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5|回复: 4

路漫漫 叹何以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9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0 编辑

路漫漫 叹何以休<br>——读余秋雨《千年一叹》<br>近期我一直在坚持读着余秋雨的书,因为每读一部都会给人以新的感触,无论在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都是在给我补充养分,各方面知识贫乏的我自然就贪婪了许多。<p>今年春节期间我为自己早早就备好了精神大餐,从单位图书室借来了这本由海南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一版精装本《余秋雨文集》B卷。这本书包括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这其中记录了由香港凤凰卫视组织实施的越野旅行,考察的是人类历史上所有产生过整体影响的文明遗迹。<p>《千年一叹》不看文章内容,仅是这书名就会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让人震撼。千年一叹,一叹千年的荣辱、命运,这其中蕴藏着多少沧桑和心痛!余秋雨先生一行历尽艰辛,可谓九死一生,完完全全靠的是他们自己的吉普车队一寸寸丈量、碾轧着土地一路走过来的,足迹遍布了非洲、欧洲、亚洲之间的辽阔土地,见到的却是人类几大文明发祥地的衰落,让人心惊、感叹。<p>中国的古代文明,河流文化浇灌出智慧的火花。两河不仅养育了其流域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延续和发扬了那种源远流长的河流文化。同样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恒河……无不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书写出了各自厚重的一笔。这些充满着迷幻般的名字无不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静静流淌着,震撼着我的心。那种动脉般的河流分布在世界各地,湍流不息的流水,滋润着两岸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一切。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我如此着迷,或许,它们早已流进了我干涸的心田。<p>余秋雨先生用他的脚和心在一直寻找着文化的蛛丝马迹,用他自己的双脚在和世界历史对话,用一颗文人的心在思考自己的追求,寻找着人类文明的所在,自己却超脱在九天之外。<p>如果说《文化苦旅》涉足的只是中国的文化轨迹,那么《千年一叹》记录的则是一个中国文人对世界文明的寻访和感受。整个行程布满荆棘、且惊心动魄,这不能不说是一次伟大的创举,不能不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令人惊异和不解的是我们如此仰慕的文明之路却是全副武装、杀机四伏、险象环生的非常之地,处处可以闻到硝烟弥漫的气息、嗅到导火索的味道,这些与这古老的文明极不协调,简直是一种深深的对抗,铁蹄武装摧毁着历史的见证,掩埋着人类文化的古迹,满眼的废墟悲怆而迷茫……<p>我原本想用读《文化苦旅》的平静心境去读完这《千年一叹》,可我的心无论如何也难以平静下来,我的心随着先生一天天艰难、未知的行程、一段段惊险的场面、一个个的预料之外而忐忑不安、惶恐万分,在心情沉重的同时也倍受着身心的疲惫。一个个闻所未闻的片段、一段段难以置信的经历,都不能让自己错过,读这书一定要仔细,不要让遗憾在自己的眼睛里诞生。如果不是先生一行的亲身经历,是实难让人信服的,从这里我终于知道了眼睛和耳朵的距离。<p>看完了先生的这一百篇日记,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更多地闪现的是吉普车队与现实,从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最后到尼泊尔,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则则惊人的消息报道、迷昧与呆滞的神情……缘与保守,归于管理。<p>《千年一叹》让我从美丽的幻想中走了出来,让自己的双脚踏上了厚实的国土,心境自然平和了许多。<p>我要感谢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文化的实地考察让我们在领略远古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的同时分享了他的感受。他作为一位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洲的文人,最有权力说话。他把中国的现状与印度等各国的生活现状对比起来说,让我们对各国在感性上有了一个基本上的大致了解,终于发现了自身国度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而倍感自豪与骄傲。我庆幸我生在了中国,此时此刻从我心底涌出的是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激情,幸运强烈地占据着我的心。我们怎么能想象得到古代文明的先驱们竟然有着如此的社会现状!简直令人毛骨悚然,我们又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如此触目惊心的废墟在毁灭之前又没有出现思考的面影和任何呼唤的声音,或许满足的仅仅就真的只是恃弱与逞强。<p>人类面对着如此密集的难题,余秋雨先生企盼着能有更多的智者来承担起真正的文化责任,不管有多少掷石和唾骂,仍能保持一个坚贞不渝的群体,这才是人类之福、文化之幸。<p>那种对历史不求甚解,让&quot;传说化&quot;充斥的印度态度会导致一种飘忽感,是对文明的猥亵,无数乞丐和无所事事的民众,大人、小孩,青年、老者,男人、女人站立着相互对望……一切的一切与古老的文明,与悠远的河流文化有着抗拒的不容之音。<p>我不敢肯定我是否明白了余秋雨先生的叹!叹,这愚昧、麻木的人类;叹,文明古国的现状;叹,古代文化的流失;叹,后世的悲哀……<br>2005.02.19<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9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0 编辑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9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0 编辑

曾经跑马观花地看余先生的文字,去年年底开始细读,终能读出文字中藏着的深意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不经意道来,却字字深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1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1 编辑

好,挽秋的读后感越写越到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2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1 编辑

这样认真的读者能让作者感到欣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5 21:53 , Processed in 0.10633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