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7|回复: 1

[原创]邵纯生诗歌的意象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1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7 编辑

[watermark]2005年6月的一天,我收到了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纯生诗选》,让我领略了诗友邵纯生从事诗歌创作20多年来的总结性成果。那暗蓝如花的封面色彩、深如星空的朦胧寓意,着实叫人喜欢不迭。打开诗集,“冬日梦想”、“花体字”、“白羽毛”、“颂歌又起”、“秋水秋居”分5辑扑面而来。逐首细览,诗人独特的意象选择,带给人以清纯、空灵的审美意趣。<br> &nbsp; &nbsp;意象是诗歌的细胞,营造意象是创造诗歌的核心。意象对任何优秀的诗歌作品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之于诗歌,其重要性足以见得。意象作为诗歌中依托的形象物,纯生的诗歌作品通过人象、物象、景象、事象的选择、加工、组合,有机地构成了一片赏心悦目的诗美天地。<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一、人  象<p> &nbsp; &nbsp;在纯生的诗中,单纯以人作为“主体意象”来描写的不多,主要有《外乡人》、《朋友》、《地板上的人》、《中原汉子》、《给母亲擦背》、《未曾见面的二叔》等。这些诗歌,都是把“人”作为一个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核心”形象而出现和存在的。而如《给母亲擦背》一诗,看似在描述一件事情,并且还有“我”在其中,但“主体意象”就是母亲,其他意象都是“从属意象”,都是为“主体意象”而存在、而提供服务的。<p>母亲老了<br>老得连洗澡都要有人伺候<br>我在为她擦背的时候<br>调皮地吻了一下她的乳房<br>这两条干瘪下垂的布袋<br>就是我生命中最早的口粮啊<br>我双手轻轻捧着它<br>抬起泪流满面的脸<br>看见母亲细密的皱纹里<br>洇出一朵浅浅的红晕,羞羞的<br>就象我当年迎娶的新娘<p> &nbsp; &nbsp;读到这里,诗人满怀深情的诗句,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生我养我的母亲、含辛茹苦的母亲、苍老了的母亲、美如新娘的母亲……谁,又能不为之动情呢?!成功塑造这一平凡而伟大母亲形象的,不是“伟大”、“善良”、“勤劳”、“无私”等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形容词,而是作为“从属意象” 密切相连的“意象串”——洗澡、擦背、乳房、布袋、口粮、我、皱纹、脸、红晕、新娘等等。这些紧紧围绕“主体意象”而提供服务的“从属意象”,不是简单的摄影、复制、叠加,而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进行加工生发,而在诗人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如果没有这些“从属意象”的服务,母亲这一“主体意象”就立不住、鲜活不起来。由此可见,营造人象必须以人为中心,“从属意象”不能游离出去,一旦游离出去,“从属意象”就成了罗丹雕塑作品《巴尔扎克》上面的手了。<br> &nbsp; &nbsp;当然,一个“人”成为“主体意象”时,另外一个人或者另外一些人或者一些物象、景象、事象也可以成为“从属意象”,并且,成为“主体意象”的可以是几个人、一群人。如《未曾见过面的二叔》,“主体意象”的人象是“二叔”:<p>是我出生那天出门的<br>是我头一声啼哭送你上路的<br>你说,既然咱家有了男人<br>自己就该出去闯荡闯荡了<br>……<p>雪地里冷啊。在坟前点一炷香<br>就算是我随一缕烟火走进地下<br>看见你睡着时的模样<br>就算是咱爷俩见过面了<p>“从属意象”的人象有“我”和“老祖母”,这些“从属人象”与其他“从属意象”如出门、闯荡、北草原、土语民谣、黑白照片、虎牙、黑脸少年、炕头、高密、牙克石、烟火等一起,营造出了“二叔”这一意象,向人们传递了二叔的颠沛、祖母的牵挂、作者的追忆等情愫,而最终完成了怀念二叔的主旨意念。<br> &nbsp; &nbsp;从这些人象的营造和意象的选择中不难看出,作者是聪明和审慎的。<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二、物 象<p> &nbsp; &nbsp;纯生诗中以物象作为“主体意象”的最多,如《一枚钉子》、《花体字》、《烟囱》、《白羽毛》、《一滴血》、《玻璃》、《一根头发》、《梅》、《高粱》、《酒》、《齿轮》、《麦草垛》等等。作者善于通过集中对“主体物象”的描述,达到表达爱憎、阐明观点、生发意念的目的。<p>收藏起昔日的坚硬<br>和苍白的光芒<br>一天一天,在黑暗中<br>自己把自己遗忘<br>——《一枚钉子》<p> &nbsp; &nbsp;用拟人的手法,暗喻着一种迷失,或人或事,通过“钉子”这一物象而昭示人们——你、我、他,不是常常这样吗?世上的若干事物,不也是常常这样吗?此时的钉子已经远远不是原始意义上的钉子,而是赋予了作者意念和感受的钉子。并且,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p>在枪声落寞的年代扣响扳机<br>坚固着中国工业最初的阵地<br>……<p>一枚从矿脉奔来的子弹<br>迎头击中了我<br>——《烟囱》<p> &nbsp; &nbsp;把烟囱比作了枪管,“一枚从矿脉奔来的子弹”就合情合理了;“迎头击中了我”中的“我”,又不仅仅是我,使烟囱立体化和活化了。通过一系列物象的组合,作者对烟囱的赞赏与忧虑的矛盾心情也从而得以凸现。<p>小小年纪离开家<br>离开乡音和亲情的呵护<br>还要被人敲打屁股<br>在天上飞来飞去<br>娘见了不知会心疼成啥样<br>——《白羽毛》<p>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羽毛球这一客观对应物,以白羽毛的物象,将无奈、无助的情状拓延至人、人生和生活的范畴,给人以诸多的思考与感慨!语言平和、亲切而又不失生动,作者对物象的把握与营造,达到了自然、和谐的地步。<br>一滴血<br>一粒美人痣<br>一点鲜红的火焰<br>跳动在空旷无声的雪野上<br>……<p>那滴血在刀刃上溅开<br>象一树梅繁花灿烂<br>——《一滴血》<br> &nbsp; &nbsp;为了把“主体物象”——“一滴血”生动地营造出来,作者连用了与“一滴血”相象的“从属物象”——一粒美人痣、一点鲜红的火焰,从而强化和深化了意象的主旨判断,给人带来了关于生命、关于生死的哲学思考。<br> &nbsp; &nbsp;诗人在这些以物象为主体而创作的诗歌中,一方面,选取了人们熟识的客观对应物,叫人容易把握、便于扑捉,使之清晰可见,不至如坠五里雾中;另一方面,这些物象又不是僵死的、机械的,而是活着的、有生命力的,给人的印象也就深刻有力了。<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三、景 象<p> &nbsp; &nbsp;意象可分为社会意象和自然意象两种。社会意象是以社会现象为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的场景,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情景等。自然意象是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江河山川、花鸟鱼虫、日月星辰、风雨阴晴等等。本文所指景象即指后者。<br> &nbsp; &nbsp;《纯生诗选》中单纯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有《月亮上的花蕾》、《早晨的玫瑰》、《秋天的柿子园》、《大雪降落》、《月光》、《中秋夜的蟋蟀》等。这些以自然景物作为“主体意象”的诗作,显然是自然不自学地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br> &nbsp; &nbsp;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自然景物作为描写、描述对象的佳作名篇不胜枚举,特别是诸多“田园歌”、“边塞诗”。诗人们能够尽量避免有意无象、有情无景,也尽是避免有象无意、有景无情,使诗歌意象相兼、情景交融。纯生也显然做出了同样的努力。<p>雪夜之后的早晨<br>我看见了脱去灰色外衣的玫瑰<br>那处女的姿态高贵绝伦<br>……   <br>谁能摘走春天<br>从一朵玫瑰舒展的眉梢<br>拨开遮挡视线的枝叶<br>玫瑰,我想说<br>走近你,就是走近自己的灵魂<br>——《早晨的玫瑰》<p> &nbsp; &nbsp;很显然,这首诗中的“主体意象”是玫瑰,作者通过对玫瑰所处环境以及玫瑰的色、味、形的描写,表达出了作者的主观判断——处女一般地,又用对处女的种种感受与感觉,来烘托玫瑰的高贵绝伦,从而实现了对纯洁的、自然的生命的礼赞。象中有意,景中有情,达到了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p>叶子开始掉落,一树黑色枝杈<br>挂满小小的锈红的灯笼<br>……   <br>缠绵的秋水,带刺的雨丝<br>一点一点把节气浸染<br>……   <br>一些熟透的柿子落到地上<br>像熄火的灯盏一样黯淡<p>――《秋天的柿子园》<p> &nbsp; &nbsp;这首富有传统悲秋意味的诗歌,把柿子这一“主体意象”用“锈红的灯笼”作比,把柿子的掉落又比作灯盏的熄灭,反映出作者对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易逝、生命的脆弱的伤感情绪。作品避免直接去说,以象达意,借景传情,使之含而不露,耐人寻味。<p>经历了春天,又经夏天<br>依旧不曾开苞的花蕾—<br>一个小小的婴孩<br>抱过来。放在月亮青瓷的眼睛上<br>——《月亮上面的花蕾》<p>花蕾的“主体意象”角色,在这首诗中被神秘的色彩包围着,月亮的虚象与实象同“花蕾—一个小小的婴孩”的多义性,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诞生的、成长的生命的爱怜,并寄予了某种希望。<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四、事 象<p> &nbsp; &nbsp;以事件作为“主体意象”的诗歌,在《纯生诗选》中有《白纸的两面性》、《喜欢一首诗》、《夜里经过一座墓园》、《与狼相遇》、《跟麻雀有个约会》、《车经老家》等。这些诗歌是通过某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营造出一种意象。<p>在老家的大山里穿行<br>眼里扑满黄土<br>一些名词涌到嘴边<br>诸如猪、牛、羊<br>小麦、大豆、玉米、高粱<br>一组形容词也伴随而来<br>肥壮、金灿灿、沉甸甸<p>半天没钻出大山<br>这些词汇反复闪现<br>多么美好的字眼<br>眼里憋出了泪水<br>也没能把它们搭配起来<br>――《车经老家》<p> &nbsp; &nbsp;诗人经过老家,穿行在大山里,目睹着那些亲切的场景、事物,不禁要动情地赞美,但最终却未能成篇—“眼里憋出了泪水/也没能把它们搭配起来”。用没能“搭配起来”实现另一种“搭配”,《车经老家》这一事象,被作者巧妙、机智地营造了出来,达到了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p>喜欢一首诗的格式<br>它长短不一<br>象一堆旧时的冷兵器<p>喜欢一收诗。喜欢<br>读它似是而非的感觉<br>就象猜测来世的情人<br>是不是今生的新娘<br>——《喜欢一首诗》<p> &nbsp; &nbsp;“喜欢一首诗”这一事象,被作者用冷兵器、情人、新娘等“从属意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喜欢的程度、情状也随之跃然纸上。<p>当老了,甚至传来死亡的消息<br>我看见云朵,经过敝开的窗口<br>一团素白干净的棉絮<br>驮着日光的温暖<br>多少次这么不经心地飘远<p>当老了,甚至听到上帝在门外的咳嗽<br>我看见两只壁虎拥在一起<br>在陌生人面前,从容地做爱,繁衍子孙<br>不带丝毫的羞涩<br>……   <br>当老了,借助回光返照一瞬间的清醒<br>我看见寻常的、卑微的情感<br>逐一闪现,让我感到最后揪心的痛—<br>趁还年轻。我须用热切的目光<br>抚摸这些不起眼的细节<br>在心底烙下印痕,等老来受用<br>——《趁还年轻》<p> &nbsp; &nbsp;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当老了”的情景一一铺陈,借以来强化“趁还年轻”这一事象,生动地传递给人们“时不我待”的讯息。<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五、缀 语<p> &nbsp; &nbsp;在高密写诗的人当中,纯生是出道较早的。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他与青岛的梁真、张毅、邵竹君他们有着比较密切的交往,他们的诗歌观点也比较一致,在意象的选择与把握上都有相当的功夫。<br> &nbsp; &nbsp;纯生是一位追求“纯艺术”的诗人,但他又没有“为艺术而艺术”。这是一种矛盾状态,但我理解它。“纯艺术”虽然不存在,但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准确的词来取代它。在我看来,他所追求“纯”主要是针对以下三个方面而言的:其一是说诗歌不能带有政治色彩,诗歌是一种艺术样式而不是某种工具;其二是说诗歌的语言应含蓄、空灵,以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其三是说诗歌具有天然属性,包括诗人的天赋、创作的灵感,不是培养的结果,而是自然存在或不自觉生发的。<br> &nbsp; &nbsp;艺术观点决定创作行为。了解了纯生对诗歌的看法和态度,对于理解他对意象的选择、加工、组合是有帮助的。<br> &nbsp; &nbsp;在纯生诗中,其“主体意象”基本是集中、单一的,而作为意象中的人象、物象、景象、事象,并不单一出现,并且一首诗中可能同时出现“四象”。同时,意象的选择、组合又不是随意的、凌乱的,它们与主旨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所造成的契合点,就使“主体意象”和“从属意象”有机地呈现出来。 <p> <br>[/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08 编辑

忙着,感谢赐稿,先提下再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22:53 , Processed in 0.08623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