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2

明光“贡鱼”——池河梅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2 18: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光“贡鱼”——池河梅鱼


                               贡发芹


     明光境内马岗至抹山九道湾之间的池河里生长一种特别的鱼———梅鱼。 梅鱼
肉质鲜嫩,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当地有“梅雨季节食梅鱼”的
说法。 梅鱼为明光地方特产,当地人一直称梅鱼为“贡鱼”,这是怎么回事呢?
    明光池河梅鱼是安徽省独有的濒危鱼种,主要产于明光境内的池河水域。 梅鱼的
最佳食用时间为黄梅时节,因其“色白如银,浆汁似奶,肉嫩味鲜,绝无仅有”,一直
被列为席上珍品,早已闻名遐迩。
     明光在明朝时属盱眙县灵迹乡,朱元璋登基后明光集开铺,发展迅速。 明光是
朱元璋诞生地,明光人就选择梅鱼做珍馐献给皇帝享用。
      清乾隆年间,一个盼食梅鱼心切的盱眙知县刚一到任,就令小吏送梅鱼给他品
尝。 小吏不敢怠慢,却心中犯难,由于“梅白鱼极为娇贵,脱水就死”,即使从池河
清水湾取水,将鱼养在水中,送到一百二十里外的县城,鱼也不能成活,无法做到活
水煮活鱼。 但是,叫知县亲自来到池河边上吃梅鱼,似乎也不妥。
     就在小吏万般无奈时,吏妻想了一个点子。 她找来木工,制作一副火炉担子,
按传统方法,将鱼洗净,放入锅中,配制好佐料,用火慢慢蒸煮,同时,令两个壮汉轮
换挑起鱼担,向县城走去。
     俗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 鱼煮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鲜。 等壮汉将鱼担挑到县
城,送到知县老爷面前时,鱼味正浓,汤白如奶,香气扑鼻,知县吃了赞不绝口。
此事很快被传开,连乾隆也知道了。 乾隆可是个美食家,听说梅鱼鲜美之后,
就记在心上。 一次乾隆下江南时,到南京住进江宁织造府,首先就提出要品尝
梅鱼。
      江宁织造府的人立即通知盱眙知县,知县老爷不敢怠慢,亲临明光督办此事。
怎么才能让皇上吃上新鲜的梅鱼呢? 这可是一个难题。 知县绞尽脑汁,急得团团
转。 一位师爷想出一个绝招:挑选最佳骑手,预备快马一匹,马背上驮着火炉挑子,
煮着刚下锅的梅鱼,沿着官府驿道,快马加鞭,向江宁奔驰而去。
     一路上驿站互相接力,换马快跑,明光到江宁二百余里,五六个时辰马即到达,
鱼正好煮透,清香四溢,诱人垂涎。
     乾隆品尝之后连声称好,在褒奖盱眙知县的同时,命令每年的梅雨季节将此鱼
供奉朝廷。 从此,梅鱼就成了专供皇上享用的明光“贡鱼”了。














        贡发芹,笔名亚鲁,贡晖,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三级律师,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徽散文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安徽省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滁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有诗集《蹒跚学步》、《浅唱低吟》、《柔声细语》、《轻描淡写》、《浮光掠影》等,散文集《帝乡散记》(38.8万字)、《帝乡散忆》(42万字)、《故园乡愁》(30万字)、《明光史话》(40万字)、《史林拾荒》(34万字),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27万字),民间文学《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安徽滁州·明光卷》(41万字,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传说·安徽明光卷》(50万字),史学专著《吴棠史料》(35万字)、《明光历史人物》(50万字)、《明光人文概览》(16万字)、《明光政协史》(二卷)(上、下册,115万字,主编)、《嘉山县志》(80万字,点校)等作品集25部约700万字。作品入选《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国诗歌年编》、《滁州文学六十年》、《滁州散文选》、《滁州诗歌选》等30余种文集,其中散文《举人巧对朱元璋》河北少儿出版社《小学语文同步阅读》(五年级A版)课外教材、散文《寻找芦苇地》入选全国性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明光史话》、《史林拾荒》、《轻描淡写》、《管见孔识》等5部书收入百度百科词条。曾获安徽省社科普及优秀读物奖、安徽省金穗文学奖、中国散文年会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奖、屈原诗歌奖、《文学界》优秀作品奖等十数种省级以上奖项即明光史人民政府第一、二届文学奖。

地址:安徽省明光市龙山路206号安徽恒维律师事务所,手机 13956291883。邮箱:gongfaqin@126.com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3 09: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加亮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3 05:47 , Processed in 0.10216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