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回复: 0

薛时雨挽吴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8 0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薛时雨挽吴棠
贡发芹

薛时雨(1818-1885),清安徽滁州全椒县桑根乡人。字慰农,一字澍生,因祖居桑根山,晚号桑根老农。道光二十八年(1848)江南乡试解元,咸丰三年(1853)与其兄薛春黎同榜进士,次年授嘉兴知县,改嘉善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己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晚年主讲杭州崇文书院、金陵尊经书院、惜阴书院,弟子中有进士、湖南学政张预,进士、安徽巡抚冯熙,中国末科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等名人。薛时雨是晚清著名词人之一,著作颇丰,有《藤香馆诗删存》四卷、《藤香馆词删存》二卷、《西湖橹唱》、《江舟欸乃集》及《札礼》若干卷、《尊经书院课艺五刻》、《惜阴书院西斋课艺》八卷等。
薛时雨是与俞樾齐名的晚清楹联大家,楹联集《曾文正公荣哀录》即由其选刊传世。薛时雨挽吴棠联,乃为上乘之篇。
光绪二年,吴棠病逝于滁州故居,薛时雨时在南京。得到噩耗后,薛时雨为“雅故”吴棠撰写了两副挽联:
挽吴勤惠公
薛时雨
                               (一)
名在御屏风,由百里历兼圻,朴诚报国,宽厚临民,溯公德极鳌峰雪岭而遥,边徼同瞻,何止江淮颂遗爱;
学推乡祭酒,谢朝簪遂初服,刊误雠书,编年存稿,待我归话丰乐醉翁之胜,典型遽陨,那堪湖舫忆前游。
(二)又代
比端明受圣后之知,建牙秉钺,备极恩荣,记淮浦追随,待我略同师弟谊;
维六一哎滁山最胜。酒洌鱼肥,正堪颐养,怅菟裘终老,望公莫罄溯洄情。
吴勤惠公,即吴棠(1813-1876),清安徽泗州盱眙县三界市(今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人。字仲宣,一字仲仙,号棣华。道光十五年(1835)中江南乡试恩科举人,道光二十四年,大挑一等引见,奉旨以知县用。道光二十九年补江苏桃源县(今泗阳县)知县。历任清河知县、署邳州知州、徐州知府、徐州道、淮海道、淮徐道、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署漕运总督、实授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署两广总督、补闽浙总督、授钦差大臣等职,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加都察院都御史、兵部尚书衔。病逝后清廷予谥勤惠。吴棠著述也颇丰,刊行于世的有:奏稿十卷、《望三益斋诗文钞》十卷、《望三益存稿》五种十五卷 、《四川巡阅纪行诗》一卷、《韩诗外传校注》十卷(附补逸一卷)(辑)、《清河县志》二十四卷(修)。另刊刻《四书》、《五经》、四史、《文选》、《杜诗镜铨》及诸子集之属等书不计其数,编有《崇实课艺》(十七卷)、《滁泗赋存》、《椒陵赋存》、《盱眙吴氏族谱》(修)四卷等书。
全椒、盱眙均属历史名邑,虽分属于两州,但薛时雨与吴棠居住地相邻距离不过七十公里上下,属于邻宇。薛时雨小吴棠五岁,与其仲兄薛春黎作为当时儒乡最为出色的读书人,名噪皖东大地;吴棠十九岁补生员(考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江淮闻名。旧时代读书人慕名交游求学虽千里不远,何况七十公里上下呢?他们之间应当很早就已相识并接触交往,而且交往很多,友谊很深,互相礼遇有加。薛时雨曾在《重建醉翁亭碑记》中介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盱眙吴勤惠公时任蜀帅,方将移家为滁寓公。时雨雅故,以书干之,慨乎同心。”
第一联首先高度评价了吴棠的为官——“名在御屏风,由百里历兼圻”, 御屏,即皇帝用的屏风,指吴棠之名早在其任清河县令时即为咸丰皇帝所知:“天子知名淮海吏,苍生瞩属望间阿人。”;牧令为百里之官,圻,指边界,百里历兼圻,言吴棠由牧令而封疆。薛时雨曾在《题吴仲仙督部望三益斋诗稿即送赴川督任》一诗中颂扬吴棠从牧令到封圻的业绩——“吴公治行天下知,周历牧令跻兼圻。长淮千里作保障,扫荡枭獐平鲸鲵。八闽两浙困兵燹,轺车一到甘雨随。……”。其次是为人——“朴诚报国,宽厚临民”、为学——“学推乡祭酒,谢朝簪遂初服,刊误雠书,编年存稿”,留声边关——“边徼同瞻,何止江淮颂遗爱”。可见出生平民的吴棠一生经历不凡。由牧令登上封疆大吏高位,一生忠君报国,宽厚待人,诚心为民,学问执地方牛耳,刊刻大量经史子集书籍供给士林,惠及后人,边关都共同瞻仰,不光江淮地区颂扬恩惠。
联中着重谈到了吴棠资助薛时雨重建滁州醉翁亭之事,言吴棠曾致函薛时雨,等他回到滁州听取薛时雨介绍醉翁亭重建情况——“待我归话丰乐醉翁之胜”。
同治八年,薛时雨离开杭州,移居南京,执掌惜阴书院(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江南图书馆的前身)和尊经书院。约一年之后,薛时雨借闲暇时间,回到故乡全椒探视,因他自幼就仰慕欧阳修的道德文章、学识品格,就顺便拜谒了被太平军叛将李兆受纵兵毁坏了的醉翁亭,但见醉翁亭亭阁坍塌,断壁残垣;丰乐亭泉息树枯,荒草凄凄,任其下去,不光名亭消失,遗迹也将不存。薛时雨痛心疾首,回到南京后即萌生谋划重修醉翁亭、丰乐亭之意,以此报答故乡养育之恩。
薛时雨虽宦游二十多年,但一贫如洗,且重病缠身。重修醉翁亭又谈何容易?这时他想到了“雅故”吴棠,吴棠此时任四川总督,加都察院都御史、兵部尚书衔,但吴棠与成都将军崇实关系很僵,为崇实龃龉,处处受到崇实掣肘,早已萌生告老还乡回滁州做寓公之意。为此,薛时雨致函吴棠,致函内容不得而知,但肯定言辞恳切,打动了吴棠,吴棠“慨乎同心”。据说吴棠亲友也纷纷捐款,学生们更是倾囊相助。但离动工所需钱款还差很多。传薛时雨万般无奈,只得在南京玄武湖的赏荷亭摆桌设摊,鬻字募捐。游人早闻薛时雨大名,赶来购字者络绎不绝,一时间“洛阳纸贵”。薛时雨不顾年高体弱,经常带病坚持书写十多小时,累得手脚麻木,两眼昏花,眼泪直流,仍旧不肯辍笔。一年多时间辛苦奔波,修建工作终于动工。时间为同治十一年(1872年)。
估计动工后,薛时雨曾致函吴棠,说明情况。这一年的十一月,吴棠认真做了回复:
慰农仁兄阁下:顷接九月二十五日手书,袛悉前布寸棫,已邀青及,就维褆躬迪吉,潭第凝厘为颂。承示醉翁亭初秋已经兴工,来正可以竣事。昔贤胜迹,得阁下雅意筑修,俾复旧观,良深忻佩。将来丰乐,渐次补造,需费若干,当祈示及,仍当量为捐助也。……唯况瘁之余,归思甚切,林泉之想,梦寐时萦。安得偕我良友,优游散布于醉翁亭下,把槷联吟,一顷积愫。想阁下当亦有同情也。手肃布侯,即请道安不具。
乡愚弟吴棠顿首。
十一月十五日
信中,吴棠盛赞薛时雨修建醉翁亭之举,并表示,将来修造丰乐亭需要经费告诉他,他仍然将量力捐助,同时还表达了早日希望与良友薛时雨优游散步于醉翁亭下对弈吟诗之愿望。可以说,薛时雨集资修建醉翁亭,吴棠捐资修建醉翁亭,两人都心系醉翁,功在当时,利在后人。“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没有吴棠率先资助倡捐,哪来薛时雨醉翁亭前题下此千古名联?
但两人后来可能并未见面,吴棠即病逝。薛时雨忆及吴棠当年邀游西湖宴欢之美好往事,真是不堪回首——“那堪湖舫忆前游”。此事指同治丁卯年正月底,吴棠由闽浙总督调任四川总督,疏请陛见。二月初启程北上,路过杭州。期间,由于地方官僚曾连日邀请吴棠乘画舫游览西湖美景,并在湖上设宴款待吴棠,吴棠顺便邀请辞官三年多时间在杭州崇文书院任主讲的薛时雨一同赴宴,薛时雨特别难忘吴棠的知遇之举。本联联末注释:“与公西湖别后,遂未觌面。”说明薛时雨与吴棠杭州一别,一直没有再见过面。
第二联为代笔,代谁不清楚。挽者之意,即薛时雨之意:上联叙吴棠功德,犹如苏东坡一样受到圣后知遇(东坡去世后,其弟苏辙曾作《祭亡兄端明文》,称苏轼为端明殿学士),恩荣备极。同时述及与吴棠关系,亦师亦弟,可能是吴棠非常信任器重的幕僚。下联言吴棠情志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一般,深爱滁州山水田园,甘愿与民同乐。颐养正堪,即醉心山水,颐养天年,恰在此时。同时阐明自己心愿,盼吴棠终老故里,不忘过去交情友谊。对仗工整,表意贴切。
可以这样说,薛时雨的这两幅挽联,恰到好处地评价了吴棠一生重要功绩,盖棺论定,客观公允。
另有一挽吴棠名联,曾被误认为系薛时雨所撰,实为楹联大家俞樾代万小亭所拟。
挽吴勤惠公
万小庭
由牧令起家不十载,简在帝心,而监司、而开府,卅年来勤政惠民,允推柱石勋名,岂仅偏隅资保障;
     从成都返旆只九日,身骑箕尾,若闽浙、若江淮,千里外报功崇德,何况葭莩戚谊,曾陪下坐在门墙。
该联概述了吴棠仕宦历程,从牧令到开府四川,三十年勤政惠民,柱石勋高。“柱石勋高,栋梁望重”,是慈禧太后在《吴棠祭文》中对吴棠的评价。吴棠自成都返里九日病故,闽浙、江淮,千里之外都报功崇德。
万小庭,即万叶葑,字耐诚,一字筱亭,号小庭,清凤阳县人,居盱眙县三界市,咸丰辛亥举人,与其弟万叶崧均出自吴棠门下,与吴棠还是远门亲戚,时任苏州同城属县长洲县令。与俞樾关系密切,非常尊崇俞樾。
俞樾(1821-1907),自号曲园居士,系晚清国学大师。代万小亭撰写此挽联时虽中进士二十六年,但尚未出仕,仍寄居苏州城中,自筑曲园居住时曾得到万小庭慷慨资助。俞樾将此联收入其《春在堂楹联录存》录时,作了注释:“公名棠,以县令起家,官至四川总督,以病乞归,到家九日而卒,亦咸、同间名臣也。余曾承其延,主受尊经书院,以远不赴。今闻其卒,拟一联挽之,因循未果。万小庭大令,其门下士,又有葭莩戚,属余代撰此联,因录而存之。”说明了撰写此挽联缘由,有助于世人理解;也说明吴棠曾十分看重俞樾,令俞樾感念不已。代人撰联,又收入自己集中,说明俞樾对此联珍爱,视为己作。


贡发芹,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中国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评协会员,省民协、散协理事。曾任明光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六级职员,滁州市民协、散协常务副主席等职。出版有散文集《故园乡愁》《帝乡散记》、诗集《轻描淡写》《浮光掠影》、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文史随笔《明光史话》《史林拾荒》等 25部约700万字。作品入选百度题库、全国性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教材及《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国诗歌年编》等30余部作品集。获省社科通俗优秀读物奖、省金穗文学奖等省级奖项10余种及明光市一、二届政府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9-8 09:08 , Processed in 0.07573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