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回复: 0

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第三章第三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7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志愿者 于 2025-1-27 18:23 编辑

转自他坛:


25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
本系列主题:“叶氏学术大旗不砍,中华传统诗难未已”
第三章  “以情代诗论”和“知人论诗论”的恶劣影响
第三节  “知人论诗论”的由来及其“去中国化”实质

文/特约记者整理

记者:



说完《“以情代诗论”的由来及其“去艺术化”实质》和《“以情代诗论”与“泰斗/巨擘”名号极不相称》,下面该说叶先生的“知人论诗论” 及其“去中国化”实质了吧?

吟者:

是的。知人论诗论”实在太过荒诞,更恐怖至极啊!恐怖就恐怖在,“知人论诗论”居然连“以情代诗论”中“强调情动于中”的“合理成分”也给一笔勾销了!恐怖还恐怖在,“知人论诗论”居然为铺天盖地“祸国殃民害官”的“背靠背式诗赛骗局”提供了理论基础!恐怖更恐怖在,“知人论诗论”连“汪精卫那么大个汉奸”都能轻易洗白!若是洗白个“雅腐大中小鳄”什么的,那还不是“易如反掌”吗?

记者:

干系如此重大,就再简单谈谈“知人论诗论”的由来及其“去中国化”实质吧!

吟者:

知人论诗”与“知人论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如“云泥之别”啊!以“破坏烈度”的角度观之,“知人论诗论”才是叶嘉莹先生“原生版非中国式诗论”之核心!鉴于叶先生仙逝之后那波“盖棺论定”逆流“实在太过逆天”,“叶落根深枝更茂,先生遗梦后生圆”更是“实在太过瘆人、太过恐怖”,那就再简单说说吧。

记者:

鉴于诗词圈内包括您的诸多文论在内的诸多批叶言论已被禁删殆尽,建议还是紧密围绕《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中这个荒谬结论的形成过程来谈吧:

“这个汪精卫真是写得好,尽管他外表上做了大家以为是汉奸做的事情,但从他的内心看他绝不是一个汉奸。”

吟者:

这一“荒谬结论”的“震撼指数”堪称“绝顶”,可谓“石破天惊”啊!怎奈其出笼过程却是“突如其来”,一如“以情代诗论”出笼过程中的“就是说”云云。

先说明一下吧。据“道客巴巴”上的《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后附说明:

此为台大文学院•简静惠人文讲座邀请叶嘉莹教授举行专题演讲之一,时间:二〇〇七年十月四日,地点:洪建全基金会,敏隆讲堂。

其实,早在21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第一章第十三节《造神运动催生的各路大神其实并没有那么神》中,吟者便曾以专节形式郑重谈过叶先生的“知人论诗论”了。行文过程中,曾经先后13次点破“知人论诗”。吟者一直坚持认为,若就“破坏烈度”而言,叶先生在《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中“以学术的名义”却又“以非学术方式”得出此等“荒谬结论”、“公然为大汉奸汪精卫招魂”倒还在其次,对“知人论世”文学批评传统的“根本性颠覆”,才是“最致命”的啊!

在《造神运动催生的各路大神其实并没有那么神》中,吟者曾有这样几段原文:

《孟子·万章下》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对这段话通常的理解大抵是,要想真正读懂某人的诗章,首先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并且研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乃至具体创作背景。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理解特定作者的行为、情感、思想及其变化过程,进而透过文本表象去鉴别感发的真伪、人心的善恶乃至人物的好坏。稍具常识的朋友都知道,“知人论世”就是从这儿来的,并且堪称我泱泱大中华两千多年来一直奉行的文学批评优良传统。

非常遗憾,被誉为现阶段古典诗词超级鉴赏大家的叶嘉莹先生,居然恰恰在对她而言原本并不算太难的关口上栽了跟头:由对汪氏早期作品知人论世转而对后期作品知人论诗。叶文的要害之处,涉嫌为汪逆翻案只是一个方面,对本已雪上加霜的中国当代古典诗词评论所造成的负面示范作用及其不良影响,则是不可估量的,这一点或许更具警醒价值。须知,摒弃知人论世,转而知人论诗,此乃传统文学批评层面的重大原则性错误,稍具常识的论者都能轻易避之,叶先生那样的超级大神,居然因犯常识性错误而遭遇了如彼严重的滑铁卢,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为了在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彻底破除迷信,全面解放思想,进而团结一致奔向2035,个中学术原委,实在是不可不察,不可不论。

为了探求叶嘉莹先生如此重大原则性错误的学术根源,吟者认真研读了《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全文。未曾掩卷,便已愕然。吟者惊诧异常地发现,在得出从汪逆内心看“他绝不是一个汉奸”这一荒谬结论之前,叶先生曾经先后九次廉价点题,其主要依据,居然只是《被逮口占》四首、《见人析车轮为薪为作此歌》和汪氏早期经历,以及叛变大革命之前的个别诗词作品,而汪逆叛变革命直至叛国沦为汉奸期间的所有经历,叶先生居然只字未提。如此荒唐立论之道,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不妨按照叶文的行文顺序,大致梳理一下叶先生先后九次廉价点题,进而得出“从他的内心看他绝不是一个汉奸”荒谬结论的立论过程和相关依据:

……

省略号处乃是对叶嘉莹先生先后九次“廉价点题”的评析内容。鉴于21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之后,不久以前的《“把荒诞当事业做”的中诗学会必须立即坚决全面取缔》系列又曾谈及,而《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就在网上摆着,天下同仁并列位看官尽可自行搜读并按图索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拟赘述了。

记者:

还是强调一下《造神运动催生的各路大神其实并没有那么神》中的几段【讨论】吧。天下同仁并列位看官尽可自行搜读《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对照阅读。
此乃您对叶先生第四次“廉价点题”的【讨论】原文:

“请注意,此时叶先生尚未具体讲解《被逮口占》四首,也未具体谈及汪逆其它诗词。换言之,与前三次一样,这第四次点题也完全是泛泛而论的。连汪氏最为著名的《被逮口占》四首尚未具体解读呢,便已先后四次点题了。不禁想起“三人成虎”之说,继而又想起“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之说。叶先生泛泛地再三重复性点题,显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类似的效果。纵然说服不了别人,她自己恐怕早已被自己说服了,所以才不厌其烦地如是再三再四空洞地点题吧?”
此乃对叶先生第五次“廉价点题”的【讨论】原文:

“业已先后五次明里暗里点题之际,就汪氏诗词而言,叶先生不过只是具体讲解了《被逮口占》四首而已。不过,尽管如此,叶文至此,也还算得言之成理、大致不错的。为什么呢?因为此前叶先生对汪氏早期经历及其重要细节的铺垫,基本上可以佐证这一点,完全可以视为知人论世,并且算得中规中矩。须知,此时的汪精卫还是一个敢于行刺摄政王的义士,时至今日,尚无足够的史料可以否定这一点。

吟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后形势居然急转直下,本来尚属中规中矩的立论性阐述,转眼之间就变了味儿了。”

此乃对叶先生第六次“廉价点题”的【讨论】原文:“在此,叶先生不仅施展了一招唯有武侠小说中才得一见的乾坤大挪移绝学,而且祭出时空穿越神技,更有断章取义之嫌。《不应为当了汉奸的汪精卫招魂——致叶嘉莹先生公开信》作者丁毅先生曾经查证过胡适原话,叶先生引文之后,胡适日记中其实还有如下内容:

“他总觉得,“我性命尚不顾,你们还不能相信我吗?”性命不顾是一件事,所主张的是与非,是另外一件事。比如酷吏自夸不要钱,就不会做错事,不知不要钱与做错事是两件不相干的事呵!”

另有资料显示,胡适先生其实也是“低调俱乐部”成员之一。”

此乃对叶先生第七次“廉价点题”的【讨论】原文:

“让人实在无法理解的是,直到此时,亦即业已不厌其烦地七次点题之际,叶文不过是具体引用并讲解了《被逮口占》四首罢了,尚未具体谈及此后尤其是汪逆沦为汉奸期间任何一首/阕诗词,更无任何具体的后期事例佐证。

仅仅囿于汪氏早期经历和《被逮口占》四首,便如此不厌其烦却又苍白无力地反复点题,慢说七次,即便重复七十次、七百次、七千次、七万次,又能说明什么呢?早期汪义士与晚期汪汉奸的行事作为毕竟判若两人嘛,总得适当过度一下,并对照后期实际经历,把汪逆后期诗词也揉进去知人论世一番,才能真正具有说服力吧?”

此乃对叶先生第八次“廉价点题”的【讨论】原文:“明里暗里、翻过来倒过去地先后点题八次之多,其核心依据无非就是早期的《被逮口占》四首以及《见人析车轮为薪为作此歌》而已。都如彼那般地为汪逆鸣不平了,竟未具体涉及汪氏中后期任何一首/阕诗词,更未具体谈及汪逆沦为汉奸期间的任何一个历史事实。叶先生于论证方面的逻辑性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更令人费解,简直匪夷所思。”

此乃对叶先生第九次“廉价点题”的【讨论】原文:

“在此,叶先生再度移花接木,并运用乾坤大挪移之法实现了时空穿越。《病中读陶诗》二首曾由曾仲鸣于1930年编入《小休集》,据丁毅先生推断,“这二首诗应当写于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之前。时汪精卫在革命阵营内。”

很显然,《《被逮口占》四首》等早期作品也好,《病中读陶诗》等中期作品也罢,都根本不能视为汪逆后来沦为汉奸之际以及成为汉奸之后的真实心理写照。如果纯属推测,也应依托后期作品,并应以足够分量的正面史实佐证才算靠谱吧?

即便《病中读陶诗》二首作于1927年7月15日汪氏集团叛变革命亦即宁汉合流之后,离汪逆叛国沦为汉奸也还远着呢,中间毕竟还隔着十来年呢!十几、二十几年前的诗词,岂可作为汪逆沦为汉奸期间的真实心理写照呢?何况汪逆成为汉奸的史实就在那儿摆着,可谓尽人皆知,以叶嘉莹先生的造诣,怎么可能不谙“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呢?”

吟者:

这是当年吟者原文中紧接着的《忽然间终极定论》段落之原文:“随后,叶先生开始解读《病中读陶诗》其二。令人万分遗憾、莫名惊诧的是,当讲到其二首颔两联“病怀听尽雨飕飕,斜日柴门得小休。抱节孤松如有傲,含薰幽蕙本无求”的时候,或许叶先生以为业已重复点题九次之多,受众的印象应该已经很深刻了,料已水到渠成了,于是索性连题也不点了,居然干脆直接武断而又斩钉截铁地如是终极性定论道:

“这个汪精卫真是写得好,尽管他外表上做了大家以为是汉奸做的事情,但从他的内心看他绝不是一个汉奸。”

这就是叶嘉莹先生“知人论诗论”的表观由来荒谬结论出笼的荒唐过程!

记者:

您随后的这段【讨论】原文可谓醍醐灌顶、振聋发聩,足以令人幡然醒悟啊:

令人瞠目结舌、哭笑不得的是,直至得出“从他的内心看他绝不是一个汉奸”这一终极结论,叶嘉莹先生始终未曾具体讲解汪逆沦为汉奸期间的任何一首/阕诗词,更未提供汪逆在相应历史时期内“绝不是一个汉奸”的任何一个哪怕稍微具有说服力的史实,当真荒唐之至。”

吟者: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叶嘉莹先生还只是“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诗学会创会员老、资深顾问”、“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极为蹊跷的是,叶先生非但未受任何追究,反被中诗学会不失时机地授予了“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啊!

《造神运动催生的各路大神其实并没有那么神》还有10条点评呢,第1)条批曰:

1)蹊跷而又同时具有莫大讽刺意味的是,叶嘉莹先生前脚于2007年10月4日发表《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专题演讲,公开为汪逆招魂,实则兜售“知人论诗”,中诗学会后脚便于2008年12月20日,高调授予叶先生“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以资鼓励。非但如此,此后叶先生又荣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并相继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大奖等一系列堪称至高无上的荣誉。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几乎所有的重量级头衔,叶嘉莹先生可谓戴了个遍。个中原委,颇耐玩味,难道仅仅基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吗?

无数铁的事实表明,叶先生的“知人论诗论”真个已将“中国传统诗学”冲击得“七零八落”了!“中诗学会”、所有“背靠背式诗赛骗局”、几乎所有“诗词企业”居然都在“知人论诗”啊!更“造就”了不计其数的“官场两面人”乃至“雅腐大中小鳄”啊!连汪逆明摆着的“汉奸史实”都可以不顾,雅腐行径更不在话下了嘛!

至于“知人论诗论”的“去中国化”实质,“连傻子都能看明白”嘛!孟老爷子的“知人论世”毕竟由来已久,那可是“历代传承”的“中国式诗评传统”啊!居然被“充其量的加拿大籍三流学者”说废就给废掉了!这若不是十分典型的“去中国化”,又能算个什么呢?“加拿大皇家学会”愣推叶先生为“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者流、“中诗学会”愣推叶先生为中华诗词蜃楼“半天云”上“绝无仅有”的“超级大神”者流、这波“盖棺论定”逆流中的“带节奏”者流、叶先生的海内外徒子徒孙乃至盲目地力挺力捧叶先生的党政军企高官,谁能给个“更为合理的解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5 06:01 , Processed in 0.09393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