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7|回复: 6

《晓曲外国名家小诗赏析》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3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晓曲在 2004/08/03 08:57pm 第 1 次编辑]<br><br>晓曲注:所选翻译作品,均来源于正规出版刊物,仅就译诗进行赏析,未对翻译中是否存在错误加以考证。<p><br>晓曲外国名家小诗赏析 <p>//赏析雪莱《给——》 <p><br>原诗(查良铮译): <p>音乐,虽然消失了柔声, <br>却仍旧在记忆里颤动—— <br>芬芳,虽然早谢了紫罗兰, <br>却留存在它所刺激的感官。 <p>玫瑰叶子,虽然花儿死去, <br>还能在爱人的床头堆积; <br>同样的,等你去了,你的思想 <br>和爱情,会依然睡在世上。 <p><br>雪莱的《给——》,是对爱情永恒的歌唱和赞美! <br>诗人首先把爱情比着柔美的音乐,即使歌声停止了,但你仍无法忘记那优美的旋律,正如“音乐,消失了柔声/却仍旧在记忆里颤动”;爱情又好比花的芳香,即使花谢了,也会长久的留下沁人心脾的芬芳,因为“芬芳,虽然早谢了紫罗兰/却留存在它所刺激的感官”。同时,诗人又进一步用最能代表爱情的玫瑰来歌赞诚挚的爱,正如玫瑰的叶和花,即使是花儿凋零了,也是伴随在叶子身旁。你看“玫瑰叶子,虽然花儿死去/还能在爱人的床头堆积”。进而,诗人把对爱情优美、芳香、诚挚的感受,提升到他理想中的爱情,因此,即使死了,但永恒崇高的爱情和思想仍活着,并流芳百世。因为象抹不去的音乐旋律、紫罗兰花香和玫瑰叶子与玫瑰花的执着爱恋一样,“同样的,等你去了,你的思想/和爱情,会依然睡在世上”。 <br>诗人在《给——》中,通过四组不同的意象,使爱情得到升华。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让我们回味无穷,而且也是诗人伟大爱情思想的写照。 <p>*雪莱(1792-1822),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 <p><br>//赏析歌德《绿蒂与维特》 <p><br>原诗(郭沫若译): <p>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br>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br>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br>啊,怎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进? <p>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br>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 <br>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耳语: <br>请做个堂堂男子哟,不要步我后尘。 <p><br>歌德的《绿蒂与维特》,可能现在许多人还能背诵,尤其是“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原因很简单,就是诗人说出了每个人内心已经存在,而以前不愿或不能说出口的真切感受。这就是爱情的人性直白,是人性的自然释放。谁要是没有青春的燥动,那真的就成了爱情的可怜虫。因而,面对爱情,更本就用不着去遮遮掩掩。 <br>然而,在中国,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桎梏,使人性遭到了压抑和束缚。把性视为洪水猛兽和肮脏龌龊的东西,性只是强权的占有。因而人类最美好纯洁的爱情,被封裹得严严实实。而在内心深处,人人都希望自由的点燃爱情的火焰。 <br>诗人表达了性是人性的本能需要,爱情是升华了的、纯洁的和自由的,但并没有宣扬她是可以放纵的。对人性中的至洁至纯的爱情,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吝惜和保护,所以“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并学会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去追求、获取这美好纯洁的爱情。这不也是我们东方文化所提倡的吗?这不正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理念吗? <p>* 歌德(1749-1832),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 <p><br>//赏析海涅《他们俩倾心相爱》 <p><br>原诗(杨武能译): <p>他们俩倾心相爱, <br>可是不肯相互承认, <br>一见面就象仇敌, <br>还说爱情真烦死人。 <p>他俩终于天各一方‘ <br>只偶尔相逢在梦境; <br>他们早已进入坟墓, <br>却永远不知道真情。 <p><br>在人类林林总总的生活中,总免不了会留下许许多多的遗憾,爱情生活也不例外。人们总希望自己的爱情尽善尽美,而往往又得不到完美的结局。于是就产生困惑和矛盾的心里,还不得不埋藏于内心深处。 <br>海涅的《他们俩倾心相爱》,向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的爱情生活场景。第一节,诗人表达了羞涩的、矛盾的爱情心里。想爱,又说不出口。因为双方都害怕对方不肯接受,所以才“他们俩倾心相爱/可是不肯相互承认”;于是因爱生恨,十分矛盾,真所谓爱得越深,恨就越深的感觉。所以才“一见面就象仇敌/还说爱情真烦死人”。第二节,诗人进一步表达了既爱又恨,想爱而又得不到矛盾心情;更后悔当初没有勇敢的说穿,才留下终身遗憾的复杂心理。都陷入了极度的“单相思”境地,所以才“他俩终于天各一方/只偶尔相逢在梦境”,这种遗憾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早已进入坟墓/却永远不知道真情”。 <br>诗人紧紧抓住了爱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燥动心理,想爱却开不了口。可能是自己爱上对方,而彼此又不知道对方是否也爱自己;也可能是自己爱对方,而考虑到家庭、社会等因素而双方都不敢表达;还可能是双方都羞于启齿,而错过了一对美好的姻缘等等。这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真切的启发。 <p>* 海涅(1797-1856),德国伟大诗人,思想家。 <p><br>//赏析德鲁尼娜《怎么说明?》 <p><br>原诗(尹厚梅译): <p><br>怎样对那些双目如黑夜的 <br>天生的盲人说明—— <br>五彩缤纷的春天美景, <br>斑斓奇丽的霓虹彩影? <p>怎样对那些双耳如黑夜的 <br>先天聋人说明—— <br>那大提琴旋律的柔情, <br>那威震四方的万钧雷霆? <p>怎样对那些先天是冷血的 <br>可怜人说明—— <br>那大地奇迹的秘密—— <br>那两个字——爱情? <p><br>面对丰富、复杂的爱情,想要解读清楚,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如原苏联诗人格里巴乔夫在他的《不要埋怨》一诗中写到,爱情没有学校、没有课程,也没有导游图。因此,想要知道爱情的滋味,只有靠自己去感悟。 <br>但是,真正的爱情是幸福美好的,这应该是公论,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想要得到的结果。她需要用眼去发现、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悟才能抓住。 <br>德鲁尼娜的《怎么说明?》就回答了这样的问题。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五彩缤纷的春天美景”,是“斑斓奇丽的霓虹彩影”。看不到这种美的人,就象那些双目如黑夜的盲人。爱情又如“那大提琴旋律的柔情”和“那威震四方的万钧雷霆”。感受不到这样优美的旋律,没有发自内心的躁动和震撼,当然也就体会不到爱的激情。面对爱情,谁又能无动于衷?谁又不愿意去揭开“那大地奇迹的秘密——/那两个字——爱情”呢?否则,那真的就成了冷血的可怜虫了。这样的生活必然是索然无味的,岂不成了人生的一大悲哀! <p>* 尤丽亚&#8226;弗拉吉米罗夫娜&#8226;德鲁尼娜(1924——),前苏联女诗人。 <p><br>//赏析狄金森《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p><br>原诗(江枫译): <p><br>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br>然后,把门紧闭, <br>她神圣的决定, <br>再不容干预。 <p>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 <br>不为所动, <br>一位皇帝跪在她的席垫, <br>不为所动。 <p>我知道她从一个民族众多的人口 <br>选中了一个, <br>从此封闭关心的门阀, <br>象一块石头。 <p><br>灵魂,是思想的高度概括,它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判断。“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本身就说明了爱情是严肃的和慎重的一面。这是由于每一个体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存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就带有神秘的色彩。把握不好,就可能产生相反的结果。 <br>然而,爱情本身是自由的、美好的。于是,如何才能慎重的把握住自由的爱情,就成了一对矛盾。我们只有找到了矛盾的统一体,才能真正把握住爱情。那么,应该怎样去把握呢? <br>狄金森的《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一旦我们选择了爱情,就“再不容干预”,因为爱情是神圣的,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灵魂决定的。不论是富贵贫穷,还是权势高低,都应该忠贞不渝,“不为所动”。因为,对爱情的选择不是草率的、随意的;是严肃的,是“从一个民族众多的人口/选中了一个”。因此,一旦选择,就要象石头一样坚定,“从此封闭关心的门阀”。 <br>虽然这首诗写于十九世纪的美国,但这种思想至今我们仍在提倡,因此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爱情本身有没有国界,爱情是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爱情又是怎样呢等等,但最终对爱情本质的认定是一致的。 <p>* 爱密丽&#8226;狄金森(1830-1886),十九世纪美国女诗人。 <p><br>//赏析史托姆《夜》 <p><br>原诗(钱鸿嘉译): <p>夜深了,我头脑一片混沌—— <br>上床吧,可我久久不能入睡; <br>我疲倦地合上了眼睛—— <br>朝朝暮暮, <br>何时才能心心相映? <p>这颗心啊,这颗心永远不会平静, <br>它冲破空间和时间的屏障, <br>一直飞向你的身旁。 <br>在梦魂中 <br>你是我甜蜜的生命; <br>而在生命中, <br>你是我甜蜜的梦魂! <p><br>在前往爱情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人说,想要得到爱情,需要经过九九八十一的考验。这正如真正的幸福不是唾手可得的一样,真正的爱情也离不开追求,甚至还会有痛苦和磨难。 <br>正因为如此,此时此刻的诗人也感到一片茫然,夜不能寐。因为他正处在痛苦的折磨之中,他不知道他的爱情“朝朝暮暮/何时才能心心相映”。但是,诗人燃烧着的爱火无法熄灭,跳动着的心无法平静。于是,他决定不顾一切去冲破层层障碍,不管是政治的、舆论的,还是家庭的。总之,这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只要是阻碍他去获得爱情的,他都可以不顾。 <br>为了爱情,诗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因为在诗人的内心深处,爱情已为他魂牵梦绕,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说“在梦魂中/你是我甜蜜的生命/而在生命中/你是我甜蜜的梦魂”。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也闪烁着动人的光辉! <p>* 特奥多尔&#8226;史托姆(1817-1888),德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 <p><br>//赏析白朗宁夫人《第一次他吻我》 <p><br>原诗(方平译): <p>第一次他吻我,他只是亲了一下 <br>写在这诗篇的手,从此我的手就越来 <br>越白净晶莹,不善作世俗的招呼, <br>而敏于呼唤:“啊,快听哪,快听 <br>天使说话哪!”即使在那儿戴上一个 <br>紫玉瑛戒指,也不会比那第一个吻 <br>在我的眼里显得更清楚。 <br>第二个吻,就往高处升,他找到了 <br>前额,可是偏斜了一些、一半儿 <br>印在发丝上。这无比的酬偿啊, <br>是爱神搽的圣油!——先于爱神的 <br>华美的皇冠。那第三个,那么美妙, <br>正好按在我嘴唇上,从此我就 <br>自豪,敢于呼唤:“爱,我的爱!” <p><br>面对一泻千里、磅礴而来的爱情声浪,“诗人们发了狂”!三木露风愿意在《接吻之后》“就此合眼死去”;谱希金在《理智和爱情》的较量中“理智已经沉默”;而叶赛宁则《来,来吻我吧,吻吧——》“吻得疼痛,吻得嘴唇出血”,因为“它不需要冷静和理智”。面对如此幸福、美丽的爱情高潮,诗人们都摆脱了理智的束缚,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br>但无论诗人们怎么疯狂,即便在爱的高潮中失去理智,也是建立在理智地选择了爱情之后。他们追求并获得爱情的过程不是肆意妄为的,是理智的。正如白宁朗夫人《第一次他吻我》唱到的那样,爱情既不是强加于她的,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在爱情到来之前,通过了一步一步的理性的感受。 <br>诗中的他首先是理智的,他深知爱情的美源于两情相悦,所以第一次他只亲了一下她的手。这也使诗人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所以,即使是“紫玉瑛戒指,也不会比那第一个吻/在我的眼里显得更清楚”。爱神在召唤,爱情即将来临,两颗跳动的心在加速,于是他的“第二个吻,就往高处升”。这是理智的,更是理性的升华,使诗人感到无比的酬偿。爱神没有让两颗正迸发出爱的火花的心白费,也没有让他们燃烧着的火焰熄灭。爱情已经来到面前,就要理智的抓住,因为“那第三个,那么美妙”。诗人的愿望实现了,所以“从此就自豪”,从此也就可以不再需要理智,忘我地去享受爱情! <p>* 白朗宁夫人(1806-1861),美国最著名的女诗人。 <p><br>//赏析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p><br>原诗(查良铮译): <p>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r>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br>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br>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p>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br>尽管生活阴沉的现在:<br>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br>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p><br>这首诗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真谛,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尤其是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它可以使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正如诗中唱到的那样,“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爱情也不例外,虽然爱情是那么的幸福、迷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爱情和爱情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没有缺陷。<br>正如生活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一样,有相爱也会有分手,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然而,生活往往是有曲折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失去了,才能知道拥有的可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让“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现实。<br>这不正是值得我们提倡的生活态度吗?不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思想吗?它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暂时的,都会成为过去,成为我们“内心的浪涛猛然跌落后溅起的浪花”,因而那逝去的也就变得可爱。<p>*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诗人,他奠定了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基础。<p><br>//赏析艾略特《给我妻子的献辞》<p><br>原诗(裘小龙译): <p>这是归你的——那跳跃的欢乐 <br>它使我们醒时的感觉更加敏感 <br>那君临的节奏,它统治我们睡的安宁 <br>合二为一的呼吸 <p>爱人们发着彼此气息的躯体 <br>不需要语言就能思考着同一的思想 <br>不需要意义就会喃喃着同样的语言 <p>没有无情的严冬寒风能够冻僵 <br>没有酷暑的赤道太阳能够枯死 <br>那是我们的而且只能是我们玫瑰园中的玫瑰 <p>但这篇献辞是为了让其他人读的 <br>这是公开地向你说的我的私房话 <p><br>艾略特在《给我妻子的献辞》中,从三个侧面表达了诗人伟大、永恒和真挚的爱情思想。 <br>爱情之所以伟大,因为他能够使两颗不同的心一起跳动、合二为一;使两个不同的思想同一,从而达到生死与共、患难相随。所以,诗人一开始就情不自禁地把欢乐留给了对方,表达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思想。这就是爱情的伟大本质,它不需要装腔作势地思考,也不需要空泛无力的语言,就能发自内心的得到同一。 <br>真正的爱情既不是肥皂泡,也并非昙花一现,是永恒的。正如“没有无情的严冬寒风能够冻僵/没有酷暑的赤道太阳能够枯死”,爱之火焰扑不灭,爱之泉流涌不尽。就象那冻不僵的寒风、枯不死的太阳,它是世间永恒的主题。 <br>而爱情毕竟是两情相悦,因而“那是我们的而且只能是我们玫瑰园中的玫瑰”。此时此刻,诗人对爱情的感悟,对妻子的爱已达到了极至,他无法再强压于内心,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的爱,尽管爱情只属于他们两个。这是多么真挚的爱情啊! <p>* 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歌中极富影响的诗人,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p><br>//赏析泰戈尔《他的路》<p><br>愿诗(吴岩译): <p>从清晨到黄昏 <br>他们负着种种使命匆匆赶路; <br>而我独个儿坐在路旁, <br>捡着蒺藜荆棘, <br>从清晨到黄昏。 <p>他会在这条路上经过, <br>而我就在等他; <br>蒺藜荆棘刺伤他的脚, <br>他浑身上下都是灰尘, <br>而我害羞得要命, <br>从清晨到黄昏。 <p><br>对爱的执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慨。苏联诗人西蒙诺夫(1915-1979)不停的喊到“等着我吧”,古巴诗人何塞&#8226;马蒂(1853-1895)为了爱情“走遍所有村庄”,美国诗人狄金森(11830-1886)把在暴风雨夜能和知心的爱人在一起看成是“豪奢的喜悦”。 <br>而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他的路〉中,则是不停的吟唱“从清晨到黄昏”的期盼和等待。哪怕“他们负着种种使命匆匆赶路”,也要“独个儿坐在路旁”。他深知“他会在这条路上经过”,他还要在路上“捡着蒺藜荆棘”,因为他害怕刺伤了他。足见诗人对爱是多么的执着与怜惜。 <br>进而诗人笔锋一转,想到他爱着的人风雨兼程,不畏辛劳,而自己却守在路旁,倍感羞愧。诗人在自责中,使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br>同时,这首诗还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不仅对爱的执着如此,对生活、对事业、对理想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p>*泰戈尔(1861-1941),近代印度伟大的诗人。 <p><br>//赏析布蒂吉格《生活和新婚的人们》 <p><br>原诗(冰心译): <p>生活把所有的微笑 <br>围绕在新婚的人们身旁。 <br>生活对他们只有欢乐, <br>音乐、舞蹈和歌曲, <br>撒来的米粒,美好的祝愿 <br>祝愿他们长寿,幸福。 <p>围绕他们有许多人 <br>痛饮着满斟的美酒。 <br>生活决不透露 <br>他们将来的一切 <br>生活要的只是舞蹈,在空中跳跃…… <br>伪君子,两面派! <p><br>这是一首歌唱爱情、热爱生活、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动人诗篇。诗人把对生活的美好感受,比着新婚的人们的幸福感受和祝福新婚的人们的快乐感受,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因为“他们只有欢乐/音乐、舞蹈和歌曲/撒来的米粒,美好的祝愿”,他们被音乐、舞蹈、歌曲、美酒、欢笑簇拥着,无比的幸福和愉悦。 <br>然而,现实的生活会怎样,并不是你事先就知道的;将来的生活是不是和现在一样,“生活决不透露/他们将来的一切”。能否长久地感受到象新婚的人们一样的幸福与快乐,抑或是悲伤、痛苦或困惑,没有人能预料得到。他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企盼,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为了获得幸福与快乐。他甚至可以放纵,可以置伪君子、两面派于不顾。 <br>这才是真正美好的幸福生活! <p>*安东布蒂吉格(1912——),马尔他共和国富有才华的诗人,曾任马尔他共和国总统。 <p><br>//赏析泰戈尔《如果在爱中只有痛苦[原创]<p><br>原诗(谢冰心译): <p>如果在爱中只有痛苦 <br>那为什么要爱呢? <br>那是多么的痴傻,你要求她的心 <br>只为已把自己的心献给了她! <br>愿望在你血中燃烧 <br>疯狂在你眼中闪烁 <br>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过的循环? <p>于事无求的人 <br>他是个自安自足者; <br>春天的柔气是为他的, <br>还有繁华和鸟语; <br>但是爱情来了象一片吞噬的阴影 <br>遮没了整个世界, <br>吞蚀了生命和青春。 <br>那为什么要寻求这使生存黑暗的阴雾呢? <p><br>爱情是相爱双方的自然仰慕,是两情相悦的统一体。他们不需要强制和逼迫,否则爱就会丧失其源泉,就会失去自然和谐之美。然而每一个体对爱情的认识和感悟是有差异的,有的把对爱情的享受视为天伦之乐,并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这是真正的爱情;而另一种人则把爱情中出现的不和谐的音符视为洪水猛兽,只看到其痛苦的一面,这是不懂爱情。 <br>泰戈尔的《如果在爱中只有痛苦》就是对不懂爱情的人的责问。“如果在爱中只有痛苦/那为什么要爱呢”?那只能说明这些人是白痴,是傻子。这种人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他们把自然和谐的两情相悦看作是一种交换,还自以为是地说什么以心换心。“只为已把自己的心献给了她”,理所当然就应该“要求她的心”,根本就忽略了爱情是发自内心的激情与愿望。所以,诗人对这种以交换为前提的爱情,发出了强烈的质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过的循环”? <br>第二节,诗人进一步指出,这些人只能是安于现状,于世无求,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好象鸟语花香,“春天的柔气是为他的”。他们本身就对爱情感到恐惧,好象爱情会“遮没了整个世界/吞蚀了生命和青春”,但是他们偏偏却又处在爱情的长廊里。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又要去选择爱情呢?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所以,诗人最后进一步质问,“为什么要寻求这使生存黑暗的阴雾呢”? <br>这首诗,诗人通过分析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和错误思想,揭示了爱情中不是只有痛苦,而应建立正确的爱情观,还爱情以本来面目。 <p>* 泰戈尔(1861-1941),近代印度伟大诗人。本诗标题为译者所加。<p><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4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17 编辑

呵呵,原来看过一部分呢,很不错,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4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17 编辑

“横看成林侧成峰”!<br>理解、解析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4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17 编辑
下面引用由兮梅子2004/08/04 07:53am 发表的内容:<br>呵呵,原来看过一部分呢,很不错,很不错.<br>
<br>谢谢梅子的关注和鼓励!<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4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17 编辑
下面引用由白开水2004/08/04 09:16pm 发表的内容:<br>“横看成林侧成峰”!<br>理解、解析透彻!<br>
<br>谢谢鼓励!<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17 编辑

翻译诗歌的由于各种因素,解读上的习惯会有差异。晓曲的解读让我侧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6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17 编辑
下面引用由蒋书余2004/08/05 10:35pm 发表的内容:<br>翻译诗歌的由于各种因素,解读上的习惯会有差异。晓曲的解读让我侧目!<br>
<br>谢书余鼓励!<br>诗歌评论不易把握,读出原作内核很重要,以后还需向大家学习。<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5 19:40 , Processed in 0.10670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