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芒讲座(转载)
——听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著名诗人、作家丁芒一席谈
2006年10月22日,是江都市诗词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的日子,年逾八旬的著名诗人、作家丁芒,应邀前来参加庆祝活动,并作了精彩演讲,受到大家的一致称道。
他从“五*四”时期、“文革”时期古典诗词及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谈起,到20多年前改革开放、古体诗词复苏,到当今社会文艺空前繁荣、古体诗词空前兴旺。“20多年,尽管写古体诗的人数、作品数比写现代诗的人数、作品数要多出若干倍,但写古体诗的仍然入不了作家协会,这就是现状;甚至有人骂‘旧体诗’是 ‘夕阳文学’;当然,20多年中华诗词的发展还处于‘量变期’,再向前,应是质的提高,走精品化道路,但根本的还在于创新——如果不是为了发展创新,那么,继承、借鉴就没有意义。”精神矍铄的老人,思考冷静,思路清晰,思想深刻,语言铮铮。
接着,他又比较了写新诗、古诗的人两种极端的表现——新诗,忘记继承,只顾发展;古诗,忘记创新,只顾继承;双方常常互相鄙视,甚至敌视,于是距离越拉越远。“其实,新诗旧诗是兄弟,这在旅居外国的华人身上得到最明显的体现——他们古诗、新诗都写,新体诗、旧体诗互相包容,互相借鉴,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因为,新诗旧诗都是用汉语言表达的,都是中华诗篇。”他认为新诗、旧诗之间不要成为平行线,永远走不到一起(不能相交),而要握手言和,互相包容,互为补充;要在现有的新诗、旧诗中创造“中间体”,比如,民歌与古典诗的结合,我们戏称为“刘三姐”嫁给“王力”。
他还提出不要生活在大师的阴影下,不要认为古人不可逾越;诗歌要发展,我们要向前走,唱时代的歌,哼自己的曲——唐诗的发展,并没有打倒离骚、古风,一万年后,还会有人写古风体、骚体诗;唐诗的成熟,并不影响后来诗歌的发展,比如,宋词就是唐诗的创新,元曲又是宋词的创新,我们今天写诗,也要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才是真功夫,否则,我们就愧对当代诗人的称号。
他提倡走“散曲化”的道路,写“自由曲”,“也许将来就没有什么新诗、古诗之分;某一新的模式,也就是当代诗歌体的主流”。他认为古体诗要从“格律”中解放出来,回归到“语音流”上来(而不是被“乐音流”所禁锢、局限),不要艰涩、朦胧,克服“老干部体”,杜绝概念化、口号式,要雅俗共赏,百花齐放,推动中国诗歌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