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5|回复: 3

曹雪芹和吴敬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 15: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雪芹和吴敬梓

  传统中国文人都有相互影响的习惯,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或者或引用别人的作品,或改造别人的作品而加强自己文学作品的感染性,这种习气尤其表现在古代诗词中,这方面例子极多无需多叙。这或许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在欧美文学中这种现象似乎并不多见。除了莎士比亚外和圣经等宗教传统作品外。
   至于同时代文人之间交往,或切磋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之间常有之事。
   但当我们同时阅读曹雪芹和吴敬梓这两位同时代的大作家的作品时,却感觉不出他们这两位有什么关系,后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几乎就是同一代人。
   在我将他们写的两部伟大作品《红楼梦》和《儒林外史》放在一起阅读时,常常产生某种程度的疑惑。即吴敬梓看没看过《红楼梦》,或者曹雪芹读没读过《儒林外史》。或者当吴敬梓在写儒林外史时,曹雪芹在干什么?他们分别在写书时,是否受过对方的影响。
   也许这两位在活着时都不是社会上的名流,从一些史料看。两人皆为赤贫之士,曹雪芹不用说,是“举家食粥”,而吴敬梓是不善持家,家业早已衰败,两人都无法进入上流社会和上层知识分子中,和他们一起诗酒唱和。这样由于经济的关系,两人生前的名气都不如他们死后大。
   甚至曹雪芹是否就是《红楼梦》的第一作者都是疑问。笔者在翻阅《清朝野史大观》一书时,一篇文章提到《红楼梦》一书的作者,也是疑疑惑惑,其中一句“据《鄂散轩丛谈》……或言康熙间京师某府西席孝廉做,乾隆时苏大司寇因此书被鼠伤,……遂付琉璃厂书坊装订,……世上始有刊本,惟只八十回,其四十回不知何人所续,或谓高兰墅所补,又谓无锡曹雪芹添补,皆无确据”,可见那时候的人对谁是真正《红楼梦》作者都是搞不清,何况我们后人。
   首先我们看他两人的年龄和经历:
   据有关考证资料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在《红楼梦》第一回提到“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所以曹雪芹开始创作《红楼梦》时间估计可能在1753年左右,除非《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否则只有这样推算。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
   曹雪芹的个人经历经过历代学者考证估计应该是基本准确的。而吴敬梓呢?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 吴敬梓一生大部分在江南一带,1733,(注:这年曹雪芹18岁),他将家由全椒移居至南京,居住在南京最久,他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1750)时才完成。这样可推算吴敬梓应该在29岁(1730年)(注:这年曹雪芹15岁),左右开始创作《儒林外史》。而按前面推算,曹雪芹开始创作《红楼梦》时间是1753年,即吴敬梓去世前一年,曹雪芹才开始红楼梦的创作。那年曹雪芹38岁。一个29岁,一个38岁,这对男人来说,都正好是比较成熟的年龄。而这两部作品完成却是一个在48岁-曹雪芹,一个是54岁-吴敬梓,正好都是人的中年时期。这个阶段是人生参透社会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
   记得看过巴金(1904-2005)的早期作品《家春秋》,巴金的这部作品在(从1929至1937)25岁开始,十二年后33岁结束,这个阶段正好是男人逐渐成熟的阶段,但不是最成熟的阶段,所以我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感触就远远不如《红楼梦》和《儒林外史》来的深刻。原因就是巴金还没有步入人生的最重要阶段中年和老年,对人生的认识还认识的不够,多得是年轻人的愤懑和怒气。只不过后人鉴于巴金老的名气,只知道吹捧褒扬罢了。所以文学创作,不包括诗歌,散文,仅就长篇小说,仅凭20岁左右的人的生活阅历,是很难以驾驭的。
   曹雪芹只比吴敬梓小14岁,吴敬梓去世后(1754)九年曹雪芹也去世(1763),这两位伟大作家的共同经历是都在南京生活多年。创作这两部伟大作品时间几乎是接在一起,即吴敬梓才写完儒林外史,曹雪芹就开始了《红楼梦》。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版《儒林外史》前言:据1869年苏州书局活字版跋文所记,《儒林外史》第一个刻本是1768至1779之间在扬州所刻。这就是说吴敬梓本人生前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正式刻本已经在作者去世后十几年。而这已经是曹雪芹去世后5年,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曹雪芹也是没有看过《儒林外史》的。当然更不用说吴敬梓看过《红楼梦》了,因为当曹雪芹在开始《红楼梦时,吴敬梓离去世已经不远了。
   据报道:人称红楼梦刻本的刻本之祖的《红楼梦》的最早刊刻本——《红楼梦》原刊程甲本在2000年從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图书馆館藏書中被重新發現時曾引起广泛影响,程甲本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即曹雪芹逝世30年後,由徽州府萃文書屋主人程偉元第一次以活字將《红楼梦》八十回抄本與高鶚續後四十回補本合在一起印行,為《红楼梦》第一個刻印本。
   我们也可以想像这两位大文学家一南一北,几乎在同时代接龙般的创作了两部划时代的伟大作品,而他们生前似乎根本都互不知道,更不用说读过对方的作品了。
   所以我们在读《红楼梦》时,看到作者受到唐、宋、元代文学作品、诗词、元曲的影响,而和本朝代似乎关系不大,当然更不用说受到《儒林外史》的影响了。
   这也许可以归结为当时的通讯不发达,文学家之间的交往很困难,尤其时这两人经济条件都不好,《红楼梦》一书的写作更是冒着一定的风险,连曹雪芹在书写完后,都不敢放上自己的大名,而是在章节中提到是由“空空道人”抄录了,再交给他删改。可想象作者在写书时是如何的偷偷摸摸,最后好不容易刊出,仍然被列为“四大淫书”而遭禁。又何谈与他人交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08: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8 17: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下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9: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堆积如潮的情感和丰腴而葱郁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10 09:07 , Processed in 0.13602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