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回复: 5

论节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0 08: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屈铁钢 于 2024-2-1 09:20 编辑

抑,扬,顿,挫即节奏是诗人必须注意的。語气有起有跌,有转析,有波动,不可能一直是平的。注意并掌握节奏是让诗生动不二法门,是写诗的一个技巧。节奏是任何艺术的基本技巧。如音乐流暢,绘画视野的搭配,少不了节奏均衡与错落。戏剧的低潮与高潮亦如此。遗憾的是诗人不关心节奏,总是慢条斯理,心平气和神神叨叨,一个焖不烂,煮不熟的样儿,写下的句子拖拖拉拉,松松垮垮,没有紧凑感,通顺感,叫人如何读呢?缺少节奏原因在于没有遵守语法,写的句孑吞吞吐吐,要死不落气。节奏是写好诗好文的关键,要认真对待,不可漫不经心。只要把握好节奏感,一定会事倍功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09: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叹息时光飞纵,苦无知己,倍叹孤寂。公知把这一名篇称之为古代无韵诗代表作,标明无韵诗由来久之。却不知此诗节奏感强,多是用韵规定的。公知把节奏与用韵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节奏可以特立独行。不知也不想知音韵对节奏的影响。宋词从乐谱即词牌中跳出,单独成为一个诗的门类,是非常有节秦的。诗是不可能无节奏的,令人惊异的是,现代诗硬生生把这一不可能化为可能。你只要看本诗网有心人列出名诗人的诗就知道了,这些诗亢闷,拖沓,散乱,毫无节奏感,是文字垃圾!真是脸皮如城墙厚,是中国文人的恥辱!诗的起承转合,循序渐进,即令跳跃,跨越,也是藕断絲连,决不是凭白无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1 09: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屈铁钢 于 2024-2-1 09:07 编辑


作曲家把不同音符分高低上下起伏,产生了优美的歌曲,若是将音符放在同一平行线上,产生的是同一腔调即噪音。京剧的板眼即是节奏,说有板有眼即是说符合节奏,诗最忌就是一平到底。应该波澜起伏,有起有跌如潮落潮涨,云卷云舒,诗应如流云流水,开阖纵横,快,速,不可如龟爬蜗行,慢慢吞吞,是有生命的,光芒四射,激情四溢。何处停顿?何处终结?诗人心里有本册。轻重缓疾,上下主次,通过节奏使诗灵动。但做到这点,必须遵守语法,否则免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09: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屈铁钢 于 2024-2-2 09:12 编辑


网上写作是写作一个巨大的进步与攺变,可以加快写作的速度,可以快捷删改,与存储。几百万字小说三五个月就能写出来,用笔写作达数年之久。上网人数之多,如天文数字。但上诗网人不多,除了诗人,版主外,寥寥无几。只因现代诗无节奏,如何读呢?这是现代诗致命缺陷!造成这个致命缺陷原因是违反语法。毎天产生天量诗,但无一首诗可读。禸容,好坏姑且不论,无法读是不可逾越的。诗人尽写断句,破句,病句,语病,二三字,不知所云,名其妙。那些专家,教授诗人写的诗土得掉渣,俗不可耐,也不知是如何出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3 09: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屈铁钢 于 2024-2-3 10:20 编辑


用小棒槌敲打石琴键盘,分轻重疾缓,主次高低,便可听剄泉水叮咚般优美中听的石琴声,舞蹈必须符合节拍即节奏,否则无法进行。书法必须有间距,或轻或重,泼墨挥毫皆有章法可寻可凭,乱书决不是书法,不过是名家黔驴技穷。本诗网有心人列出名人诗,拖沓,亢长,散乱,毫无节奏,读无可读,评无可评,乃文字垃圾耳!节奏是诗的基本功,是不可缺的,缺了,诗就无法灵动,无法产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世界本不是平的,即令是大海,也有风云变幻,波涛起伏。动与靜亙相衬托,互相制衡,有动,才有靜,无静,何以动?现代诗之所以落败,原因在于无视节奏。如懒婆娘裹脚布短亦臭,长更臭!又如八十无牙老太太唠唠叨叨,不知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8: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所述,可见节奏对诗至关重要,诗人不可忽视。忽视了,就写不好诗,诗就索然无味,就无法读。节奏是自然形成的,随着感情的起伏,囗气的轻重缓急就出来了。节奏靠诗人自我调控。自我领悟是必需的,如小学生唱歌看老师打拍子是不可能的。多写,多改,多学习,多揣摩。久了,惯了,自然就收发自如,得心应手。千万不可违反语法,不可自作聪明,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写诗,偷不得懒。要么不写,一写就写好。(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17 04:38 , Processed in 0.08946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