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回复: 1

内蒙古诗歌第三十二期同题《冬天的风》选刊与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 1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冬天的风



李保东(甘肃)





雪在黄昏时分落下

农舍。驿站。寺院

和一条兔子狐狸踩出的路

洒满金子

铜,和殷红的血



炊烟到达不了的地方

被风抽打的孤独,没喊过一声痛



彭建功简评:安详的雪景中,暗藏着人与自然的生存法则,这也是为最后做好铺陈,异乡的人被寒风抽打,没喊过一声疼……小诗意境深远,语言很有张力和空间,感情色彩丰富,雪,金子,铜,殷红的血都很好地渲染了效果,自然与社会的无情,衬托出生存的困难,兔子和我,就是很好的写照和对比!(彭建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文艺评论家会员,中诗论坛评论版编辑。)











12.冬天的风



堇力(内蒙赤峰)





一阵风吹来

在这里

你听到的只是哭泣

并没有话语权



大榆简评:这首诗文简而意深,“一阵风吹来”,看似轻,似乎没有寒风的一丝粗暴凛冽,但让人听到的“只是哭泣”。

冬天的风,并非每天寒冷,暖阳下还有羊群吃草,风雪中仍有麻雀欢飞,寒夜里帐篷炉红茶香,鹊巢微暖,那么是怎样的风比冬天的风还寒冷,“听到的只是哭泣”呢?最后揭开谜底——“并没有话语权”。像一只羊,只能,而且必须只能伸出脖子来。最后两句又是因果关系更是递进关系,诗意满满,暗藏锋芒。

虽然诗歌的跳跃性巨大,但在“特定的环境”下,读着心知肚明,自然入情入理。(申占锋:笔名,大榆,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中学教师。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点评嘉宾。)











20.冬天的风



刘一瓶(内蒙赤峰)





我把月季,萝卜搬进屋子

它还是来了,比我更清楚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

而风中的那片叶子

像我家榆树上的那片

它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

原先背阴的一面,被风吹得发白   



——我能做的

就是每一场风之后,把自己扶直

把那些隐身的温暖,用于此后多年的生活





乌日娜简评:月季、萝卜、土墙、枯叶……冬日里的寻常物事被质感地移入诗中,足见作者巧妙的诗心。极富层次感的语言表达、冷暖色调里的情境交融,彰显了一份从容优雅的生存态度。难道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三餐四季人间烟火,这烟火里有冷也有暖,有苦也有甜。可见生活的细节里,无处不是诗。(乌日娜:女,蒙古族,1973年生,乌兰察布市文联《敕勒川》编辑部诗歌编辑。)



王淑芬简评:很有禅意的作品,不张扬,不刻意拔高,使用温和的语气,道出生活中的磨难与挫折,同时也很好的规避了同质化写作。客观的呈现了具体的生命体验,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让文本深邃有力。从该来的“它还是来了,比我更清楚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到“它”知道攻击人们自身的弱点。这个时候,诗人的生活态度就脱颖而出,正直良善悲悯,不畏强势,扶持和保护弱者,现实场景中生命的介入,提升了思想的纬度与内涵。无论刮什么风,诗人都会一次次把自己“扶直”,去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并把这些隐藏在生活中的“温暖”含蓄的一直延续下去。(王淑芬:《野火诗歌年卷》副社长,《五角枫文学》执行主编,《今日诗界》编委。)



小龙女简评: “浅小金为斗,泓澄玉作堤。”这首诗,铺满了温暖柔软的底色。说起冬天的风,也许人们首先想到寒冷,想到凛冽。冬风来了,把月季、萝卜搬进屋子,它从墙上的每一道裂缝灌进来。本诗前几句线性叙述都是为了最后漂亮的隐喻与象征,诗性的拔高与升华:——我能做的

就是每一场风之后,把自己扶直   

把那些隐身的温暖,用于此后多年的生活

艰辛的生活会打磨我们每一个人。重要的是,如何不畏生命的严冬,用心赶路,到达明媚的春天。诗人难得有悲悯心和崇高气节,本诗虽小,佐证了这一点。(小龙女,实名王小竹,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诗人,诗评人。)











35.冬天的风



呼和(内蒙阿拉善)





渴望走进风雪,被裹挟

让身心回到曾经



也想踩着冰凌的井口

饮完数十峰骆驼,回家

喝一碗额吉熬制的热腾腾的奶茶



其实,这一切再也不会有了

包括我的母亲,天底下起得最早的人之一

那天却没有醒来——



这是八年前的事

千里之外,在一处楼梯拐弯的地方我哭了





张景琴简评:感觉这首诗有一跳脱之处,“额吉”与“母亲”称谓未做统一,抑或诗者意有他指也未可知。抛开这一点,这首诗所蕴蓄的情感真实,读来极有代入感,引人共情。“渴望走进风雪,被裹挟”开篇即铺开场景,初读不以为意,再读不禁怅然,只有裹挟进风雪,随着它们才能重新走入“带冰凌的井口”,才能喝到“热腾腾的奶茶”,这一冷一热的对比深化了思念之情,也为随之转折的“一切不会再有”做足铺垫。  (张景琴,笔名琴心劍胆。诗星光文学社诗评编辑、废柴文学社诗评编辑。)  











36.冬天的风



凡尘(内蒙赤峰)





……好大一场战争

波及千里 万里

饥寒交迫

只在你轻轻一声 唏嘘



红叶简评:就短短的四行,足以达到抒情特质,构思巧妙,想像丰富,不见一个风字或风的术语,却对感观的入侵无所不在,我分明感受到“冬天的风”来的如此冷酷。一首好诗,总要以最佳的语言方式来表达主题,把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红叶:实名,陈二虎。赤峰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开原市历史研究学会顾问。诗文评论爱好者,喜欢为摄影、书籍、画作、诗歌等作品作评。)











43.冬天的风



科恩(内蒙赤峰)





小的时候我总觉得   

冬天的风

是来自北边的大山

哈气吹着红肿的手,跺着脚

拉着父亲钉的小冰车

不知多少次

憎恨那座山,那股风



长大了,寻马到大山顶

发现山的那边还有山

那股风,依然那么凛冽



刘一瓶简评:这首小诗很精炼,把读者带入一个场景:诗人小时候的冬天,拉着父亲钉的小冰车,不停地跺脚,搓手,他憎恨那座山和山那边刮来的风。

诗人写风的凛冽,也写山,风与山之间具有象征意义,当他慢慢长大,对山的那边充满幻想与憧憬,当他翻越无数次大山,领略过四季不同的风,战胜无数次的失望,他见到的是全新的世界,也是人生不断追求的过程。(刘一瓶,笔名笑意嫣然,儿童文学写作者。世界诗歌网内蒙古频道版主。)











55.冬天的风



鸟花羞(巴彦淖尔)





一喊再喊,那些个色彩就被你喝退了

你的懊恼,占尽这空旷

你是在拼命翻找,那个敢用身体与你对抗的人吗



那个在冬三月被你逼下马车   

与马儿一起奔跑的人

那个把冻硬的长鞭抽响划破夜色

击碎你叫嚣的人

——我的父亲

任你依旧折腾到连一根草也不放过

他也不再有知觉了



秋水简评:最打动我的是这首小诗的真情,看似平淡质朴的语言,却饱含对逝去父亲的深深怀念——一个典型的劳动人民的父亲形象,为了生活在寒风中挣扎、奔跑,与自然的、人世的寒风抗争,直至最后一息!由此诗歌的“冬天的风”就有了双重意义,让“我”的抒情也有了依托,这远比那些堆砌华丽辞藻,为赋新词强说愁要好得多!“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真情永远胜于多余的技巧!这首诗如果把“那些个色彩就被你喝退了”中的“个”去掉(过于口语化),就更简洁,完美了。



再谈对55号诗的理解



这首诗我感觉虽然语言冲淡质朴,但是看似舒缓的文字中却饱含对父亲深切的怀念——最后一句“他也不再有知觉了”便是很好的证明。其次这首诗其实用了象征的手法和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这样让读者读起来感觉感情更真切,更有带入感,更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诗歌把自然界的风和人生中的“寒风”融为一体,让风有了象征意义,“喊”其实是说风在刮,用拟人手法写出风之大,“那些个色彩就被你喝退了”是暗合了标题“冬天的风”让多彩的世界失色,“喝退”更写出寒风的凛冽无情,恰好与下文冬三月,父亲被寒风逼下马车相呼应,父亲在风中奔跑,冬夜甩响马鞭的描写也暗含了父亲与生活中的“寒风”抗争的倔强不屈的性格,这也让父亲的形象很丰满,更真切感人,也让诗者的抒情有了更可靠的依托。“你的懊恼占尽空旷”则写出了风无处不在,让原野更空旷。   

对于“你依旧折腾到连一根草也不放过”应该是写寒风的冷酷无情。

整首诗“你”应该是对风的称呼,一以贯通。

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怀念的,诗歌既有开头的扣题,又有对父亲怀念的破题,构思精巧,手法圆熟,语言冲淡,却涌动一股拳拳激情,是一首耐读的好诗!

当然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但基本理念都是相同的,我们渴望读到好诗,欣喜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破题,更希望通过诗文互动大家一起获得进步!我的个见也许有偏颇,望大家见谅!

个见也许有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房晓玲,笔名,云梦、秋水。赤峰市诗词学会会员、北山诗歌诗评编辑。在多家平台为诗作评。)











58.冬天的风



杨文叶(锡林郭勒)





雪花在寒冷中低眉

大地泛起白色的波浪



冰糖葫芦的叫卖声

在半空中,冰冻,又融化



卖冰糖葫芦的老人

用冬天的藤蔓

将海棠果串在一起   



也串起生活的暖。一片雪花

随风落入尘埃

捡拾半盏时光,轻煮寒烟



冉之简评:冰糖老人的叫卖声冻结又融化,生活既艰辛又温暖,这些都被“冬天的藤蔓串在一起”,巧妙的意像布置浑然天成。风是冬天的作品;诗是作者的心声;糖葫芦是老人的成果,这是他们对半盏时光的定位,也是生活的定位,其实,我们都如一片雪花,终究要落入尘埃,“轻煮寒烟”是心灵的通透。这或许是对美学和哲学的重新审定与延伸。一点建议,既然不用标点,就都不用,空格何偿不是标点?!(冉之:红山区文联、蓝太阳诗社、红山诗社、音乐文学蓝太阳艺术创作中心副主席。)



白乌兰简评:初读本诗就被诗中于寒冬中洋溢的温情所打动,“一个卖冰糖葫芦的老人用冬天的藤蔓串起生活的暖”瞬间就让这个有风的冬天多了几许暖意,而后再读又被作者富有表现力及生活气息的词句所打动:雪花“低眉”“大地泛起白色的波浪”,从天空到大地都覆盖了冬的寒冷,之后再写老人的叫卖声在空中“冰冻”,在天与地之间,人的气息也凝固了。这些语句让我们读出了刺骨的寒冷,但作者的诗情与他内心的暖意融合在一起,一个叫卖冰糖葫芦的老人并没有失去生活的热情,反而他把春天带进了这个寒冬之中,“串起生活的暖”,让人浮想联翩,感受到每个灯火安暖的屋内的欢声笑语,而雪花仿佛是冬的信使,它把这样的欢声笑语带到了每家每户。最后一句意境闲雅又唯美,“捡拾半盏时光”“轻煮寒烟”,仿佛让人看到在有风的冬天里闲适地围炉取暖,袅袅升起的炊烟煮开了生活的寒冷。(白乌兰: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喜欢读诗、写诗、评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 12:4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诗好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9 07:48 , Processed in 0.1093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