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4|回复: 6

语言斜面的潜伏者——简评冬箫诗集《江南的湿度》 /南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7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言斜面的潜伏者
                                                    ——简评冬箫诗集《江南的湿度》


                                                                                               南鸥

    我始终认为对任何文本的解读都是片面的,是隔河看柳,甚至认为文本解读是危险的,往往会因为误读而对文本和诗人造成伤害。尽管如此,但我同时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可以解读的,而这样的隔河看柳和有可能的误读,正是文本闪现的固有而独特的魅力。
    《江南的湿度》是浙江诗人冬箫的一个选集,分为《生命的哑默》、《幻化的声音》和《自然的情绪》三辑,共收入诗人的一百余首诗歌。在我看来诗集的体例是诗人精心编排的,诗人企图从三个不同的立面尽情展开后又形成一个整体。第一部分是以写给亲人的诗篇为主线展开对生命的叩问;第二部分以江南作为文化和地域的背景来体现诗人的思考;第三部分则以对大自然具体物象的的抒写来暗示某种归途。诗集中诗人用大量的诗篇反复地写到“亲人”、“雨水”、“ 苹果”、“漆黑”,整部诗集的语言像江南雨后的天空清新、高远、灵动、透亮,而意象像黄昏暧昧而忧伤。尽管现在还是三月的时节,但当读完最后一首诗歌,我已经清晰地听到江南的雨季正提前赶到,我甚至看到一位忧郁的王,在江南的雨水中凭栏远眺,但我很想问:一盏孤灯,是否能点亮江南的黄昏?

    但是本文我不想就上述的主题作过多的阐释,而想就文本从诗人对语言的迷恋上谈谈诗人与语言所构成的一种绝妙的关系。近两年来,我在一些会议上多次谈到:从我接触到的文本来看,浙江、安徽、四川和山东等地域的文本都保持着相当的诗性品格,在诗性日渐丧失的时代他们依然追求着诗性的向度。显然其它地域相当多的诗人同样追求着诗性,我这样的判断是相对的,仅仅是我个人总体的感受。当我通读了冬箫诗集《江南的湿度》的电子文本后,我再次坚信了自己的判断,并企图借冬箫的《江南的湿度》这本诗集把我所领悟的诗性梳理一下。我想诗性集中体现在诗人与语言的关系上,或者说诗人对待语言的态度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诗人作出一种直觉的描述,就成为我写下这些文字首先面临的问题,请允许我对冬箫作出这样的直觉判断——语言斜面的潜伏者。

    我时常在想,对于语言,诗人到底是王,还是忠实的奴仆。在我看来,其实诗歌的语言是一个斜面,这个斜面矗立在时空之中,面对它,人们的敬畏虔诚油然而生,人们只能听到它穿越的风声,只能看到它留在地面的巨大的阴影。人们只能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领略它的风姿和魅力。在我们四处寻语言的时候,或者与语言在冥冥之中偶然相遇的时候,我们是王;而当我们与之相遇之后,我们就变成了忠实的奴仆,我们只能躲在语言的背后。这种角色的转换体现了我们对语言的敬畏和虔诚,体现了语言的强大和诗人在语言面前的卑微。从《江南的湿度》的文本来看,冬箫深谙诗性的真谛,他的这种把诗人主体隐匿起来的语言策略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智慧和才华。

    在创作中,尽管我强调首先是写什么,才是怎样写。但语言是横在诗人面前第一道门槛语言直接决定我们的文字是诗歌,还是其他的文本,也就是说语言让文字成为诗歌,让诗人成为诗人,它是诗人和诗歌的染色体。但是这个门槛不是我们轻迈脚步就可以跨过去的,它既是无形的,又是坚实的阻隔着我们的意志,考量着我们的悟性、才华及审美诸多方面的潜质,决定着诗人的质地和诗歌的品质。诗人与语言的关系并非是平面的,是一览无余的,而是隐秘而丰富的。如果我们把语言看成是一个斜面,而诗人选择一个什么位置与之相对应,共同形成一种审美的场域和空间,直接决定着诗人和诗歌的成色,决定着文本的诗性。通读了冬箫的《江南的湿度》,我惊喜诗人对语言的自觉所表现出来的驾驭语言的特点和才华,如果说他是语言斜面的潜伏者成立,那么这种才华就具体表现为他在语言斜面上潜伏的三种姿势。
      2008年初,我在为80后诗人李成恩的诗集《汴河,汴河》写的一篇简评中谈到“表达的有效性”这个命题,此刻,我想再次谈及这个话题。其实,我强调的“有效性”就是一种“感知和表达”的个性,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必须承认当下的诗人都在高唱“同一首歌”,这个“同一首歌”一是指诗人已经坠入“公共意识”的深渊,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知,二是指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表达。而对于诗人而言,独特的感知和个性化的表达实在是其存在的前提,我感到兴奋的是诗集《江南的湿度》里有着相当多的诗句让我的眼睛一再发亮。

母亲,在邻村的山岗上
磨了几下刀口
荆棘就倒下一大片


我从荆棘上走来
母亲远远望着我
足有黑发到白发的距离


我向母亲挥挥手
顿然触及到的呼吸
竟会如此潮湿

——《母亲》
    这是诗一首写给母亲的诗歌,表现母亲的勤劳、艰辛和对儿女的付出。这样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令多少诗人流连忘返,但是从我的阅读面来看这无疑是一首成功的诗歌。由于诗人奇绝的想像,从母亲磨了几下刀口,到荆棘就倒下一大片,再到自己从荆棘中走来,再到母亲与他的距离足有黑发到白发的距离,这一连串的想像就是一种“独特的感知和独特的表达”,让这个世俗的司空见惯的主题获得了令人叫绝的表达效果。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诗句:
六月在下雪。母亲的脸突然变白
我感到冷
这是38年来母亲第一次
需要割除一颗不受控制的毒瘤

它非白。
10岁的儿子没有察觉
38年的我没有察觉
40年父亲的命没有察觉

母亲全白了,温度
在最后的手指上一节节滑落
六月结霜冰冷
我们添白衣裹白袄
将一张惨白的脸窝在里面
          ——《

母亲是一架时钟
骨节摩擦,一点点损耗、打滑
接近停滞

这个过程漫长
尤如一颗从心底冒上来的泪
忍耐的篱笆每次被翻越时
心扑腾一下
凹了下去

谁也不知道这颗泪来自何方
它低垂,表情憔悴
一场一场的暴风雨
行进在嘈杂中,她辨析
骨节的摩擦
走近走近再走近的颤音
——《一架时钟》

    同样,在《白》中,由六月的大雪,想到“白”,想到“母亲”的病痛;而在《一架时钟》里,由嘀哒的钟声,想到母亲逝去的时光和残烛一样的身体,这既是一种很自然的联想,又是奇绝的感悟,一个简单的“白”字,一串嘀哒的响声,将儿女对母亲的刻骨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表达同样是个性的有效的表达。

    我们知道,对世俗生活场景和细节的抒写越来越成为当下诗歌的重要内容,而如何从一些卑微的事物中发现和开掘诗性就是对优秀诗人的一种考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冬箫同样表现出特有的敏感和尖锐。

黑夜里写的黑字看不到是什么
但确实存在着
犹如一大堆黑色的蚂蚁
躲开窗台的月光
呼吸在黑里

这样的惊恐,因黑而重重叠叠
天窗透过来一点深蓝
反射在天窗的四周,这一圈
把黑挤得更黑,更沉重
甚至,迫使我也渺小起来
小的连我的颤栗也心惊肉跳
——《深蓝更让人颤栗》

    在《深蓝更让人颤栗》里,诗人写到“黑夜里写上黑色的字看不到什么”,这是一个常识,是日常生活的细节,但就是这样的常识里,潜藏着一种普遍的存在关系,诗人通过黑夜、蚂蚁这些意象揭示出一种生存的恐惧,我不得不为诗人在细微中发现、开掘诗性的敏感和尖锐拍案叫绝。

    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潜伏的第三种姿势,领略诗人是如何将自己完全隐匿的:

他们排着队,整整齐齐
用灰飞烟灭的灰排列着
像方块的文字,生锈的文字
一动不动,等夕阳
再一次晃过他们的居所

那些烟走过来,停留下来
用昨天的手擦亮了他们的名字,然后
读他们
……
——《骨灰堂》

    这是诗人写逝者的几句。逝者已去,时光依然在流淌,这是世间不变的定律,这种定律总是让人哀叹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残酷,是人们永远的痛。在类似主题的处理中人们往往很不自觉的把自己添加进去,而整首诗歌诗人始终把自己隐匿起来,他的这种不动声色的叙述让一静一动的时空显得辽远而空旷,这种世间的悲凉几乎让人窒息,这些生锈的文字如沉重的铅块将永远压在读者的心上。

    必须说明,我对冬箫的这个描述纯粹是个人化的,因而不管是否准确,或者完全是误读都请冬箫和朋友们谅解。我惊叹诗人潜伏于语言斜面的三种姿势,让诗人和文本获得了一种大于语言本身的力量。

200946于贵阳




(南鸥,诗人、诗评家、《中国当代汉诗年鉴》执行副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9:27 编辑

读得认真,评得仔细!:rose :hear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9:27 编辑

欣赏南欧的评论。
这几首俺也喜欢,和冬兄有过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9:27 编辑

我时常在想,对于语言,诗人到底是王,还是忠实的奴仆。在我看来,其实诗歌的语言是一个斜面,这个斜面矗立在时空之中,面对它,人们的敬畏和虔诚油然而生,人们只能听到它穿越的风声,只能看到它留在地面的巨大的阴影。人们只能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领略它的风姿和魅力。在我们四处寻语言的时候,或者与语言在冥冥之中偶然相遇的时候,我们是王;而当我们与之相遇之后,我们就变成了忠实的奴仆,我们只能躲在语言的背后。这种角色的转换体现了我们对语言的敬畏和虔诚,体现了语言的强大和诗人在语言面前的卑微。从《江南的湿度》的文本来看,冬箫深谙诗性的真谛,他的这种把诗人主体隐匿起来的语言策略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优秀诗人的智慧和才华。
以文会友,和衷共鸣,让人从一个侧面了解了诗人的执著追求!高亮大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大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9:27 编辑

这篇评论对诗人情感和文本的解析都很透彻、深入。对诗人语言运用、意境营造、思想情感等的表现都有独特而精准的分析。
个人以为是一篇诗、文俱佳的评析文章。
前面已有高亮,给予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9:27 编辑

问好冬萧、南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21 23:20 , Processed in 0.08358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