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吴文健,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诗人、作家、批评家、翻译家、编选家。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任教。著译编作品共一百余部。获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华文诗歌创作及英译奖金、韩国"亚洲诗人奖"以及中国国内数十项诗歌奖项。世界各国各地对其作品高度评价重视,美国佛蒙特创作中心聘其为驻站作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为其举办过朗诵会,奥地利两校一刊亦为其举办过朗诵会与研讨会等国际交流活动。
入选理由 动念诗成,是伊沙写作亮点。严羽《沧浪诗话》概括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伊沙诗创达到的段位一千年前就有研究和定论,动念诗成信手拈来,七纵八横头头是道及其透彻!伊沙虽然有海量的作品支撑,有高超的诗创技巧,但伊沙最顶尖的是在这些基础上极少有人抵达的境界,就是诗歌精气神的一体化。
《最后的长安人》 牙医无法修补 我满嘴的虫牙 因为城堞 无法修补 我袒露胸脯 摸自己的肋骨 城砖历历可数 季节的风 也吹不走我眼中 灰白的秋天 几千年 外省外国的游客 指着我的头说: 瞧这个秦俑 还他妈有口活气! (1990)
这首诗是教科书级别的,个人觉得是伊沙后口语诗的母本。“虫牙”与“城堞”的巧喻,形象贴切,甚至让人感到城堞因蛀牙松动而生动起来,妙不可言。即使让人学习模仿,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地引导。“城砖”与“肋骨”,寥寥数笔,两组画面严丝合缝,天工造物一般,确实神来之笔。“瞧这个秦俑还他妈有口活气!”,生活化的语言,永远是最能够传递出诗意直达读者领悟敏感区的加鞭快马。“长安”与“外国游客”,也拓展了这首诗的诗境疆域,使解读空间开阔。诗作注明年代很重要,这首诗诞生在1990年,是上品值得收藏。
《木偶剧团》 西安有西安的木偶剧团 北京有北京的木偶剧团 但在我的记忆中 它们所在的街是同一条 那条街除了走木偶 只有一个人骑车而过 是我高中的地理老师 一个帅气的卷毛 他妻子 是木偶剧团的演员 在我的记忆中 他娶了一个漂亮的木偶 然后是高考前的一天 我们正在上地理课 他刚徒手在黑板上 画了一个标准的世界地图 自己便仰面倒地 四肢抽搐 口吐白沫 不省人事 事后我们得知 那种病叫癫痫 我总觉得那是木偶身上的病 传给了我们的帅老师 (2017)
这是大诗人的联想力,癫痫,木偶身上的病。这得消耗伊沙多少脑细胞才换来的呀!不是当时,而是之前的准备,不断的练习。
《非关红颜也无关知己》 亲爱的 亲爱的 亲爱的 为什么 别人只见我 体内的娼馆 而你总能发现 我灵魂的寺院 并且 听到钟声 (2001)
妙不可言,修辞常常概念化,这首诗将概念的东西还原成生活,更生动,比概念更容易触动灵魂。
《中国诗歌考察报告》 (1994年2月6日) 同志们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 中国诗歌的问题也是农民 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这是一帮信仰基督教的农民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 他们种植的作物 天堂不收 俗人不食 (1994)
信洋教的诗歌农民,大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此定位的,因为大多人不自知,因为从别人眼里看自己看习惯了。1994年伊沙有这个上帝视角来看中国诗歌,是他天赋异禀之处。他后来创办的《新世纪诗典》,也算是一次农民起义了。这也不谋而合了我写的《诗民领袖伊沙》,其实我写这首诗时阅读伊沙作品还很有限,只是直觉促使完成,但经过这次整理《中国诗歌扳道夫》,我有更多的感官,确认了年初的直觉。伊沙创作的高度和广度,凡夫俗子可能真要望空兴叹了。我觉得应该有一本《伊沙全集》,或许我能够一诗一感去侍仙。
《越南风景》 送来大米和大炮的 什么都没留下 还有送来炸弹的 也不曾改变什么 只有—— 送来文字、咖啡和教堂的 留下了文字、咖啡和教堂
看来,文化入侵还是见效长效的,不过虽然弱肉强食,但弱者的基因信息,还是会残存进强者的基因序列的。
《中药房词》 棺材般的小抽屉上 写满青楼名妓似的芳名 对应着人间万众的疾苦 散发出死亡的干草气息 (2019)
如果把青楼想象成中药馆,疗你精神疾苦,足疗店、头疗店、理疗店,歌妓、舞妓,还是有一定疗效的。皮肉妓非法,散发出死亡的干草气息。
《张常氏,你的保姆》 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 这你是知道的 我在我工作的地方 从不向教授们低头 这你也是知道的 我曾向一位老保姆致敬 闻名全校的张常氏 在我眼里 是一名真正的教授 系陕西省蓝田县下归乡农民 我一位同事的母亲 她的成就是 把一名美国专家的孩子 带了四年 并命名为狗蛋 那个金发碧眼 一把鼻涕的崽子 随其母离开中国时 满口地道秦腔 满脸中国农民式的 朴实与狡黠 真是可爱极了 (1998)
能将中国味真传给外国人,老保姆做到了,老教授却无一战果,教着教着可能把自己这个中国教授给倒贴进去西化了都大有可能!易髓经。
《母亲的临终遗言》 让妹妹出嫁 善待父亲 帮老婆多干点活儿 把伦伦养大 妈妈,当您 对我交代了责任 在那个灰色三月的 最后下午 您并没有忘记我 非得把一切说破 记得您说 “你的思想不合时宜” (1999)
妈妈临终最担心的事,还是儿子不要出事。人母担心固然重要,但伊沙不仅是人子,还是天之子,天母安排的事,他也是要用尽一生去完成的。有些事,是投胎前就安排好的吧?先入为主啰!伊沙关键的点还是非常谨慎的,听妈妈的话。
《三只打火机》 到达拉萨头两天 我先后买了 两只打火机 一只上贴罗本 一只上贴梅西 都不好使 差一口气 在这雪域高原 在这世界屋脊 连打火机 都有高原反应 连足球明星 都熄火了 但是第三天 我们登上布达拉宫 然后下来 在它下面的 小商店里 买的打火机 却没有任何问题 它的上面 贴着活佛 (2012)
西藏的气场,明星镇不住,只能是活佛。作者视线能到这个角度,诗人的气场与西藏的气场,也是有相通的管道连接的。
《耿耿于怀》 爷爷总是忘不了 临死还耿耿于怀 1968年 拎着皮带 把他打翻在地 再踏上一只脚 使其永世不得翻身的 不是军人不是警察 而是一个戴眼镜的人 爷爷总是忘不了 临死还耿耿于怀 (1999)
武夫杀人屈指可数,文人杀人犹如屠城。伊沙身为文人却对文人心存戒备,这是对的。这个丛林社会,最恐怖的动物就是人,尤其是有文化的牛氓。
《假肢工厂》 儿时的朋友陈向东 如今在假肢厂干活 意外接到他的电话 约我前去相见 在厂门口 看见他 一如从前的笑脸 但放大了几倍 走路似乎有点异样 我伸出手去 撩他的裤管 他笑了:是真的 一起向前走 才想起握手 他在我手上捏了捏 完好如初 一切完好如初 我们哈哈大乐 (1990)
在假肢工厂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就很容易会产生代入感,不经意间就自然进入假肢世界,臆想一切都可能是假肢。这首诗貌似很生活化的轻微事件和习惯,但替换掉这个背景更换成其他或更大的背景,人们还会有哪些更奇怪的臆想怀疑揣测呢?作者对生活诗意的提炼技术简直炉火纯青,敏锐不够的诗人肯定会忽略,经验不足的诗人挖掘力度肯定不够,提纯技艺欠佳的诗人肯定言多必失焦点。
《汉茂陵石刻记》 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 最伟大的艺术品也只配 享受末流的待遇 这样正好—— 眼前的这些宝贝没有被 运到北京去 罩在玻璃里 而是留在原产地 远处是汉武帝的大坟 近处是霍去病的小碑 比他们更为不朽的石头 被放置在两座长亭里 跟放在露天差不多 这个季节多麻雀 小家伙们飞来飞去 累了就在这些石头的 怪兽头上栖息 并不感到惊恐 长此以往 鸟粪——不同年代的 鸟粪便成了这些 大巧若拙的石刻上 惟一的图饰 美丽的花纹 (2003)
不知道其他读者看过此诗如何感想。我是立即想到伊沙这个宝贝没有被运到北京去,用玻璃罩起来,而是留在了民间。那些在他头顶上拉屎的鸟,它们的粪便成了伊沙大巧若拙的诗歌上,唯一的图饰美丽的花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