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8|回复: 13

欣赏。《黄土地上。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 1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塬 于 2012-12-3 10:10 编辑

   

                               欣赏。《黄土地上。树》
  
                                        周 塬

【黄土地上·树】 作者。心蝶


遗世独立,我沿着天空流浪。在岁月屋檐下,打捞星星的消息。盛宴与我无关,鸟儿来了又去,我身不由己。无数年,我用叶子移动日月,凭吊黄昏。你看这些叶子多像蝴蝶,却不能飞进花园
俗不可耐哦,黄土印上的标签,在身体正反面。脸上的皱纹,身上的疤痕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下。忧郁在雨中决堤,心中的火焰,站上云端

***

走到九月,天气转凉,雾霭满山。风来自西北,开始苍凉。留下的绝笔,是血红色断章,也是最后的玫瑰。再一次想把湿漉漉的语言,掏給天空,却抓出大把的心酸,抖颤。透明的身体,也开始暗哑
走向深处,我的王冠被风化,凋零。垂直的身体,死进秋天最后的悲叹


------

告诉我,我的花冠,马匹在那里
我要重返失明的绿
不能说出那些轻醉的理由,很多意象
开始涣散。很多叶子已经躺下
我也要解下腰上的清风,在土地安葬

默念已经腐朽的名字,关闭手中剧本
抵达昨日的泥土家园,只是
我不再是曾经的模样,但我还年轻呵
而土地破碎的身体,是不是死去



欣赏。周塬


   “遗世独立,我沿着天空流浪”。“黄土印上的标签,在身体正反面”。。。

    树木与人类的生活非常之近,在人类走出大自然之前,树就是人类栖息的天堂。直到今天,人们在树下避雨树下乘凉,摘树上的果子,用树的枝叶编织童年的草帽,用青春的树枝做一个哨子。。。盖房子,做家具,劈柴生火。。。似乎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树。
    当你把树看作一个生命,留存一个记忆,感悟一点智慧,就会与她产生情感。远行的人忘不掉村口的老槐树,年轻人到老会记得初恋时的小树林,一个人孤独寂寞的时候会到河畔树林里久坐。。。树就这样活在我们的生命里。她也长在心蝶的心口,成了心蝶生命的一部分,让心蝶认为自己就是黄土地上的一棵风雨里的树,一棵流浪在天空的树。。。

    这一章是有心蝶自己独特经历和感受的诗歌,以树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棵有着独立性格,有着美好追求的树,流浪在岁月的深处,她在时光里与星星对话,这无疑是一棵具有人类精神和智慧的树。在树的追寻里“与盛宴无关,鸟儿来了又去。。。”生命的现实里,诗人拒绝者尘世的喧嚣,拒绝着庸俗,为了精神的自由,生命的叶子不断迎来风雨黄昏,却把青春作为崇高的祭奠。然而那些蝴蝶一样的叶子,“却不能飞进花园”。这里的叶子既是青春的象征又实指诗人以生命编织的诗行;这里的“花园”既是诗人向往美好的生活,又是诗歌神圣的殿堂。这流浪的青春多渴盼着美好的明天,那些蝴蝶一样翩飞来至心灵的歌唱又多么期盼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啊!

    “再一次想把湿漉漉的语言,掏给天空,却抓出大把的心酸,抖颤。”

     又到了深秋的季节,天地渐渐苍凉。不停地留下绝笔一样的“血红色断章,也是最后的玫瑰”。诗人似乎看到了世界的冷漠,作着最后的努力,让生命的心血流淌进自己的诗行,好似留下生命里最后的“玫瑰”。然而再一次用“湿漉漉的语言”那美丽的诗行向高远的天空呈献的时候,却只看到“大把的辛酸,心灵的抖颤”。

     生命的意志在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里,意味着担当起现实的苦难。现实有时是魔鬼,似乎故意给追寻真理的人们制造着无尽的难题;有的时候又像一个小丑,不停地折磨甚至挫败我们的心灵。特别是对诗人这个探索人性真理崇尚真知和美善的灵魂,常常是“围追堵截”让其无路可投。为此忧郁多思的诗人也常常不是在现实的倾轧里倒下,就是在忧郁成疾里过早的凋谢。但是真理永远都会闪烁着光芒,尽管不在今天,也会在不远的未来。。。遗憾的是现实中用生命写诗和探索真理的诗人,没有几个可以享有现实当时的荣光。这似乎成了诗人宿命的谶言。。。
     心蝶也似乎感知到这样的结局:“透明的身体,也开始暗哑。。。我的王冠被风华,凋零。垂直的身体,死在秋天最后的感叹。”悲乎!哀哉!这里代表诗人的生命在时光里多么短暂,艺术的生命多么短暂,她不为人的意志转移;现实的壁垒又是多么坚固,美好明天的大门又是那么如此残酷的紧闭。。。

    在无端的失望和绝望里,诗人的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马匹在哪里,我要重返失明的绿/不能说出那些微醉的理由,很多意象开始涣散。”这是梦想成空,幡然醒悟般的认识。诗人向自己的“王冠”————引以为骄傲的神圣的诗歌,问马匹在哪里。。。如何才能回到生命的最初,如何能回到美好的青春年华———那已不可能的“失明的绿”。在巨大的现实里,诗人或每个人都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挣扎和徘徊甚至徒劳无益的抗争,一样让我们感到渺小,直到精神上被击垮和崩溃。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拨弄着我们的命运,一种无以名状的力量左右着我们的世界,以“微醉”来暂时麻木自己而得不到真正的释怀。。。“很多叶子已经躺下,我也要解下腰间的清风,在土地安葬”。回到意象的树上,喻指诗人经历和看破之后,生命的火焰内在的激情在疲惫里平静,期望生命里的一种安宁。

   诗中的最后一节,更深地渲染自己决意与虚无的意识虚无的“名字”进行决裂。“关闭手中的剧本。。。”“默念已腐朽的名字”。事实上是诗人对现实的否定,甚至是对自己过去的否定。经历过追寻和探索之后,面对现实的桎梏,诗人无法达到梦想的彼岸,沉醉于虚无的往昔,只留下破碎的青春。。。“我不再是曾经的摸样。”诗歌到此一直隐着萧飒之气,让人感到困顿里挣扎和希望破灭后颓废。。。然而诗人在诗中最后一句里,却留下非同一般的反响和质问————“但我还年轻呵/而土地破碎的身体,是不是死去”。诗意峰回路转,在诗人理想破灭希望成灰,决意彻底放弃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一切不应该由自己承担,应该死去的是不是这束缚自己意志桎梏自己精神打碎自己美好梦想的已经破碎的“土地”————那种种的现实呢?

   深陷心灵的写作,就是灵魂在文字里的映照。诗歌因为真实而深刻的灵魂才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心蝶的这一章就是心灵寂寞深重的歌唱,是诗人内在情感真实的喷发。人类在自我精神遭受无端破灭的时候常常与精神的死亡相联系,甚至直接导致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对抗精神被否定的痛苦。这也是诗人在无上的精神之旅完全被破灭的时候意识的终极思考和意志的最后考量。心蝶为我们呈现里这一现象,同时也让我们理解了诗人本身所承载内在精神上的无边忧患。。。在自我否定里,诗人有力的提出对“破碎了的”现实世界的否定,是难能可贵的,这昭示着新的生机。这一章的语言质朴简约,意象简明透彻,具有浓重的情感和张力;诗人站出来直接与意象对话:“告诉我,我的王冠,马匹在哪里。。。”起到很好的情感渲染作用,形象而准确,有新的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20: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诗人评诗高见
洞察心版诗心
好诗加好评
问候学习
与两位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2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欣赏诗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2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妙音,评高品!真透彻,入木三分。学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2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塬辛苦了 你的执着认真让我感动 有朋友们真好{: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0: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朱崇明 发表于 2012-12-2 20:29
周诗人评诗高见
洞察心版诗心
好诗加好评

谢谢诗友来读。可能同为写诗,能够理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林之福 发表于 2012-12-2 21:16
欣赏佳作欣赏诗评

谢谢诗友。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1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写的好,诠释的更好!我很喜欢这样的朋友,以后专门出击,为散文诗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学习!{: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6: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申海光 发表于 2012-12-2 21:41
诗妙音,评高品!真透彻,入木三分。学习,致敬!

诗友美言了。相互学习。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6: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蝶 发表于 2012-12-2 22:56
周塬辛苦了 你的执着认真让我感动 有朋友们真好

心蝶客气。好作品大家共分享。祝福心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2 12:33 , Processed in 0.08071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