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文言正格对联和白话正格对联的格式是什么?
(1)文言正格对联和白话正格对联的格式,也就是对联的格律。
(2)对联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就是对联在内容、词性和声律三个方面的规则。
(3)联律的内容:
联律的内容包含六大要素,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这就是对联的“六相”。
“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五点讲的是对仗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关”,实质上是立意、意境方面的问题。
①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就是指上联与下联字数一样多。
②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词性结构和性质应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字对数字、色词对色词等等。
如:
开卷神游千载上;
垂帘心在万山中。
这幅对联里,“开/游”和“垂/在”都是动词,“卷/神”和“帘/心”都是名词,“千”和“万”都是数词,“上”和“中”都是方位词。
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③结构相称:
对联的结构,即联句的搭配和排列。结构相称,也就是上下联的文法结构必须相互照应,相互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此等等。
④节奏相应:
节奏相应,是指对联语言节奏中停顿、断句的地方必须一致。如:
风和/日丽;
人杰/地灵。这副对联是二二节奏。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此联是二三节奏。
⑤平仄相谐:
对联的“平仄相谐”要遵守马蹄韵的具体规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尾字平仄规则:上联仄起,下联平收。
二是句中平仄规则:句中平仄,指的是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一般规律是,同一联句当中,每两个字要互换平仄。如遇领字或意节特殊的或可能三字换平仄(平仄交替规则)。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平仄对立规则)。——正所谓逢双必反,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以上联为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八言以上(含八言)之平仄视节奏而定。
三是句脚平仄规则:句脚规则,指对联的一边如果有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要符合的规则。从后往前截:
每边一句:仄
每边二句:平仄
每边三句:平平仄
每边四句:仄平平仄
每边五句:仄仄平平仄
每边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每边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每边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下联各句平仄则相反。
⑥内容相关:
内容相关,又称上下相关。是上联下联的意思彼此互相关联,有相同,也有相反,上下联之间要浑然一体。否则,便是上下联无关。
(4)对联在韵律上的几个大忌
一是忌同声落脚。针对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同声落脚的联例: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
二是忌同声收尾。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要求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且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
三是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就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
四是忌孤平或孤仄。所谓忌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
(5)对联的分类:
对联分为正格联、变格联和无格联三种格律形式。
①所谓正格联,即以对联尾字的平仄作为基准,凡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都称之为正格联(所谓仄起平收)。在正格联中,又分为律联、组合律、宽律三种形式。
②所谓变格联,就是与传统的正格联不同,上联可以平收,下联可以仄收。变格联如是五字和七字的,也可遵诗联。
③所谓无格联,就是作对联时根本不讲究平仄,随心所欲,只讲究词与意思的对仗,而不考虑平仄,这种联多见于技巧联。
87、歌词和诗歌的关系是什么?
(1)诗歌起源于歌词。
(2)诗歌可吟可唱,从是否谱曲歌唱的角度,可以把诗歌分为吟诵诗歌和歌唱诗歌。
(3)就被谱曲歌唱的歌词而言,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具体体裁,另外一种歌词是被谱上曲子的非诗歌作品。
(4)作为诗歌具体体裁的歌词,具有诗歌的一般要求,体现着诗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和“抒情言志”的思想意旨。
(5)不管什么样的歌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要求。最基本的特点有四点:语言要通俗易懂,节奏要简短明快,主题要贴近生活、深入时代,情感要饱满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