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7点评张世忠诗集《一碗月色》【91-108】 点评者:山城子(李德贵)
91、圆明园 92、风·花·雪·月(组诗) 93、琴·棋·书·画 (组诗) 94、梅·兰·竹·菊 (组诗) 95、春天的声音(组诗) 96、永远的鄂伦春 97、鄂伦银花 98、我马背上的嫂子 99、碎片(组诗) 100、大连(组诗) 101、阅读咸宁(组诗) 102苏杭记事(组诗) 103、上海往事(组诗) 104、烟雨潇湘(组诗) 105、历史记忆(组诗) 106、林都小调 107、祖国,我为你骄傲 108、走向诗歌的未来
圆明园
这大块大块的疤痕 是洁净的皮肤结的痂 千万别再去碰 碰了 整个华夏都会疼 那 一堆堆 未经防腐处理的骨头 耻辱穿心的骨头 钙质坚硬的骨头 沿着听诊器传来 心跳的动静
1861年11月25日 维克多·雨果 发现 两个表情另类的小偷 闯入了夏宫 “一个强盗洗劫, 另一个强盗放火” 手法老到 焚尸灭迹 怒 致电巴特勒上尉 上尉正把玩东方古董 无暇复函 雨果病重
此后 康熙大帝 得了 久治不愈的心脏病 今天 子时 一群雕龙画凤的碎石 把我从梦魇中砸醒 站在并不愉快的空气里 吸着历史的尘埃 蓦然发觉 我得了 彻夜难眠的肺气肿
山城子简评: “1861年11月25日” ——这是我读了十五年的网络诗歌,从未读到的最能唤起爱国热情的唯一的一行诗。诚然,还有1931年9月18日,虽然没被单独成行,但至少在我的心中,也是了。
风·花·雪·月(组诗)
风
朴素的动静 坐在四季的路口 翻阅光阴的台历
柔弱无骨的手 轻轻一翻 春就来了
爱恋的季节 披着你的风衣 多像嫦娥的水袖
敦煌的飞天 你的翅膀 翱翔出潮起潮落
细数过往云烟 雷雨的闪电 有谁能站在峰巅
花
走着走着就丢了 就像那群恐龙 不知 躲在 哪个季节的风里摇曳
被达子香刮落的目光 被松针刺疼了的想法 被绿色浸泡过的天气
那些岸边垂钓的姿势 和季节纠缠不清的身影 一些带着水声的花瓣
一架相机带走了兴安的风景 一缕目光偷走了林都的历史 一种邂逅留下了满地的唏嘘
雪
冷静的北方 视线变得如此单纯 大地的棉衣 长满阳光的羽毛 把季节包裹 温暖和寒冷擦肩而过 突然想起达尔文的学说 那些无法企及的距离 土地之上的高度
朴素的话题 任目光在雪中拟稿 聆听天堂溅落的光亮 一个季节的童话 臃肿的楼房 那些跑调的声音 钻进雪花的姿势里灌顶 静坐成冰山雪莲 去医治城市的哮喘
月
月亮被娇惯坏了 就像我的女儿 元霄节的锣鼓声 把寒冷的季节 震得四处乱窜 那些烟花争抢着 窄窄的夜的沙发 站在灯谜下面 看着 那些 七扭八歪的脚印 谜底一样晦涩 一口亿万年的锅 罩在头顶 锅底有个圆圆的洞
山城子简评: “风-花-雪-月”这是网络上诗人几乎都写过的题目,包括后面的“琴-棋-书-画”、“梅-兰-竹-菊”,还应当有“花-鸟-鱼-虫”、“笔-墨-纸-砚”。不时出现在各大诗歌网站的同题游戏上。这些可以成组的传统题目,名片一样地注释着我国古代诗人的风雅情怀。当下的诗人竞相“拿来”抒写新诗,有利于继承古诗的优良传统,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琴·棋·书·画(组诗)
琴
被十指调戏成一种暧昧 钻进一些等待哺育的沟回
张生的月亮 灼伤了一双玉指 俞伯牙的高山 被修剪成沧海桑田 钟子期的流水 哭花了那个世纪的脸
拉成蚕丝的金属 勒疼了经年的耳膜 音符的种子 结满枝头的红豆
棋
杂草丛生的路 插满旗帜的悬崖 路边那些长满胡须的石头 悬崖下那些妖媚的流水 被锋利的智商 涂满金属的表情 日子粗糙的身体 被风的拐杖穿了个窟窿 陨石和流沙掠过后 有海啸声传来 冲垮了我八分熟的梦境
书
一个过程 从树上 纷纷坠落成文字 起伏的山峦 落花流水 小桥人家 那些好看的服饰 一些漂亮的肉体 缠绵悱恻的故事 乌鸦和喜鹊 现在和未来 一瓶纯正的芥末油 沾满历史的五香粉 安静的躺在纸浆的羽翼上 等待目光扫描
画
起风了 雾很大 一只鸟飞出 盗回四季的风景 供养涉艳的眼球
达芬奇的小径长满了蒿草 梵高的向日葵还未接出果实 时令的颜色 比上个世纪杂了很多 那些涂满化肥和农药的空气 被画家洗了又洗 把移植的相思 纹进画布的皮肤
山城子简评:
“俞伯牙的高山/ 被修剪成沧海桑田/ 钟子期的流水/ 哭花了那个世纪的脸”——令人喜欢的美句。《高山流水》,流传两千余年的古代名曲,这里采用了离析式的成语活用。动词“修剪”做了拟物式活用,动补式合成词“哭花了”做了拟人式活用。这是一个互补的排偶复句,具有浑然一体的语言对称美感。 “一瓶纯正的芥末油/沾满历史的五香粉”,两行而两喻,新颖贴切。 “达芬奇的小径长满了蒿草/ 梵高的向日葵还未接出果实”——喜欢这样援引世界名画家极其名作品。使诗作具有了知识性,或叫做知识的提示性。例如,看到“达芬奇”这个名字,我头脑里立刻映现出了《蒙达丽莎》。
梅·兰·竹·菊(组诗)
梅
娇嫩的新娘 裹起温婉的身躯 带着含苞的心事 躺在大地的婚床 羞却地躲在 雪花的婚纱里 等待春的婚杆 撩起酝酿一冬的盖头 嫁给那些粉色的目光 渐渐铺开的绿浪
兰
一望无际的想象 大海的守望 贝壳里的故事 被王子吹响 盟约的戒指 盛开在公主手上 滴成相思的珍珠 挂进思念的心房 卷起一朵朵浪花 就成了室内的海洋
竹
不小心 把大地穿了个窟窿 就一节节 钻进日子的皮肤 用锋利的叶子 把阳光和尘世 切割成段落 有箫声和笛声 带着瘦骨粼粼的心事 从腹内婉约流出 洗刷着腹中空的羞赧
菊
生在人间 却开在天堂的路边 被西风一吻 早已泪流满面 迎送着黎民百姓 也陪伴着大小官员 把卑微又高贵的生命 寄托在这黄白间 白得彻底 黄得心颤 被尘世累瘦了 一圈又一圈
山城子简评: “带着含苞的心事”,单拿出这样的拟人句子,当然形象美丽。但也不能当做家常便饭,使用得太多。食品一样的事情,不能老是端来这道菜。我已经读了张世忠接近两百首(组)的作品了,而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心事”委实多了点,多了,必然产生审美疲劳。
春天的声音(组诗)
春天的声音
那些绽开的动静 惊醒了一冬的鼾声 被雪花浸泡过的颜色 小心翼翼地 漂洗着春的萌动 初恋的羞赧 躺在季节的怀中 偷偷溜出的春色 是少女带香的心动 行人的脚步 有谁去偷窥 这一帘幽梦
洁净的舞台
摆脱不了季节的掠夺 绿得潋滟白得婀娜 披一袭白纱 任裙袂飘过日子的河 扯一片天籁 去遮挡冬的冷漠 那舞动的身影 可是月中思凡的嫦娥 那缥缈的舞姿 令目光温柔地沉没 站在这洁净的舞台 端起桂花酒 与吴刚把盏浅酌
幽林静泊
卸载一夏的喧嚣 远离红尘的纷扰 静泊在冬的眉梢
品读屈原的离骚 寻找这一份寂寥 把唐风宋词打捞
幽林含墨的一角 蘸满冬韵的狼毫 涂鸦雾凇的羽毛
黑水堤畔的洞箫 诺亚方舟的号角 通往春天的腹稿
绿色的火种
季节的符号 轻轻那么一绿 便把心情照的很亮 这绿色的火种 温暖的衣裳
托着阳光 举着天堂 简单的幸福 葱茏的毛发 在大地的皮肤上疯长
一个绿色的寓言 走出母亲滚烫的手掌 哼着民谣和稻香 穿越生命的礼堂 发育成漫山遍野的诗行
温暖的草淀
绿的心颤 严寒过后的光环 面对苍天 静卧这星球的地毯 感受人间的冷暖 乘坐八月的容颜 把生命延伸到天边
温暖的草淀 不是对庄稼的背叛 你有你的红颜 我有我的依恋 你喂养自然 我喂养牛栏 繁衍出四季的画卷
季节的腰带
一不小心 把天拦腰割断 剪一块兴安岭的料子 做成季节的腰带 捆住撒欢的身板 仔细聆听 有仙乐飞出梨园 慢慢品尝 这天宫的盛宴 渐渐醉了的节拍 痴迷了双眼 睡过了头的梦 看不清那是天那是海 山回水转亦真亦幻 原来梦醒在瑶池的身边
天地的和弦
一见钟情 就成了视线的奴隶
雁声雕琢的晨曦 画家笔下的汗颜
大雁 渔船 远山 堤岸 沙滩 潋滟
阳光把翅膀焊上金边 飞旋成彩虹的项圈
自然的相恋 天地的和弦
一串项链 挂在湖泊的胸前
鲜活的音符
南归的春燕 流淌的音符 用叽叽喳喳的歌声 把天空洗的瓦蓝 长满羽翼的五线谱 是驶向夏天的电缆 作茧成长长的丝线 弹奏碧空的琴弦 这一夏的缱绻 连同没有杂音的蓝天 把四季系在两端 一边栓住江畔 一边栓住兴安
山城子简评: “偷偷溜出的春色/ 是少女带香的心动”——很美。美在“偷偷溜出”的拟人,和“带香的心动”的比喻。 “绿得潋滟白得婀娜”——也美。美在谓补句式的复沓排偶。 顺便说说这两个“得”字,用得很正确(虽然,张世忠有时还是将该“得”的地方给“的”了) 关于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应该这样: 的——用于定语与主语、宾语的中间,或者表述为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 地——用于状语与谓语之间,或表述为用在动词之前; 得——用在谓语与补语之间,或表述为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永远的鄂伦春
他们佩戴着古老的印记, 从时间的烟波里走来。 他们托举着萨满的神鼓, 从历史的回廊里走来。 他们穿着七彩的生活, 从八百里小兴安岭深处走来。 他们吹着欢快的鹿哨, 从神秘悠远的嘉荫江畔走来。 他们是森林和峻岭的主人, 他们是白桦和红松的孩子。 他们是林海上空的苍鹰, 他们是达子香腕下的蹄鸣。 他们诉说着山岭上的风声, 他们倾听着季节上的雷霆。 他们从千顷碧波里, 捧出火辣辣的日子。 他们从万亩笑容里, 溢出鄂乡人的风情。 彪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性格, 勇敢是他们献给大地的誓言。 赞达仁是他们喂养内心的早餐, 罕贝舞是他们跳给神灵的盛宴。 他们凭一杆猎枪驯服着烈性的北方, 延续着狩猎文明千秋不衰的传说。 他们用一匹烈马传递着远古的信息, 演绎着鄂伦春民族万古不老的神话。
山城子简评: 这首诗的抒情结构,是由三段复沓排比句和一个排偶句构成的。 第一段是: “他们……从……走来”,共八行四个句子; 第二段是:“他们……”;共十行,八个句子; 第三段是:“……是他们……”四行四个句子; 此外落笔,是四行的排偶句。 这样的抒情结构,给读者一种层层推进,逐层深入的感染过程。
鄂伦银花
密林深处的蓝 风雪过后的脸 印刷成大山的封面 用猎枪的姿势 收获那些起伏的山峦 把马背上的童年 犁成喋血的杜鹃 把颠簸的记忆 刻进生活的木盘 挎着袍子皮摇篮 围着撮罗子取暖 带着马鞭赶山 放牧着鄂伦的骠悍
山城子简评: “带着马鞭赶山/ 放牧着鄂伦的骠悍”——这两行落笔,让我不由然想起那支《鄂伦春圆舞曲》来。禁不住就在心里唱起来:“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边住着英雄的鄂伦春。一人一匹烈马,一人一条枪,獐狍野鹿满山跑,打也打不尽。” 对这首歌,山城子情有独钟。他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曾任教初中语文,他将关于词性分类的常识,就按着这支歌的谱子,编写成《词性分类歌》:“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词性分类编成歌牢牢记心间。……”后来投稿发表在一家教育杂志上。
我马背上的嫂子
我马背上的嫂子 在森林的阵痛中 爬出狍子皮的摇篮 延续一个民族动荡的过程 穿过野性的冬天 点燃温暖的篝火 融化一个凛冽的雪季 让生命、记忆和心情 在阳光和绿色中漂泊
一个猎人后代的名字 一个没有文字的部落 流浪成山的陡峭 我苦难率真的嫂子 我冰雪洁净的嫂子 我抖落风暴的嫂子 我微笑如春的嫂子 走出疲惫不堪的森林 顺着白雪的方向羽化
三十八岁的一场大雪 在那匹“纸马”的红光中 纷纷滴落如玉 嫂子骑马的姿势很美 骄傲成鄂族的剪影 沿着蹄声的深处 把背影和马的嘶鸣 抖落了一地
山城子简评: “我苦难率真的嫂子/ 我冰雪洁净的嫂子/ 我抖落风暴的嫂子/ 我微笑如春的嫂子”——特喜欢这段排比。原因让我想起电视连续剧《赵尚志》,那里边的歌《嫂子》是由著名歌手李娜唱的。那样的歌声,是足以震荡大、小兴安岭,震撼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的呀!
碎片(组诗)
织布机
总是整天嗡嗡地炫耀 自己能织出色彩缤纷的锦缎 而蚕一年到头 连开个总结会的时间都没有
圆规
能画出一轮满月 也能画出一轮太阳 可转与不转 把柄却掌握在别人手里
胶水
总是千方百计地保守秘密 却封锁不住谣言 能粘补坚硬的钢铁 却无法补救破碎的灵魂
锁头
世界 并不安宁的 一种金属 符号
火车
一条道 跑到黑的 笨蛋
爱情
通向 天堂和地狱之间 仅能容两个人 并行的小路
坟墓
人类 终点站里的 别墅
植物馆
陈列 绿色尸体的 太平间
自尽
给世界 增添了许多麻烦后 一种刻骨铭心的 报答
钞票
沾满 唾液和细菌 让人恋恋不舍的 一种纸
监狱
专供 没有大脑和心脏 貌似智障的残疾人 居住的旅店
动物园
人在 观赏动物的时候 动物 也在观赏人
目光
有时 也可以用来 取暖的一种 物质材料
日光灯
总说自己是太阳 可却是个走夜路的家伙 只能偷偷地 在太阳打盹的隙间亮相
青春
百岁老人 眼里 玩过的 把戏
地狱
善人 为讨好恶人 给他们 建造的地下宫殿
天堂
据说全部是用金子 铺成的街道 而这里的土比钻石 还珍贵
嫉妒
胖子看到瘦子 瘦子看到胖子 共同发出的 感慨
云彩
应该学它 洁白的品格 而不应该学它 飘忽不定的性格
镜子
专爱 揭穿人类 本来面目的 一种东西
山城子简评: 小诗也好,微型诗也好,首先必须是诗。诗必须有诗性。 诗性,是诗人情思与语言的艺术呈现的和谐统一。 焦裕禄的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是名言,是哲理,是语录。但不是诗。如果变成诗的形式,可如下:
馍 文/ 焦裕禄
吃别人嚼过的馍 没有味道
网络上的小诗与微诗,大多还赶不上焦裕禄的这句话,这应当引起注意的。别以为小诗、微型诗好写,一下笔就可以来个十首八首。那实在是对诗歌的一个误会。
张世忠的这些小诗微诗中,我觉得写得比较好的有《织布机》《圆规》《动物园》《目光》《日光灯》《天堂》。《云彩》的立意不错,只嫌直白了。
大连(组诗) 星海广场 华表上小兽的姿势 用一阵阵隐隐的雷声 敲响雨伞的鼓点 九百九十九个脚印 朝着海的方向 蹑手蹑脚地走着 这些脚印没有穿鞋子 两个踏浪的娃娃 仿佛 海螺伸出的一对触须 探视着潮涨潮落 那本书张开着 起伏的样子很陡峭 亦如 向大海深处跌去的悬崖 我用灵魂穿越了两遍 我没有读懂 导游说是无字天书 我踏上去 想成为插页 却成了一枚多余的书签 那个穿着滑板的孩子 像从书里掉出的一行字 在大海的砚台里打滚 溅起漫天的鸥鸣 我一抬头 被一堵浩大的蓝 撞得头晕目眩
棒槌岛 棒槌一失手 把黄海砸了个坑 被触动的 浪花的马达 拖着海岸线昼夜嘶鸣 那捣衣的女子 拾起一件件涛声 拧干 搭在白云的树梢上 晾晒一波三折的心情 海浪 扎着围裙 用成匹的桌布 反复地 擦洗着 沙滩的餐厅 鸥鸟举着翅膀的剪子 裁下一串海风 摇响蓝色的铃声 召唤客人饮食风景 一场细雨的餐刀 把视线切割成丝绳 牵回 远处的点点帆影 晨 霓虹灯闪着若隐若现的嫩芽 海平面的窗帘还没有拉开 月牙从深海缓缓钓起一尾金鱼 城市就长出了影子的毛发
黑石礁 用风声的火石 擦亮东方天空的壁炉 海浪的吸尘器打着卷 撕碎了几片白云的纸屑
白鲸和海豚做着人的动作 换来几串掌声的大钱 被身体的熨斗烫热的坐席 赎不回海滨路上四十公里的风雨
前门上车 中门下车 我看到珍珠一样的女孩 举着两枚新鲜的硬币 从手掌的轨道上划了过去 公交车就痉挛了一下
日出和日落只有一百八十度 我掏出了一个早晨和晚上的光阴 也没有追上朝霞和黄昏的余晖 就像无法拾起的陈年旧事 和 一些被海水掠走的脚印
旅顺口
今天 一个青黄不接的日子 出海的船只一遍遍擦伤着水面 我扒开鸡冠山的碉堡 试图 用目光扫射异族的残垣 用相机的快门 叼着 渤海和黄海的喉咙
靠近一段历史 我的呼吸 像盘山路一样有些急促 黄金山 老铁山 两座山 两颗虎牙 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紧紧咬住天空的一角
那头守着军港之夜的狮子 胸腔里滚动的雷声越来越近 那只站在峰巅的拳头 捏碎天空的血管 滴下海天一色的蓝
我命令自己做一次探险 去消费一座半部近代史 抽出《朴次茅斯条约》 辽东半岛哭泣的部分 充斥一下刚刚吃过海鲜的胃
在一片风声四起的断壁前 我遇到了一九〇四年的炮声 一些石头、混凝土和金属 我说不出那几门炮的名字 和贴在 旅顺胸口上的几片斑斑锈迹
一个外乡人用相机的网 与旅顺口的家世频频会晤 交换内心的光芒和敬仰 然后 把自己降临在蔚蓝的深处 捕捞潮起潮落的讯息
我把白玉山向上提了提 【表忠塔】就矮了半截 当我 伸手拨了拨胜利塔的灯捻 我看见天空 突然飘起 海鸥滑翔的旗帜 以及 苏小明静悄悄的歌声
山城子简评: 我2008年到过星海广场,那伫立的华表,是一道风景。 我儿子三次出差大连,今年又去游览星海广场,却报告说那华表没有了。 看来,张世忠诗歌中的“华表上小兽的姿势/ 用一阵阵隐隐的雷声/敲响雨伞的鼓点”,就成为历史的记忆了。后人如何说,自然是后人的事情了。
阅读咸宁(组诗)
咸宁
东经113。32′-114。58′ 北纬29。02′-30。19′ 一块上好的水域 一个冰霜都不舍得打搅的地方 长江斜挎着一篓香茗 一壶烟波浩渺 从十二泉的壶嘴溢出 楠竹吹着呜嘟 那铜鼓声风起云涌 风车正纺着光明的蚕丝
桂花镇
桂花卯足劲地香着 这让我和幸福挨得很近 一些善良的味道迎面而来 诸如王氏宗祠 诸如吴刚捧出桂花酒
金桂湖端着一碗蓝 桂枝举着一盏盏火把 用金色的火苗 煮沸一眼眼香泉 和我私定终身的念想
星星竹海
把听觉摁在石头林上 前后左右磨了磨 把心情伸进一汪竹海 反反复复洗了洗 我伏在一颗楠竹上静养 我很庆幸能麻烦一次 这十万亩翠竹十万吨鸟鸣 心平气和地加固一下 人间里日渐缺钙的骨头 调一调心情别墅里的风水
十二泉
拧了拧大地的阀门 听到了一腔柔软的气息 这是一座城市的体温亦或元素 我把自己拿到你的时间里 多么干干净净的文化 一切都是透明的 没人忍心撒谎 我是个迟到的新人 我必须把身子低下去 然后说 主人 我赶来了
九宫山
九宫山 好大的道场 这是咸宁的江山 张道千端着一杯老青茶 在万丈红尘里打坐 云中湖加工着云海日出 试心盆掂量着凡事 大声宣读着十八潭上的爱情 我敲开一座山门 修炼出一腔云雾花香竹海 打算带回我的故乡插秧
赤壁
历史疼了一下 那鼓声一定是带着刺儿的 面对那么多锋利的典故 这些前朝的主人 这些气吞过山河的字眼 我必须一动不动躲在朝拜里 听水击赤壁的掌声 贴满耳朵的围墙 我必须让一些词汇泄洪 成为涛声和敬仰的一部分
隐水洞
我需要小心翼翼 去供奉这绝无仅有的表情 被一滴水绣出的江山 避免浮躁的锐 碰打磁质的静 我盘算着收藏通山 这些面相娇好的石头 并用一千年的光景 去学会一个动作 在跌落中反复涅槃
笔锋塔
笔锋塔只是个孤独的名词 慈恩雁塔才是个动词 那救母的动静直达蟾宫 我看见一杆狼毫 在咸宁大地上狂草着 溅起檐铃的余音 淦河里的斧头长满了唐宋的斑 那棵树依然枝繁叶茂着 我急忙朝一粒桂花的香气 深深的鞠了一躬
真君石殿 万寿宫走丢了年纪 凤凰岭依旧风尘仆仆 香炉峰敬天敬地的姿势 饲养着山清水秀 那对大象有些憔悴 这个院落一定很清贫 真君石殿老了 着一袭青砖道袍 只用了一瞬就看尽人间繁华 一转身早已浪迹天涯
刘家桥
我和汉朝的距离 只隔了一座桥的功夫 我把自己渡到对岸 芋园抛出翼角 垂钓着我的眼神儿 那民居使劲儿地古老着 这是楚天的王国 白泉河上的油纸伞 让我想起了我也是汉姓 那伞下一定住着我的姐妹
山城子简评: “桂花卯足劲地香着/这让我和幸福挨得很近”(摘自《桂花镇》) “卯足劲”,口语入诗,很亲切,毕竟我是东北人。而贵州人读了就陌生了。 “卯足劲”及“我和幸福”的并列,都是拟人格的简洁运用。很美。
“这十万亩翠竹十万吨鸟鸣”(摘自《星星竹海》) “十万亩翠竹”,夸张得切到好处。“十万吨鸟鸣”,这夸张虽夸张,却不美了。前面,我已经读过作者不少的“吨”的活用了,总体感觉很沉重,而他的初衷几乎都是想形容多。但数量同重量毕竟是两码事,作用于读者的头脑,不是可以轻快地接受的。就这“鸟鸣”以吨计,且“十万”,将是怎样的噪音呢??
苏杭记事(组诗) 灵隐寺
我绕过西湖的繁华 仿佛一切突然安静了下来 连呼吸都浸着几声禅意 我像一滴水委婉淌过 五代吴越的庭院 跌入 一千六百年前的青砖绿瓦 听佛音的泉一直很恬淡 我的确喜欢这种气质 我没有法号 我只想 盘成一枚打坐的叶子 租一块飞来峰上的岩壁 在禅声的花洒下淋浴 我把五脏六腑 在佛光里热了热 用两只耳朵小心翼翼地 端着灵隐寺的钟声 然后 从山门处临盆 佛说 回吧 琐碎就用一捆绳子 把我五花大绑 送回了人间
瘦西湖
其实我们应感谢水 感谢那些湿润的空气 感谢那些泥土和钢筋 感谢那些植被和倒影 感谢那么多的想法
瘦西湖苗条的身躯 披着倒影的嫁衣 妩媚的卷缩在杜牧的诗句里 轻巧地一曲三弯 在烟波浩淼的季节 等待烟花三月的到来
二十四孔桥 象伊人裸露的静脉 就那么清瘦地穿过思想 把游人的脚步连成一串红豆 挂在记忆的深处
月夜纤细的笛声 自隋风唐曲中悠悠地传来 孤傲了一池湖水 姑苏城外 一个异乡人的目光 一一越过楼栏亭台 却不敢大声说话 怕弄醒了这个洁净的早晨
千岛湖
那些个被水缠绕的山头 象朱熹、海瑞、商辂头顶的桂冠 沉甸甸地漂浮在水面 陈硕真、方腊那仰天拔剑的姿势 惊动了一池湖水 周总理那温暖的笑容 打动了三千西子 舍家为国的境界 悬挂在晴天碧海的上空
那水就这样 轻轻地进入你的身体 一如亚当和夏娃 创造的的生灵 折叠的牌坊是 新安江一个透明的符号 千奇百怪的风景 迷失了远来客人的眼睛
古真孉墓
一缕明月香魂 沿着白居易怜惜的诗句 “不识真娘镜中面, 唯见真娘墓头草。” 一路芬芳在苏州 唐时的风花雪夜 沧桑了松柏嫩竹 构思简朴的墓亭 亦如你简单洁白的一生 那飞舞的楼檐 可是你当年舞动的水袖 那沙沙摇摆的树叶 可是你抚琴浅唱的身影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 烫疼了后人的心情
锁岛
那些有关锁头的故事 像脚下陡峭的阶梯 沉重了彼此的思想 延伸出深宫红门的落寞 只那么轻轻地一锁 便把目光和时光 一一斩断
焚一炷香 去阻拦那颗下滑的泪滴 却留不住晓轩窗内的青丝 千载的光阴 如秋后的落英 就那么妩媚地一晃 便已恍如隔世
山城子简评: “用两只耳朵小心翼翼地/ 端着灵隐寺的钟声”(摘自《灵隐寺》)不说聆听,说“小心翼翼地端着”,其虔诚的信佛的心理状态,就逼真地呈现了出来。这个地方我是去年夏天去的。印象最深的是我陪着老伴儿(她皈依佛门已经近30年了)双双穿越了肃穆的五百罗汉大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