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回复: 19

呈某某某吟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9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他坛。为当事人计,隐去真名实姓。
呈某某某吟兄
尊敬的某某某吟兄:
      您好!思量再三,觉得还是专帖回复为宜,以示郑重。
      注意到某某某兄在王坤营先生《二狗子》下的留言了:
      “绝句专栏版规,默认平水韵,新韵需标注。
      印象中,诸如此类要求您已提过不止一次了。我也认真回复过不止一次了。比如,12月17日,在下曾经贴过这样一首习作:
咄咄怪事
嘎嘎未已复嘎嘎,两岸经年闹旱鸭。
莫道伊侪不会水,敢笑芸芸你我他!
      吟兄沙发点评:“鸭是仄声。”
      在下板凳回复:“我学的是平声,到处听到的也是平声。兄台能示范一下具体读音吗?音频、音标均可,愿闻其详。”
      吟兄地板赐教:“鸭,平水韵十七洽部。仄声,自己可以去查一下平水韵表。”
      在下5楼回复:“这个谁都知道,在下也不例外。关键是"韵乃声韵"、"音色关情"、"押韵实乃押音色"吧?”
      吟兄未予作答。
      忽然想起韵乃声韵先生多年前的一则十分著名的“悬赏启事”:
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该《悬赏启事》曾被到处转发,正文前还曾有个【特别说明】
      “【特别说明】绝非戏言。韵乃声韵一言九鼎,愿以人格担保兑现。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怎奈多年来重金悬赏之下,迄今未见任何一个勇者揭榜。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征服先生也曾有个天下皆知的《难倒当今诗词界的一个小儿科问题》。那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儿科问题是:
      “请问诸位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
       直接答“能”或“不能”即可,其他答案无效。谢谢合作!
      结果不计其数颇为有头有脸的平水大咖、中咖、小咖都选择回避,更有不少“成名人物”被问得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忽又想起大约十年前,吟者先生与本坛律诗专栏前首版风之歌先生的一段友好交流。印象中,吟者先生曾经明言:“默认平水,新韵标注”之规涉嫌歧视。并郑重建议律诗专栏将“新声”、“旧韵”作品“分栏设置”,这样就各不相扰了。风之歌先生当即表示“吟者建议有理,即行采纳。
      此外,也是多年前,本坛还曾惊现《古音韵大家纵论中国古代的普通话》(上、中、下)。限于篇幅,此处不赘。在此,只想向吟兄请教一下:
      1)现代读书音早已高度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已颁行二十多年了,贵版缘何至今沿袭前述规定呢?是迫于某种压力吗?
      2)现代读书音极为强势,这也是维护国家一统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今资讯那么发达,放眼天下,哪个优秀的现代读书人真个不懂普通话语音呢?
      3)请恕我直言,如果非要标注,也应是平水韵作品标注才是吧?另外,贵版可否参照吟者先生建议和风之歌先生拟议,将新声旧韵分栏设置呢?
      绝无冒犯吟兄之意,只是请教并商榷一二而已。尚望某某某吟兄明察!
                                                                                                                      寻找诗人拜呈
                                                                                                                     2024年12月2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4: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吟兄跟帖:
版规既然这样规定,大家还是遵守为好,至于有关平水韵好还是新韵好此类没结果的问题,这里不争论,好像版规里也有说明。谢谢兄台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4: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帖主回复某某某:
我也知道此等版规是“沿袭”下来的,与兄无涉。问题是既然涉嫌“歧视”,适当改改也在情理之中吧?呵呵~
其实我也没想争论,事实俱在,又有什么好争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4: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吟兄再跟帖:
默认平水韵,新韵标注,是论坛各版约定俗成的,包括各种活动,征稿等都是这样规定,不存在什么歧视,我本人也没有歧视新韵的想法,这样规定只是为了大家便于对是否合律的分辨,没必要纠结。用什么韵是自己的自由,不必在意。起码在绝句版我也没发现有谁会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5: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帖主再回某某某:


若是追溯起来,责任并不在论坛,更不在各版,而在诗词界中高端。其实不过“以讹传讹”而已矣。“韵乃声韵!”声韵,声韵,有声才有韵,若没有声,又哪儿来的韵呀?没有韵,又哪儿来的律呀?

当然,中基层广大诗友都是无辜的。为了赢得业内认可,若不盲目“跟风吃瓜”,又有什么办法呢?
更恐怖的是,境外势力趁机作祟久矣。不仅限定以“平水韵”为准,而且宣称采用《广韵》更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9: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星诗友乾明山人:
我估计这些境外势力也是洋鬼子,黄皮肤,白皮肤怎懂律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9: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志愿者 于 2024-12-31 15:31 编辑

帖主回复乾明山人:
还真是的。我说的那起连续十几年的恶搞事件,居然是由黄皮肤的真洋鬼子主导,同样黄皮肤的假洋鬼子助阵的。至于白皮肤的洋鬼子,资深汉学家中应该还是有人懂律的,只是极少极少,更应不屑参与“国际性背靠背式诗赛骗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22: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帖主继续回复乾明山人:

那场由东倭主导的国际性诗词大赛“作品要求”中的相关原文是:
作品以“平水韵”为准(采用《广韵》更佳),不收《中华通韵》等新韵作品。

平水韵也好,《切韵》、《唐韵》也好,《广韵》、《集韵》也罢,究竟应该如何确读呢?连郑张尚芳先生那样的古音韵大家都“拎不清”的事情,小日本的学术骗子究竟是凭什么认定“采用《广韵》更佳”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1 14: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帖主回复某某某:

最恐怖的是,连号称“服务于中小学生”的堂堂国标《中华通韵》,居然也“不以听定,反以视决”!中国韵文学会会长级别的钟大咖更在《 对《中华通韵》颁行一事的四点浅见》中白纸黑字地公然宣称:“《中华通韵》与此前私人编写的各种新韵书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划分韵部。韵头i、u、ü除外,只有韵腹的字,韵腹相同即视为同韵;兼有韵腹与韵尾的字,韵腹与韵尾完全相同方视为同韵。发音相近者,一律不予合并。这样的划分,更严谨,更符合学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1 14: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帖主继续回复某某某:


殊不知,《汉语拼音方案》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汉字拉丁化”的产物,为汉字注音只是阶段性辅助功能。关键是囿于“文字尚形”原则,多处都有改写,致使其确切表音功能大打折扣。比如,ie、üe之e并非单韵母e,而应是ê,诸如此类情形多啦!作为拉丁化文字之基础或雏形,《汉语拼音方案》固然堪称当时最佳方案,但是,作为音标系统,当时、现在、将来都远远谈不上最佳!中高端那么多颇为有头有脸的人物竟置舌间耳畔的现代读书音语音系统于不顾,公然“拿着不是当理说”,成何体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5 06:23 , Processed in 0.07980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