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9|回复: 2

《红高粱》与《檀香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5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莫言笔下的人物不像中国人”。《红高粱》中的余占鳌太像《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上校,而《红高粱》中的人们,近乎有着全民皆兵的血性;这与鲁迅先生等老前辈一直强调的“民族看客劣根性”相差太多,虚构性太强。至于《檀香刑》中的群众更是在孙丙受刑的刑场上集体为他求情,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搭救孙丙(乞丐朱八等人的劫狱和群众集体演唱茂腔两大事件),这不像是中庸圆滑的中国人。另一方面戴凤莲与孙眉娘都是潘金莲式的人物,在传统道德尚未瓦解的当时,她们应该是被大众唾骂的,但是莫言笔下的旁人都开放得很,并不以之为异,甚至出口调戏也是常有。博士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莫言在笔下虚构了这样一些理想的中国人形象,本身是对中华民族劣根性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中国人群体意识、解放意识优化进步的希望。
2、  此次诺奖授予莫言是有政治因素的,西方以为成为诺奖得主的莫言会对中国当下政治制度发表见解,但是他们没有读懂莫言隐晦的笔触下那种“回避政治”的体制下的文学心态,莫言“不上当”的继续沉默。
3、 《檀香刑》中的县太爷钱丁作为一个旧知识分子,具有复杂的人格。一方面他不想处决高密义和团领袖孙丙,一方面他又想到自己的仕途;他曾经试图暗杀刽子手赵甲,也曾
经在袁世凯面前邀功。他曾经心胸狭小地与孙丙“斗须”,也曾经为了德军杀死的乡亲而亲赴省城为民请命。他有时想要自私的求得名利,有时又想要为生民立命。他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莫言本人,没有能力去改变体制下的政治环境,只能荣与辱的夹缝中生存。不过,钱丁在最后还是做出了选择:给受刑的孙丙一个痛快,然后去刺杀袁世凯(一是为国锄奸,二是为民立命,三是报堂弟钱雄飞之仇)。在这里钱丁也升华成了一位悲剧英雄,他代表了近代以来牺牲的知识分子阶层,既有软弱性,又有抗争精神。软弱性是他代表的儒家旧知识分子与钱雄飞代表的接受西方教育的新知识分子的根本区别。
4、《檀香刑》结尾,钱丁把匕首插入孙丙的胸膛后,孙丙说了最后一句话“戏,演完了”。
有三种理解:1、恶性历史循环的人民革命与强权暴政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死结,戏演完了,还有下一出。
           2、孙丙感到自己革命行为的荒唐可笑,联系到自己唱茂腔的一生,活脱就是一出大戏。
           3、戏演完了,各位看官也就可以散了。莫言只是把对强权政治的憎恨编做一出戏,不是“主义”。莫言没有提出具体的政治变革方案,这也切合了莫言文学远离政治的价值信条。
5、《檀香刑》与《红高粱》有一个重要的相似性:中外反动势力对人民革命的联合绞杀。袁世凯与德国总督克劳德共同镇压义和团,共同观摩了处决孙丙的檀香刑。书中借钱丁之口说出了“他们似乎亲如兄弟”的利益联合实质。
红高粱中的冷支队最后算计了余占鳌司令,没有及时支援余占鳌的游击队。致使余占鳌全军覆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 18: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的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5 2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1-10 05:53 , Processed in 0.11040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