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回复: 2

徐茵《山绕滁阳是故乡——吴棠与滁州》书稿  审读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8 09: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alu 于 2023-11-14 22:26 编辑

          徐茵《山绕滁阳是故乡——吴棠与滁州》书稿
                  审读意见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贡发芹

   徐茵主席《山绕滁阳是故乡——吴棠与滁州》书稿已拜读完毕,意见如下:
        一、史料问题
        书稿涉及吴棠史料及人物历史背景史料基本准确,与历史事实相吻合,叙事简捷,明白顺畅。
        个别史料细节问题:
        1、第4“吴棠的儿子吴炳祥”应为“吴棠的后人”。
        2、史料引用需要规范:如第12“《吴勤惠公年谱》中……”、“陈庆年撰写的《吴勤惠公年谱》”,第23“陈庆年:《吴棠年谱》,近代史……”, 第76“查陈庆年《吴棠年谱》说:……” 第76“查看陈庆年《吴棠年谱》所记载……”,等等,明显不统一不规范。应当归为:《吴勤惠公年谱》,“陈庆年”3字无需一再重复出现。
        3、家谱系族谱之误:第12页(两处)、第15页、第23页《盱眙孝敬堂吴氏族谱》等等,应为《盱眙孝敬堂吴氏族谱》,或简称《盱眙吴氏族谱》。第134页,正确。
       4、《椒陵赋存》,应为《椒陵赋抄》。
        5、163页,1900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应为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种纪年法交错使用均需一一核对,以防万一。
       6“汪雨相《嘉山县志稿》”, 应为“汪雨相《嘉山县志》手稿”、“汪雨相《嘉山县志》(手稿)”。
        7、第74“盱眙县(1955年划归江苏省淮安市)” 应为“今淮安市”或“淮阴专区”。小“淮安市”成立于1987年,大“淮安市”成立于2001年。
        8、第134页“《崇实书院课艺叙》”,是单指一篇叙,还是《崇实书院课艺》十七卷,包括“叙”?收藏地点也没有注明。
       二、书名问题
        书名可否改为《滁阳乡贤吴棠》或《晚清滁阳乡贤吴棠》或《滁阳乡贤川督吴棠》等名。
        用《山绕滁阳是故乡——吴棠与滁州》、《四川总督吴棠与滁州》均涵盖不了大部分章节和内容,名实不一致。如第四章《享盛誉者谤亦随——吴棠与慈禧》、第六章《吾盱桐城去不远——吴棠与桐城派》、第七章《善本旧椠淡磨痕——吴棠藏书与刻书》、第八章《环滁山下旧荆扉——吴棠故居及其背后的故事》等内容,特别是六、七两章很有史料价值,但好像游离于书名之外。
       三、整体问题:
        1、作品性质是否需要明确定位。
        作为人物传记需要明确定位,如作为普及型读物,面向大众,则尽量文学性要强一些;如作为学术性成果,面对学者,则务必学术性要强一些。我个人倾向于前者,好像滁州市文联的本意是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应以文学描写和生动叙述为主,蔡东藩的《慈禧演义》、唐浩明的《曾国藩传》、裴章传的《李鸿章传》等等,就属于这一类;不是专门学术课题研究,以史料列举和证据分析为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陈梧桐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大传》、徐彻的《慈禧大传》等等就属于这一类。文学性、学术性两者互相融合最佳,但这方面许多大家都只选择其一,说明实践当中我们很达到这种境界。因此本书稿需要尽最大努力,对文学性和学术性进行取舍!
       本书稿属于文学性质文字1-52页(包含15页左右引用、注解、历史常识等非文学性质文字)不足30%,属于学术性质文字(专门历史问题)53-149页(内有少量文学性文字)超过70%。第八部分149-170页是记录作者发现吴棠故居经过和为申报故居、复建故居、布展故居所付出的辛苦努力,不属于第一至七章整个人物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叙述文字可能超过了第一、二、三章的叙述文字,说明整部书稿重点还需要进一步突出出来。
       本书稿最感人部分是第八部分149-170页内容,其次是第一、二、三章部分内容;最值得研读的内容是第六章《吾盱桐城去不远——吴棠与桐城派》、第七章《善本旧椠淡磨痕——吴棠藏书与刻书》,史料翔实,列举全面,研究深入专业透彻,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尤其是第四章,结构严谨,层层递进,资料全面,旁征博引,推理周密,前后照应,可以作为一篇独立的标准的学术论文。第六章、第七章也都可以作为单独的学术论文 ,且在专门历史问题研究上有新的发现和突破。另外第一章里“吴棠名号考证”、第六章里“吴棠为邵懿辰刻书”、第八章里“吴棠抄本刻书的活动”等分节都是很好的独立的学术论文,特别是“吴棠抄本刻书的活动”一节具有突破性学术价值。
       条块结构容易出现内容重叠现象。
       如第二章第38页概述吴棠与桐城派文人交往及吴棠藏书与刻书文字与第六章专门论述吴棠与桐城派文人交往、第七章专门论述吴棠藏书与刻书内容重叠。
       可能是为了保持本章本节内容完整原因,许多内容重复出现,这是条块结构的局限。例如,第3页与第40页有关“三界”内容重叠;第20页与第76页都是介绍“大挑”、“掣签”历史常识的,重叠;第19-20页与第79-80页均是写杨殿邦帮助、鼓励吴棠学习的,内容重叠。全书重叠内容重复出现现象不少:如第2页与24页、第5页与150页、第13页与15页、第13-15页与第77页、第16页与77页、第19页与第21页、第19页与第58页、第19页与第79-80页、第20页与21页、第20页与76页、第20页与80页、第21页与132页(三处),第22页与58页、第22页与69页、第25页与26页、第28页与30页、第28页与63页、第28页与第150-151页,第38页与第94页、第71页最后一段(全部概述内容均在前面不止一次叙述过),第102页与131页、第113页(综述与前面分述)、第121页与129页、第126-135页与第146页(收藏图书馆前面一再分散重复出现,后边又综合重复),第151页与159页,等等,均出现不同的内容重复现象,需要精简。
        2、条块结构可否改为时间结构。
       条块结构具有自身优长,但也有不足之处。本书稿结构似乎有松散之感,传主吴棠人物形象显得过于扁平,有的地方血肉过剩,有的地方骨架过于单薄。条块结构材料分散,缺少整体感。打个比方,一堆木料集中起来可以打造成一个板凳,如果在第一个空间里打造一个板凳面,第二个空间里打造四条板凳腿,第三个空间里打造几个板凳撑子,观者看到的是板凳的组成构件,而不是整体的板凳。要想看到整体的板凳,还需要观者把板凳组成构件集中到一起,然后对构件进行合理拼接,才能形成整体形象,而许多读者、观者是不愿意作出这些努力的。
若参阅吴晗《朱元璋传》,按时间先后顺序铺成叙事,将吴棠一生成长过程划分为苦读、牧民、保境、卫乡、仕进、留声等部分,这样历史人物吴棠的形象可能更加丰满,似乎更适合普通读者认知习惯和审美情趣,也有助于普及历史人物吴棠常识。
       章节之间逻辑性尚待周密,结构可以再协调一些。就本书目前状况,如内容不再删改充实的话,我个人认为第六、七两章调前为第四、五两章,第四章调后为第六章;第五章改为附录一、第八章改为附录二。这样结构似乎更好一些。
  章节序言存留问题也不容忽视。全部书稿八章中有的有序言,长短不一;有的没有。第一章序言明确:“本书主要从几个不同侧面来展示吴棠……”显然不是针对本章的,而是针对全书的。如保留即应当调至全书之前,序言概括性应当再强一些,语言尚需更加准确精炼权威。后面章前序言可以取消,或融入本章节内容之中。
        3、内容可否再作一些斟酌取舍。
   章节调整后突出第一、二、三章,即突出吴棠的求学艰难、突出吴棠的仕宦功绩、突出吴棠的爱乡情结,作为重点;缩减第四、六、七章,作为辅助。做到主次分明。现第五章“轶事与传说”可以分解、压缩融入到第一、二、三章里面,如第74-78页考证《吴棠尊师》故事真假,与本书稿          主题关联很小,放在本书中显然没有必要。
   吴棠最大功绩应当是督川,吴棠督川4届,第一届系中途接任,第四届任期未满。中间两届任满,每届3年。持续任职一个地方封疆大吏比较少见。清代将军主要任务是防备汉人的,汉人很少担任全国3个将军衙门的主官,吴棠督川时就兼任了一段时间成都将军,这是个例外。一是朝廷信任,一是政声卓著。吴棠督川内容属于本书重点之一,可增加10000字以上。其次是保境,吴棠任漕督主要责职不是漕运,而是管理地方军政财税人事,最主任任务是防守捻军和为湘淮集团提供后勤保障,这方面内容可再加重一些,5000字左右。本书稿第30-36页在吴棠督川上突出谏阻圆明园工程、参劾李光昭等情节,且以证据聚集为主,似乎失去重心,可否精炼一些?
  另外,有些章节题目与内容结合不是太紧密,如第二章第三节题目为“勤政惠民”,内容主要是参劾李光昭,呼应显得不太严密,这种情形不止一处。
       4 、语言风格最好能进一步统一。
       如2-9、12-16、39-48页等,为通俗叙述,以第三者身份,娓娓道来,语言平缓流畅;10-12页、54-55页、57-71页、123-125页、136-141页等,为义理考证,处研究者专业,步步为营,语言严谨缜密;25-38页、67-68页、91-110页等,为历史概略,立推介者角度,徐徐解说,语言冷静沉稳;66 -67页、70-71页、123页、142-147页等,为史学评论,用审视者眼光,环环勾连,语言前后照应。讲述故事,生动有趣,适合普通大众读者:介绍史实,翔实征信,适合专业研究人士。列举史料,研究人员会如获之宝,普通读者有枯燥之感。各章节单独成篇可能均是很好的文章,但集中在一起,风格上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地方是大段客观叙述,属于事实经过记录,给读者讲故事,吸引读者;有的地方整章整节专题探讨,属于史学学术观点,表明自己认识,说服读者。两者很难有机结合,应尽量拉近距离为上。
   存在口语与书面语交替现象,如第8页吴洹与吴检对话是口语,第9页对话是书面语(文言);第9页书面语“母亲”,第15页口语“妈妈”;第15页前有书面语“补盱眙县学生员”,后有口语“考中秀才”;第16页书面语“中式第六十二名举人”,第17页口语“考中举人”;第149页书面语“故居”、“旧居”,口语“老屋”,第页书面语“新宅”。这种情况很多,如“大儿子”、“二儿子”、“孙子”与“长子”、“次子”、“长孙”,“致仕”(第152页)与“告老回乡”、“退休”,等等,似乎相互之间不够协调。
       存在白话与文言文交替现象,如第9页,家庭主妇程氏讲话是文言:“尔兄弟毋忘今日也。” 第10页引文均为文言原文,第11页引文人蔡邕讲话为白话文,等等;第7“说:”,第10页、16页、19页用“曰:”,第12页是“写着:”、“写到(注:应为道):”、“写着:”等等,好像不够整齐划一。引文可否均用原文,难懂语句可以用白话文括注(在括号里注释)?
       5、历史常识似乎还有损益之必要。一些历史知识简介是否有保留必要?如第5“庐墓”、第10-12页吴棠名、字、号、别号考释,第13“庠生”、“贡生”,第15“生员”,第20“大挑”、“掣签”,第21-22“杨家八子”,第25“州县分类”,第40-41“团练”,第42“黄泥岗”,第53-54“立嗣”经过,第62“顾命八大臣”,第76“大挑”、“掣签”,第80-82“酒令”、“昆曲”、“度曲”,第83“梨园”、“舒颐班”的组建、发展和历史贡献,第83页“周询”与“周之翰”父子简历、第87“津浦铁律修筑经过”,第92-93“桐城派”及几个时期常识,第98“曹植”简历、“谢枋得”简历,第102页曾国藩对桐城文化的贡献,第102-104“邵懿辰”简历,第105页“高均儒”简历,第107方宗诚简历,第117“藏书知识”,第118“丁忧”,第119“望三益斋”(来源考证),第119-120“粤逆”、“长毛”,第20“钱振伦简历”,第122页“叶昌炽简历”、第123页“望三益斋”来源考证、第124-125“藏书印”知识、“吴棠印章分类”、“代不分书”常识,第132“谢金銮简历”,第135“周亮工简历”、“吴文镕简历”,第136-142《辽海志略》一书抄本的来龙去脉(4000多字,可以独立成为一篇专业考证文章,像这样资料与吴棠关联较少的史学问题太多,不宜放到本书之中)、第139“《四库全书》”,第141“徐玉森简历”,第144“缪荃孙简历”、第150“潘慰祖简历”等等,非常多。
       6、当代词汇可否使用。文中出现许多当代词汇,如:第7“农业生产”,第10“厅级干部”、“助人为乐”,第15“教学生涯”,第17页“国家人才库”、“后辈人才”;第20“政治思想”,第21“工作经历”,第24“安居乐业”,第25“工作经历”,第31“国计民生”,第34“宰相”(清代没有设立“宰相”官职,文祥当时是大学士、军机大臣,权力相当于唐宋时宰相,但似乎不可以直接称其为宰相)、“心脏病发作”,第41页“脱产”、“自然行政单位”、“行政编制”;第45“退休”,第63“兵部的一项在正常工作”,第74页:二是吴棠自道光二十四年(1844)开始工作,到光绪二年(1876)因病退休,一共工作了32年。吴棠在苏北一带就工作了22年,其间除了短暂的在徐州工作之外,绝大部分时间工作在淮安。三是吴棠在四川工作了9年,这是他除了淮安之外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第82页“艺术组织”,第97页“彰显传播文化”,第100页“为洋务运动摇旗呐喊”、“为洋务运动服务”,第105页“顶头上司”、“对文化人的尊重”,第107页“出版”(“刊刻、刊行”?),第113页“工作时间”、“学生课本”、“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阵地、平台”, 第119页:“退休回家。”、第121“准备退休”、第121“告老退休”第150页“退休以后”等。有点戏说味道,与前后语境不够和谐。
        整体建议:
     语言:书稿语言风格最好能统一起来,全部采用第一章第2-15页、第三章第39-43页、第八章第150-170页语言特点和叙述方式,效果将最佳。分析、评介、辩论、研判语言以及资料列举尽量减少,减少直接史料引用,改用现代语言概述叙事。
     第四、五、六、七章均系学术专题,专门研讨4个历史专业问题,约8万字,占全书60%篇幅。特别是第七章,资料列举既全面、权威,又特别专业,史料价值非同一般,但放进人物传记之中,很难引起普通读者兴趣。因此,结构内容有调整必要:
     结构一:保留第一章,增加5000字;保留第二章,增加10000字;保留第三章,增加5000字;保留第四章,章内分析语言尽可能改为叙述语言;第五、六、七合为一章,三章文字压缩至20000字以内;第八章适当精简吴检后人内容,增加突出吴棠后人内容(与前面章节重复部分予以删去)后作为附录,予以保留。书后增加《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世系图》(馆藏加补充),作为附录。
     结构二:保留第一章,增加10000字;保留第二章,增加20000字;保留第三章,增加10000字;保留第四章,章内分析语言尽可能改为叙述语言;第五、六、七章每章压缩至2000字以内,分别融入第一、二、三章之中,第五、六、七章作为独立的学术论文发表;第八章适当精简吴检后人内容,增加突出吴棠后人内容(与前面章节重复部分予以删去)后作为附录,予以保留。书后增加《盱眙吴氏孝敬堂族谱世系图》(馆藏加补充),作为附录。
       四、细节问题
        细节稽核列举。
       1、叙事角度可否统一。
        书稿叙事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事有旁观角度、参与角度、评介角度。有些地方叙事后有认知,有感受,有倾向,有议论,有分析,有比较,有观点。很像是评传。
        2、数字汉、阿经常混用。
        皇帝年号纪年(包括民国)及月日,史料原文引用均用汉字,公元纪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纪年月日其余均使用阿拉伯数字。书稿中数字混用现象严重:如第14-15页:“十岁”、“学习了三年”、“13岁”、“14岁”、“15岁”、“十六岁”、“十八岁”、“十九岁”等;第19页:“时隔三十年后”、“共43”、“著有二十余种著作”、“约六百多卷”等,这种数字混用类似情况在书稿中非常普遍,大多数页码中都存在,需要仔细校对。
        3、繁体字应改为简体。
        如第81页下段,第82页,第83页第3、4段,均为繁体字,第126页第2段、134页-135页多有繁体字;再如第11页、第28页、第47页、第66页、第86页、第98页、第99页、第101页、第107页、第124页、第126页、第133页、第135“钞”与“抄”一再交替出现,等等,多有零星繁体字出现,应改为简体字为宜。
       4、纪年法不够一致。
       天干地支纪年法、皇帝年号庙号纪年法、公元纪年法,交替互用,容易产生混乱。
       A、如第5页:
      “唐长安元年(701年)”
     “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
     “明皇天宝八年(750年)”
        要不要统一为:
        “唐则天长安元年(701年)辛丑”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
     “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己丑”
       注:天宝八年是(749年),不是(750年),书稿中天干地支纪年、皇帝年号庙号纪年法对应公元纪年需要详加核对。
           B、如第10页:
       “道光十年(1830)”
       “道光十一年”
       “道光十二年(1832年)”
            要不要统一为:
           “道光十年(1830年)”
       “道光十一年(1831年)”
       “道光十二年(1832年)”
    如第149页:
         “……同治三年(1864年),李兆寿……在同治三年之后。……同治三年(1864年),李兆寿……在同治3年(1866年)之后。吴棠于同治五年(1866年)就任……”﹝注:“同治3年(1866年)。”错误,应为:“同治三年(1864年)。”﹞
           要不要统一为:
        “……同治三年(1864年),李兆寿……在同治三年(1864年)之后。……同治三年(1864年),李兆寿……在同治三年(1864年)之后。吴棠于同治五年(1866年)就任……”
          或者统一为:
        “……同治三年(1864年),李兆寿……在同治三年之后。……同治三年,李兆寿……在同治三年)之后。吴棠于同治五年就任……”
          C、如第20页:
      “道光二十年(1844年)
      “清乾隆十七年(1752)”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要不要统一为: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D、
          如第77页:“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八月”
          如第111页:
          “同治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同治十年”
      “同治五年(1866年)”
      “ 乾隆七年(1742年)”
      “同治七年三月(1868年)”
      “雍正11年(1733年)”
      “从1733年到1868年”
             要不要统一为:
           “道光十一年(1831年)辛卯八月”(或删去“辛卯”)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二十八日”
        “同治十年(1871年)”
        “同治五年(1866年)”
        “乾隆七年(1742年)”
        “同治七年(1868年)三月”
        “雍正十一年(1733年)”
        “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到同治七年(1868年)”
           E、如第5页:“乾道五年”没有加注(1169年);第30“同治四年”、“同治五年”、“同治六年”、“同治十一年”都加注公元纪几年法(1865年)等,建议每章最起码是每节里同一个年号只加注一次,如本章或本节里最早出现“同治三年”,加注“(1864年)”,后面再出现“同治元年”至“同治十三年”,均不再加注公元纪年,这样显得简洁。
            F、人物生卒年月如何标注?
          如第11页:“王粲(177-217年)”;
          如第19页:
       “杨殿邦(1773-1859”;
       “真德秀(1178年-1235年)”。
          要不要统一为:
        “王粲(177年-217年)”;
     “杨殿邦(1773年-1859年)”;
     “真德秀(1178年-1235年)”。
          这种现象,书稿中多处可见,统一起来最好。
          5、引述、注释史料来源需要统一。
          A、间接引述与直接引用应避免重复
          如第19页第2段前面:……每日教授诗文,并以远大志向来勉励吴棠。后面: “……日课诗文,并勖以远大之学”。
          前面是间接引述,后面是直接引用。前后是一个意思,重复。
          再如第46页第一段前面:李昭寿“初为乱, 惧不免, 先使妻子易姓名,乘舟载其母潜周家口。口人以其贫而多金 ,疑之。久之,, 或执以献胜保公”。后面:李昭寿很狡猾,他在造反之初就让妻子隐姓埋名,带着老母悄悄的躲到一个叫做周家口的地方。他家不事生产,表面上看起来很穷,吃穿用度又很有钱。久而久之,引起了当地人的怀疑。一经了解,原来是李昭寿的家人,于是就有人执送到胜保的衙门。
         前面是直接引用,后面是间接引述。前后是一个意思,重复。
         这种重复还有不少。
     全书稿约25%引文注明出处(前注、尾注、括注),约75引文没有注明出处,不知为何?
          B、括注(括号注释)有的重复
          如第6“吴洹(北山公)”与当页“吴洹字圣基,号北山”重复;第6“吴棠的侄儿扬州知府吴炳仁”与第9“吴炳仁已成为扬州知府”、第10“吴炳仁(扬州知府)”、第42“已是扬州知府的吴炳仁(吴棠侄)”、第153“吴棠亲侄吴炳仁”、第156“曾祖扬州知府吴炳仁是吴棠的侄儿”、“吴棠亲侄吴炳仁”等重复,没有必要;第11吴棠钤在《泉漳治法论》一书上的有“仲宣”方印(此书今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与本131-132页重复;第21“味春(杨士夑)”与当页“杨士夑,字味春”、第71“杨味春(士夑)是吴棠女婿”重复;第69页 “吴金蕙(述仙)”与第21“吴金蕙”、“吴金蕙(述仙)”重复;第74“盱眙县(1955年划归江苏省淮安市)”与第3“盱眙县于1955年划归江苏省”重复;第74“嘉山县(后改为明光市)”与第5页 “1994年5月31日,撤销嘉山县,改设县级明光市”重复;第77“定远陶杰(字琴坡)”与第15“定远陶杰(字琴坡)先生”重复;第83“沃丘仲子(费行简)”、“沃丘仲子即费行简”重复;“吴炳仁《约园存稿》”、“汪雨相《嘉山县志稿》”等出现10多次,等等,这种现象很多,应当删除重复内容。
        C、括注(括号注释)有的多余。第13页已经有“庠生就是秀才”解说,并重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而第14“凤阳县庠生(秀才)”、“盱眙县庠生(秀才)” 等仍然加括注,明显多余;第15“学政(明为学道)”,加括注没有必要,举清代官名延及明代历史干吗?第42“……北接明光市张八岭镇。(滁州地名志)”,这里正确应为“……北接明光市张八岭镇(《滁州地名志》)。”,因为是介绍地理常识,没有必要注明出处,括注“(滁州地名志)”应当删去。这个现象也很多。

          D、资料出处注释不一致,需要进一步规范。

    如第一章①、⑧、⑨、⑩、11出自同一个史料,尾注重复出现,

        每个注释约80字,每章都有,特别是关于《吴棠行述长编》注释重复更多。可否改为:

       ————-

      ①《望三益斋诗文钞》卷?,?页。《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清代诗文集汇编653·望三益斋诗文钞种树轩文集种树轩诗草昨非集观濠居士遗著虹桥老屋遗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2页。(或将“种树轩文集种树轩诗草昨非集观濠居士遗著虹桥老屋遗稿”等字删去)

       ……

       ⑧,同①,第8页。

    ,同①,第8页。

    ,同①,第97页。

       11,同①,第97页。

        在另一章里,对同一部书的注释,内容又与本章不同了,文字

        缩减了一部分,如第116页:

        11,《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清代诗文集汇编653·望三益斋诗文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91页。

   《吴棠行述长编》注释成《国家古籍整理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吴棠行述长编上》、《吴棠与咸同政局》注释成《吴棠与咸同政局 创新工程》均不够规范。

   再如第35页引文注解问题。

   李鸿章写信给吴棠:“园工……象。”

    两宫太后懿旨:“所有……止”

   《吴棠年谱》说:同治……韪公11

    姚永朴《吴勤惠公》说:“……称叹。”……12

          黄云鹄《吴勤惠公传》十三年,伟之。13

    看上去有直接引用、有间接引用,而实际上都是直接引用;前两个未注明史料来源,后三个前面已注明史料来源,后面又详细尾注史料来源;既然后面详细尾注史料来源,前面就已没有注明史料来源必要;有的史料注明作者:“姚永朴《吴勤惠公》”,有的未注明作者:“《吴棠年谱》”,引用时标点符号也不够一致。这种情况书稿中太多太多。可否规范为:

      李鸿章写信给吴棠:“园工……象。”(?)

      两宫太后懿旨:“所有……止。”(?)

     (陈庆年认为):“同治……韪公11”

     (姚永朴认为):“……称叹。”12

     (黄云鹄认为):“十三年,伟之。” 13

    括号及括号中文字也可以去掉;如在句前注明资料来源,如第一次出现:“陈庆年《吴棠年谱》” ,再次、三次、N次出现即可省略为:“《吴棠年谱》”, “陈庆年”3个字没有每次都出现必要。
         还有尾注作者规范问题。10多个尾注均不一样:
     (唐)XXX著:《XXX》……
     (清)XXX著、XXX校点:《XXX》……
     (清)XXX撰《XXX》……
      XXX著、XXX编:《XXX》……
      XXX著、XXX校注《XXX》……
      XXX著,XXX整理:《XXX》……
      XXX著:《XXX》……
      XXX著(编著)《XXX》……
      XXX撰:《XXX》……
      XXX等:《XXX》……
      XXX编(主编):《XXX》……
      XXX编,XXX……
      XXX:《XXX》……
      XXX《XXX》……
   等等,等等。尾注格式明显不一致。“著”“撰”“等”“编”能不能统一? “(清)”要不要?作者与书名之间用“:”“,”“、”,还是不加标点?“(清)XXX著、XXX校点:《XXX……”极少数有朝代,大多数没有朝代,有无必要?等等,需要规范。
         E、括注、尾注应以常见本为主。
        如第11吴棠钤在《泉漳治法论》一书上的有“仲宣”方印(此书今藏美国国会图书馆)。同治十一年(1872年),吴棠钤在《杜诗镜》一书上的有“仲仙”方印(此书今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据我了解《泉漳治法论》,天津图书馆就藏有此书古本,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编印出版过,藏有此书图书馆很多,注明(此书今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似乎不妥,因为不是唯一,与本书稿131-132页重复矛盾。收藏《杜诗镜》古本图书馆更多,同样道理。
        这里需要商榷的是尾注有无必要。作为传记文学作品要生动形象感人,可读性为第一,学术性为次要。应尽量少征引原文,可改用白话文进行叙事概述,讲好故事就行。尾注资料出处显得过于专业,似乎些累赘,我个人以为没有保留尾注必要。

         F、尽量避免引述民间史料。

   如第23页“《盱眙孝敬堂吴氏家谱》,成都,望三益斋刻本,

   (今藏洛阳吴棠侄五世孙吴至海处)同治十三年,第35页。” 《盱眙孝敬堂吴氏家谱》上图、南图均有收藏,吴棠美国后代也有藏,有著明上图、南图,读者容易查找、核对、借鉴谱中其他资料。注明“(今藏洛阳吴棠侄五世孙吴至海处)”不妥,让读者以为这是《盱眙孝敬堂吴氏家谱》为唯一出处。如是这样,研究者找到“吴至海”非常困难,找到他,他也不一定提供,我曾多次与他同心,专门赴洛阳找过他,他只给我看了复印件,只提供了几页复印件给我,而我在南图想怎么查就怎么查。

         6、其他问题

   如第53-57页文中出现:“[1]5”、“[2]1”……,第67页:“[3]77”等等,属于学术论文资料出处标注法,但尾注并没有对应注释内容,不知何故?

   第四章尾注数字符号是:“[1]”、“[2]”……,其他章尾注数字符号是:①、②……,不一致,不知何故?

        引号使用问题特别多。如:

   第5页:

    有吴益修“以庐墓迁自商山。”

         正确应为:

      有吴益修“以庐墓迁自商山”。

    第12页:

    这些史料都记载“吴棠字棣华,号仲宣,”应该……

        正确应为:

     这些史料都记载“吴棠字棣华,号仲宣”,应该……

    第20页:

    正如他自己所说:“于学稍知准的”。

         正确应为:

      正如他自己所说:“于学稍知准的。”

    第30页:

    吴棠奏请朝廷,“将百货……酌量裁撤。”

          正确应为:

      吴棠奏请朝廷:“将百货……酌量裁撤。”

    第46页:

    李昭寿投降的原因在于“既失……遂反正。”。再加上……

         正确应为:

      李昭寿投降的原因在于“既失……遂反正”。再加上……

    第46页;:

          至九月,“胜保攻天长, ……令自鬻以给军” ⑦李昭寿……

          正确应为:

          至九月,“胜保攻天长, ……令自鬻以给军” ⑦。李昭寿……

         …………

          以上属于个人看法,仅供参阅。


     审读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贡发芹
            2020年5月12日-16日

注:上面文字存在重复、错别字、病句等情形,因时间关系,没有详细校对。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8 18: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作品,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11: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1-3 01:17 , Processed in 0.10200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