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0|回复: 17

转贴:《现代自由诗的一些粗浅审视》(作者:梅花山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7 09: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自由诗的一些粗浅审视》


                     梅花山人2009 发布于2021-05-12  


       百多年前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罕见之大变局,帝制日见腐朽没落,国家饱受列强欺凌,时代风云激荡之下,一些爱国者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并渐渐走向全盘西化的思潮,在全盘西化的思潮之下,由一些留洋学者通过译著介绍给国内一些西方现代诗,译诗的原始目的主要应是为了介绍当时西方先进的思想角度出发,从译诗而逐渐了解西方现代诗和文艺理论,中国新诗从而诞生,其大抵是从胡适的《尝试集》开始,也许胡适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挽救清末日见颓废的诗界风气而奋力为之,事实上新诗的开创也很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不论在鼓吹自由思想、人文情怀、独立精神方面还是在吹响革命号角、鞭挞旧世界及社会和人性的假丑恶、弘扬真善美、反映时代风貌等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新诗也走向了颓废,新诗因了时代的需要而诞生和发展,也因了时代的进步而颓废,这多少有点让人扼脘叹息。

       如何看待胡适的实验体应该有个客观的态度,百年之后的后人回看胡适的尝试集多少都会有点不伦不类之感,但认真想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处在时代激荡下的胡适先生能振臂而呼诗的解放,仅从这点上就很值得我们为之尊敬,至于尝试的效果如何倒在其次了。

       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还拘于形式而没有从旧体诗里完全走出来的话,稍后的郭沫若的《女神》就完全解放了诗体,因《女神》的影响很大,新诗已经开始彻底远离了旧体而走向了自由诗之路,这条路上涌现了一大批名诗人,如艾青、藏克家、李金发、舒婷及余光中、顾城、西川等,上世纪中、末因了教育的普及和政治、思想、文化的需要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新诗更是走向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这条路走着走着又走岔了,没了约束太自由了,先是开始了抛开押韵,形式上也分行便是诗的倾向,更甚的是好的不学偏学西人玩剩了的坏的东西而追求稀奇古怪,什么门型诗三角体异型体等等一通乱整,后来内容上也开始远离自由思想、人文情怀、独立精神等进步思想和革命精神的反映甚至走向了赵丽华、乌青的废话体,稍好点的如海子等也缺乏了家国、社会的关注,过度强调注重诗人内心的独白而杯水波澜,悲哀的是更走了条徐乡愁之流的垃圾、沈浩波之流的下体、余秀华之流的性爱、贾浅浅之流的屁滚尿流之路而备受诟病。

       新诗的本质是俗文学,注定了通俗的大众化道路而具有紧跟时代、紧跟政治、语用白话、门坎不高、思想性强过艺术性、适合年青人创作和阅读的一些特点,而旧体的本质是雅文学而具有语用文言、门坎较高、结构稳定、庄重典雅、注重艺术审美、小众化的特征而难以走进大众,旧体虽戴着镣枷跳舞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沉淀厚实;新诗和旧诗其实是两条道上的车难以融合,胡适先生的尝试并不成功是个例证,但是,新诗和旧诗虽难于融合却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也是可以共同促进诗界繁荣的;无论新诗还是旧体,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艺术思维和表达是共通的;知古倡新是科学的态度,既看不到旧诗的长处又看不到新诗的短处,也不会总结新诗的自身发展规律和扬长避短、相互借鉴是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通病,个别试图借贬古而倡新的首先态度就不端正而哗众取宠刷存在感,说白点,这是一种严重缺乏自信的心理表现,试问一下,态度都不端正、自信都缺乏又如何砥励诗学共促繁荣呢?所以其注定了是条错误的理论道路,新诗之路该如何走实在值得新诗爱好者们从百年进程中去审视和深思。


文章来源:
http://52shici.com/posts.php?id=331915
梅花山人2009 发布于2021-05-12 0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 1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3 08:2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发表出来的新诗看,新诗美点很多,新诗表现空间很大,新诗究竟怎么写现在还没有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3 23:4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充实读者心灵的诗才是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2 15: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歌语言的审美向度                     作者: 刘子渝


   摘要:诗歌语言是诗美的外在表现,古代诗人追求凝练而空灵的语言风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然而诗歌语言在白话文运动之后逐步向散文化、口语化发展,诗形无范,诗语散漫,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诗意。本文意在从现当代新诗的语言走向入手,结合古今中外诗歌语言,立足中国当代诗歌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诗歌语言;审美向度;散文化;口语化;诗意建构


  诗歌语言是诗美的外在形式和重要元素,虽然诗歌的灵魂是诗意,语言不是第一要义,但诗歌的语言是表达诗意的载体,是诗歌的外在形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诗歌的体式就决定了其语言与其他文体不同,从古到今的诗歌,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风和歌行体,再到现当代新诗,它的语言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体来说审美向度还是趋于凝练空灵。它同散文小说和戏剧语言等文学语言差别很大,更不同于生活口语的散漫直露,诗歌需要语言更加精致含蓄。诗歌语言一直在变化,随着大的话语背景而更替,现当代新诗的语言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本文侧重探讨诗歌语言的审美向度,针对诗坛的非诗现象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现当代诗人群的诗歌语言探索             
                        ——“高雅处子沦落风尘?”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诗歌白话化,自此“诗界革命”之后,诗人的诗歌创作逐渐朝散文化的方向发展开来,新诗用活泼的白话取代了僵死的文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诗歌的一种顺应潮流的发展。但越发展到后来,就出现了过于散文化,与散文的界限模糊不清的弊端。新诗中大白话泛滥,有什么写什么,口水话连篇,“为说心中无限事,随意下笔走千里”。吕进在其《论新诗语言的精炼美》中提出,诗歌中应有两种对立的倾向: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诗人也应该是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内心倾吐的慷慨与语言表达的吝啬。[1]明确地指出了诗歌字句的精贵,以有限的字字珠玑来表达无穷尽的诗意,诗人也应当把握好在简短的语句中释放最充沛的情感。诗的目的大多为抒情,下笔之物却常常是具体的事物,我们对于这些坐实之物可以适当直抒胸臆,但不要一味的浅显直白。李金发在他自己的诗学勘探中,提出的“纯粹诗歌”四要义之首便是要求诗与散文要有清楚的分界。诗歌不说“洞庭湖的山多么青啊,洞庭的水是多么银白啊,照应得多好啊!” 而是说“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样,筑成的诗语才更具张力和弹性,才够咀嚼和回味。
  新诗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是诗歌散文化、口语化理论的倡导实践者,戴望舒在其《诗论零札》中提出他的诗歌观点:“诗歌最重要的因素是内在情绪和感悟上的精致微妙的神韵(Nuance),而不是文字的神采飞扬。”[2]其代表作《雨巷》一般人都读得懂,这可算做白话诗歌比较成功的实践。稍后的诗人艾青崇尚诗语散文化,艾青认为“有人写了很美的散文,却不知道那就是诗”,因而提倡“诗的散文美”,[3]有继承郭沫若自由体诗风的范式。艾青的诗作实践游离于诗歌和散文的边界,虽然同样带给人美感,但多是散文的柔和之美,少了诗歌语言的张力,跳跃性和弹性。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开始了年轻人自己的诗歌理想探索,口语化叙述的诗风在此时浪潮迭起。如果说早期口语化提倡者从胡适到戴望舒再到艾青,他们的重心是在口语化的形式方面,那么,第三代诗人他们的侧重则是把口语化作为个体生命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载体,是诗歌口语化和日常生命呈现的综合。于坚倡导“拒绝隐喻”的诗学主张,强调诗歌远离形态意识,选取直白的、日常生活化的语言, 而非隐喻性的诗化语言, 显示了诗人在美学考虑上的侧重点。其诗歌《尚义街六号》自诞生起就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的一面旗帜。诗歌所写的是一群大学生在尚义街六号庸常的生活情状,他们毫无精神追求地过着一种无聊凡俗的生活,他们忙着小便、洗短裤、睡觉、抽烟、老练地谈论女人。这些生活常态唯有口语或俗白方能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解构和嘲讽。韩东的《一切安排就绪》,开头就是“一切安排就绪/我可以坐下来观赏/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这是我的家/从此便有了这样的感觉”[4]直白琐碎就是其语言风格,口语化就是其标榜旗帜。他们的创作实践中带有浓郁的解构意识,反叛味道,反叛传统诗歌只呈现世界真和善的美好一面。
  诗的审美语言向度可以说在第三代诗人这里转向了极端口语化、生活化,新诗语言显得坐实而少了空灵感,很多人模仿第三代诗人的手法,创作了大量直白浅显的生活小诗,他们的创作标榜的是个性的,口水化也就成了一种风格,一切所感所想可以被不假思索地跃然纸上,只要把他按诗歌的体式那样分段分行即可。因此当下时代才会出现并流行起了口水诗“梨花体”和“羊羔体”。当代作家赵丽华将诗歌语言的口语化发展到了极致,自从她的“梨花体”问世以来,颇受争议,下面例举一首:《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这样的诗歌还具有一点儿诗歌的蕴藉在里面吗?若其真还能被称做诗歌的话,那么任何人都是诗人,他们随便说的话拿到纸上断行分句之后就可以称做诗歌。针对“梨花体”现象,南京大学中文系傅元峰博士指出:“平民化、大众化和普及化对诗歌所产生的影响,都对诗歌起不到积极影响,并且还可能有损诗歌的审美思想。文化专制的时代,诗歌被利用为宣传工具。文化浮躁的时代,诗歌被利用为恶搞对象。”早在30年代,诗人李广田就对诗歌的随意化倾向提出过批评:在一般人看来,诗是最容易的甚至比散文小说都容易,因为只是把所要说的话分了行或分了节写出来就行了,在这种风气之下坏诗的生产机会却很多。沈浩波、徐乡愁为代表的“下半身”诗作活跃网络,冲击诗歌语言的审美底线。诗歌语言的发展已经不是解构的问题了,诗歌语言含蓄优美的特质早已被戏谑、被恶搞,诗已不成其为诗。这样的非诗现象是我们必须反对的。

  二、恪守现代诗歌语言审美的正常轨道
                  ——不束缚、不放纵

  古体诗一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最灿烂的瑰宝。虽然历朝的诗歌都在发生变化,字数也从四言不断地往上增加,可是相比铺陈直述的散文语言,诗歌的语言大都短小精悍的,古人都讲求“练”字,追求以最精短的语言来生动地传达出诗人的意思,而诗人的意绪往往又是广阔的,庞杂的。怎样用字才够精准传神?诗圣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造诣,本着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杜甫的诗作才得以真正做到“语出惊人”。刘禹锡主张作诗“片言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练字”与“练句”是诗人成就一首好诗所必下的功夫,通过这样的辛苦锤炼,诗歌才能够高度概括地融情思与意象于诗中,精炼的语言和无穷的意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产生出更加强烈的诗意,读者在反复吟诵中产生各种想象去嫁接这些诗意,从而扩大了读者的感受空间。
  国外诗人的诗歌在这方面做得尤为谨慎,首推印度诗人泰戈尔,他的诗集《园丁集》《新月集》中清新明朗、健康活泼的语言风格给全世界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外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主张诗歌的意象之美,这也是以语言的外在美为基石的,一首诗歌能够名垂青史,他的作者必然对诗歌的语言美有很高的敏感度,必定克制自己的语言随意性,更不可能哗众取宠地以口水入诗,来博得短暂的议论和关注。
  当诗歌语言和生活语言没有了距离,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多样性的变异,诗歌语言也必然会追随而出现异质化。这并不是生活语言和诗歌语言结合的错误,而是没有弄清楚诗歌语言和生活语言是两种很不同的语言,诗人离不开生活,应当到生活的语言矿藏中去开掘,在生活中保持语言的敏感度,将其“精华”提炼出来。并且诗歌和人一样,讲求自由,但又不能到绝对自由之地步,如余光中批判现代某些诗读起来“不是哑,便是吵,或者口吃”,认为“艺术之中并无自由,至少更确切地说,并无未经锻炼的自由”[5]。诗歌还担负着给人以审美感知,给人以特殊的体悟,抒发情思等作用,让人在诗歌的语言世界中获得精神的愉悦,而不是如一本厕所杂志一般以其低俗的语言最终被人们所摒弃。
  “外形式”的语言是诗人的基本技巧和语言智性的验收,人们大多从语言介入继而进入更深层的思索,诗歌从古体诗到新诗的逐步发展,对文言的摒弃对白话的运用自然有其积极的一面,散文化语言也对诗歌语言作了横向的拓展。可是,之后的“口语化”混淆了生活口语和诗歌语言的楚河界限,即生活口语是以实用的传达为目的,诗的语言则是表达,是一种审美形式。也许,我们应该回归到本初诗歌语言的特质上去,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借鉴中外诗歌的优良传统、兼容并蓄,从生活中提炼出诗语的精华,探寻出一条对诗歌既不束缚也不放纵的语言态势,让诗歌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让诗歌最终成其为诗歌,并且永远成其为诗歌。


注释:
  [1] 参见吕进《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再次复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2] 干天全:《论诗歌话语的艺术特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 参见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82页。
  [4] 韩东:《自传与诗见》,《诗歌报》1988年2月7日。
  [5] 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七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2150373.htm
https://www.xzbu.com/5/view-2150373.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09: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是垃圾吗?



文| 西班牙馅饼   编| 自由的海豹  2022-03-27 22:23


世间的文字,我只爱血与泪写就的
                                      ——尼采


       1什么是现代诗?

       现代诗有许多种类,这里以自由诗为例。自由诗的前身是传统诗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诗歌中复杂的格律,平仄,已难以抒发现代人的情感,自由诗因此应运而生。

      中国现代诗产生较晚,发轫于五四运动时期,但此时还较为青涩,更多是一种尝试。从胡适的《尝试集》、再到鲁迅的《野草》、艾青、闻一多、西南联大诗人群。他们让现代汉语迸发出了生机与活力,但没有真正的成熟。

       中国现代诗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八十年代朦胧诗派的兴起,其名称来自传统媒体的批评“晦涩,朦胧”。朦胧诗熟练的运用通感等创作手法,来表现一系列复杂的意象,在文学性,艺术性,哲学性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具有鲜明反抗精神的诗歌迅速收获了一大批年青人的青睐。在上世纪娱乐匮乏的年代,现代诗让少男少女涌动的荷尔蒙得以释放,在八十代末逐渐式微,并于九十年日新月益的娱乐方式的兴起而消亡。

       中国自由诗发展至今,诗坛鱼龙混杂。最近兴起的所谓垃圾派诗歌因语言过于低俗而饱受诟病。但垃圾派却不以为然,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诗人徐乡愁主编了诗歌民刊《垃圾派》,并发表了垃圾派宣言,他宣称:人吞食物质后会产生生活垃圾,语言被打磨无数次后会产生文化垃圾,世界的本质就是一座巨型垃圾场,而人则是一个个精密的造粪机,只有垃圾才是世界的真实。

       笔者对这种观点不置可否,但话说回来,“垃圾派”“屎尿体”毕竟是自由诗的一小部分。并不能据此管中窥豹,断定现代诗都是彻头彻尾的文字垃圾——没有一点文学性,只会换行。

       实际上,自从诗词分流之后,诗失去了唱的功能就又变得含蓄了,而优美的文学性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特征,个别人的作品不应该以偏盖全,一种派别绝不能一叶障目。因此,笔者还是强烈推崇大家去读诗、写诗。诗的“兴,观,群,怨”作用在当今之世仍末过时,毕竟,面对生活,谁又能不发牢骚呢?

       2还有人读诗吗?

       “现在写诗,别人觉得你是傻瓜,在上世纪你不写的别人才觉得你是傻瓜,不管写的怎么样,人人都写。”  ——西川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将上世纪朦胧诗流行的时间视作一条直线的话,这条直线与当时的动荡时期无限重合,人们在朝不夕保的压抑恐惧中感到了荒谬,以人的真正存在——“孤独个体 ”(本体论上的)这种普罗大众难以抒发的体验就成为了产生诗人的情感基础。

       大众追求这种审美的满足感来慰藉自身,浪漫主义诗人理论家库洛瑞其(S.Poleridge)称之为“快感”,读者的追求就成了诗人存在的意义,因此那些自我标榜不需要读者,终日不事劳作的所谓“诗人”,其实是对诗人形象的一种损害。

       简单点儿来说,出于客观的原因,大多数人需要艺术家创造精神食粮,并且需要一个代言人发出自已的声音,诗人就起到这种双重作用。当是时也,诗人如鱼得水,造就了一批大家(北岛、顾城、海子、舒婷等)。进入90年代,诗歌的辉煌时期迅速终结,较为出名的是海子,顾城二人自杀的事件。诗人不能靠写诗闻名天下,只能靠自我毁灭的行为艺术为人所知,这种悲剧隐含了现代诗落寞的真正原因。

       社会矛盾的缓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内心的孤独感不再那么强烈,而日益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使诗歌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小说取代了诗歌的愉悦快感,音乐取代了诗歌的歌唱功能,实际上,就连传统媒体所依赖的纸质刊物都在衰落。这种情况之下,《恋爱的犀牛》中开头的那段废话 “再不需要知识分子了!”成为了现实 。

       被读者与社会割裂的诗人真正成为了“孤独个体”,因而感到毫无存在意义,诗人觉得自己不能再诗意地栖居于世了,丧失了获得超越“技巧”的“生存之道”的动力。并且,诗人都理想地、偏执地认为存在着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先验彼岸世界,既然现实世界寻找不到,那么就需要去另一个世界寻找,这种矛盾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

       在印刷媒介被电子媒介瓦解了以后,诗人们曾尝试过各种新的媒介来挽救诗歌,上世纪九十年代失败的电视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现在诗人们又找到了一条出路——网络诗歌,以中国诗歌网为代表的各路网络诗歌论坛正在兴起,借助互联网的形式来传播诗歌。如此万象初新的季节,让我不免想到海子的诗“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这光明的景色中,却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现在还有人读诗吗?


            文| 西班牙馅饼   编| 自由的海豹
            作者邮箱:svdied1991@163.com


文章转载自: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48454438&ver=3703&signature=LMBeG7eMDivGfAPaQsRcFNZ9h9AI15DIRlFpEF5U-w*8nyUKXtQoPSvi2c*fHoBAOJ2zhE6NI80oGq6OEkp-BTs2TkVg7GwNoGtGfolutsUEiV4a*JUlx1WPTPNNARn8&new=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4 12:3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只要诗意美好,只要诗句干净,只要不是疯言疯语一一正常人读得懂,就是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4 21:0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怎么会没有人看?《再别康桥》《雨巷》《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只要你写的干净美好,写出世人心情,自然会有人看,有人传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4 21:0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垃圾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4 21:1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里流溪 发表于 2022-8-24 21:08
那些垃圾和!!!!!!!!!!!!!!

垃圾诗让人恶心!疯言疯语诗让正常人读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4 17:34 , Processed in 0.08528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