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0|回复: 5

张济海:把作品镌刻在长城上的中国书家第一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9 16: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福治 于 2010-9-19 16:05 编辑

                                                     张济海:把作品镌刻在长城上的中国书家第一人

                                                                                                                          ◇赵福治
                                          (修订好后,重新将文章编辑发上来;此文为10月号杂志配图所发彩页文字)



书法艺术具“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之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特独放异彩。

历史上的军人书法家有东晋时,最负盛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唐时期,屡建军功的颜真卿楷书朴拙雄浑,气势开张,大气磅礴的“颜体”独步天下;南宋时,民族英雄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气势磅礴,奔放洒脱,是行书中的稀世瑰宝……

在新中国,更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震古烁今之作,大气磅礴,锐力雄浑,豪放潇洒,称得上一代书法大师;同时,周恩来、朱德、舒同、张爱萍等身经百战、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们的传世书法佳作被人们广为传颂和珍藏……

而今,迈入二十一世纪,一批军人书法家正以他们作品中透露出的军人特有刚毅、豁达气质,大家风度,和铁血精神,正成为当今书法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中,军旅书法名家书法名家张济海书源羲献、上溯汉魏、顺应当代,立“以意赋形”之书理、创“刀劈斧凿”之书风,作品雄浑遒劲,出神入化,浑如神工,独树一帜。代表作“厚德载物”被永久性镌刻于八达岭长城居庸关,被授予“中国杰出人民艺术家”,“当代中国书画收藏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崇雅黜浮,气益雄浑,则燕许擅其宗。”

——《新唐书·文艺传序》



八达岭长城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地形险要,雄健浑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是长城重要的关隘。居庸关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以“居庸叠翠”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是著名的古关城,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历来是游客喜欢光顾的一处圣景。

2007年7月,居庸关右侧的石壁上,四个镌刻入石的“厚德载物”金色大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民族精神的象征,人们纷纷打听书写者张济海究竟为何方书圣,竟获得由国家选定并作为“代表我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作品,永久性地镌刻于北京长城居庸关。”张济海,一度成为牵动了国内外众多世人关注的一个新闻词汇。

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从象形开始,直到六书,再到现在一直延续下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隔断的文化,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一门特有的艺术。张济海,字迅夫,自幼随父亲学书,少年时才名满乡里,十五岁因书画特长被部队特招入伍。走入军营后,他入鱼得水,多次进修于高等学府,八十年代先后毕业于天津茂林书法学院、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和河南书法研修生院,并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他以天赋异秉和后天的磨练,十年一剑,锋芒小试,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书法重镇河北争得一席之地。

张济海先生出生在山东,天生具有山东人的朴实;学习生活在东北,凝聚了东北人的豪气;工作在河北,有燕赵的慷慨,地灵造就了人杰。而身处军营的工作环境里,使张济海的血管里流动的始终是一种雄浑的军人之血,这也决定了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而在那时,他通过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提出了“因义生情,由情赋形”的创作理念,并付诸于书法创作实践,使书体多样、风格多变,形成独有的、具有军人铁血精神的创作方式。也使得他的作品,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雄浑之体,如得自然之道。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周易.系辞下》



禅家有言:人的一生要经历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三个境界。在书法而言,也是如此。

如果说,军营的大熔炉打造出张济海军人的特质,也赋予了他浑厚的书法艺术个性,那么这只是他书法生涯中前行的第一步。张济海知道:书者,不可滞于形,而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形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谓书贵写意者。所以,他并不满足于书法“形的层次”,开始了对书法“意的层次”的跋涉。

张济海先生身处军营,这是一个相对远离名利场的所在,后来又执教军事大学,工作环境使他能平心静气。那时,他常在夜深之时,反观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也反思自身;并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书法艺术来源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一个真正的书家,他(她)必须具备:一个学者的渊博,一个思想者的深度,一个智者的之睿。

在书法艺术里探索的张济海先生明白这个道理后,他返回书斋,学习中国儒、佛、道三家文化中的博大与精深。并以他的见识经历,学识,和文化积淀为立点,着手研究从甲骨到现今的书法作品,他把大篆的婉通,隶书的精密,行书的飘逸,草书的舒展,以及楷书的严谨广纳胸中。在此基础上,他又遍拜国内泰斗名家,得到书法名家启功、欧阳中石、王遐举、李铎、张海、冯志福等先生的认真指教,对书法有了系统和更深层次的认知,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理念,在历经一段时间的学习,六祖惠能大师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的偈语深深地触动了他。其时,在军事大学当教授的张济海得出了:“兵法本应是心法,书法也应是心法”的创作心得。

“胸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几十年的潜移默化,悉心探索,张济海先生终得以立“以意赋形”之书理、创“刀劈斧凿”之书风。作品雄浑超以象外,气势相连,得出神入化之功。有如大鹏之逍遥,横贯宇空。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
——南朝·《文心雕龙·丽辞》

“大象无形。”真正的艺术,是去掉外饰,还其本质。
为使自己在书法创作中真正达到“见山还是山”返濮归真的境界,让自己的作品能最大限度地、按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对书法的理解,回复到书原来本真的自然状态。工作、生活和创作之余,张济海先生读《道德经》以寻道,修禅以静心,读心以明慧,反复体验和顿悟字之含义,使自己的作品以形表意,以意释形,字字深具字之内核,万物之广察。

2006年春天,鉴于张济海先生书法成就,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为其举办个人书展。在开幕式上,有八个将军和几十个大校到场,诸多河北省的书法名家、画家以及参观群众五百余人,盛况空前,参观者络绎不绝。

大厅内丈二大字“龙”作品,气势恢宏,浑厚、朴拙,用笔洒脱,有吞云吐雾之势,方、圆兼用,八面出锋,引得人们驻足观望,赞叹叫绝;而他的篆书条幅,端庄、凝练,着笔苍劲有力,古朴而灵动……整个书展中,作品字形上,从丈二大字到蝇头小楷,无不涉猎;从碑到帖,应有尽有;那掷地有声,力透纸背的书文,如枯藤绕树,似山峰突兀,威武傲骨正气跃然纸上,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往返。书展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范硕先生,对他的书法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赏。

欲赋书以形,必先正其身,正其心。心正则明,明则见性,见根本。纵揽众家之书,有擅长大字,有精于小楷,有擅长行草,有擅长楷隶,有的精于篆书,而张济海先生皆兼之,精之,并字字见真,字字见性,深度表达,是为禅家第三境界在书艺中的具体体现也。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北齐·《魏书·祖莹传》



“风骨”,指人的神气风度。在书法中也喻作品的高、下之分。唐代张怀□在《书议》中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张济海先生,平时以多行善事以修心,每遇地震和灾害多捐款、捐物,捐作品,反哺社会;而书写中“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在我看来,他乃人书风骨皆备也。

“厚德载物”作品,是张济海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厚德载物”,句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人的精神应象日月运行一样永无休止;人的德性应象大地一样承载万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亿万炎黄子孙,我国著名的清华大学将其作为校训,造就出一批批栋梁之才。
在创作前,为使此作品能更好地表达出文字真正的内涵意义,他身体力行,从2004年起反复研读易经,临习多种名碑名帖,寻找和探索能够表达该词意的书法语言,最后确定以隶书为基,吸收篆、行笔意,以浑朴厚重且富有灵动性的书法面貌来表达“厚德载物”的内涵。天道酬勤,历经三载,“厚德载物”终于创作完成,以厚朴严正,气势浑雄,充分表达了词义的意境,得到了社会和书坛的广泛认可,受到收藏界广泛关注。2007年,被永久性镌刻于北京长城居庸关口。
在以后的日子里,张济海先生将运用他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将一百条中国传统文化名句用不同的书体和风格进行书写,奉献给社会。从中,可看出张济海先生写书先做人的格守与情操。
“苦心孤诣破三境,奋笔挥毫意自生。”张济海先生领悟书法人生之真谛,成一家之风骨,以横绝的书风,人之亮节,让文字在天地间化育出生机,实为“大象”之书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9 19: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祝贺主人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13: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好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21: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握手两位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0 2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哇咔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5: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爱生命,果断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17 16:15 , Processed in 0.08375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