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元业 于 2025-1-10 09:16 编辑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陈湖、正空 本期责任编辑:元业
一、榜单
【状元卷】 1.天空 王凤飞
【榜眼卷】 1.夜的素描 三点的海 2.路灯下 邓小玲
【探花卷】 1.漳河,漳河 彭剑明 2.两地书 胡有琪 3.我就不喜欢了 小乐 4.观戏 养心兰 5.钓雪 周建好 6.火车站 江玉中 7.我的鹦鹉 克文 8.微信好友 一叶天下
【同题卷】 1.夜的素描舒布衣
二、编辑小记 又是一年春来时。一边选编这期的中诗简牍,一边在心中告诫自己:又一年了,中诗简牍也长一岁了。中诗简牍栏目开设以来,我一直参与其中,看着她长大变得楚楚动人了。这么年来,我们默默地坚守着《中诗简牍》栏目,只是为了坚守初心,只是为了与爱好诗歌的朋友们一起坚守心中的诗意不懈地走下去---向着心中那束理想的光。 面对诗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期中诗简牍中的诗并不能令人眼前一亮,但起码有着作者真诚的诗意的表露,这也是诗歌爱好者们加强交流的一种具体体现。 2025年已来临,我们依然会已无既往地坚持把这个栏目办下去。只要心中有诗意,生活就会依然美好。 元业于2025年1月8日
三、上榜作品
【状元卷】 1.天空 文‖王凤飞
我见过最美的天空 是在李梅家打谷场的麦秸堆上 那种蓝 是纯净的蓝 水汪汪的蓝 流动的蓝 我和李梅躺在麦秸堆上 生怕它 劈头盖脸地掉下来
元业读诗:“是在李梅家打谷场的麦秸堆上”看到“最美的天空”,当时,“我和李梅躺在麦秸堆上”,天空是“蓝”的,“纯净”、“兰汪汪”、“流动”着,跟我们今年的丰收一样美到了心里。这样的美,是自然的美,从平静的叙述中跳脱出来,这自得的气息,极具灵性、温暖、阳光,让人不禁心神向往。
【榜眼卷】
1.夜的素描 文‖三点的海
我只能用留白 才能画出月亮的寒光
暗示会一层层剥离 隐去疼痛的本质 成为火把
有人把路口挂到树上 巨大的未知里,一个孩子 睫毛上沙沙作响
直到我们失去眼睛 没有找到那声哭泣
黎落读诗:沉浸式写作,更容易输出写者的情绪价值,获得认可度和共情性。诗歌很清晰,脉络和逻辑都在这里。对月亮这个主要意象的衔接延展一直很集中,“一个孩子在睫毛上沙沙作响”,打动到我了。
2.路灯下 文 | 邓小玲
一个雨夜,我站在路灯下 影子正好和灯杆的影子叠合在一起 好似雨中两个孤独的人相逢 紧紧地拥抱着 风一阵一阵地吹着 也没有把他们分开 地面上雨水越聚越多 像两个人流出了一生的泪水
老家梦泉读诗: 一首诗往往是由感觉诱发的,特别是最初的感觉。我想这首诗也是如此。雨夜站在路灯下,偶然发现自己的影子和灯杆的影子重合,像两个孤独的人相逢,紧紧地拥抱着。抽象的情感期冀与孤独被具象化地呈现出来。接着进一步细化、渲染:“风一阵一阵地吹着/也没有把他们分开”,“影子”的坚守与时下情感异化多变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瞬间击中读者的软肋,流下感动的泪水,加上雨水和泪水的共性特征,于是,便有了合情、合景、合理的尾句:“地面上雨水越聚越多/像两个人流出了一生的泪水”。由一个场景诱发,加上适当的修辞手法,象触心,心生幻象,一首可视、可听、可触、可思的小诗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探花卷】
1.漳河,漳河 文‖彭剑明
不说海了,海洋大的无法想象 就说海的根须,长江 长江的长,无法用脚步丈量 就说长江的血管,青弋江 不,我要说的是毛细血管,漳河
漳河土生土长,周围的组织 就是南陵的青山,田野,村庄 南陵人就是漳河滋润的数十万细胞
在外闯荡的南陵人,如果遇到海就大喊一声: 漳河,漳河,会有一滴水跳上浪花,回头看你
老家梦泉读诗: 这首类似雷平阳的《亲人》,逐步缩小视角,不同的是:它缩小后又别样荡开,并再次聚焦凝视,用惊艳的尾句点亮诗意。
2.两地书 文‖胡有琪
只寄一些甜蜜的口水话 浇灌你
我把一本书当创可贴 贴在异乡的伤口上 用文字疗伤
然后 用一盏灯挤出黑夜的毒 并沏一杯思念 独品 你的甜
并把你的文字都雕刻成一只只蝴蝶 在我的灵魂里放牧春天
陈湖读诗:口语话把日常的情语落到实处,创口贴有治愈小伤口的作用,文字疗伤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黑夜的毒适合用思念爱人的甜来解,而在他乡之人能在灵魂里放牧春天,既是一种重构也是一种和解。
3.我就不喜欢了 文‖小乐
喝红酒时 我喜欢听两只高脚杯 轻轻碰撞发出的声音 悦耳,清脆 如果三只 或者更多只碰撞 我就不喜欢了。
元业读诗:用“两只高脚杯”替代两个互相“喜欢”着对方的人,这“喜欢”是人世间最美妙的感受。爱着的人,不喜欢别人的插足,通过而这喜欢,来自听觉,那“轻轻碰触发出的声音”,不愿打扰的心境,将抽象化为具象,寓意深刻,令人再三回味。
4.观戏 文‖养心兰
台上竹板越来越紧 台下,雪下得也越来越紧 不一会儿,几头染黑的白发又被还原回来
观者?戏者? 小马扎是唯一清醒者
黎落读诗:一首充满思辨的小诗,处处暗藏机锋。譬如:台上,台下。黑和白。观和戏,混沌和清醒。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从中读到它的急迫,无奈,辗转。也读到一种轮回和天命。
5.钓雪 文‖周建好
芦苇打很早就坐在河边 钓得白了头发 也没钓到一场雪
气得柳树脱光衣服 甩下千条丝线 也只钓到半江夕阳
梅树抿嘴一笑 伸出枝条 用一朵梅花作诱饵 轻易地钓来一场大雪
老家梦泉读诗:这首小诗写得很幽默、很调皮,让人忍禁不住,窃笑一番。笑后细品,芦苇,柳树,梅树三种拟人手法的运用活灵活现,各具特色,至于为何梅树能轻易钓来一场大雪,这貌似无理的表象背后深潜着诗写的玄机:即诗意的真实,或诗写的至境——无理而妙。细究这和三者背后的文化底蕴有关,相较而言,梅花与雪的文化勾连要深厚得多。比如如下诗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6.火车站 文‖江玉中
时间,是最好的药。被你见证过的游子 终于,治愈了流浪之苦——
这不是奇迹。而是你自带温暖 看着那来来往往,一张张 陌生而又熟悉的 花一样的面孔,春天,又近了一步
陈湖读诗:有人离去,就有人归来,是离别亦是重逢,游子与归人只是时间问题。喜欢小诗的结尾:“花一样的面孔,春天,又近了一步”。春天是美好,幸福的。
7.我的鹦鹉 文‖克文
天鹅向南飞去 是什么颜色 天鹅向北飞去 是什么颜色 什么白天鹅黑天鹅 都不是我的天鹅
我的鹦鹉从笼里飞了出来 也像天鹅一样 从不说出一句人话
顾念读诗:人与人之间的心境并不相通,我无法揣摩诗人在写这首诗的心理状态,但我读到这首诗的第一感觉大概是惶惶然不知所以,说不上来为什么,有一些惘然。因此这首诗仅做推荐,希望你们喜欢。
8.微信好友 文‖一叶天下
前几天,有好友更改微信名 被我不小心拉黑 重新添加,将那些过往 转存到新名字下,并做好备注与标签
只是半生已过,很多习惯 难以改变,新名字只能当作转接口 我念旧。所有经历的岁月都储存 只是失联的人越来越多
一想到,每个人都是节点 就很少再添加好友了
顾念读诗:人都是生下来,然后活上一段时间,之后死去,所以其实想想,人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微信好友躺在通讯录里,拉黑不拉黑都是一个符号,或者一种象征,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集无限接近又无限远。这首诗的感怀其实是大实话,不添加好友,是因为恐惧于失联的人越来越多,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读安东尼奥·波尔基亚《声音集》里的句子: “我与世间万物只余一步之遥,并就此停驻,与一切保持距离,就一步。”
【同题卷】
夜的素描
文/舒布衣
点亮一盏灯
褪去黑夜的长袍。在北风呼啸中
一场雪,正在山野里赶路,我已嗅到了
梅花初开的香。想象着雪花一样的白
我轻挑灯花,举起一杯他乡的酒
姐姐,在德令哈,我想起海子
也想起了你 元业读诗:这首诗,写“夜”写得是点亮灯,写了雪,梅花,用白对峙黑,用白辩证黑。“我轻挑灯花”以及“一场雪,正在山野里赶路,我已嗅到了/梅花初开的香”这样的句子,极其迷人,最后落脚到孩子,德令哈,落脚到姐姐,嫁接了另一个诗篇的内容,却丝毫没有被凿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