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皖一草 于 2022-10-6 05:11 编辑
想起白居易 文/南皖一草
读白居易的诗,就想起诗人在一千多年前提出的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由于战乱,他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青少年时代。应该注意到,这一时期的贫困生活经历,对他一生的思想及诗歌创作影响颇大。一方面,这个年龄段正是睁眼看周围世界,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的年龄,现实无疑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另一方面,也使他有机会通过和社会底层民众的广泛接触,了解到他们的喜乐哀怒。所有这些,奠定了诗人前半生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基础。他的诗歌创作才华得到初次的展示,是他十六岁那年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据说,他拿着诗去请教当时的一位大诗人。那人看见白居易三字,笑道:“长安米贵.白居谈何易?” 可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就预感到眼前这个少年今后绝不是等闲之辈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当时国家正处于内乱外患之中,俗话说“军阀混战,百姓遭殃”,因而,他特别强调“为民”。“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他将目光更多的投向广大的农村,对农民关切的同时,赋予了极大的同情。他将诗歌创作和社会,和民众生活紧密结合,广泛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就是这句话的核心,也就是他诗歌创作的方向。其实,白居易在提出所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观点时,就已经认识到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的泥土才会有其生命。社会现实和个人阅历,使他深感劳苦大众的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官吏之纵欲”,“财产不均,贫富相并”。因而要求统治者“以天下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欲为欲”。他在三年的谏官任上,一方面“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另一方面,“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了大量的讽谕诗,似一把把锋利的投枪,射向黑暗的社会现实。 诗歌的最大特性在于它的感染力。有时,仅寥寥数语,就给人以无穷的想象时空。正基于此,白居易在诗的谴词用语上,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他认为“欲见之者易谕”。清中叶坚决反对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著名诗人袁枚说他的诗是“意深词浅,思苦言甘。寥寥千载,此妙谁探?”(《续诗品》)。读白居易的诗,通俗中真切地体会到平易近人。他的诗,一般的民众都能看得明白。即使是不识字的底层劳苦大众,别人念也可以听得懂。所以白居易的诗流传很广,当时可谓妇孺皆知。并流传到海外,这跟语言的魅力是分不开的。 读白居易的诗,可以看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贯穿在他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他前半生的作品中。诗的评论本来就是相当的复杂和麻烦。有时看评论诗的书,什么思想性,艺术性,形式和内容,等等、等等。太多了,记不住。即使当时记住,时间一长又忘掉。我粗浅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两点:一、诗的生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二、用词用语通俗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