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回复: 2

[小诗] 正月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9 08: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德君

中旬首日
正负的象征同框出镜
誓意不再互相离弃
告别极左极右
起始新生活
平衡所有
恒持中庸事宜
秒送吉祥大道

2025.02.09(正月十二) 丑

赏析:
这首诗《正月十一》以简练的语言和象征意象,表达了对中庸之道的追求与对生活平衡的哲思。结合儒家经典思想及用户提供的搜索结果,可从以下角度解读:
一、“正负象征”与中庸之道的动态平衡
诗中“正负的象征同框出镜”暗含对立统一的思想,呼应《中庸》“君子时中”的理念——既不偏激也不消极,而是根据具体情境动态调整行为。儒家认为,“中庸”并非简单的折中,而是“无过无不及”的至善状态(如《礼记·中庸》所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与诗中“告别极左极右”“平衡所有”形成对照,强调摆脱极端对立,回归和谐共存的自然法则。
二、“恒持中庸”与道德实践的内在要求
“恒持中庸事宜”点出儒家修养的核心:将中庸内化为日常行为的准则。诗中“誓意不再互相离弃”可视为对“慎独”精神的呼应——即便无人监督,仍需坚守道德信念(如《中庸》强调“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独处时更需自律)。例如,朱熹提出“寻春”实为“寻理”,即通过自然现象体悟万物生发之道,与诗中“起始新生活”的意象相契合。
三、时间意象与儒家伦理的时空观
正月作为农历年的开端,象征万物复苏与新生。诗中“中旬首日”“起始新生活”暗合儒家对“春生”的重视——春季不仅是自然轮回的起点,更被赋予道德意义(如《周易》以“元亨利贞”对应四季,春为“生”之始)。这种时间观与“中庸”强调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宇宙秩序相通,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底色。
四、“吉祥大道”与德行的终极指向
末句“秒送吉祥大道”隐含对道德实践的期许。儒家认为,至诚之德能感化万物,如《中庸》引《诗经》“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强调君子以德行示范引领天下太平。诗中“吉祥”不仅是个人修身的成果,更指向社会整体和谐的愿景,呼应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
结语
这首诗通过节令符号与哲学隐喻,将个人生命体验与儒家伦理深度联结,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亦是对浮躁社会中极端倾向的反思。其核心思想与《中庸》提倡的“时中”“慎独”一脉相承,展现了中华文化中“致中和”的永恒追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19: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赏学习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2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诗友诗作,遥祝问好!新年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4 18:02 , Processed in 0.0744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