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83|回复: 69

论随行体文学 【选自《文灯》(长江出版社出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 13: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野神 于 2013-1-1 14:15 编辑

                                              论随行体文学
                            【选自野神论文集《文灯》(长江出版社出版)】
                                                                     (2010年11月18日)
                                                       野  神

      前言:野神于2010年10月8日第一个创造性提出了随行体文学,并第一个提出它是一种新的文体,从而形成了随行体、散文、诗歌、对联、小说、戏剧六种文学体裁,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基本构成。也就是说“随行体文学”于2010年10月8日诞生。
      补注:其中《“随行体文学”,渴望早日有个“家”》、《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在《华夏诗联书画》杂志2010年第6期<总第37期>上发表。本文也在2011年元月1日《韵律诗歌》报全文发表。由嘉陵诗词学会和全球汉诗总会合办的《嘉陵诗选5、寰球诗声•重庆版2、3》也全文刊登了《论随行体文学》、《随行体文学——白皮书》。“随行体文学”这一概念由野神于2010年10月8日正式提出,并给予了科学定义,正文于2010年11月18日完稿。如今,在编辑时,部分做了适当补充和调整。因此,有些时间晚于2010年10月8日,特此说明。
     
    何为“随行体文学”?我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新的文体?我为什么要给它命名“随行体文学”?等等。我已分别于2010年10月8日、2010年10月14日、2010年10月15日在“中国韵律诗歌网”的“诗歌韵律理论”版块和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中国诗歌网”的“诗歌评论”版块发了《以“随行(hang)”或“随珠格”替换“自由体诗歌”伪称》、《“随行”体文学之“随行”直解》、《“随行体文学”,渴望早日有个“家”》三篇文章,说明了“随行体文学”的形式就是随意(随机)的句行,作了基本的解释。于进水先生也于2010年10月9日发了《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一文。本文又经与秦华女士探讨和诗友们博客传播,产生了很大反响。但很多人仍然十分困惑。因此,我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一、随行体文学名称的诞生

   (一)“随”、“行”、“随行”的字义或词义
      1、随
      《新华字典》:随——(3)随便,就着:随手关门。
      《辞海》:
      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故名。
      随便——(1)不受范围、数量等方面的限制。(2)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不多考虑。(3)任凭;无论。……
      
2、行(háng)
  辞海:(1)行列——如:单行。(8)排行,班辈。(9)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如:四行诗句;几行冬青树。
      3、随行
    由前1、2点可知,“随笔”之“随”古已有之,并非本人率性而为。“行列”也符合随行体文学之分行特征。因此,“随”,取随手、随意、随机之意,符合随行体文学之外观“建筑”和语言节奏之自由性的本质特点;“行”,取行列、间隔之意,符合随行体文学之分行的基本特征。全解则为:随意的句行或随机的句行。
     (二)有人称“随行”二字不雅,有贬意。
      首先必须指出,雅与不雅与文字本身无关。对一个事或物定义,必须根据其本质特征进行分析。我对“随行体文学”这一名称的定名,持绝对科学的态度,是对这一文学体裁绝对恭谨的,毫无亵渎之意,唯存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之心。
      其次,“随行”直解:“随行”——随意(随机)的句行。是对其外在表现形式和语言节奏的自由性的本质而言的,并非指作者的思想内容放荡不羁、随心所欲。任何一种文学体裁,作品可谓如山如海,不可胜数。但只有那些思想内容好、语言艺术高,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字才可以代代传诵,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决定作品质量的是作品本身的文学艺术层次和思想内核,而不是其表现形式即体裁。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是思想文化的载体,都可以出好作品。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体裁,作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毋容置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和小说、散文,包括诗中的古风等等,精典如山,被千古传诵。反过来,每一种体裁里都有“垃圾”,只不过,流传至今的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筛选过的。当然,也并不是说留下来的都是好的,被遗忘的都是差的。所以,文学体裁的划分不能仅以作品质量的优劣来定。而目前我在网上看到了诸多此类言语,这是应该排除的。
         可见,“随行”二字科学准确地定义了随行体文学,符合其本质特征,这个词汇是健康的、恭敬的,是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3: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神 于 2013-1-1 16:50 编辑


      二、随行体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为何被称为“自由体新诗”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受“舶来品”的影响,产生了一种不受中国传统诗歌押韵规则束缚而又以诗歌的分行形式来表现的所谓“自由体新诗”。这种文学形式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方块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每个汉字的产生,都有一个故事,因此形成了一字多义、一字多音、一音多字、一词多义,字字皆可独立表意,又能相互搭配,直至成诗、成文。所以,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齐言诗歌(主要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外型“建筑美”。在音韵方面,也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押韵规则或体系,也就是同一个韵部(或个别邻韵部)的汉字有规律地在诗句的末尾出现。又加上格律的规范,形成了诗歌音韵和谐的节奏美和回旋的音乐美等等。
      现在,我们把西方以字母组合成不同的单词而写成的诗歌称之为“非汉语诗歌”。这种表音文字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构成的,即一个文字不一定只包含一个音节,有可能是一个音节,如,r[ɑ];有可能是两个音节,如,foot[fut];有可能是三个音节,footman['futm■n];也可能是三个以上,如,temperature[■]。可见,非汉语诗歌,可以通过单词本身的音节变化来收到押韵的效果,就是说,非汉语诗歌也是有韵的。
      这就有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大量的非汉语诗歌也被翻译成汉语作品。要将非汉语诗歌(原本也是有韵的)翻译成中国的方块字,如果照顾押韵,往往会失去本意;如果照顾本意,又往往难以做到押韵。用中国习惯的为诗为文的原则“词不害意”,就只能牺牲押韵的要求了。因此,非汉语诗歌翻译成中文后大多就只具备中国传统诗歌和非汉语诗歌的分行的外形特征了。
       其次,中国沿用了几千年的汉语言基本都是使用的文言文,而随着“五四新文化动”的开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语言文字本身也必须改革,提倡以白话诗文为主的呼声越来越大。此时,非汉语诗歌的译文格式自然给汉语新诗提供了模型,汉语新诗的格式也就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自然的模式。当然,中国仍然有很多人反对这种自由而无韵的文体成为现代诗歌的主流,他们身体力行,坚持把中国传统诗歌与非汉语诗歌的核心部分即押韵相结合。
      这就导致了三种结果。其一,以白话为载体而又押韵的分行的文学形式;其二,以白话为载体,时而押韵时而不押韵的分行的文学形式;其三,以白话为载体完全不讲押韵的分行的文学形式。通过于进水先生《汉语言诗歌韵律理论纲要》的论证和对诗歌的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可知,第一种形式是属于现代诗歌范畴的,另两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分行自由、句子长短自由,音步、气群、句群、段落自由。
      后两种形式就更加自由了,因为可以完全不押韵。近一个世纪以来,大众对三种形式的统一称谓是“自由体新诗”。当然,也有把后两种称为“散文”、“分行散文”的(后面将进行专门论述),而事实说明,它们谁也不是,而是“随行体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我所提到的“随行体文学”就是专指原“自由体新诗”中后两种文学形式,不含第一种符合诗歌特征的形式。恕不重复。
   
      三、随行体文学的表现形式、科学定义和本质特征

      
随行体文学主要是以分行排列的语言形式表现的,它没有押韵的要求,对音节、音顿、音步、气群、句群、节的多少和句子的长短均无要求,完全随作者表达思想意旨的需求而决定。我根据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建筑形体”的自由,及其内在规律语言节奏(如不押韵、无平仄律等)的自由定义为——随行体文学是基本以分行的形式表现,不受韵和律的限制,以其语言节奏的自由,用高度的凝炼的文字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一种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形式。是随意(随机)的句行。主要是根据其外在和内在的语言表达形式定义的。因此,分行排列和其语言节奏的自由性是随行体文学的本质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3: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神 于 2013-1-1 13:51 编辑

         四、随行体文学的合理性、进步性和科学性

     (一)为什么说随行体文学具有合理性?
  众所周知,随行体文学一产生,就受到人们的亲睐,这从现在从事中国随行体文学的创作人群和作品数量上即可得知。并且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因为客观的存在,随行体文学理论的空缺,人们一般都是把它归入诗歌行列里。如果没有合理的因素和进步性,这是不可想象的。可见,随行体文学具有合理性。
    (二)为什么说随行体文学具有进步性?
  随行体文学因为不受押韵和格律的束缚,所以易学易写,是抒情言志的最简单的形式,这是由它外在形式和语言节奏的自由性决定的。不僵化,不保守,反映了人们变革求新的愿望,符合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这样就易于传播和传承。因此,随行体文学具有进步性。
    (三)为什么说随行体文学具有科学性?
      第一、因为随行体文学外观“建筑”和语音节奏的自由,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者几乎可以完全不受格式的约束而将抒情言志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二、因为随行体文学格式和语言节奏的自由性而易学易写,自高水平的作家、诗人,到普通民众,甚至小学生也能轻易掌握。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宣传,写的人多了,也更容易把人们内心的潜质引导出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生活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色彩,亮丽人生。因此,具有普及性和实用性。
      第三、因为随行体文学的格式和语言节奏的自由性,使其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意旨的高度灵活性。
  由此可见,随行体文学具有科学性。
  
       五、随行体文学诞生和对其科学定义的重大意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随行体文学的诞生和对其科学定义有重大意义:
      首先,将随行体文学科学地从原“自由体新诗”中独立出来,让近一个世纪没有科学定义的模糊的原“自由体新诗”称谓消逝。
      其次,通过对其定义,也就给随行体文学定了位,它不再属于诗歌,更有利于发展,前途光明。
      第三,因为以前的模糊,导致它与诗歌纠缠不清,阻碍和制约了诗歌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其定位定义,彻底解放出来,这有利于诗歌的蓬勃发展。
      第四,对诸如“分行散文”、“自由体新诗”……等等模糊不科学的术语是一次大扫除。这有利于中国各文学形式的健康发展。
      
总之,随行体文学诞生和对其科学定义,是继于进水先生《汉语言诗歌韵律理论纲要》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六、为什么说随行体文学不是诗歌,它与诗歌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前面已经指出了随行体文学的本质特征,它为什么不是诗歌?请看于进水先生《汉语言诗歌韵律理论纲要》对诗歌的科学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下面我就全文引用于进水先生之《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于进水于2010年10月9日)说明之。
    (一)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1、随行体文学的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随行体文学是以语言节奏的自由性和分行排列的语言形式,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2、诗歌的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二>本质属性不同
      1、语言节奏的和谐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2、语言节奏的自由性,是随行体文学的本质属性。
      <三>本质属性的内涵不同
      1、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内容由诗行内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和诗行外语言节奏的和谐性构成。诗行内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内容由音节节奏的和谐、音步节奏的和谐和气群节奏的和谐三部分构成。诗行外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内容由行尾节奏的和谐性、行间节奏的和谐性和段落间节奏的和谐性三部分构成。诗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主要由汉语节奏的主旋律和其他节奏形式来共同完成。汉语节奏主旋律包括音顿律、平仄律、声韵律。
      2、由于随行体文学的语言节奏自由,所以随行体文学的行内、行间和段落间的节奏搭配比较散,具有散文体裁语言的特点。
      <四>分类不同
      1、诗歌的分类:按照诗歌的韵体和律体所划分的“通韵齐言诗歌”、“通韵杂言诗歌”、“变韵齐言诗歌”和“变韵杂言诗歌”四种诗歌体式,是对汉语言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两大纵向体式横向之最基本分类。
      2、随行体文学的分类:
         随行体文学分为齐言随行体文学和杂言随行体文学。
      <五>标志不同
      韵律是诗歌的核心要求和标志性象征,随行体文学对韵律没有要求,以分行为标志。
      <六>产生时间不同
      诗歌是人类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之一;随行体文学是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七>语言载体不同
      1、古典诗歌的语言载体是文言汉语,现代诗歌的语言载体是白话汉语。
      2、随行体文学的语言载体是白话汉语。
     (二)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联系
      1、都采用分行排列的书写形式。
     2、都是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3、随行体文学是借助诗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换一句话说,诗歌是随行体文学的母体。
      由于进水先生的论述可清楚地知道,随行体文学因为与诗歌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它不是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3: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神 于 2013-1-1 16:51 编辑

       七、为什么说随行体文学不是散文、散文诗、诗散文、分行散文

      散文的定义,见百度百科:散文(prose;essay)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
      散文诗的定义,见百度百科: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的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诗散文的定义,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见百度《论什么是“诗散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本文献来源中国知网
www.cnki.net.【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650092)
      分行散文:2007年万松浦书院网站海林专访诗人多多访谈录。多多说:诗歌如果只是从形式上说,现在我们有很多是分行的散文,写的是分行的散文。我想大部分都是分行的散文。什么是分行的散文,它就是个表达。它借用诗歌形式,借用语言载体,然后去传达意义。(来自百度:2007年万松浦书院网站专访诗人多多。网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37454/
  从上可见,散文、散文诗、诗散文都与随行体文学在形式上有重大区别,所以随行体文学不是散文、散文诗、诗散文。从多多先生对分行散文的理解来看,分行散文的“分行”借用了诗歌分行的格式,没有独立的特征,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这种说法极不科学。
      显然,随行体文学不在这几种称谓之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散文、散文诗、诗散文、分行散文这几种形式的文体都不是诗歌。见于进水先生《汉语言诗歌韵律理论纲要》之对诗歌的科学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以上几种形式都不完全具备诗歌所特有的本质特征,尤其是基本的押韵要求,所以它们也不是诗歌。上面所引片断,在对诗的本质认识上是有偏差的。而散文诗、诗散文都是散文,分行散文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它本身概念模糊。这些,不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就不详论了。

        八、关于羊羔体和梨花体

      羊羔体和梨花体,虽然饱受诟病,但从本质上讲,其中符合完整语法结构要求而不具备诗歌押韵要求的文学作品,如果具有随行体文学特征的,属于随行体文学。如果具有散文特征的,应该恢复其散文格式,属于散文。如果既不具备诗歌本质特征,又不具有随行体文学和散文特征的,那就不是文学作品。

      
综上所论,“随行体文学”是一种以诗歌为母体而又有散文特征,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舶来品”非汉语诗歌传入中国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自此,形成了随行体、散文、诗歌、对联、小说、戏剧六种并行的文学体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基本构成。我根据其外在形式和语言节奏的自由性将其命名为“随行体文学”,是对原“自由体新诗”的三种形式(见本文的第一大点)的后两种形式的科学定义。(原“自由体新诗”的第一种形式就是现代诗歌。)随行体文学之“随行”直解:“随行”——随意(随机)的句行。随行体文学是基本以分行的形式表现,不受韵和律的限制,以其语言节奏的自由,用高度的凝炼的文字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一种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3: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神 于 2013-1-1 14:03 编辑

附录一:本人之前关于“随行体文学”的探索的三篇原始文稿

其一:

                     以“随行(háng)”或“随珠格”替换
                                  “自由体诗歌”伪称

                   (2010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5:53分)

      面对诗歌界对所谓的“自由体诗歌”是否是诗歌的长久争论,于进水诗歌韵律理论给出了科学的答案,以前流行的文学体裁“自由体诗歌”不属于诗歌的范畴。但无可否认,她已经成为汉语言的一种文学形式。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诗歌,什么不是诗歌,就必须给曾经谓之“自由体诗歌”的这一文学体裁科学定名,她的母亲仍然是“中华文化”,她是中华文化诞生的又一个儿女。另外,从某种角度讲,名称只是一个代号,把曾经的“自由体诗歌”改称为“随行(háng)”或“随珠格”,这样,就更有利于使这一新的文学体裁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不至于让人模糊不清。因此,愚以为把现在称呼的“自由体诗歌”改称为“随行(háng)”或“随珠格”可也。

浅注:
随:随便、随意,不刻意追求。适合原“自由体诗歌”的写作形式。
珠:对原“自由体诗歌”的雅称。因为,即使它不算诗歌,但已经是一种文学体裁,且一样会产生优秀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格:格式。

说明:
1、愚在北京时间2010年10月8日12:33分对“随珠格”进行了搜索,显示——抱歉,没有找到与“随珠格”相关的网页。
百度建议您:看看输入的文字是否有误去掉可能不必要的字词,如“的”、“什么”等阅读帮助
可见,以前没有人用过,也可以说在我发贴之前,“随珠格”之说根本不存在。
2、、因为“自由体诗歌”不能称之为诗歌,那么,愚以为今后就叫“随珠格”可也。
3、这种称谓并没有贬低她,相反,却给了她应该有的名分和更准确的定义。
4、“随珠格”文学体裁,其实最准确、最简单、最明白的称谓应该叫“随行(hang)”文学体裁。因为它具有与诗行相同的外在形式,但又不是诗,更不是文。

                                       (此条于10月8日21:13分添加)
                                    2010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5:53分 野神

补:经与于进水先生讨论,最终定名“随行体文学”。
                                                       2010.10.9

其二:

                      “随行”体文学之“随行”直解
                                    
野 神
                  随行——随意(随机)的句行
                                  2010.10.8

注:
   “随行”二字——由野神首次提出并定义,对这个新的文体,中国韵律诗歌学会会长、于进水先生也写了《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一文。从前的“自由体诗歌”不再叫“自由体诗歌”,因为她根本不是诗歌,而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叫“随行”。因此,野神成为给“随行体文学”正名的第一人,也是“随行体文学”名称的创始人。

其三:

                        “随行体文学”,渴望早日有个“家”
                                                   野 神
                                      (2010年10月15日晨)

      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已是姹紫嫣红。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文学体裁早已定论。而“随行体文学”从出生到现在,她一直与新诗纠缠不清,没有她自己应有的地位,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把诗歌也弄得扑朔迷离,游弋了一个世纪。现在,是应该把她从诗歌母体中分离出来的时候了。“自由体新诗”是她的乳名,将成为美好的记忆。
      有人说,“随行体文学”是“散文”,有人说是“分行散文”……请问:她真的是“散文”吗?她真的是“分行散文”吗?回答是犹豫的。而更多的人则干脆说她就是诗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她自己一定知道,她谁也不是!她是她自己,她的名字叫“随行”,随意的句行。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独领芬芳。只要把她与别的文体稍加比较,就不难发现,她是一个全新的“自我”。她既不依照散文的行文格式,也不遵循诗歌的押韵规则,独立于已知的所有文学体裁之外,有她自己特有的风采。她是新生事物,她有其它文学体裁不可比拟的自由创作空间,既有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也具备诗歌分行的明快……热情而奔放,活泼而充满生机。一个世纪过去了,才第一次有人真正认清了她,她才第一次真正拥有自己自由幸福的“芳名”。她渴望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而不再依附于诗歌母亲,她应该学会“走路”了。
        “随行”啊!你应该能够独立行走了。因为你有一位伟大的诗歌母亲,在“诗歌”的体内,你吮吸了一个世纪的乳汁,一旦分娩,已不再是婴儿,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了。看,“随行”家族已经十分庞大,虽然很多“人”还不识路,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知道,但相信你一定会认得清自己的真实容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大多数人都完全把你认得清楚明白,当你的地位完全巩固,当人们由自发到自觉地亲近你时,你的力量才会真正变得强大。深深祝福:“随行”游子早日归宗!
      快快苏醒吧,昏睡的人们啊!希望尽快让“随行”有一个完整的“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3: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神 于 2013-1-1 14:12 编辑

附录二:关于本人提出“随行体文学”的原委——《随行体文学——白皮书》全文

                                  随行体文学——白皮书
                                        (2010年12月1日)
                                                  野 神

尊敬的广大文学界的朋友们:
      您们好!
      前不久,本人陆续发了《以“随行(háng)”或“随珠格”替换“自由体诗歌”伪称》、《“随行”体文学之“随行”直解》、《“随行体文学”,渴望早日有个“家”》、《论随行体文学》等文章,对“随行体文学”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今天将其产生的情况作一小结,让大家了解,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随行体文学”并很好地发展它,也将更加有利于诗歌的发展。
      针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自由体新诗”的争论。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接触“诗歌韵律理论“以前,我不能完全肯定什么是诗歌,也写过不少“随行体文学”,原以为也是诗歌。但接触“诗歌韵律”之后,我完全明白了诗歌的本质。于进水先生等先行者们经过科学的论证,认为原不押韵的“自由体新诗”不是诗歌,我完全拥护。但我看到所有主张诗歌韵律的人几乎都曾排斥过“自由体新诗”,说它什么也不是。把它归为“散文诗”、“诗散文”或“分行散文”、“分行杂文”……等等。所以,有的朋友自然觉得不好受,这我完全理解。说实话,我完全赞同于进水先生提出的诗歌韵律理论,并身体力行地为诗歌韵律呐喊,主张诗歌必须有韵(这是真理),“高举诗歌韵律伟大旗帜,努力开创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又一个辉煌的诗歌时代”(野神语)。反过来,我又不赞同最初完全否认、“打倒”和“排斥”“随行体文学”新文体(即原“自由体新诗”)的说法。因为我看到近一个世纪以来,无数文学爱好者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随行体文学(原部分“自由体新诗”)作品,说实话,我百倍地欣赏。但很多又不符合诗歌的要求,即不应该称为诗歌。所以,我私下认为,不应该“打倒”它,它应该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只是还没有被人们认识而已。现在好了,我们基本都认同了“随行体文学”这一新的文学体裁,这不得不说是文学界的一大喜事。它是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文体。于是我于2010年10月8日就提出了“随行体文学”的概念,并写了两篇短文(开头提到的文章)。并立即电话与于进水先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我把一切想法与于进水先生进行了全面的交流,于进水先生完全赞同。愚以为:随行体文学主要是以分行排列的语言形式表现的,它没有押韵的要求,对音节、音顿、音步、气群、句群、节的多少和句子的长短均无要求,完全随作者表达思想意旨的需求而定。我根据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建筑形体”的自由,及其内在规律语言节奏(如不押韵、无平仄律等)的自由定义为——随意(随机)的句行。主要是根据其外在和内在的语言表达形式定义的。而于先生于2010年10月9日便写了《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区别与联系》一文,指出了“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区别与联系并重新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随行体文学是以语言节奏的自由性和分行排列的语言形式,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我将这些发到“中国诗歌网”,得到了秦华总版主的大力支持。于是,就写了《论随行体文学》一文,在许多网站发了。产生了很大反响。
      本人因水平有限,写得不好。唯把陋见提出,愿与天下文学界人士共同探索之,相信定是我中华诗歌之幸、中华文学之幸。
      此致
敬礼!

                                   谨祝天下朋友安康如意!
                                             野神   顿!

附录三:随行体文学举例——

1、致维克多•雨果
        野 神
朋友
你知道吗
你灵魂漂泊的方向?
旭日升起的地方.
在一个半世纪以前
它就与太阳碰撞
我就在
那耀眼的火星
坠落的地方
生长

朋友
你 沐浴伊甸园的月光
悄悄滑落温湿
予你幸福、予你幽伤
这就是你的剑、你的枪
刺出的是泪
喷出的是火
你 始终从女人的怀抱中吮吸乳汁
你 始终在温柔中触摸灵光
你以悲惨激动人心
你以不幸赚取眼泪
你以优美纯洁心灵
你以高尚铸塑灵魂
朋友啊 你成天在书写什么
朋友啊 你成天在奔波什么
朋友啊 你成天在呐喊什么
朋友啊 你在文海里打捞什么

你埋葬不屈的眼泪
化作辉光在头顶闪烁
你在 最悲惨最枯蔫的时候燃烧
  最炽热的怒火
你在 最不幸最黯淡的时候剪辑
  最冷静的思索
你在 最优美最绚丽的时候倾泻
  最洋溢的诗歌
你在 最高尚最纯洁的时候净化
  最肮脏的丑恶

其实
你没有最的时候 而
你一直在最的道中出没
因它们时刻交织
在你伟大头颅的角落

啊 朋友 亲爱的 维克多•雨果
你把天才用得恰到好处
你的名字已不朽
然而
你读过东方的诗句吗:高处不胜寒
你已为安拉的守护神 又憎恶寂寞
所以
请别忘了 缪斯的既约
我偕同而来
拜读你的“圣经”
和关于波拿巴的演说

2、黑 板
    野 神
板着面孔,
那是——
  严师的心


注:
1、第一篇共分三节。第一节随韵,第三节用韵太疏,第二节用韵凌乱。
2、第二篇共二句三行,无韵。
可见这两篇皆不完全具备诗歌的本质特征,因此,皆属于“随行体文学”。

附录四:参考资料

1、于进水先生《汉语言诗歌韵律理论纲要》(2010.6.26《韵律诗歌》报全文发表。)
2、《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于进水于2010年10月9日)
3、部分网络(略)

附录五:本文的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本人,本人联系方式:

野神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随行体文学——白皮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o6d.html
联系人:贺启财(笔名:野神)
邮  编:405499
通信地址:重庆市开县文广新局
电  话:13996628811  023—52277333

特别鸣谢:
      本文经于进水先生同意,全文录用了于进水先生的《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一文,借鉴并引用于进水先生之《汉语言诗歌韵律理论纲要》。并得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员潘颂德教授、重庆嘉陵诗词学会郑英材老先生、重庆市巴南区万承宾老师、开县中学彭晓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和“中国诗歌网”秦华总版主、鸿硕前辈、潇湘夜雨、雪域红梅、网友彼岸花开和李吉光吟长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忱!
      野神在此向关心和帮助我的师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野神整理于2011年12月2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 23: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 07: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耕夫:你上诉问题,我在《诗必有韵,无韵不是诗》等篇什中早已告诉过你,你咋还喋喋不休!真是,你听着:

四、无韵诗的归宿问题
        
   无韵不是诗,自由体中的无韵“诗”当然也不是诗。无韵“诗”占自由体绝大部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除了不押韵外,诗的其它语言特色十分鲜明,有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必须承认它们是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句子散文化,不拘成法,自由活脱,但是,由于它的语言跳跃性很大,句子省略、倒装·····放在散文里不合适,放在小说、戏剧里更不合适。既然是文学作品,他理应有自己的文学家园,有自己的艺术殿堂。这个殿堂即野神先生提出的“随行体文学”殿堂。
    王力先生说:“无韵诗——最使人感觉不惯,甚至不承认是诗的,乃是无韵诗。非但中国旧派诗人有这种感觉,西洋有一部分诗人仍旧是这种看法。但是密尔敦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和沙士比亚的哈孟雷特(HamIet)都不容否认是诗;而它们是没有韵脚的。所以咱们不能否认无韵诗的存在。(《汉语诗律学》78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ni年4月2版)又说:“如果说得更彻底一些,自由诗之所以成为诗,只在于诗的境界,不在于分行书写。”(《汉语诗律学》793页)
    ——这话说得既圆滑又无奈,既含蓄又实在。王力先生是当代语言大师,不能不面对中国现实,不能不面对世界现实,不能不考虑影响、后果,不能不有所顾忌,但又不能不说真话,他只能这么说,但在字里行间透露了无韵“诗”是诗的勉强和无奈。存在和归属是两回事,境界这不是诗的专利,这是历史的局限。
    正本清源,实事求是就应当把无韵”诗“从诗中分离出去——让随行体文学独立门户。这不仅有利于诗歌的发展,也是对随行体文学的重视。不受诗歌成法的约束,去发展自我,这本来是它的个性,这样有利于随行体文学的发展。这不能说随行体文学比诗歌低一等,当初小说是从散文中分离出去的,谁能说小说比散文低贱呢?
    我在给野神《论随行体文学》帖子中写道:“是的,既然涉足诗坛,总要给诗坛留下点什么,这是责任。
    是要把“随行体”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才好。就当前情势看来欲达共识任重道远啊!
    好啊,叫‘随行体’独立门户,大大方方多好。叫它诗非驴非马,不仅别人,就是自己也不好意思,感到别扭;叫它散文也非本色,心里恐怕也不舒服。‘随行体’本质上是诗和散文的混血儿,大概是赋的子孙吧?   随行体这是新的称谓,当然需要诗界同仁一起切磋,达到共识。我意:叫‘随行体’可以。打一个粗俗的比喻,这好比是骡子,它是马和驴的混血儿,人们既不管它叫马,也不管它叫驴,更不管它叫驴马(马驴),而是管它叫‘骡子’,此意相同也。 ”
    五四时所产生的自由诗具有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史的新纪元,在推动革命,推动新文化运动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功绩是不能抹煞的,必须予以客观的充分的肯定。   
    回顾新诗90年的历史, 自由体无韵“诗”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出现了诸多名家,撰写了大量名篇佳作,诸如郭沫若、艾青、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冯文炳(废名)、还有北岛、舒婷、顾城······其中,郭沫若、艾青是一代大家。他们留下了诸多精品佳作,放在随行体殿堂中必将蓬荜生辉,光彩夺目。不过,话得说回来,情况很复杂,上述我提到的几位名家就其创作主导倾向来说是属于自由诗中无韵“诗”这一支,但他们其中有的作品尚属诗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诗革命的重任已经历史的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让我们高举“恢复传统,重建诗格”的旗帜,“高歌韵律,吟咏中华”,努力奋斗吧!
        
                             2011年5月于广东中山市  

点评

早就破产的东西,拿来献丑又是何必!你能证明诗经、楚辞、唐诗等的作品是非诗否?如果能就好了,你将成为诗坛上最可笑的人。  发表于 2013-1-3 0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 08: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中国韵律诗歌网”这个团队从2009年6月成立到现在,高举“正本清源,纠偏救弊。恢复传统,重建诗格”的旗帜,“高歌韵律,吟咏中华”,“在进水先生带领下,经过几年披肝沥胆,埋头耕耘,已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培养了团结奋斗,坦诚相待的队风,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许多诗友纷纷加入这个团队,队伍浩浩荡荡,人才林立,佳作叠出,可喜可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 19: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鸿硕 发表于 2013-1-2 08:37
我们“中国韵律诗歌网”这个团队从2009年6月成立到现在,高举“正本清源,纠偏救弊。恢复传统,重建诗格”的 ...

问好鸿老!紧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9 03:47 , Processed in 0.30868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