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1|回复: 34

长沙一杂志主编20年潜心研究中外诗学 开创新华体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9 1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6:07 编辑

     长沙一杂志主编20年潜心研究中外诗学    开创新华体诗
(本报讯  记者:陈扬 向东 彭子涛) “新华体诗及新华诗学不是我个人的,她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信用湖南》杂志社主编朱阅会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年来,热爱新诗研究与创作的朱阅会在自由诗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中华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和精华,探求出符合中华民族的现代审美情趣的一种炼字词、炼句、炼意境的文体。他把他探求出的这种新诗体,命名为新华体诗。朱阅会让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获得生命力,并自成一体,改变了时下自由诗的抒情方式。20年当中,朱阅会不懈努力,博采众长,上下求索,立志为中华民族找到新诗歌。
满怀豪情壮志  只身闯长沙
大家都知道,百年前的那场汉语言革命,使文言文转变成白话文,自由诗(从西方引来先用)暂且填补了中国诗歌发展的空白,在初期时是满足了汉语言变革的需要,但随着历史浮华和幻想的泯灭,特别是新时代的到来,千百年来品读惯了唐诗宋词经典诗歌的华文读者对平铺直抒、晦意难懂、缺乏意境的自由诗作品越来越不屑于顾,自由诗创作成了中国新诗人们的孤芳自赏。随着中华精神与图腾在中华大地上的醒来,20年前,朱阅会——这位诗歌的朝圣者,几乎把新诗创作当成了自己的生命来追求,因对自由诗自在随意,自由漫散,不讲形象和境界的创作感到不满,因对中国诗歌发展断层的深切悲痛和隐忧,立志寻找到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诗体,
    为了访师求学,他从乡下来到省城长沙。买了一张慈利到长沙的车票后,身上仅剩72元钱,手中提着一只装满书籍和衣物的皮箱,漫无目的的走在长沙的大街上。回想起年轻时闯长沙的激情和无畏,现已身居一家省级刊物主编之职的朱阅会连说当时太年轻、太冲动,带着一丝苦笑对记者说,不知受了好多苦,有时梦到过去都会惊醒,但只要一个人身怀理想,不管怎么苦,苦中也有乐。
朱阅会带着自己写的诗作去拜访省城的知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时,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好不容易打听到老师们的住址,找上门去讨教,一次两次老师还算热情,次数一多,别人也烦了:这是什么年代了,诗歌没有市场,没读者愿读,你不好好地打工去赚钱,还写什么诗,探什么诗学?
但在访师求学当中,年轻的朱阅会也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和恩师未央。未央时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非常赏识朱阅会的志向和诗才。朱阅会送来诗稿,未央都会热心指导和批改,未老师把朱阅会引进他的书房,只要朱阅会想看的书他都可借,这段时间,朱阅会进步很大。两年后,经未央推荐,朱阅会进入省作协《湖南文学》杂志社做编务,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心工作学习的环境。朱阅会也倍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常常深夜苦探诗学,通宵达旦。第二天,又精神百倍地投入到编务工作当中。
历经人生磨练  志向愈坚
热爱学习、工作又认真的年轻朱阅会,深得《湖南文学》杂志主编潘吉光的喜爱和支持。
刚开始进入《湖南文学》杂志社工作时,朱阅会在郊区租了一间房子,租房花费大,费在路上的时间长,为了帮助和方便朱阅会好好学习,潘吉光主编便向省作家协会申请,让朱阅会住到办公室里。下班后,吃过晚饭,拉上了窗帘,办公室便成了朱阅会学习的天堂。省作家协会的文艺理论家李元洛先生对这位爱好新诗创作和研究的小伙子也非常关心,常常指导朱阅会进行新诗创作,和朱阅会共同探讨新诗的改革与创新,热情扶助这位新诗探索者,并赠予不少中外诗歌理论与研究方面的书籍。
    一年多后,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朱阅会离开省作家协会,应聘到省《经贸导刊》社当编辑、记者,正式走上了职业新闻生涯。杂志主编将文艺副刊交给朱阅会来管,用这个阵地,朱阅会团结了一大批文朋诗友。25岁时,朱阅会便被《湖南物价报》社聘为编辑部主任,成了《湖南物价报》社编务工作的顶梁柱。在以后多年里,朱阅会辗转几家新闻单位,任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主编。在编务工作中,朱阅会采写的通讯《新闻舆论监督在望城为何这么难》在《中国税务报》发表后,得到时任省委书记杨正午的批示;采写的特稿《保险:岂能为不正当竞争担保》在《中国保险报》发表后,使湖南省保险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被作为当年整顿和规范全省保险业的重要依据;采写的人物通讯《矿井下深藏着一个闪光的灵魂》被评为中国安监十大感动人物;撰写的论文被评为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大奖……所编辑的报刊文章曾被多家文摘类媒体转载。多次被评为单位及新闻出版年度先进个人。但不管工作有多忙,朱阅会始终没有放弃对新诗的创作与研究,下班后的业余时间里,大都在诗海里翱翔!
朱阅会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平时绝口不提的事。他曾在一家省级刊物当了四年编辑部主任,因新任社长龚伟兵不支持他的诗学研究和创作,故意排挤他,冷落他,他便愤然离开了这家让他饱含心血的刊物并很热爱的工作岗位。
经过20年纵览古今中外诗词,经过20年博闻强记,经过20年艰苦探索……朱阅会潜心研究中外诗学,终于修炼出新的诗歌艺术理论与思想体系,在全国首倡并力推新华体诗(在自由诗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和精华,探求出符合中华民族的现代审美情趣的一种炼字词、炼句、炼意境的文体)创作。
新华体诗  真理造就
新华体诗负中国新诗艺术百年之梦想,新华体诗应华文读者热切之期盼,新华体诗乘着文化强国的东风,以她成熟的艺术体式和思想境界到来了!新华体诗是新华体诗理论及思想缔造者朱阅会在自由诗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和精华,探求出的符合中华民族的现代审美情趣的一种炼字词、炼句、炼意境的新文体。
新华体诗具有严谨构架,功归造境完美,讲求形象思维,着重言语锤炼,表达自由思想,在自由诗和中华古典诗词(由自由诗和中华古典诗词相结合)之上,建立起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
新华体诗有她的内容,有她的形式,有她的构成,有她的表现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技巧;有生命力的,自成一体。新华体诗,真理造就。
新华体诗不是一个创作流派,也不是创作口号,新华体诗是中国诗歌艺术发展中取得的突破与创新,新华体诗以她成熟的艺术体式及独具思想必将取代自由诗成为下一个时期世界诗歌史研究与创作的主流文体。
“如果你认为自己具有诗歌艺术的创作天赋,如果你对文艺创作无比热爱,如果你对文化强国豪情满怀,如果你是智者,如果你是勤奋好学的人,由新华体诗理论及思想缔造者朱阅会倡导的新华体诗创作在长沙正式开坛授徒,真诚欢迎你加入学习和创作的行列,共同开创新华体诗新篇章,谱写中国新诗艺术发展新辉煌!……”朱阅会正在长沙开坛授徒,广招学员。这是记者在朱阅会的博客里刚刚贴出的一张招募学员的广告中看到的。
自研创出新华诗学后,朱阅会主编也曾想过归隐山林,深居创作,对世道不闻不问,自得其乐,可文化强国的号角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已经吹响,作为一个背负民族使命感,全心致力于中华文艺复兴的热血男儿,没有理由回绝祖国的深情召唤,使得这位有志之士夜不能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20: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6:08 编辑

欣赏学习--------! 问好 祝福阁下!{: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2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很不容易,但创建一个什么“体”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21: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那种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19: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10: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地说,什么“体”都不是由什么人先创造出来,再由大家遵照执行的,而是在实践中淘炼成的。
开创精神还是可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12: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年嘉湖 作者:遥远

本帖最后由 1055724660 于 2013-5-27 12:48 编辑

游年嘉湖
作者:遥远

年嘉湖岛眺远望,
青翠参柏荫湖旁。
烈士碑塔耸天昂,
金辉古廊湖中央。
               
每到清明祭先烈,
缅怀人群队伍长。
烈士英名始不忘,
公园得名美誉传。

湖水依傍半群山,
山间古树屹立旁。
风光秀美游人往,
树荫休息好乘凉。

千年古柏遮掩天,
群松傲立显翠绿。
双休节日人纷纷,
岁月悠久名声广。

清澈绿水波荡漾,
情趣满怀荡双桨。
游客小艇踏迎浪,
劲发驶船情欢畅。

触景远观水淼淼,
远处歌声乐悠扬。
情侣对对人成双,
垂柳倒映斜西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12: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烈士纪念塔缅怀 作者:遥远

本帖最后由 1055724660 于 2013-5-27 12:50 编辑

烈士纪念塔缅怀
作者:遥远

烈士塔碑名震扬,
青松翠柏屹四旁。
纪念高塔耸天昂,
塔下庄严英烈馆。

无数先烈自湖湘,
国内革命为先驱。
胸怀信仰敢献身,
前赴后继慨而慷。

为国患难征战雄,
可歌可泣载史册。
伟大丰碑人敬仰,
中华民族壮脊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12: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雷锋纪念馆 作者:遥远

本帖最后由 1055724660 于 2013-5-27 12:53 编辑

雷锋纪念馆
作者:遥远

学习活动人多群,
参观雷锋家乡行。
雷锋事迹感人心,
启迪教育几代人。

做颗革命螺丝钉,
哪里需要哪里拧。
全心全意为人民,
崇高品质见精神。

雷锋的崇高言品,
激励人做好事情。
对党无限的忠诚,
对人民无私恭敬。

模范榜样树典型,
中华美德集一身。
学习雷锋广众行,
雷锋精神须传承。

服务育人注真情,
树立优质展风范。
良好品行常培养,
多做奉献为己任。

工作坚持高标准,
言行示范竞先进。
社会公德要体现,
文明风气受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12: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谊故居览 作者:遥远

本帖最后由 1055724660 于 2013-5-27 12:55 编辑

贾谊故居览
作者:遥远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有位名人居住古长沙。
这位政论文学思想家,太傅贾谊把历代影响。

当时的西汉时局战乱,面对秦始皇创建政权。
各地举兵把秦朝讨伐,陈胜吴广带头闹哗变。

天下齐响应纷纷举兵,有勇猛善战西楚霸王。
还有贫民出生的刘邦,都把天下的义士广结。

各领军各地征战遍野,几年间不断发展壮大。
军中多义士武林好汉,把秦军几十万兵围歼。

秦朝在战乱中毁一旦,结束了秦王专扈局面。
西楚霸王与刘邦相争,霸王项羽兵败在閡下。

项羽单骑逃到乌江边,仰天长叹来拔剑自刎。
刘邦大获全胜夺江山,建立王朝称帝为东汉。

贾谊长沙作太傅为官,给皇帝辅佐多良策谏。
青砖小楼伴陪着小院,在此居简陋生活平淡。

贾谊聪明过人多文采,在这里时常把人交往。
每天在院子思考探研,写出多灿烂文章名篇。

﹝过秦论﹞在这出版, 名著﹝治安策﹞惊世。
﹝吊屈原赋﹞传民间,﹝论积储蔬﹞旷世宏文。

撰写文章作阐述观点,把秦王朝的失败论断。
法制苛刻的严厉手段,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源。

繁重徭役把百姓摧残,保甲连带制人人怒怨。
焚书坑儒毁害文化人,是思想的枷酷和锁链。

贾谊很注重经济发展,推崇民本为上的思想。
不可与平民处处为难,最终会导致最后失败。

多次上书给朝廷皇上,论理分析就事来论谈。
治国安邦策汉帝采纳,辅国安民百官们敬仰。

须有百姓的安居平安,维护构建平民的家园。
鼓励农耕多发展生产,国家才富裕稳定强盛。

过重讲法制实行律例,只专讲德治礼让为先。
都会对国家造成损害,需儒家思想有益解难。

贾谊政论言行属典范,历代的皇帝把他崇尚。
贾谊故居长沙人骄傲,保存至今有年数两千。

多少文人志士将赞叹,几多官家帝王来效仿。
曾是帝王从政的标准,是检验官家所为经典。

门前的石条街仍保留,它是历史变迁的见证。
在上印记着朝代迹痕,去迎来一朝又一时代。

小日本发动战争侵略,文夕大火把楼房烧光。
野蛮的罪恶激发军民,拼死来抵抗绝不投降。

战斗的场面非常壮观,使侵略者们伤亡惨重。
牺牲的烈士葬岳麓山,现成为教育基地纪念。

史上多少名流前浏观,古宅壁上诗文作验证。
故居曾多次战乱毁坏,政府重建恢原貌修缮。

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本为上思想创先例。
长治久安的统治根基,维护中华儿女的繁衍。

贾府作为名胜来展现,成为长沙亮丽风景线。
它为古城长沙添光彩,多少外地游客慕名赏。

幽静的小楼名不经传,此地中走出多少豪杰。
辛亥革命的名将蔡锷,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

当年毛泽东作诗存馆,对贾谊作出高度评价。
精神仍把青少年激励,中华的后人发扬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5 13:18 , Processed in 0.08776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