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6|回复: 2

《中国当代诗人情诗集萃》出版发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7 11: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6:11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7 22: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  帆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的源头是《诗经》,而305首《诗经》的开篇之作便是反应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充分说明,爱情在人类生活和艺术中的悠久历史和重要位置。
不可否认,正如保加利亚伦理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一书中所言:“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是男子和女子之间的性欲,是延伸种属的本能。”但是,爱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在传宗接代的本能基础上产生于男女之间、使人能获得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这种综合的、互相倾慕和交往之情”,才应是爱情的真谛。换句话说,爱情在此过程中的社会性表现得更突出、更明显、更丰富、更公开、更牢固、更久远。因此瓦西列夫说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最为深沉的冲动,用费尔巴哈的话来说就是:“爱就是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脱离动物自然本能的、高尚的、无私的、温柔的、善良的,美丽的、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爱,能使人变得崇高。这既不等同于柏拉图,也是对弗洛伊德的超越。
       既如此,可以说“爱情创造了美,使人对美的领悟能力敏锐起来,促进了对世界艺术化的认识,从而使两性关系具有美感。相爱之间的关系也在变成审美关系,意中人的形象逐渐成为审美的源泉”(瓦西列夫语)。于是,我们说爱是产生诗的最佳土壤,爱情诗就这样产生了。古往今来,最能反映人们内心深处那种微妙美好,最能拨动相爱之人心灵那根敏感琴弦,最能表现相思者情绪中的牵魂断肠,最能在世界上流传广泛而久远的,恐怕就是爱的故事和歌唱。如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又如“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民歌》)、“山高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当下,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爱情本应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物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尤其男女之间的爱情不可避免地蒙上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尘垢,一切以金钱开路,以条件做筹码,以物质为诱饵,以权势当阶梯,使爱情成了过时而稀有的奢侈品。反之,一夜情、性交易、相互利用、及时行乐、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一时拥有等赤裸裸的所谓“时尚”、“新潮”观念充斥人世间,使爱情这位温文尔雅的羞涩“少女”,有时竟变成了充满贪欲的“荡妇”,这是对爱的亵渎和践踏,令人心酸和不忍。
       本书编辑的初衷和出版的目的除了为当代人提供一部有关爱的审美愉悦文字外,就是要向社会发出真诚的呼唤,呼唤纯真美好爱情的回归,呼唤自然和谐的人间真情。
       诗是诗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升华,爱情诗则是诗人情感履历的心灵再现。一首好的情诗,不仅能让人心动,还会使人经久难忘。作为擅长抒情的诗人,哪一个又能回避了爱的吟唱呢?实际上是,古今中外的诗人,无一例外地都尝试过爱情诗的写作,有的甚至是情诗高手。本集遴选的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和诗歌作者173人的近400首爱情诗,不敢说篇篇珠玑,但基本是可读、可感、可歌、可泣的,无论是情窦初开少男少女的羞涩萌动,还是沐浴爱河青年男女的热烈缱绻;无论是经历情感波折中年两性的刻骨铭心,还是饱尝爱的甜蜜或独品情的苦果老者的悠长回忆,都酿成了一行行瑰丽的诗篇。这些作品将会给读者带来情感的共鸣、爱的追忆和艺术的享受,也会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带来正确的导向和正能量,使他们的爱情能够少一点功利,多一些纯情;少一点虚伪,多一些真诚,健康愉快地向前发展。
       本书选稿本着不薄名人重新人的原则,重点选收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约30年时间中国诗人和诗歌作者创作的爱情题材诗歌。也兼及这个时期之前少数大陆和港台重要诗人的爱情诗。每位诗人所选诗的数量与诗人地位、名气、实力无关,作者排名顺序按照国际惯例以英文字母次序进行,体现一种公平与合理。至于诗艺的长短高下,诗风的粗犷细腻或明朗朦胧,则是由不同作者的天赋、学养、个性、习惯所决定的。在选稿中我们尽量兼顾时代、地域、流派、民族、性别、年龄、影响力等诸多因素,做到内容丰富性和风格流派多样性的统一,如从时代考虑,我们注重了诗人的当代因素,因此尽量遴选新时期文学以来当代诗人的作品,尽管艾青、臧克家、曾卓、流沙河等是横跨现、当代的大师级老诗人,但我们还是尽量选择他们当代的作品;从地域考虑我们除了遴选大陆近30个省、市、区诗人的作品外,还选了台湾、香港、澳门和旅居海外中国诗人的作品,如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容、郑愁予、文晓村、金筑、台客、涂静怡、赖益成、庄云惠、张错等,香港诗人蔡丽双、张诗剑、孙重贵、向垒、张继增、曾伟强等,澳门的宋绍匡,旅居海外的洛夫(加拿大)、杨炼(英国)、庄伟杰(澳大利亚)等,占本集全部诗人比例的20%;从流派考虑,我们遴选了朦胧诗(舒婷、北岛、顾城、食指、芒克、江河、杨炼、多多等)、学院派的“知识分子写作”(欧阳江河、西川、王家新等),口语化的“民间写作”及“他们”诗派(韩东、丁当、小海等)、“女性主义诗歌”(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王小妮等)、以及“70后”(黄礼孩等)、“中间代”(安琪等);从民族考虑,除汉族诗人外,也遴选了少数民族诗人如吉狄马加(彝族)、罗平文(壮族)、裴亚茹(达斡尔族)、杨胜华(苗族)等人的作品;从女诗人诗歌考虑,遴选了阿毛、蓝蓝、潇潇、三色堇、叶丽隽等人的作品;从年龄考虑,我们既选了九旬以上老诗人如周梦蝶等人(含已故诗人)的作品,也选了八O、九O后年轻大学生如岸玉、黄甲森、高婉鑫、谭圣琳、朱玉龙等人的作品;从实力考虑,我们既选了具有相当实力的中年诗人如张烨、韩作荣、叶延滨、王久辛、李小雨、叶文福、乔延凤、李发模、曲近、高凯、沈苇、叶匡政、祁人、洪烛、王长军等的作品,也有比较年轻、活跃在当今诗坛的北塔、北野、大解、李见心、侯马、李南、周占林、桑克、黄礼孩、谈雅丽、灯灯等的作品;从在国内外影响力考虑,我们既选了部分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如韩作荣、张新泉、沈苇、老乡、刘立云、李琦、傅天琳及影响较大的新边塞诗人昌耀等人的作品,又选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洛夫、北岛、蔡丽双的作品;从诗歌理论与实践结合考虑,我们还遴选了王家新、唐晓渡、罗振亚等诗评家的作品。同时,兼及诗歌社团,我们遴选了正崛起于北方黑龙江的“北极星诗群”成员的作品。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我们突破了以往选者的思想局限,将毛泽东这位伟人和他的3首爱情诗(词)选了进来,我们觉得这是公正的。因为我们不能因毛泽东是一位政治伟人就回避他的诗尤其是爱情诗,也不能因为他不写新诗而将他拒之于门外,更不能因为他晚年工作失误而排斥他的诗,这些都是不公允的。毛泽东是一位当代被公认的伟大诗人,他的诗尤其是为数不多的几首爱情诗,写得既弘大豪放,体现了他的风格,同时也委婉细腻,真挚感人。尽管他不写新诗,只作古体,但他一直倡导新诗创作,并为新诗创作提供了重要条件,促使新诗能够得到长足发展。作为一个特例,我们还是选择了他的作品。
       还需要和作者说明的是,考虑到当今阅读尤其是读诗人群的缩小和读者欣赏习惯的缘故,我们尽量选那些基本能读懂的诗,回避比较晦涩的诗,这是对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尊重。尽管这样,由于中国诗人浩如烟海,我们的精力、条件和人手又十分有限,想靠一部爱情诗集就能把所有诗人都顾及到,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所以依然还有很多有实力的诗人作品没有走进来,不免有遗珠之憾,我们准备在下集的编辑中予以选择,请大家理解。总之,我们希望这部纯粹的爱情诗集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和青睐,我们期待着。
       爱诗的朋友们,愿这本书能够成为你赠给心上人的礼物和自己宝贵的藏品,记录我们一段美好的邀约。
爱诗的人们,愿爱和诗伴随你们到永远!
                                                                                              2013年7月1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5 13:09 , Processed in 0.08675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