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侍仙金童 于 2023-12-7 20:31 编辑
入选理由:日行千里奔丧信阳为陈有才伯父守灵,回来后在其赠阅的二十多部诗集里精选制作了《中国诗根》,并颁发诗人陈有才中国诗根奖,所以入选最大的理由就是:中国诗根。跟伊沙能为他自己颁发的奖项负责一样,我也为自己颁发的奖项负责,诗歌内部异见处理最佳方式就是诗歌擂台见,立竿见影。 陈有才先生是享誉全国的当代著名诗人,信阳当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代表性人物之一。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年,一生辛勤耕耘,成就卓著。196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65年出席全国青创会,1979年出席全国文艺积极分子大会,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信阳本土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人。著有诗集《乡土·乡音·乡情》《陈有才情歌二重唱》《陈有才短诗选》《陈有才诗歌精选》《陈有才诗文选》(五卷本)《望贤居随笔》《老灯台》《诗艺与杂文》等专著四十余部,获奖无数。2023年7月31日4时39分,当代著名诗人陈有才先生在信阳逝世,享年84岁。陈有才先生去世后,获得中国超技巧写作流派颁发的“中国诗根奖”! 陈有才先生1940年4月21日出生于河南固始,1963年肄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参加工作后历任固始县南干指挥部政治处干部、杨山煤矿团委副书记、信阳地区文化局剧目组专业创作员、信阳市文联筹备组成员、编辑部主任、《报晓》杂志总编辑、副编审。曾为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作协理事、信阳市政协委员、信阳市作协主席、河南文史馆馆员等,逝世前为信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陈有才先生为信阳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生为人率真坦诚,奖掖后进,其终身写作的文学精神启迪后学,堪称楷模,为信阳乃至河南文学界所尊崇。 陈有才先生的逝世,是信阳文学的重大损失。 陈有才先生千古!
诗评家六伯 父亲的换帖把兄弟 排行老六 我叫他六伯 六伯是个瞎子 但眼瞎手不瞎 打得一手好草鞋 市上草鞋两分钱一双 他编织的草鞋一角钱两双 平时他总是在他自己房间里打草鞋 我去向他搜刮他肚里的民歌 我一边帮他添草一边听他唱民歌 偶尔也把父亲的烟丝包一包贿赂他 也算给他一点“稿费”吧 有一天我又去帮他添草 他听出是我来了脸就黑了 听我小孙女说你的诗 在《河南日报》露一鼻子 我怎么就听不懂呢 我问你 你看见过 雨水下在了树叶的背面了吗 我问你 你观察过 露珠是怎样爬上草尖的了吗 我问你 你发现过 蜗牛是怎么卸下脊背上的屋子的吗 他口气越来越急声音越来越大 他干脆两眼向上一翻 给我唱起一首他编的山歌 你脚踏故乡土 你眼观故乡人 不唱故乡歌吔 你巫婆子装假神 我羞得面红耳赤 幸亏他看不见我的满脸羞愧表情 我用故乡五句山歌形式写新诗 就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2012.810 学习心得:“你脚踏故乡土/你眼观故乡人/不唱故乡歌吔/你巫婆子装假神”,我觉得诗评家六伯批的是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故土的北岛这类诗人的作品,“巫婆子装假神”真是一点不假。
吠 真佩服老祖宗 造的汉字这么形象 一看这字 就知道是狗叫了 也有另类 李准兄当年在长台关 参加四清运动时 有幸一夜和他通腿 讨论文学创作如何不朽 我俩朦朦胧胧地睡着了 忽然他用膝盖础碰我说 契可夫说了“这世界上有大狗叫也有小狗叫 不能因为大狗叫小狗就不叫了 写吧写到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 我纠结的心也释然了 这时窗外传来狗声 是大狗叫的还是小狗叫的 都不重要了反正 只要是发自肺腹的 为守卫人类平安夜而叫的 该怎么叫就怎么叫 谁也挡不住 古今中外乡村的夜 能断了狗吠吗 2012.5.23 学习心得:这是个神奇的比喻,我们可能都想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是不是就应该放弃写作?著名作家李准借用契科夫的“大狗叫小狗叫”的直白理论实在是太形象了,让人过目不忘。我也是一条乡村的诗狗,我就用自己的嗓音叫,我快乐的同时,也不反对你们学洋狗叫,只要你们不叫着叫着就吹牛逼抢大奖,否则我忍不住也会朝你们这些洋狗狂吠几声表达不满的。 根脚石 父亲右肩上扛着十八磅大锤 左手拎根三尺长的钢针子 让我赶着牛一同上山 他是要去采根脚石 那是农业合作化的第二年 父亲张罗着要盖新房子 根脚石是必备的硬材料 到采石场后我扶着钢针子 父亲抡圆了十八磅大锤 开始时打一下他哼一声 后来打顺手了他唱起了数板 你妈妈是你爸爸的根脚石 老子是儿子的根脚石 石头是造房子的根脚石 房子是家庭的根脚石 他数着数着把我的瘾也带出来了 (父亲是我的民歌教父 三岁时他就灌了我一肚子 何况这时我已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 诚实是友谊的根脚石 爱情是婚姻的根脚石 桥墩是桥梁的根脚石 坟墓是死亡的根脚石 父亲放下大锤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人们刚刚过上好日子 最忌讳的就是最后那个根脚石了 2012.9.6 根脚石 父亲右肩上扛着十八磅大锤 左手拎根三尺长的钢针子 让我赶着牛一同上山 他是要去采根脚石 (“右肩上扛着十八磅大锤,左手拎根三尺长的钢针子”,寥寥数笔就让画面感十足极具张力,形象生动传神。这是诗歌的语言,也能看出生养于民歌的现代诗歌语言,不是臧棣之流那种脱离中国民间生活的假现代作品。) 那是农业合作化的第二年 父亲张罗着要盖新房子 根脚石是必备的硬材料 (“那是农业合作化的第二年”,时代之诗就要有时代的烙印,这是一种写作意识,意识到了就不会有刻意的痕迹。) 到采石场后我扶着钢针子 父亲抡圆了十八磅大锤 开始时打一下他哼一声 后来打顺手了他唱起了数板 (山歌都是来自于劳动生活实践,都是从一锤一砸的动作中自然发声的,不是商震那样坐在办公室臆想出来的声音,也不是徐敬亚那样的空叹声。) 你妈妈是你爸爸的根脚石 老子是儿子的根脚石 石头是造房子的根脚石 房子是家庭的根脚石 (诗人陈有才是中国诗歌的“根脚石”!或者《中国诗根》要改为《中国根脚石》更具中国本土性,“中国诗根奖”改为“中国诗歌根脚石奖”?等品读够一册再看。) 他数着数着把我的瘾也带出来了 (山歌的传承也是在生活中自然发生和进展的,“我”会自然地从节奏中“接”过来。这让我联想到猫会在音箱突然炸出的节奏中自然出现“猫弹”的猫现代霹雳舞的炸裂步伐,是不由自主发生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好的作品的力量,是会让读者像猫一样“弹”起来的,而于坚的诗呢?我看了只会“骂起来”!臧棣的诗呢?我看了要“吐出来”!) (父亲是我的民歌教父 三岁时他就灌了我一肚子 何况这时我已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 诚实是友谊的根脚石 爱情是婚姻的根脚石 桥墩是桥梁的根脚石 坟墓是死亡的根脚石 父亲放下大锤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人们刚刚过上好日子 最忌讳的就是最后那个根脚石了 (这里诗人抓住了一个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反转,让这首诗具有了戏剧性,而正是这个戏剧性的反转,让这首诗活了,活得更深刻。不朽的诗篇就是收藏了生活真实戏剧性的佳作。) 2012.9.6 虻蝇的启迪 七岁 父亲把放牛的鞭子交给我 第一次赶牛上山 突然吃青草的小牯牛 焦躁地用尾巴在屁股上扫来扫去 有时还在原地打转 正在和小伙伴们抓石子的我 立马跑过去看个究竟 一只虻蝇叮在小牛的屁股上 我为了好奇想试试小牛 或考验一下小牛的耐力 就不动手帮它赶走虻蝇 小牛尾巴越扫 虻蝇好像越吸越紧 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用树枝把虻蝇赶走 我没有把它拍死 大概是因为它的执着感动了我 我一直叮在我喜爱的 人或事上比如信阳民歌的 那种狠劲 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奇思妙想,诗人七十多岁的高龄,还能够有如此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也是非常惊人的了,一般这个年纪不老年痴呆都不错了,看来诗歌创作还是有利于大脑保鲜的。诗人通过虻蝇紧叮牯牛的观察,学到了虻蝇吸血的那股狠劲,数十年后,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正是学了虻蝇的叮牛吸血的狠劲,也可称为虻蝇精神,在信阳民歌体上汲取了营养,创作了极其丰富的中国诗歌精品。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身为个体的小我,都要根据自身为数不多的天赋,选定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位置,然后一口下去死不松口,老天如何劳你筋骨、饿你体肤、空乏你身、行拂乱你所为,也要把这些当做是老天为你提供的丰富的创作素材,你才可能凭借这股狠劲,成为信阳第一人、河南第一人、中国第一人!) 2012.11.8
捞嘴 小枯牛在吃田埂青草 趁牧童在打盹 逮住田里秧苗吃一口 小牧童大喊 捞嘴 小牯牛羞涩地把头扭过去了 乜斜了小牧童一眼 又吃田埂青草 小毛驴在磨道里拉磨 竖起那一双灵敏的耳朵 打探到女主人在和别人说话 趁此逮住磨盘上的黄豆吃一口 女主人大喊 捞嘴 小毛驴羞涩地把头扭过去了 从蒙脸下乜斜了一眼女主人的脚 又埋头拉自己的磨去了 我本来是吃诗歌青草的牛 是拉诗歌磨的驴 可我怎么也经不起 小说散文杂文歌词的诱惑 有时也捞上一嘴 圈内人给我戴顶高帽子 名日 通吃 2012.11.11 (诗人写小牯牛偷吃秧苗和毛驴偷吃黄豆幽默风趣。细腻程度都已经触及到了动物的灵魂,如小牯牛“趁牧童打盹”和毛驴“打探到女主人在和别人说话”,以及它们共同的“乜斜”的眼神,简直太传神了。而牧童和女主人的一句“捞嘴”格外地清脆,我们好像有了毛驴一样灵敏的听觉。在我们以为诗人仅仅是在讲述生活中趣事的时候,诗人话锋一转,将话题由小牯牛和毛驴引向自己,成功地让诗人“越界”去“捞嘴”小说散文杂文的故事闪亮登场,一句“通吃”更是一鸣惊人,成功让“捞嘴”词汇转型为褒奖的“通吃”。生活中的亮点,完全被诗人一网打尽。读者分享时不由连连称奇!这可比脑筋急转弯游戏强多了有趣多了!)
童子功 妈妈除了喂我之外 妈妈最会喂蚕了 你见过蚕上架吗 浑身上下左右圆溜溜的 透亮透明像水晶一样 看一眼手心直痒痒 总想上去抚摸它们 我写诗就是向妈妈 喂养的蚕学习的 一首诗就是一条熟透了的蚕 一行一行要透亮透明 那才叫成熟 透明透亮了诗 才像蚕一样有了生命 爸爸除了逗妈妈笑之外 爸爸最会逗我笑了 他编织的笼子 一一都间距得有章有法 最大的特点是透气 不然一进笼子就闷死了我写诗就像爸编的笼子 一行一行要透气 诗才像一样活起来 透气还能接地气 那就是大手笔了 2012.11.22
(诗人陈有才确实练就了诗歌童子功,他通过这首诗将自己的童子功修炼大法传授给诗歌爱好者。写得绝妙:诗要像妈妈喂的蚕一样透亮,不能晦涩难懂;诗要像爸爸编的笼子一样工整而透气,这样不仅能够接地气,也能够与读者的一呼一吸相呼应。阅读摘选《老娘土》四十首,堪称诗歌绝品,每一首诗人都精心打磨,像蚕吐丝结茧,也像父亲在编制笼子,一丝不苟密密缝细细编。我觉得诗人陈有才仅凭借这一册诗集,就能打败当代绝大多数名诗人,李白杜甫也多有不及之处!) 开口就唱党的恩 大别山泉清又清, 润俺歌喉甜俺心。 不用纸笔随口唱, 俺唱山歌党定音。 开口就唱党的恩。 (这是经历了新旧社会更迭的诗人,发自肺腑的赞歌。伟大的时代值得歌颂,伟大的政党必须歌颂。中国共产党谱写了时代最强音,自然能高瞻远瞩地为中国诗歌定音,指明前进的方向。) 泥塑家于庆成如是说 乡土的就是土气的吗 你听听泥塑家于庆成是怎么说的 乡土是我的突破口 乡土是我的老根 乡土是我的情感依托 乡土是我的灵感所在 说乡土的就是土气的人 才是不沾一点地气的人说的话 你能说画山水花鸟的李可染是土气的吗 你能说画萝卜白菜的齐白石是土气的吗 乡土的就是民间的吗 你听听泥塑家于庆成是怎么说的 民间是我的创作源泉 民间是我的雕塑载体 民间是我的广阔天地 民间是我的鲜活语言 说乡土就是民间的人 才是一点没有民族意识的人说的话 你能说写乡风民俗的乔羽是民间词人吗 你能说写湘西风情的沈从文是民间作家吗 乡土就是土气的又怎么啦 乡土就是民间的又怎么啦 你听听大师毕加索是怎么说的 “我不懂什么抽象派 什么是立体派 我只知道创造! 创造! 再创造!” 2002年12月18日 (学习心得:确实有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专家,他们在命名时带有歧视。乡土诗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诗歌,城市生活久了的诗人应该上山下乡经常做寻根之旅,否则作品可以称为浮萍诗。)
诗是什么 一位雕塑家说 不是我的手去雕刻 去塑造圣母玛利亚的形象 而是圣母玛利亚用我的手 捏塑完成了自己的形象 我和雕塑家有同感 与其说是我在写诗 不如说是诗在写我 我的乡土诗就是 在这种互写过程中完成的 这也是我同妻—— 一位中学高级教师 常常争得面赤耳红的焦点 我把她讲一篇文章的 最后一节课概括的内容 在她看来那是最重要的东西 省略掉了 埋藏在语言的符号里 2003年8月22日于北京 (学习心得:用诗来讲解诗歌理论也是有效的,譬如这里非诗人眼里的重点,在诗人看来是需要技术处理到朦胧状态,或者完全留白隐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