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6|回复: 2

仲彦和他的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2:10 编辑

仲彦和他的诗歌<br>●包光寒<br>我和仲彦认识十分偶然。大约是在一九九五年。那年初秋,我到湘西旅行。在张家界去吉首的火车上,我和对面座位上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先生聊了起来。我们聊了很多话题。后来他谈到了他妻子的一个学生,非常喜欢写诗,非常刻苦,而且诗写得很好。他脸上露出一些无奈。我明白他的表情。他是个走南闯北的人,了解外面的世界。他深知湘西和外面世界的区别。这个青年就是仲彦。<br>我就常给他打电话,常把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书寄给他,尤其是一些诗集。他也会让我去买他非常喜欢的诗集。“我们这里买不到这些书。”他用略带沙哑的湘西普通话对我说。《海子诗选》是仲彦最喜欢的诗集之一。“光寒,你一定要替我买到。”我把《海子诗集》寄给他的同时还告诉他,我最喜欢波得莱尔。“我希望你读读老波的诗。”我在电话里这样对他说,这是我对他的期望。<br>仲彦是个热情朴实诚恳的人。他平时温文尔雅,我从他寄来的他抱着女儿的照片上看到了这种有着浓厚楚文化韵味的温尔文雅。但他每次喝完酒后给我打电话就表现得比较热烈,他会用带着酒气的湘西普通话说些很浪漫的话。他说他非常想我,非常想见到我。我说我也一样想见到你。这个时候他会告诉我,他喝了一斤或者八两白酒,而且是高度的。我问他为什么喝这么多。他深深地叹口气。我听到了仲彦深深的无奈,我感觉到了他那厚厚的像绵绵不尽的大山一样的忧郁和苍凉。这时我心里也会弥漫出被钝器猛击的剧痛,同时伴随着深深的绝望,而且这剧痛和绝望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时我对他说:“你来上海吧,我这儿有一间房子,可让你居住,你可以白天工作晚上写诗,甚至还可以写小说。”<br>仲彦常把他写的诗寄给我看,有着深厚楚文化底蕴的仲彦把瓦罐和石头都变成了富有诗意的东西。他的诗让我的心灵受到震动,让我深切地感到他那种绵长的无尽头的痛苦和绝望。但让我更感动的是仲彦那种不屈的精神和对土地和苦难的赤诚。<br>“头颅上刻满 &nbsp; &nbsp;太阳的脚印/在人世间行走/面前有许多苦难/此时你是无人照看的/一粒诗歌/活着并且活下来//把思想和火种交给你/把血和青春交给你/把我交给你/在地的最痛处/把太阳安放在祭祀的殿堂中央/把石头堆满天空/制造了很多墓地//伤感的小木屋/盛满九九八十一难/我住着其中的一只/成为毁灭大地的见证/这一只孤单的头颅/他像太阳一样/《头颅(一)》”<br>下面就仲彦的诗歌来谈一谈。<br>一、语言本身非常朴实,且大多采用本土语言或民族语言。朴实的诗歌语言是仲彦普遍追求的诗歌语言,如:“清明/这些泥土/种出庄稼/种出墓地//”《骨头,一节节埋在家乡》,“初春,农活依然很远,耕种大地的/种籽就上路了//开荒种地的男人/傻傻地/举起古老的仪式/对着苍天跪下//”《开荒种地》等等这些语言,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谈或是心理活动中最常用的语言,语言文字的本土化和民族性则是他诗中的重要特征。作为土家族诗人,因为他那个地方的语言,读音和韵律相对于普通话是有所区别的,只有与湘西语言相和谐的语言文字才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于刹那间在诗人仲彦的灵魂和思想里涌现出来,反之则否,拥有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就会通过反映属于本民族的事物来体现属于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实质,如“裸露祖先巨大的骨胳/支撑民族的瑰丽梦幻/一步一个台阶/走进现实的高度”《悬棺》<br>二、语言张力:即仲彦诗歌文字的跳跃性。诗歌和散文、小说等语言风格的最大区别在于诗歌文字具有很大的跳跃性,这就决定了诗歌语言的魅力所在,即语言张力。因为一首诗很短,而又必须在很短的诗句中表现诗人当时主要的思想、激情,以及所要表达和描绘的事物,所以诗歌的每一句都必须承载大量信息。而诗歌正是通过诗句之间的跳跃性来表达承载大量信息的目的。诗歌的跳跃还是连接和转换上下句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因为诗歌有而且必须有跳跃性,诗歌语言才会承载和传达那么多的信息量,比如仲彦写火种,先是从山岗上的一块火石放置的环境、气氛、当时的光、颜色、旁边花朵、野草的生存状态写起,通过人留在大地上脚印的提示,说明了环境气氛对诗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的特定影射,忧伤疼痛而又具有剑胆琴心,沐浴着书香,昂首长天,后来又通过对具有这种性格特质的事物(陶罐等)的描写和刻画,进一步进行了深化,借助写苍天、大地的哭和泪水,揭示了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痛苦,暴露了现实环境对追求真理的人给予的痛苦等等。<br>置身环境—天地(哭),村庄(屋花鞋等),人的脚印—寻找真理<br>燃烧方式—敲打(火石、生命钟声等),(沉重悲壮)—点燃真理<br>生存状态—漂泊、敏感、倔强、野蛮、忧伤、痛—寻找理想环境<br>追求方式—拼命活着、度过艰难时光、抗争、点燃自己—照亮光明<br>三、诗歌创造出来的抒情主体具有统一性和和谐性。首先,诗句各组信息有一条联结意绪的隐线。如《残纤》:“你有种种理由诉说/残纤 &nbsp; &nbsp;人世的风浪经过了 &nbsp; &nbsp;你说/体验到独特的精神苦痛 &nbsp; &nbsp;残纤/恨什么由此开始。什么是爱。明天还会继续/世界怎么总会这样。皱纹越来越老的/残纤 &nbsp; &nbsp;生命根系渐渐憔悴的/头发流下来/压弯你体格坚强的脊梁。”从表面上看,每一组诗句的意象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进一步深究,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种信息都奔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在强大的生存和死亡的压力下,人和生命怎样在恨着、爱着,怎样怀想美好的明天,如果没有这条暗线,这首诗从整体上也就彻底丧失了主观暗示的方向,从而也就丧失了诗歌的传递功能,诗歌的空间将陷入混乱和无序。第二,围绕了抒情(描写)的主题展开文字。联结诗句各组信息的隐线就是诗歌的主题。即体验、感受、热爱景色、景色中的灵魂和大生命,而不是生命中的自我,仲彦诗歌大多数是通过小我和大我的紧密联系以及小我和大我之间的融解和转换来达到热爱、歌颂大宇宙神秘生命的目的,千变万化的景色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同时被诗人赋予以思维、赋予以生命、呼吸和人格力量。比如诗人眼前的河流,就包含了两岸的木屋、河阶、渡口,周围的稻田、牛、犁、耙和陶罐等景物,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些景物上面,同时想象生命象乌蓬船本身一样在河流中忧伤迷茫地漂泊,诗人和诗人眼中的人类变成了大自然中的生命,忍受着精神的安静和灵魂的神秘,热爱着河流的生和死,流泪或者欢笑,热爱着沿河两岸的丰收或荒芜,热爱着两岸的木屋和居民等,只不过很少有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仔细发现而已,读者仅仅只按照散文、小说的阅读方式寻找文字意义上的前因后果,甚至可以说一些读者读诗仅仅只是限于认字的一个过程。诗歌最重要的是一个精神传达的过程,仲彦诗歌的精神反映了生命对理想社会生存秩序的追求和向往,反映了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并通过对围绕抒情或描写的主题展开的文字来传达。第三,抓住了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仲彦的每首诗,都写下了生命的孤独、忧愤、绝望、永恒的失落和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深情关注和强烈忧患,但更多的都是写抗争和奋起,因为生命中虽然有苦恼有挣扎,但最根本的应该是在苦难中奋起,在挣扎中扬起生命的风帆,因为这是人类生活和生命的根本意义。如“好在我还有诗歌/用骨头写下的诗歌/含泪敲打 &nbsp; &nbsp;沉甸甸的大地//”《骨头》。又如“激越悲怆,火苗请照顾我正攀援的人生/用树叶捂紧伤口/唱着民族的歌谣,走进哲学的高度”《悬棺》。<br>四、语言营造意境具有很强的突兀性,传达意境具有相对隐蔽性。在古代文论中,意境表现为情景物的交融,而现代诗抒情的意境是建立在对古典丰厚遗产的继承和西方象征派、意象派的接受这两者的基础上的,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诗词的锤字炼句精神,又避免了西方意境的生僻和生涩,同时又超越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单纯与激情的泛滥和诗意的浅显直露,充满了对优雅、甜俗、乏味的美学叙事的反抗与撞击,清除了诗歌语言抽象性中的概念定质,突破了是与非的两值界定,获得了无穷的开放性,即在对既有成规和精英性写作的颠覆中形成了充满个人化异端意味的语言文体模式,进而进入了以诗歌空间视觉变幻处理上的词语构建的语言迷宫,造成了频繁的离调和转调,导致诗歌主题、意境主脉、中心的动摇和模糊,在视觉上造成了捉摸不定的空间判断,正是这种捉摸不定、巨大突兀性和相对隐蔽性,包含了生命和宇宙的秘密,包含了捉摸不定的神秘存在,传达了物象中诸多感受的片断,通过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后,充满了语言奇迹,充满了突兀感和陌生感,给阅读者带来巨大的惊奇。如“大风/在岭岗的这块坡地/继续活下来”就充满了语言奇迹。<br>常常,我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再一次读仲彦的诗,这时,泪水会盈上我的眼眶。我为有如此表现苦难的诗而激动,我为这块土地有这样的诗人而激烈。<br>我坚信,就是中国诗坛越来越绵软的现实一直延续下去,仲彦的诗也不会衰竭,不会像许多泥楼一样的诗歌经过一点时间和一些风雨后便立即坍塌,他的诗会像石头一样。或许仲彦的诗真的会成为最后一块绝望的石头。<p>通讯地址:湖南省永顺县文化局<br>邮编:416700<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2:10 编辑

为仲彦感动,也为您感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2:10 编辑

读,为着共同的目标——为诗而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20:25 , Processed in 0.08434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