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约记者整理
记者:
重温第一章第二节《从“媒体定位”看叶先生的第一身份》,依然触目惊心啊!诸多“官媒定位”中,11月25日央视《朝闻天下》的说法无疑最为典型,最具权威,影响也最大。有鉴于此,还是摘录几段《朝闻天下》相关报道原文吧: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昨天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是北京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材生,加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叶嘉莹是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她被称作是“诗词的女儿”。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叶嘉莹曾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西城察院胡同一个四合院内,本姓纳兰,与清末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
“在西方从事教学工作,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贡献。”
“1990年,叶嘉莹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吟者:
“朝闻天下”这几段报道原文中,至少有三点尤为值得诗词学术界关注:
首先,《朝闻天下》的报道也是先称叶先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然后才称“南开大学讲席教授”的。这说明诸多重要“官媒”的“口径”是一致的。
其次,称叶先生“与清末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虽是个低级错误,却似小实大,因为那毕竟是央视嘛!同时暴露出诸多媒体都在“跟风造势”的问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贡献”之谓简直错得离谱嘛!此前曾经谈及,此处不赘。
另外,几乎所有“官媒”资讯中,大抵都回避了叶先生的“国籍”问题。吟者早就说过,叶先生乃是“充其量的加拿大籍二流学者”,这个细节非常重要。
记者:
有道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叶先生不仅是“加拿大国籍”,其诸多“神级名号”中,“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无疑最为响亮,最为耀眼,同时也最骇人吧?
吟者:
是的。“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乃是地地道道的学术名号。“加拿大”啊!“皇家学会”啊!“院士”啊!能不骇人吗?真个吓倒了一大片,蒙蔽了一大片啊!
记者:
殊不知,“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这一“神级名号”的分量反而最轻。是吧?
吟者:
这得稍微掰扯一下。在“总人口才四千多万的一个英语国家”,叶先生“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之“推举者”“投票选举者”、“最终厘定者”中,究竟能有几个“中国古典文学大行家”呀?纵然真有个别行家,也应是“半吊子”型的嘛!总体上也应属“外行愣推”嘛!一如中诗学会“野蛮推举带头大哥”嘛!
记者:
无论如何,既然“加拿大皇家学会”能把如此“神级名号”单独授予叶先生,说明叶先生在加拿大国内的“中国古典文学学者”中应属首屈一指的吧?
吟者:
问题是叶嘉莹先生的“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并非针对“加拿大文学研究”,也不是针对“比较文学研究”的,而是针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啊!
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个重大疑问:推举者、投票选举者、最终厘定者中,究竟能有几人真正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呢?几乎寡到无嘛!
记者:
“加拿大皇家学会会长/副会长/院士中”中,连一个“中国古典诗词行家”都没有吧?然则,彼等愣封的“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名号究竟能有几斤几两呢?
吟者:
应该“比鸡毛没重多少”吧?一如中诗学会所推举的“双料外行”型带头大哥!还有个问题,就是前曾谈及的叶先生的“国籍”问题。网上曾有多个加入外国国籍“宣誓词”版本。比如,加入美国和加拿大国籍时宣誓词分别如下:
“我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护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内和国外所有的敌人。我将真诚地效忠美国。当法律要求时,我愿为保卫美国拿起武器,当法律要求时,我会为美国做非战斗性之军事服务,当法律要求时,我会在政府官员指挥下为国家做重要工作。我在此自由宣誓,绝无任何心智障碍、借口或保留,请上帝保佑我。”
“我将忠实地效忠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她的后嗣和继任者;我将切实遵守加拿大的法律,履行作为加拿大公民的责任。”
记者:
此外,加入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国籍的宣誓词中也有“我将忠诚于大英帝国”、“我将为法兰西无懈奋斗,为法兰西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我宣誓忠于澳大利亚和它的人民”、“我发誓遵守日本国宪法和法令”之类字样呢!不可不察啊!
吟者: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时段、不同版本之间略有出入,但是,诸多“美西方国家入籍宣誓词”中,显然都有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之点是雷打不动的,那就是:
“效忠于国籍所在国实属天经地义。”
记者:
这就是说,纵然叶嘉莹先生“效忠于加拿大”,也照例是“天经地义”的喽?
吟者:
以“国籍”和“誓词”的角度观之,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却无可厚非。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但是,终须“听其言,观其行”嘛!
记者:
叶先生乃是“中诗学会”原始股,是创会发起人之一,也是资深顾问。值得注意的是,中诗学会创会之前,叶先生便已在美加闯荡多年,一直声不彰名不显,“中诗学会成立不久”,加拿大皇家学会便慷慨授予其“院士”名号了啊!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这一有如“天上掉馅饼”的“天降神级名号”,在境内外“牛鬼蛇神”眼中毕竟“非同小可”啊!起码为叶先生日后推销“非中国式诗论”,进而成为中诗学会事实上的“太上皇”,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了吧?
吟者: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关键是“授予时机的拿捏”可谓“恰到好处”啊!
更值得注意的是,叶先生前脚刚在《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演讲中以“非学术方式”、并以“颠覆知人论世”、“转而知人论诗”方法,高调得出“这个汪精卫真是写得好,尽管他外表上做了大家以为是汉奸做的事情,但从他的内心看他绝不是一个汉奸”之荒谬结论,“学术性”的中诗学会后脚便高调授予叶先生“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此后更将一系列“顶级桂冠”戴在叶先生头上啊!以致整个业内开启了“黄袍加身”、“争戴高帽”模式,“骚操作”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啊!
由是观之,倒是难怪《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叶嘉莹同志逝世》称叶嘉莹先生为“中国古典诗词领域领军人物”呢!叶先生实乃中诗学会之“太上皇”嘛!
记者:
我怎觉得,包括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和中诗学会出让“中华诗教理念”在内的无数铁的事实表明,诸多相关“事件”总是透着那么一股子“不对劲”呢?叶嘉莹先生八成是被“加拿大皇家学会”和“中诗学会”利用了吧?
吟者:
岂止你觉得“不对劲”啊!稍具常识者、稍具家国情怀者,谁都觉得“不对劲”嘛!相当程度上,叶先生的确被“加拿大皇家学会”和“中诗学会”利用了啊!中诗学会和各级学会官网上“指猴为马”的“诗教在线”不就是明证吗?
由比叶先生还长一辈的中国大陆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和年龄略长于叶先生的中国台湾著名学者高阳先生对叶先生的“不屑式点评”可知,叶先生“盛名之下,其实不副”嘛!“加拿大皇家学会”、“中诗学会”不过是利用叶氏牌位而已。
一言以蔽之,“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也不过尔尔!“炒作造英雄”而已矣!
记者:
叶嘉莹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无疑最具破坏力。其“超级大神”地位,不过是“各有所图”的境内外势力联袂发动的这场“史无前例”的“造神运动”的产物,不过是旨在“吓唬人”,刻意营造一种“狐假虎威效应”而已吧?
吟者:
完全可以这么说:“境内外三大咸猪之手”联袂“炒作”而已。在此基础上,“官威浩荡”、“鹊巢鸠占”、“挂羊头卖狗肉”的中诗学会中高端“强权外行老干”乃至“雅腐大中小鳄”愣造一个“超级大神”,同时踢开“真正的诗词学术精英”,反而“专门大力吸收强权外行老干”及其“舔夫、轿夫、吹鼓手”,如是而已矣。
记者:
总之是脱离了党和政府的有效掌控吧?彼等如此“骚操作”猫腻安在呀?
吟者:
至少有三层猫腻:其一,“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这等“天降神级名号”太骇人了!在“崇洋媚外”者流眼里,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呢!何况“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呀?其二,境内外“争抱叶先生粗腿”、“争搂叶先生后腰”的“既得利益集团”谁也不肯收手!其三,叶先生的“非中国式诗论”是“去中国化”的!
其三最为恐怖啊!前曾谈及叶先生的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居然全都严重关乎“关键染色体”啊!当代主流所谓古典诗词真个早就“既不姓古典,更不姓中华”了啊!“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在他们不知不觉中把他们有价值的东西换成赝品,并使他们相信这些假的东西”之类鬼蜮伎俩全都高度应验了啊!
当然,最深层次的猫腻则在于,“境外颠覆势力”、“文化间谍”、“诗词汉奸”乃至“雅腐大中小鳄”,以及“大发而特发诗难财”的“诗词企业家”们,全都看清了叶先生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的巨大利用价值!一旦“继续高擎叶氏学术大旗”,境内外各路“牛鬼蛇神”便可永久性地共同受益了。这才是最致命的啊!
然则“家国情怀”安在耶?“让狗吃了”呗!“巨额雅腐暴利”诱惑之下,谁还顾得了那么多啊!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性”的中诗学会才是罪魁祸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