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6|回复: 6

[原创] 从神性到人性:黄礼孩的精神向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0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12 编辑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从神性到人性:黄礼孩的精神向度 <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冷梅 <p><br> &nbsp; 《我对命运所知甚少》是黄礼孩的一本诗集,如此命名诗集,不知是黄礼孩实话实说,还是谦虚的措词?倘若是实话实说,则有可能为我们进入他的诗学思想提供一种捷径,如果是谦虚的措词,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广阔的心灵空间或思想境界。仿其说法,我对黄礼孩所知甚少,对其诗所悟甚浅。一些报章的宣传或一些文字的张扬,并没有为我们展现一个完全的黄礼孩,更多地着眼于其对诗歌的命名以及由此引起的轰动效应,似乎把他抬到了民间诗歌代言人的伟大地位,这多少反映了当代诗坛的某些烦躁不安的心态,即使是再多的诗歌命名也无法改变当下诗歌状态混乱的局面。任何诗歌流派或形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其备受推崇或遭受冷落的理由。黄礼孩试图创建诗歌与人的理想关系,即诗歌与人和谐媾合,达到诗与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美好而崇高的假想,其借助的理论最重要的是世宾提出的完整性写作和东荡子的“光明论”,由于这两种理论本身就存在“非完整性”的缺陷,要借以支撑人们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的实践活动,就有必要对这两种理论再进行深入探讨和完善(我想另撰文商榷)。黄礼孩在对诗歌与人的关系的探讨过程中,有意识地借助了对神性的追求,来反衬人性灵光的呈现。这一方面暴露了所依倚的理论存在一些虚幻的元素,导致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无法解释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是容易误导诗人回避现实并刻意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所谓理想。要理解黄礼孩的诗歌就必须首先把他还原为现实中的人,揭开神性的神秘面纱,进而把握其诗歌的核质即追求人性之美。<br> &nbsp; &nbsp;以上说法,并非贬低黄礼孩及其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成绩,恰恰相反,抹去其神性光环是为了在现实中来考察他的诗歌光芒,唯有如此,才能真实感知他的心灵律动,才能真诚地揭示其诗歌存在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神道即人道,神道的产生、呈现、张扬、升腾与人道的存在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神道是人道的飞跃,是人道衍化提升的结果,若离开人道,神道是不存在的,故神性即人性,神性可能是人们心灵的上帝,亦可能是心灵的恶魔,只有人性存在,神性才有存在的可能。事实上,人性是永远存在的,而神性只不过是人们在经历了命运多桀、道德沦丧、诚信缺乏等等之后所寄寓的心灵呼唤,因人而异,他可稍纵即逝,亦可永生永世。宣布“上帝已死”的人,其愿望是呼唤人性的回归,呼吁人要重视人性以及对人性的关怀与道义建设,但遗憾的是,他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比“上帝”死得更旱,这种残酷的结果是我们更关注现实关注人性弱点的理由。综观《我对命运所知甚少》内所有的诗作,可知黄礼孩对神性和人性的追求是多么执著,同时,也可感知他在神性与人性的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与道德责任感。“落日越跑越黑/黑到伸手就可以触摸/它向更低的地方跑去/它把更多的星光/带到辽阔的大海/落日回到了自己的身体”(《身体》),这首仅有6行的诗很富有思辩性,落日落下去了,却变成星星回到了大海,最终以星光照亮了自己,这种看似简单的描述,其实隐含着深奥的哲理。只有神才能死而复生,耶稣死后三日复活,与其说是伟大的传说,勿宁说是其信徒寄寓的理想,在此,诗人借助落日“落而复升”的景象,来揭示其理想:美好的东西是不会陨落的,即使消失了,也只是暂时的,他会以另一种形式昭示于人关照人。黄礼孩这种充满神性的思想,有利于唤起人性的回归。我们知道,人死留名是一种境界,对于追求人格完美和灵魂高尚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美好的劝谕,人死而灵魂永在,永远活在人们心里时时受人愐怀,其灵魂既照亮他人又照亮自己,死又有何憾矣?<br> &nbsp; &nbsp;对一朵花的期待<br> &nbsp; &nbsp;是它能够在阳光下跃出<br> &nbsp; &nbsp;如今我已经获得<br> &nbsp; &nbsp;是它把我早早唤醒<p> &nbsp; &nbsp;我藉什么而来<br> &nbsp; &nbsp;又是什么让我充盈<br> &nbsp; &nbsp;采集着光 &nbsp;如此的静谧<br> &nbsp; &nbsp;仿佛神已安息<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月7日》)<p> &nbsp; &nbsp;我不知道1月7日是什么日子,于诗人而言,有何重大意义?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诗人于这个普通的日子里突发奇想,期待一朵花的绽放。或许是对爱情的渴求,对一切美好的追求。可以想见,诗人能够“早早醒来”,感到“充盈”,并“采集著光 &nbsp;如此的静谧”,肯定有一种美在引诱着他,有一种力量在推拥着他,而且这种美和力量已来临并融入他的肌体,故诗人非常自信的感言:“仿佛神已安息”。当诗人达到理想境界之后,他并不希望神的存在,神的意旨已不能再主宰他的思惟和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神性并非黄礼孩的终极追求,他只想借助神性的神圣来引导语言的自由释放,净化心灵和美化生存环境,关注人性的美好塑造和人文关怀才是他追求的目的。只有这样理解,黄礼孩才能还原为现实中的人,我们才能更真实地来把握他的精神向度。从神性到人性的转换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走向真实和塑造“真我”的过程,因为神性是一切美好的化身,而人性中夹杂着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清与浊等等,可以说,人性是矛盾的结合体,善良而崇高的人(诗人亦然)自然会在道义的范围内和法律的框架内扬美抑丑,去伪存真,嫉恶从善,激浊扬清。何谓人性?顾名思义即人的本性,具体的说,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离开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来谈人性,是空谈,古人的“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一对矛盾的理论,但两者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对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的探究。而神性是虚幻的,它可以避开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而侵袭人们的思想,奢谈神性实质上是空想。阅读黄礼孩的诗作也应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倘若过多视黄礼孩的诗作充满神性的灵光,不是对他的抬举,而是善意的捧杀。且看《回家》一诗:<br> &nbsp; &nbsp;长年的战争啊<br> &nbsp; &nbsp;我要带花朵回家<br> &nbsp; &nbsp;但不知什么样的风<br> &nbsp; &nbsp;才能吹开它<p> &nbsp; &nbsp;什么样的人能承受生活的善良和邪恶<br> &nbsp; &nbsp;回忆带来了铁锈的沉默<br> &nbsp; &nbsp;桌子上的书本开始<br> &nbsp; &nbsp;向被砍下的树木致歉<p> &nbsp; &nbsp;自然啊,你对谁宽大为怀<br> &nbsp; &nbsp;在星空下<br> &nbsp; &nbsp;所有的事物都象峡谷中的风<br> &nbsp; &nbsp;慢慢把自己弄丢了<p> &nbsp; &nbsp;这首题为《回家》的诗,初阅时不觉得怎么样,甚至令人费解,诗人不是按照常规去描述对家的思念或回家途中的所忆所思,而是把阅读的眼光牵向战争和花朵,但诗人也避开了对战争的描写和花朵的描摹,究竟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每场战争的爆发都有其美丽的借口,有许多借口实质上是美丽的谎言,最令人费解的是为神而战,美其名曰“圣战”,倘若神是善良的又是爱护其子民的,为何总以牺牲其子民的生命为代价?每场战争过后,其子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难道在天之灵的神能安心吗?《马可波罗游记》曾记载忽必烈鼓励其士兵:只要在战场上英勇杀战,死后灵魂即可进入天堂,并可娶美丽的仙女为妻,过上天天歌舞昇平的日子。有许多生命就是在这样的谎言中被抹杀掉的,其灵魂能否进入天堂,谁知道?战争是扼杀生命的,是对人性的最冷酷残暴的亵渎。战争的后遗症是严重的,资源被极大浪费,环境极度恶化,最重要的是受害者的肉体和心灵长时间受到创伤的折磨,正如受伤的花朵,“不知什么样的风/才能吹开它”。黄礼孩对战争感到很无奈,他希望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能平安回家,同时,试图唤醒人们的回忆,去憎恨一切杀戮行为。为此,一张桌子和一本书的存在,都有可能是被砍倒的树木的灵魂在泣血,都应引发人类的致歉情怀,但人性最伟大而又最卑鄙的弱点,就是明知故犯,知错不改,这是导致人性常常被篡改、亵渎、遗弃的直接根源。“所有的事物都象峡谷中的风/慢慢把自己弄丢了”,人类何曾不是如此,为了私欲而昼夜兼程,自己最终迷失于道义之外生命之外,如此教训还少吗?如此教训还不深刻吗?这首诗的人性怜悯情怀显而易见,可见,黄礼孩对“回家”不是一般的诠释,是另有深意的,简直就是对人性回归的强烈呼唤,是一章对美好人性的祈祷曲。我们再来看看黄礼孩所理解的北京:<br> &nbsp; &nbsp;看上去像一个遥远的秋天<p> &nbsp; &nbsp;我认得出银杏<br> &nbsp; &nbsp;以及银杏树背后的光芒<br> &nbsp; &nbsp;像多年前你眼中掩不住的喜悦<p> &nbsp; &nbsp;一地的叶子<br> &nbsp; &nbsp;多么奢侈的阳光<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北京》<p> &nbsp; &nbsp;关于《北京》,李保平曾在《对伟大诉说平凡》中有所提及,他只是从“完整性”的角度来诠释这首诗,视诗人为游子,以游子的视线所及分几个层次分别描述北京的形象。这只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肯定该诗的成功之处,并没有从深层次去挖掘该诗的内涵。黄礼孩的诗有其独特的视角,他往往不从正面去描述事件或具体的物象,也不明显地揭示诗中的意旨,而是从侧面通过看似零散的意象的有机整合,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的参照物,也就是给人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首题为《北京》的短诗,诗人有意避开了对北京的具体描写,故意抽去了北京的空间,而从时间的深度去挖掘、展示北京的面貌,这种突破习惯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却创造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引导读者去捕捉、挖掘北京的永恒性,从而引起一些思考。诗人一开始就揭开了北京苍桑的历史,“看上去像一个遥远的秋天”,这是一个不错的时空转换。北京历来是皇权的象征,在那“遥远的秋天”里,北京是神圣的,是亿万人景仰的地方,它有过灿烂辉煌,也有过暗淡衰落,但不管怎样,皇权总是至高无上,人民的血泪不可能唤醒当权者的慈悲情怀。诗人视北京就象银杏树那样,是历史的活化石,它的光芒和喜悦并不属于人民,它最终抵挡不了列强的铁蹄和革命者的枪炮。但北京既是属于历史的,又是属于现在的,只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它才能成为人民政权的心脏。已抹去神性光环的北京,不再是普通臣民的禁地,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畅游了。但诗人依然看到繁华背后的问题,“一地的叶子/多么奢侈的阳光”,这最后两句恐怕不是多余的语言,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怎样理解,尽可见仁见智。黄礼孩通过对北京的透视和深层解剖,借助北京从神圣向普通的演变,来实现从神性向人性的转换,无意中展露了他的精神向度,再一次证明,黄礼孩是虔诚的人道主义者,倾注于诗作中的人性关怀和怜悯情怀将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必将照亮他人又明亮自己前进的途程。<br> &nbsp; “黄礼孩现象”已在中国诗坛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应引起我们好好研究。虽然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不及他编诗刊所取得的成绩大,但他对诗歌的执著,对灵魂的忠诚,对精神向度的坚守,对人性美的真挚情怀,是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的。在此,我只是对黄礼孩及其诗歌发表了一些粗浅的见解,甚不成熟。至于他的创作技巧,语言特色,形成现象的成因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效应等等,已有人作了较客观而中肯的评述,就不重复赘述了。(05.6.4-5)<br> &nbsp;[em01] &nbsp;[em02] &nbsp;[em03] &nbsp;[em05] &nbsp;[em06] &nbsp;[em10] &nbsp;[em12] &nbsp;[em13] &nbsp;[em16] &nbsp;[em17] &nbsp;[em18] &nbsp;[em19]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13 编辑

从内核上去把握,以点带面的透析,深刻。<br>学习。重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13 编辑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13 编辑

黄礼孩是个好诗人,为诗歌作了许多工作。代我问候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13 编辑

谢晓曲、欧阳白、白沙!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13 编辑

再谢谢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13 编辑

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0 07:47 , Processed in 0.08646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