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2|回复: 1

对“对吕志鲁-伊丽莎白一世诗作翻译点评”的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3 09: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4:26 编辑

对“对吕志鲁-伊丽莎白一世《在他离别后》的翻译点评”的点评
1. 关于诗歌翻译中行数对应
 先说一个事实。裴多菲的“生命与爱情”这首诗,匈牙利原文有六行,英译也是六行,而殷夫的汉语译作为四行,经鲁迅之手得以传世。这个行数少了三分之一的翻译非但没有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而且被当作了经典。
 再说一点道理。以 “音节” 和 “音步” 为节奏基础的英诗与以 “字” 和 “顿” 为节奏基础的汉诗, 由于 “字” 与 “音节” 的本质区别、“顿” 与 “音步”(前者为表意单位,后者为读音方式)的原则差异, 加上信息量等因素,其字数与行数就可能不完全对等, 甚至小节数也可能有变化。要说行数不对应,被批评的这首译诗并不典型。有位叫ζ灵蝶ξ的网友在她的网站上把我的这个译作与原文并列排版,竟然每小节都对应地成了六行。
2. 关于乐府的标点符号
 还是先说事实。古乐府原本没有所谓标点符号,后人,特别是现代人给它们加上了那些洋玩意儿;我想,除了这位批评家以外,不会有人愤愤不平的。
 乐府标点符号的增减,是典籍专家的日常工作,何劳动气;况且,与诗歌翻译艺术风马牛不相及,没有可比之处。
3. 直译与意译
 直译与意译各有运用的场合,这本是可以研究的一个话题。将“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译为“心中的牵挂,如影随形”,如果不抱偏见,应该是准确的意译。这个比喻的含义并非“清晰,无法隐藏”,而是“难以摆脱”。这种理解与后面的“我跟它逃,我逃它跟”是紧密贯通的。如果直译成“我的牵挂像太阳里我的影子”,给读者的印象虽不能说“恶劣”,但起码可以说“拙劣”。
4. 关于“顿呼”
 “顿呼”(Apostrophe)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原作第三小节第三行第五个词“Love”,第一个字母大写,用来呼唤爱神,把它译成“爱神啊,爱神”是否恰当,可以商榷;但,按照我说的顺序找到来源应该不会还有问题吧?
5. 关于诗行顺序
 为了押韵、语势等原因,译者切换诗行顺序是普遍的做法,逆向思维适用于翻译艺术。(参阅:吕志鲁.翻译艺术中的逆向思维《中国翻译》1998. [5])
6. 所谓“移花接木”
 这个点评说,‘第二段第一行的“如影随形”,一开始我不太清楚是从哪里译出来的,后来在第三行的“Stands and lies by me”找到了答案。不知道算不算所谓的“移花接木”。’“明喻”与“拟人”相混,实在是“张冠李戴”。看来这位批评家原文没有看懂,译文也没有吃透。

最后,我觉得写评论是一项以理服人的工作,不要盛气凌人地打棒子,扣帽子。什么“反面教材”啊,“绝对不能作为参考”啊,怪吓人的;逆我者亡,真不知道这是什么时代的作风。另外,不必使用“恶劣”之类的词语;否则,给读者的印象不仅“恶劣”,而且,还会有些“拙劣”。
吕志鲁 2007.3.29. 于湖北大学
附:
比起上次布莱克的《伦敦》中译本,这首《在他离别后》是个反面教材
先找了一下吕志鲁先生的资料,找到一些译作和他的博客,还有他主编的《翻译应试指南》。另外的译作也没有改善我对他、由这个《在他离别后》译本产生的恶劣印象。
恶劣印象从何而来?
一,不“信”
这可以从最表面的看起,原文中每段六行翻至中文成了每段七行。这种行为在翻译中说成不可容忍毫不为过。形式对于诗歌的意义远大于其他文体。我们能容忍一首乐府诗中的一句诗中多了或者少了一个逗号吗?这是对形式多大的破坏!到了自由诗中,没有了五绝七律的框架,分行蕴涵了感情的收放,强调的位置,节奏的急缓。重新分行,对于诗意何尝不是破坏!
最后一段里,我实在找不出中译第一句“爱神啊,爱神)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最后二句的中译顺序颠倒了过来,感情终点换了一个,把表达完全换了个方向。
是为不“信”。
二,不“达”
以第二段为例,第一行“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被译为“心中的牵挂,如影随形”。这里的“my shadow in the sun”如果直译的话是“阳光下我的影子”这点没有问题。在这里显而易见是取其“清晰,无法隐藏”之意。
是为不“达”。
三,不“雅”
“Follows me flying, flies when I pursue it”,“我跟它逃,我逃它跟”没有原文的韵感,而且毫无美感。
在座各位一定能想到有很多译法,吕译本绝对不能作为参考。
是为不“雅”。
严复的三个翻译的标准“信、达、雅”都已经逐一评过。
其他零碎的问题实在太多,例如:第二段第一行的“如影随形”,一开始我不太清楚是从哪里译出来的,后来在第三行的“Stands and lies by me”找到了答案。不知道算不算所谓的“移花接木”。还有等等等等。
短短的一首原文十八行的诗被翻成这样,各位也发表一下意见和看法吧。
当然吕译本也并非一无是处,第一段的头三行还是很努力的在汉语里找相应的节奏,但是第二段的糟糕程度只能让零C造出一个“瑜不掩瑕”来评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11: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4:26 编辑

争论吧,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7 11:43 , Processed in 0.08021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