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78|回复: 16

[原创]五月明星作品解读之《看得见“星星”的房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2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看 得 见 星 星 的 房 间<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蒋书余<p> &nbsp; &nbsp;这个题目似乎有些平淡,但自己喜欢,因为它表达了此时的指向。<br> &nbsp; &nbsp;身处的房间,是实在的,更是虚拟的——自己是在星星的下面仰着头呢,自己的房间陈旧而狭小,也许很多人不会在意的。但这并不妨碍自己的眼睛,没有戴着眼镜的眼睛,自己正分辨着头顶一颗颗闪亮的星星——这样的天空,是在五月的“中国诗歌”论坛;这样的星星,是在这里遨游的所有虔诚的灵魂,让自己景仰……<br> &nbsp; &nbsp;很难指点哪颗最亮,只觅出其中几颗自己中意的,五月的诗空是生机盎然的,因为或远或近,因为视角,自己也许就看不见了那更璀璨的。<br> &nbsp; &nbsp;如果刘新吾是我眼中的“金星”,他的《河西行吟》纯粹、高远、精致;如果李晓泉是我眼中的“木星”,他的《春天》的花朵重新回到桃树上,璀璨开放;如果王天迅是我眼中的“水星”,他的《瓶子碎裂》是无形的,与水一样;如果陈人华是我眼中的“土星”,他的《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一点不土,现代的气息里透着无望——那么,警察诗人邓诗鸿就是我眼中的“火星”,他热烈的情怀来自博爱的心灵。<br> &nbsp; &nbsp;邓诗鸿的《一滴水也会疼痛》是迸发着火焰的,逼人的火焰。这火焰,烤问着一切的冷漠。<br> &nbsp; “在情感剥离,思想抽空,灵魂缺席的大面积覆盖诗坛的语词丛林中,面对挣扎着的芸芸众生,这是否意味着需要诗人们的二度觉醒,诗人们必须将痛感还给语言,而使诗歌面对生命与万物不再麻木……”引用他的句子,是因为它精辟表达了我的表达。<br> &nbsp; &nbsp;很难想象,当诗歌成为语言的情人,而忽视了语言之外的因素,她将是如何张显美丽的生命。现实中,一味玩弄语言技巧的诗歌其实是在自我扼杀。正如作者所称,“当下的现代诗歌语言和技巧已经达到了无与伦比甚至是空前绝后的程度,然而从形式到内容却充塞着太多的矫情,太多的媚俗,太多的软骨病,诗人们在相互模仿,相互湮没。”虽然此言值得商榷,但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一种存在。诗人的关注是有现实力度的。诗人以自己的声音,力图让麻木不再麻木,让空洞远离审美。<br> &nbsp; &nbsp;诗人作为一位交警,其工作的繁苦可想而知,而在高强度的辛劳下却保持着一颗勃勃诗心,实属不易。更不易的,他的诗歌,不仅在全国公安诗坛难得一见,而且在这里,也是颇显实力的。<br> &nbsp; &nbsp;虽然,诗人的语言总体上稍欠火候,但,诗歌的内在魂灵却熠熠发光,掩盖了语言技巧上的不足。<br> &nbsp; &nbsp;诗人笔下的人物:长途汽车司机、装假肢的少女、丧父的少年、贩运白菜的女人、拖三轮车的人、生命垂危的母亲、街心的残疾人、拉板车的下岗工人、闯红灯的年轻母亲……等等,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人物,而在诗人的笔下,却让我们读出了压抑和沉重。<br> &nbsp; &nbsp;最悄无声息的一首——《10月2日 ,雨:抛锚的长途汽车》,几段很平淡的句子只为最后的铺垫,“世界这么大,心灵是这么苦……”,跳跃得十分自然而又出人意外,让这首诗歌承载了很多,表面上是抛锚的长途车上所有无奈归客的心情写照,而实际上又对整组诗歌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br> &nbsp; &nbsp;最有高度的一首——《12月25日, 雨:克制地,不克制地……》,题目就在预示着不一般,这是写给所有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克制的碑文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而不克制的铭文却让我们读出了言外之意:一条路要经过多少坎坷才能回到最初?一个人究竟要历经多少沧桑才能幡然醒悟?<br> &nbsp; &nbsp;最动人的一首——几乎每一首都打动了我,因为作者的悲悯情怀是容易被感染的,每一个小人物都是如此的可怜,他们或她们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诗歌远离他们或她们,他们或她们需要的仅仅是生命、生活,生存的生命和简单的生活,而这些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现实中需要我们关注的这些弱势群体何止百千?他们或她们读不懂诗歌,而诗人,却不能读不懂他们或她们!“目前最要紧的是给现代诗多加几根肋骨,多补些钙,让诗歌少一点无病呻吟,多一些人文关怀。”<br> &nbsp; &nbsp;最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交通事故,虽然诗歌本身并没有简单地原始地使用这个单词。整组诗歌共15首,有10首之多都是与交通事故关联在一起的,《3月6日 雨:人民巷,一个装假肢的少女》、p《12月25日 雨:克制地,不克制地……》、《1月16日 雪:清晨,一棵飞奔的白菜》、《2月9日晴:瞬间,一车姹紫嫣红的春天》、《2月28日 晴:难以诉说》、《4月2日 雨:拉板车的下岗工人》、r《4月26日 阴雨:墙角的女孩》、《5月2日 晴:飞驰的“摩的”》、 《5月22日 晴:逆行的三轮车》、《12月16日 雨:闯红灯的年轻母亲》。交通事故也许是诗人很熟悉的,但在他的笔下,交通事故成了诗人表达的良好载体,诗人不厌其烦又淋漓至尽地表达着对生命的关怀和对弱小的关爱,虽然诗人不赞成诗歌以承担为己任,但实际上他的诗歌是大我的诗歌,已经不自觉的承担了可贵的承担。承担——有什么不好?只要不是虚情的!<br> &nbsp; &nbsp;最能反映诗人功力的一首——《2月9日晴:瞬间,一车姹紫嫣红的春天》。这里也许是讲的语言方面的功力。在整组诗歌中,由于诗人主要以交通事故作为载体,不少诗歌在语言方面需要进一步锤练——一家之言。但我感觉诗人也有不少精彩的句子。尤其是《2月9日晴:瞬间,一车姹紫嫣红的春天》,全诗一气呵成,显示了较高的语言驾御能力,在艺术和思想两方面达到了较好的统一。<br> &nbsp; &nbsp;诗歌,是需要热情的,是需要溶入的,起码,我是如此固执地坚守这样的念头的——我们每一位思考诗歌为何难以振兴的诗人,都该想想,没有阳光和水的诗歌怎么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这里的阳光和水,当然是纯粹的、非污染了的。<p><br> &nbsp;<br> <p><p>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拜读!<p>“五月的诗空是生机盎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身处的房间,是实在的,更是虚拟的——自己是在星星的下面仰着头呢,自己的房间陈旧而狭小,也许很多人不会在意的。但这并不妨碍自己的眼睛,没有戴着眼镜的眼睛,自己正分辨着头顶一颗颗闪亮的星星——这样的天空,是在五月的“中国诗歌”论坛;这样的星星,是在这里遨游的所有虔诚的灵魂,让自己景仰……好,摆渡!<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诗人作为一位交警,其工作的繁苦可想而知,而在高强度的辛劳下却保持着一颗勃勃诗心,实属不易。<br>点评中肯,饱满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读,书余老弟剖析有致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拜读 &nbsp;蒋书余兄辛苦了 &nbs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好。先固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3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解析的透彻~~~~~~`辛苦书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3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谢谢蒋兄的点评,这是我2003年底至2004年初的习作,写得很差,多赐教!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9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59 编辑

两个警察诗人的交流。这个安排本身就有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7 12:30 , Processed in 0.092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