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88|回复: 28

2009年11月精华帖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5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2009年11月精华帖评述

           文/王鸿翔

十一月是个什么季节,是深秋还是初冬?这个话题在南方与北方有两种不一样的说辞。我把十一月的中诗网精华帖铺陈开来仔细推敲,想寻找季节的影子,却寻找到不同于上面两种的答案——十一月是中诗网诗歌的春天!
这样说可能让大家不太理解,因为十一月的十篇首精华帖不仅仅有写花月的,也有些城市,还有写秋天、冬天的,季节与时空呈现五彩纷呈。我之所以说十一月是中诗网的春天主要是我对十一月重视精华帖的偏爱。我认为五彩纷呈的精华帖就是中诗网的春天,尽管我知道这个春天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如同不老的中诗网一样。

姜华的《晋中走笔》无疑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博大与精彩,一座1500年前的城池徐徐在姜华笔下复活,晋中平原的马蹄声把我们带入恍如隔世的平遥古城,五花八门的货币在异乡兑换人生的沉浮,县衙明镜高悬的匾牌与阴毒的刑具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在无意间透露给我们历史虚妄与真实。而乔家大院这个由于电视剧的广泛传播声名大振的晋商典范也在姜华笔下演绎别具一格的人生欲望历史兴衰。站在历史的脚下看姜华的诗歌我们也如同这首诗歌描写的红灯笼一样“红得让人心虚”。无论是饱经风霜影响整个黄河流域的洪洞大槐树还是穿越莽莽历史的汾河,也无论是山西特产中卖糖的女子狐狸一样摄人的眼睛,它击中的不仅仅是读者的软肋,它更让我们透过一枚枚裹着历史沧桑的文字清楚的看到自己内心的虚狂与声张。
站在无言的古槐下 香烟辽绕
我看到一群迷途的蚂蚁
结队
返回故乡

这是姜华的诗歌,一种辽阔的情节让一群前来寻根的人做声不得……


《西安三章》以其“技法娴熟,诗情缠绵,联想博大,文气浓郁”(天木语)受到网友的广泛称赞。了解柳歌诗歌我是从中诗作家文库第四辑开始的,周站林老师在柳歌的诗集《自然与沉思》写的序言中是这样评介的 “从柳歌的新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努力尝试着把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拓展自己诗歌的视野和张力,为读者营造更大的想像空间。他的诗语言平实,意象奇特,但从不用小我的矫情来写自己的诗歌,也不故作高深用晦涩的词语来营造自己诗歌的意象。无论他是写一棵树、一棵草还是爱情、旅途,他都能用自己的真诚、真实、真切来表达内心的爱。他对自然、生活、社会、民众的大爱在诗句里随处可见,以此彰显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十一月的《西安三章》再度验证了柳歌出人的才气。风雪弥漫中的十一月,在西去长安的的路上,从现实生活踏入千年前的王朝,柳歌让我们在分外妖娆的江山面前“吟瘦了腰身”。
“车过灞桥,我睁大双目
寻找那片盛唐的柳色
历经了千年,是否
还是那样的青青
青青的柳下
还有没有一位故人
把送别的葡萄美酒
摆到了十里长亭”

我们至今不能忘怀千年之前的折柳人,是唐朝的诗歌在经历千年的渲染之后,又以更加轻盈的姿态飘落我们面前。此刻,我们所惦念的是一派清明的大好河山,还是灞桥垂柳旁依依含情的红粉佳人,是千年历史滚滚红尘的厚重,还是现代文明喧嚣中曾经的感染我们的离愁别恨的缅怀……柳歌用他的诗歌把我们灵魂催醒,又让我们在绵延千年的梦境不住留恋……



说到李晶晶我们不能不提到新时期女性诗歌。女性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风俗与道德束缚,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体验,所以有诗歌以来但凡女诗人写诗往往离不开风花雪月、相思情爱题材的影响。而作为最能深入人们内心的文学体裁形式诗歌来说,这种深刻的内心体验也成就了诗歌的辉煌,我们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总会被历史上许许多多女诗人的作品打动,缠绵悱恻的情愫往往是我们初学写作时心性与动力。
那么当今诗歌界不断涌现的女诗人被我们留意也就不难解释。李晶晶用她《几个断章》打开十一月中诗网的这扇窗户。“我想养一群白鹭听流水”,听听,多么典型的小女人情节啊!李晶晶在《我想》、《心跳》、《错误》等几个篇章里把女性潜意识里心理的需求与呐喊通过用自白的语气加以表露,她似乎很平淡,但又视乎很渴望。
诗歌之所以被人们喜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通过短小的篇幅向人们传递一种思想,他用浅显的语言向人们表达深奥的道理,这个道理可能是叫做“大”的民族精神,也可是“小”的个人情愫。《走了。走了》、《诗》、《文字》、《水墨画》等就是作者李晶晶正在传递我们的思想:
“迟迟不想出一本集
迟迟不想打开那份回忆
文字对读者是雨是火或花或鸟
对作者却是一把刀子
与文字的深度无关
只与真假成正比”

这是李晶晶《几个断章》里的一个小节,小节的题目叫做《文字》。



107号病房》是竹露滴清响用白描技法创作的诗歌作品,他又仿佛是一幅白描的美术作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形式展现我们面前那么真实,仿佛我们已经听到病床上母亲的轻微的鼾声。
竹露滴清响是中诗网论坛的元老了,在十一月的论坛推出自己的力作《107号病床》一组十首诗歌,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医院病房这个常常让人不知所措的地方。《轻度睡眠》短短七行,其实就是一句话五十余字的分行,让我们一下身临其境,感同深受:“居然有轻微的鼾声,可是/那并非来自母亲/她在与我隔一个床的位置/睡得并不安稳/走廊的灯有些淡薄的冷/我睡得很沉。只知道/从躺下到现在她翻了五次身
他的《空 床》、《不同色度的白》、《病号口语录》、《急诊室》等诗歌都是这样的静悄悄的句子,蹑手蹑脚怕惊动别人似的,这种手法的写作看是简单其实需要很深的功力来运筹。
在《解决或无可解》这首诗歌中,他似乎更加简单,又似乎更加理性,全诗只有四句话:
“护士开始打针
有一百只蚂蚁开始从我心底往外爬
  
时间是上午
阳光斜斜地照在母亲脸上”

这是一种莫名的心痛,在阳光斜斜地照在母亲脸上的上午时光中,那种隐现的亲情一下子使读者进入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中,忘我的感受再次体验。说到这里我想起今年春天在洛阳看望李清联老师时他说的一段话:“诗歌可写些大气,简洁的东西,注意提炼好句子,越是的短小的诗歌,越难写,但写好就会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又往往是那些长诗所无法比拟的。”


十一月的雪据说是百年不遇,很多地方雪下得非常厚,也有一些地方大雪成灾被报道出来,但是今年的雪灾好像明显低于去年的强度。涅阳三水在这个时候写《第一场小雪》让我对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有所了解,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应该和我相似吧,在南北气温交错地带。我们这里也下了小雪,居然在别处报道雪灾的时候感觉到些许诗意,这也是今年雪后诗歌总体上不同于去年的凝重氛围的基调原因。涅阳三水在《第一场小雪》中以“北风呼啸,小雪破晓/我从血液的悸动中惊醒,村庄/落满光芒,绚烂洁白”这样轻松且深刻的句子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涅阳三水十一月精华帖中的三首诗歌更能给人以印象的是《睡在月光下》。这是一首较为少见的田园诗歌,全诗意向的跳跃非常明显,春天的麻雀、牛羊、月光下的灯火以及稻香、村庄、河流等等给人以回到宋朝辛弃疾时代的感觉。然而这首诗歌还有感恩的心情存在,在诗歌的最后一段作者通过对村庄的感恩表达了人性善良纯真纯美的心绪,令人感动。这类诗歌还有他的《难忘这些地名》,这样的诗歌读着读着会让人在传统的人伦道德里沉醉,会让人闻到五谷的香气,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还要去喂城里的春天》,仅仅从这个题目就知道这是一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生活的优秀打工诗歌,一组六首几乎没有劳动场面,却又在读者心里留下深深地印记。读《深圳,鬃毛猎猎》让我不自觉的联想到金庸武侠小说中两个高手对阵,在凡人看来未动声色不曾交手的英雄其实已经在彼此内力对决中分出输赢。深圳速度是什么?是万马奔腾的牧场,鬃毛猎猎意气高昂的雄风,而创造这一切正是一个个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尹培芳却并没有直接写给他们一个字,他让读者去思考深圳,去思考谁在创造着深圳。《变形》这首诗中“钢铁 流水线,将进城的土豆/和包谷们//打散 列队 拉长 /变形 成了 /一列列 /快轨的模样”是典型的乡土诗歌与城市工业诗歌的结合,令人叫绝的是这种结合体居然浑然天成,进而让读者体验一种全新的诗歌类别革命。
《在石碣,我们去看那些女工》是令人灿烂的诗歌,在这组诗中分外耀目。我喜欢这首诗歌是因为看到正在经过冬天十字路口的姐妹快乐的心情,正如尹培芳说:
“她们
多好看啊”


“三月桃花开/握过那个人的手后,她是你的了……她面如桃花/三月,坐在树下等我”这是呆瓜的句子,他应该来自很悠远的童话故事,他的声音很好听,在这组诗歌里面,阿呆呆头呆脑的给人以一种非常纯净的感觉。
顾小花版主在推荐精华的时候用词很精到,她说:“这种叙述,非一日之功。在淡叙中升华诗意,在不经意中散发气象。”赵福治总版说这组诗歌“自然的生发,通透而有体验。”而我们在读这组诗歌总是感觉很轻、很飘渺又很亲切,像他在《风声》中说:黑夜里的东西/我看不到。我在边缘/握着秒针数心脏跳动的节奏。
阿呆的这组诗歌不可避免的也写到了十一月的雪,与涅阳三水一样他们都没有把这场百年不遇的大雪妖魔化:“第一场雪,是秋天的尾巴”“小日子是糖块,精美的外衣里/味道多多。几朵,几朵/就甜到年的胸口”听听,多么美丽的雪花啊!
这组诗歌描写人物的有三首,分别是《咳声》、《奶奶》、《夫妻》写得都十分出色,他运用了写实与隐喻相互衬托的手法让人物形象更加入木三分,如《咳声》中“他咳嗽了,在清晨/我的墙壁宛如一张纸”,《奶奶》里“她的麦芒穿过手掌。她的炊烟直直的/她的竹篱笆,开着南瓜花/秋天里,我是最沉的那袋谷物”等等。
我很喜欢这组《面如桃花》,这种喜欢是打心里对充满真情实感的诗歌修辞艺术的赞叹,正是这些在网络上不断探索的诗歌艺术装扮了我们古老又年轻的华语容颜,也使中诗网在当今众多的文学网站中更加缤纷娇艳,祝福我们,祝福我们的诗歌!

关于伍亚霖的诗歌我们在前几个月的精华帖评述中多次评论过,他的诗歌在写作手法上比较注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他常常借重于意向的营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十一月的伍亚霖用《那些菊花开得有多寂寞》这首组诗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伤感、无奈、寂寞的心灵境界,大家和他一样,仿佛走进某个二十年前的城市,在一个秋天体验死亡来临的预言。
他在《一个人走进夜色里》用贴近呼吸的语言展示生命隧道里的挣扎与探索。“一个人走进夜色里像一根针,掉进墨水的大海。”“一个走进夜色里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跟我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重合。”听听,多么深的夜,多么渴望的依靠!
近年来网络诗歌的空前繁荣把我们带入一个飘飘渺渺的诗歌时代,我们说不清今天的诗歌是一个盛唐的重现或者仅仅是经济繁荣缝隙里的喧嚣。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诗歌,又似乎并不知道诗歌是什么,我们究竟要找什么。当我们在情感上感觉匮乏、枯竭的时候,甚至用华丽的语言掩饰自我的心虚。伍亚霖的诗歌却能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他的那种从内及外一点点渗透式的写作手法让我们也不由得坚定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诗歌屡次被推荐精华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这几天时髦了一回,咱也感冒发烧!望着铺天盖地的甲流报道居然吓得我不敢去医院看病,怕被确诊了被隔离,好在经过一个礼拜的小诊所吊水已经康复痊愈。虚惊一场,但是耽误了十一月的精华帖评论。
后续评论陆续添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5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5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姜华的《晋中走笔》无疑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博大与精彩,一座1500年前的城池徐徐在姜华笔下复活,晋中平原的马蹄声把我们带入恍如隔世的平遥古城,五花八门的货币在异乡兑换人生的沉浮,县衙明镜高悬的匾牌与阴毒的刑具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在无意间透露给我们历史虚妄与真实。而乔家大院这个由于电视剧的广泛传播声名大振的晋商典范也在姜华笔下演绎别具一格的人生欲望历史兴衰。站在历史的脚下看姜华的诗歌我们也如同这首诗歌描写的红灯笼一样“红得让人心虚”。无论是饱经风霜影响整个黄河流域的洪洞大槐树还是穿越莽莽历史的汾河,也无论是山西特产中卖糖的女子狐狸一样摄人的眼睛,它击中的不仅仅是读者的软肋,它更让我们透过一枚枚裹着历史沧桑的文字清楚的看到自己内心的虚狂与声张。
站在无言的古槐下 香烟辽绕
我看到一群迷途的蚂蚁
结队
返回故乡
这是姜华的诗歌,一种辽阔的情节让一群前来寻根的人做声不得……
啊吔!感谢王兄带病评诗!祝愿你早日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鸿翔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肤浅的文字能受到王老师的细评,晶晶的感动或许不是诗能表达出来的。谢谢您。:rose :sh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原帖由 王鸿翔 于 2009-12-5 1:49:00 发表
这几天时髦了一回,咱也感冒发烧!望着铺天盖地的甲流报道居然吓得我不敢去医院看病,怕被确诊了被隔离,好在经过一个礼拜的小诊所吊水已经康复痊愈。虚惊一场,但是耽误了十一月的精华帖评论。
后续评论陆续添加中……

怎么说呢?好几天没见鸿翔露面了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只要是虚惊一场就好!三水致谢了,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兄弟辛苦了,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2 编辑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8:53 编辑

学习,问好,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22 02:57 , Processed in 0.09470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