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8|回复: 12

[大赛] 【中诗简牍】2023年7月卷(总第 134卷)《慈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0 06: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顾念 于 2023-8-11 20:55 编辑

【中诗简牍】2023年7月卷(总第 134 卷)《慈悲》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陈湖
本期责任编辑:黎落


一 、榜单

【状元卷】


芒种 | 霓娃娃


【榜眼卷】

1. 剪影 | 指墨
2. 慈悲,把流星短暂地送回人间丨华子



【探花卷】

1. 涣散 | 克文
2. 致敬1990 | 姬予
3. 雨中即景 | 流浪的白云
4. 虎尾兰 | 盆栽菩提
5. 孤独者 | 紫槿
6. 山村雨后 | 田夫


【同题卷】

1. 致陌生人 | 于波心
2. 致陌生人|虫二


二、编辑小记

      说一说蝴蝶,说一说雨后的田野,空气和百日葵,狗尾草。空气很好,黄昏散步的时候看到青山的剪影如梦中的场次。百日葵在路的两边狠狠地开,感觉能开到天长地久。这些都是美的事物,每天都是流逝,等同人生。
        很久没参与中诗简牍了,但读诗的心一点没变。人来人往,总有坚持的人在和自己较劲。写诗其实就是和自己不断告别不断携手的过程,有人曾经问当今诗坛一资深大咖,如何提高技艺?回答,写就是了。是了,世间万物,写就是了,至少可以温暖自己。
       真挚和技艺是写诗的两大利器,技艺可以在日复一日的演练中慢慢提升,真挚需要有一颗纯粹的诗心。往往的情形是写得越多,越觉得诗歌难写,其实,我有这种感觉,也是一种提高。所以,继续坚持吧。这也是我要对自己说的,与大家共勉。然后,祝朋友们诗写进步,得偿所愿。

                                                                                                                                                    --------黎落 20230810




三、上榜作品


【状元卷 】

芒种
文 | 霓娃娃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在忙碌过后的收获祭上
少女舀了一勺麦片粥
看着它缓缓升腾的热气
和金黄的太阳一起
构思着一个香喷喷的梦境
田里的稻草人上,停着小麻雀

*注:出自白居易《观刈麦》

黎落读诗:这位新朋友的诗写非常个性,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所运用的语言和语序都有明显的个人特色,读来很惊艳。小诗利用白居易的诗词做引子,牵出北方收麦之事,一气呵成。全诗落于梦境,理想,未来化,落于极小的细节中。芒种是农事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南方种稻北方收麦,一年过半,预示着新的转折和新的可能。处理得很有动态美和在场感,虚实,动静。大小,都有巧妙的糅杂。我很喜欢。


【榜眼卷】


剪影
文 | 指墨


一阵风吹绿了堤岸
春天便有了形状
——修长的处女之身
在一汪明眸中
荡着秋千

老家梦泉读诗:一首诗可长可短,可简可繁,关键是你要有所发现,能让人眼前一亮,哪怕是短暂的一瞬。这首小诗就基本做到了,尽管首句算不上独特,古诗词就多有呈现: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但亦有无理而妙的夸张。诗眼在第二句:“春天便有了形状”,可谓神奇,继之以修长的处女之身加以具象、细化,还在一双明眸中荡着秋千,将春天的动感形象,描摹得淋漓尽致,确是一幅奇妙的剪影……


慈悲,把流星短暂地送回人间
文丨华子

乡下有蒿草,也有小朵的花
云,缠住土坡上的银杏。晚霞,牵着羽翅蜷缩进屋檐

流水还在流。安静的祠庙
三支蜡烛,看不清一个枯槁的脸

慈悲,把流星短暂地送回人间

夜删除风。萤火为大地点灯
绣球花的影子,把月色还给我。天空静得出奇

像预料的那样,卑微和孱弱
在轻飘的炊烟中呈现,在世俗里活得那么好

黎落读诗:随书皆是所见之物,若无心无生活经验和查省,很难自然呈现。真实的描述总有动人的魅力,加上诗人娴熟的诗意,文本中的关爱情怀和向下的视角。使诗作呈现沉重,可信的阅读实效。“三支蜡烛,看不清一个枯槁的脸
”是心里暗示还是现场暗示?,无论哪一种,它至少感动了我。


【探花卷】


涣散
文 | 克文

我知道的老人在海边漫步
很快就消失在海里
我知道的老人在饭桌喝酒
很快就消失在酒杯里

我知道的原本就有限的聚会
就那么随意涣散在风中
来不及颤抖一会儿

世间不是原本就这么残酷
只是我知道的老人都是那么简陋

顾念读诗:形式上的排比与内容上的递进,诗人运用的得心应手。涣散可以有多重意思,可以是时间流逝,可以是对世界的认知等等——其实是什么并不重要,读过之后有所感触,就很好了。


致敬1990
文 | 姬予


日落之前,我走不出这片熟悉的沼泽地
今夜,那皎洁的明月
是否为先人默哀?我陷入另一种颜色的
困屯。无处不在的赞颂,盖过苦楝花落下的声音
我向日葵的一生,以谦卑的姿态仰视
东方。当青铜生锈,那些高唱小令长调的人
仍在狗尾巴草丛中规划仕途,用落日渲染的
辉煌,哄着自己入梦

老家梦泉读诗: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隐喻,在当下和过往(1990)间不断跳转,也在对立矛盾的场景里不断跳转,其深潜的张力助力诗意一步步拉紧胀满。很难评的一首,因时间关系,点到为止吧


雨中即景
文 | 流浪的白云

雨中
明晃晃的截面
一些泪水,汗水,仓皇的脚步
倾泄下来

丝瓜藤顽强地向上袅娜
像一只绿色的,湿润的小曲
悄然
爬过墙头


老家梦泉读诗:一个好的切入视觉和一个别致的比喻成就了这首诗。首段,他不说雨水倾泻而下,而说:泪水,汗水,仓皇的脚步倾泻而下,让即景呈现里注入人文关怀,给人以陌生化的亲近感。尾段转换场景,由向下转为向上,既与上段耦合,又在视觉、触觉及听觉的交响里,张扬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颇为纯粹的一首。


虎尾兰
文 | 盆栽菩提

我仍然愿意不止一次的写起你,就像我
仍然不止一次的把你遗弃
总有万千理由埋葬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生活
总有一次次从头再来的年纪让我成就孤独

顾念读诗:在我的阅读体验里,这首诗有着相当不俗的灵性。我们在备忘录里反复记下一些话,然后让它们随风散去;我们的宿命就在其中:我们的热爱是不是热爱?我们的孤独是不是孤独?路漫长,我们的选择,是不是心甘情愿的选择?


孤独者
文 | 紫槿

行人匆匆,奔向各自的
目的地
行道树浓密的树影,把我覆盖
我看不到,我的
影子,这唯一的追随者
总是在一片光里变幻身型
我只能从她忽高或者是忽低的躯壳中
计算,她阴影的面积
城市那么大
她借用了马路上的一小块地方

顾念读诗:影子与影子的构思蛮巧妙的,这首诗的结构很好,情绪表达也蛮到位。


山村雨后
文 | 田夫

稻草人虎视眈眈
鸟语有空旷的质感

叶脉中沦陷的记忆
像老巷子湿漉漉的时光

一场大雨后,困囿的
炊烟低于流水,我端坐其中

这时我在读一首诗歌
读到流水的迂回和撞击之美

读到,无妄的人间
活着,不需要证据

黎落读诗:诗题即诗心,山村雨后,景致配合诗心,一个读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体验很具有一定的共性。由自然之景进入诗中之景,外在与内在得到统一。


【同题卷】

致陌生人
文 | 于波心

从麻林沟到跳墩河,过河转右,
到谷丰村,不会让你失望。

村口犬吠,你不必介意,
它们是刀子嘴,豆腐心。

你空空的磁碗,褡裢,
将很快被稻粱,麦粟,黄豆填满。

你的疲惫,将获得回报。
大黄葛树下,你歇一歇,喝口水再走。

树下的小庙,菩萨会保佑,
每一个受苦的人和善良的人。



黎落读诗:这期同题选了两种风格不同,但大背景都是写实和现实性的小诗。这一首相对更容易理解,典型的分总相合的表达手法,前期的铺垫更关注细节和可信度,最后的尾巴收到一个拔高和思辨的角度。我喜欢它细腻的描述下,对社会生活和人事的关照,有大诗歌的意味。


致陌生人
文 | 虫二


一场夏雨
或者茂盛,或者打散
大树潸然,潸然你就陌生

小河清澈,你接受砝码划过来
——爱和亲人,你开始喜欢浮力
把浮力视作一尘不染
我开始对你刪除,像果子刪除了大树

黎落读诗:这诗的背景暗示很有现实意义,没有写出的部分远远高于写出的部分。“砝码”是一个关键词,同时类似的还有“一尘不染”,“浮力”。作为现实题材处理的这样诗意,而不是干巴巴,很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0 0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上刊的各位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1 08: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编辑老师选稿,感谢老家梦泉老师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1 10:4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茂华 于 2023-8-11 10:43 编辑

其中有两首,把诗最后的“黎落读”“老家梦泉读”删掉,多了这些字。一首《雨中即景》,一首《致陌生人》。

点评

删了  发表于 2023-8-11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1 17: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中诗网编辑老师及老家梦泉老师美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1 18: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问好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1 22:4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赏本期简牍,学习。问候各位老师、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8: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品读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7 12:50 , Processed in 0.10368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