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回复: 0

吉狄马加诗歌批判之四《吉勒布特的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 18: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勒布特的树

在原野上
是吉勒布特的树
树的影子
像一种碎片般的记忆
传递着
隐秘的词汇
(开篇这句想象有点诗意,虽然给读者带来的冲击感并不强烈。)
没有回答
只有巫师的钥匙
像翅膀
穿越那神灵的
疆域
(联想到巫师再继续展开想象,不过感觉缺少彝族特有的文化色彩。写彝族写自己的家乡不写彝族民风民俗不写父母亲人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是写作策略的失误,也是作品不出彩的根本原因,也说明本民族并没有深深打动作者的点,或者还是要归咎于吉狄马加的诗歌天赋不足诗歌技艺不够。)
树枝伸着
划破空气的寂静
每一片叶子
都凝视着宇宙的
沉思和透明的鸟儿
(抛开族人写树叶,这个写作视角就是错误的,因为只有人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人,将树和树叶拟人化只能弱化人类的情感传递效果。)
当风暴来临的时候
马匹的眼睛
可有纯粹的色调?
(这个问植入的很突兀,你要辅助表达什么呢?)
那些灰色的头发和土墙
已经在白昼中消失
(最能蕴含情感培育情感的“人”,刚入诗就“消失”了!吉狄马加太小瞧“人”了!没有“人”和“彝族特质”来助阵,吉狄马加的诗最终会“消失”。)
树弯曲着
在夏天最后一个夜晚
幻想的巢穴,飘向
这个地球更远的地方
(有点像臧棣的胡扯了,东一句西一句互不搭界,这都是虚的表现,明明有“彝人”、“彝族”这么鲜明靓丽的素材可用,吉狄马加偏偏要通过哪个民族都有的树来抒情。)
这是黑暗的海洋
没有声音的倾听
在吉勒布特无边的原野
只有树的虚幻的轮廓
成为一束:唯一的光!
————————
(这首诗吉狄马加就写了白天的树和夜晚的树,而且毫无章法只是靠东扯西拉来拼凑,身为读者我是一无所获,对作者的故乡和族人更是没有一丝感觉,因此这是吉狄马加最失败的作品,因为他在最应该得高分的素材上表现平庸,说明他的诗歌水平真实的样子就止步在此了。)

吉勒布特,诗人的故乡,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地带。

我写故乡的作品也不少,随手选《写意宁国》让吉狄马加长长见识,我为什么说大话吹牛逼,就是我要表现出自己小看吉狄马加,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惯着吉狄马加这类诗官员,就是在危害中国诗歌,我可没义务惯着吉狄马加,你若把诗写好能成为我的榜样,我见着你照样作揖礼拜。写不好就早点让贤,就算是诗官员,比你好的也大有人在,作品平庸又位高权重,只能祸害诗歌。



写意宁国

朵朵雪花飘过我的玻璃窗
屋外谁在以流星的手法运笔
谁把瑕疵巧雕成日月
谁在天空的歙砚磨出细匀的徽墨

谁轻松地一横一竖一撇
就勾勒出野村山城的辐辏
谁潇洒地一勾一点一皴
就凸显了公寓私墅的华盖

谁的赋彩这样放浪
把良田竹林铺满不做一处留白
谁的构图如此不羁
让名胜古迹散落无视笔墨章法

谁让三十几万画中人
躬耕于村落奔走于乡镇忙碌于城区
谁把不计其数的花鸟虫鱼泼洒进来
充分营造蓬勃的生机

谁用几万年岁月
造就了两千多平方公里浸透乡音乡情的宣纸
谁用天目山山脉黄山山脉特制了画框
让宁国千秋万代地传世

2008-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17 00:37 , Processed in 0.0784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