是一种职业,它就是生活,是幸福本身。她最喜欢的是散步,行走,体验。她总是随身携带着笔和本子,当一些零碎的句子出现时,她就记录下来,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只是削尖了铅笔等待着。"

      为了使自己专心沉浸在诗歌世界中,她小心翼翼地回避了任何一种有趣的职业,将物质需求降到最低。因为"如果你愿意保持好奇心,那么,你最好不要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这是一种担当,但也是朝着理想生活的无限提升。"她唯一需要的是"独处的时光,一个能够散步、观察的场所,以及将世界再现于文字的机会。"普林斯顿为她提供了她所需要的隐秘生活,使她得以在一种不受干扰的情形下写作。
在将近25年的时光中,她隐士一样地生活,不为人知地写,很少将作品示人,也很少发表。但是对她而言,她的孤独并非一种折磨,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沉浸,是一种快乐。当她赢得1984年的普利策诗歌奖,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之后,她也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孤独状态,这使奥利弗成功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品性。她没有受到时尚的干扰,也拒绝加入任何诗歌圈子。她认为诗歌圈子由众人组成,加入其中往往意味着要去迎合众人的口味,尤其要迎合组织者的口味,这必然会损坏一个诗人独特的个性。同时,她也愿意隐身在她自己的作品之中,不仅她的诗歌极少涉及个人生活,即便在新书出版、获奖之后,接受必要的采访时,她也避免谈及自己的私生活。她认为,作品说明了一切,"当你更多了解作者时,就是对作品的一种伤害。"

      奥利弗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17日因淋巴瘤病逝于家中,享年83岁。








一.   原           文 /  '          '  /  中        译          文

  


                 
At Blackwater Pond
                                                     —— by Mary - Oliver ( US. / 1935-2019年1月17日 )         
                          在 黑 池                      
                                                    —— 原 著 / 玛丽 · 奥利弗  ( 美 /
1935-2019 )
                                                    —— 翻 译 / '解 '读 - 李世纯 - 中国 长春 - 2023. 7.  2



At Blackwater Pond the tossed 'waters have settled        / 7
啊——夜雨呀,这场夜雨像一片片叶子,铺天呀——盖地,
after a night of 'rain.                                                        / 8
啊——夜雨呀,这场夜雨,它激情四射,砾石呀——袭袭
'I dip my cupped hands. ''I drink                                     /  '2.  ''3   
夜雨呀,这片片夜雨片片片片我拱手擎起如醉啊——如痴,
a long time. 'It tastes                                                       /  4
啊——片片夜雨,它放荡不羁,久呀——不息






like stone, leafes, fire. 'It falls cold                                     /  5
淡去,淡去,淡淡去呀,夜雨,夜雨,落向黑池底
into my body, waking the bones. I hear 'them                   / 6
呀,它呢呢喃喃,喃喃呢呢,刻骨铭心,不寒而栗;
deep inside me, whispering
呀,夜雨呀夜雨,啥呢,啥呢——
我静静黑池
oh what is that beautiful thing
呀,夜雨呀夜雨,啥呢,啥呢——美美呀——惬意?
that just happened?
啥呢——啥呢,美呀——美呀,
惬意——惬意——
啥呢——啥呢,美呀——美呀,惬意——惬意 ... ...







二.    译          注  /  译     后     感


1'.     首先,特别鸣谢: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a   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b   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c   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d   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e

1.      看似小诗落笔阴柔,语感女性,且一诗吟两情,一歌咏双景,有如《 Winter Love /  Wild Nights---Wild Nights / Soft Bombs / There Be None of Beauty's Daughters /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stopping 》... ... 等英诗名作,玛丽 · 奥利弗同在诗写一屏双面绣:明绣夜暴雨,黑池水,暗绣世上天伦美;人间事有心可会,难语达,玛丽 · 奥利弗竟移就复移就,诗文昭示全天下;啊,奥利弗啊奥利弗,实至名归——《纽约时报》评论她为“美国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诗人”

2.      此处此义:其前 that 已
略去;引出同位语从句,修饰 rain(2-1)

3.      
此处此义:同 2

4.      此处此义:其前 that 已略去;指代
rain(2-1);引出同位语从句,修饰  rain(2-1)

5.      
此处此义:同 4






6.      此处此义:指代 waters(1-3)

7.      此处此义:喻体(本体参考 1)

8.      此处此义:同 7

9.      译至少该是工笔,不是写意,更不是素描,同时,翻译应该不是演义,不是改写,更不是所谓“再创造”;翻译应是:始终、一切,以原文做规范、做楷模,做样板、做靶标,不褒不贬、不偏不倚、精准到位,再塑造、再铸造,无毛刺、无砂眼、无装饰,无添加,多维、模拟、仿真,再现原文主题内涵、主题表现艺术(修辞)、主题外延张力最大化;中外互译,的确也像解读所谓哈姆雷特,不可主观随意:参考信息可有百个、千个,而最终采信、确认、依据信息只有一个——那个唯一原始文本,那个唯一真实哈姆雷特;中外互译,不是中外演绎、中外戏说;中外互译须恪守忠信、顺达、雅合三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分主次,相对独立,互为鼎力,不容短板;在理解原作阶段,恪守不符原作语种语法不采信,不符原作语种语法、目标语言再达、再雅不采纳;在译成目标语种阶段,则不拘泥目标语种语法;翻译永远是请示,不是诠释,永远为作者、读者、自己,在人格、才识、品位三项负全责;中外互译,归根结底,人文互译;古今中外,所有词典,辞书,仅用于说明解释、学习研究人类语言,不汇集收录、制约规划人类语言,他们只是语言小岛,不是语言大海;一个单词、一个文字,无论中外,其真正含义、生命活力,不仅在专家学者辞书、词典、时尚强大线上机翻,不仅在词法、句法、语法,更多体现在实地、实践、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中语言、语句、语境、篇章字里行间;中外互译,该是笔者言者原始文本语本互译,无需只字传闻轶事,主观臆想,沉浸植入,装裱配饰;翻译要完美原意,须同观原作视野,置身原作境地,须力避视作品喻体为本体理解其主题;翻译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传递,原意传递要完美,其载体修辞,修辞差异切换、对接,不可或缺

10.    
自古诗无达诂寓意绝非唯心玄称诗难尽解,该是《诗经》尚未尽人尽解,相对当今中外互译,其广义引申该是天下诗作该更深入精准解读、表达之警示,之激励;如同《静夜思/七步诗/哈姆雷特》等等文学作品各自主题,世上不会可有一千个,本小诗同样,其主题仅有一个;本作译文尚有无奈数笔,期待更多诗友译友,为宣誓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国翻译,中国汉语,无出其右,深入探讨,积极参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9 04:16 , Processed in 0.19582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