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59 编辑
感恩的圣乐――兼谈青青小百合《初冬的光泽》之音变艺术 <p> 大家都知道,中国语言“声形俱全”的鲜明特色,决定中国诗歌具备很强的音乐性,也就是说,作为高雅艺术的诗歌,“诗歌的音乐”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中国古代诗人很早就能以音调为基础,创立了押韵、平仄、叠字、叠韵、重出、词性置换和对仗等为主的音变之术,并最终将其运用到诗歌作品中,使得中国古代诗歌‘抑扬顿挫’和‘朗朗上口’……”(摘自心灵荷塘《诗学六章》)这次,我拟立足于“音乐艺术的基本原理”,从“心灵之音、文字之音和意象之音”等三个方面赏析青青小百合之《初冬的光泽》。<br> 我们通常听到的音乐,是由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高和音色)遵循“重复和变化”之原理的有序组合而成的,如《欢乐颂》中的一段“3345,5432”,其中的“33”就是重复,而“5432”就是变化。当我们听一首新歌时,首先听到的、而且印象最深的就是其旋律,而这种旋律就是用“重复和变化”来营建的。诗人如果能够把“重复和变化”的音乐创作原理引入诗歌创作,就能让所创作的诗歌产生一种“别有一番滋味”的音乐美,也就是让读者在诗歌中听到一种优美的“心灵之音、文字之音和意象之音”,并与之产生共鸣。<br> 心灵之音,说白了,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怒、哀、敬和畏”。它是人类潜意识里的“天赋情绪”,是人类心灵的“天然律动”。人类的这种“天赋情绪”的“天然律动”会自然而然地影响着诗人的诗歌创作过程,并具体体现在诗歌的文字和意象之中。例如泰戈尔的《心灵的荷塘》,就出现两次由“强哀向弱哀渐变”的过程,让诗歌产生一种奇妙的韵律:<p> “让别离之杯/斟满忆恋的佳酿,/重逢之日送到我手上。/让悲伤的眼泪一滴、一串/滋润焦干的心田,/让永久的相爱悄悄结果,/散布醉人的浓香。”――强哀向弱哀渐变;<br> “你独立走在/你选择的道上,/四周一片昏暗,/照路是怀想的阳光。/专司爱情的女神,/将久盼的甘霖,/不为人知地,/倾洒在你我心灵的荷塘。”――强哀向弱哀渐变。<br> <br> 青青小百合这首《初冬的光泽》,与泰戈尔《心灵的荷塘》不同,它通篇围绕着“亲人”这个意象,贯穿一种“喜”和“敬”结合的混合情绪,这种混合情绪成为诗歌的内在韵律--心灵之音,支配着全诗。也就是说,诗人能够巧妙地利用“情绪”重复的音变之术,并通过反复咏唱,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br> <br> “在生命的所有场合/我终于在初冬的门前/看见这片光泽/正从深层次的地底穿行”――呈现一种“喜”的情绪;<br> “承诺与灵魂最初的契约/亲人啊/这是何等令人激动的高潮季节”――呈现一种“敬”的情绪;<br> “未来的思想/以运动的形态/在初冬的阳光下/黄金般的高贵/我看见/大鸟如潮在天空滑翔/栖息于我温暖的掌心”――呈现“喜”与“敬”情绪的内在律动;<br> “于是/被我覆盖的霞云里/被我唤醒的晨曦里/在不能幻灭的日子里/亲人啊/你的百合/蓬勃在一个美丽的黎明”――呈现一种“喜”情绪,并让这种情绪在重复中上了层次;<br> “我欣然舞蹈/远方的草浪拥起星辰/那梦中的草浪/托起我的真实/终于终于看见了/被我歌过的河川与峡谷”――呈现一种“喜”的情绪,也让这种情绪在重复中上了境界;<br> “初冬的光泽在运动/光芒的金片/流泻于我柔弱的指尖/亲人啊/这是何等令人感恩的季节啊/在生命繁衍的圣乐里/你将拥我在初冬的门前”――“喜”和“敬”在变化和重复中,产生一种难以忘怀的律动。<p> 文字之音是指诗歌语言所体现的音乐声音。大家知道,中国现代汉语具有“四种声调”,汉语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根据音乐中的“重复和变化”原理,诗歌文字方面的音变之术主要有“押韵”、“平仄”、“重出”、“对仗”、“句式”、“回环”、活用数词、双声叠韵、活用声音类词等等。比如“押韵”――这是中国古而有之的音变之术,它是遵循“重复”这一音乐原理,对不同或相同文字的相同韵母、相近的韵母或入声韵进行有序的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变之术。如杜牧的《清明》,“纷”、“魂”和“村”就是押韵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然而,像押韵这样普通的音变之术,虽然早已被现代诗歌以“制约思想表达”为由否决了。然而,有押韵的诗歌的确比不押韵的诗歌读起来活泼得多,如今很多现代诗歌读起来“欠缺韵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现代诗歌没有押韵所致的。虽然,现代诗歌的创作如果完全遵循近体诗的严格“格律”,的确对诗歌的思想表达会带来很大的局限。然而,如果能够从古代诗词的“音变艺术”理论中汲取一些必要的养份,然后运用到现代诗歌写作中,就可以让现代诗歌产生一种不错的韵律。对此,青青小百合作了有益的尝试,她在《初冬的光泽》中的“文字之音”主要通过“双声、叠韵、排比、重出和押韵”等五种音变艺术来体现:<br> <br> “在生命所有场合/我终于在初冬的门前/看见了这片光泽/正从深层次的地底穿行”――“地底”为叠韵;<br> “承诺与灵魂最初的契约/亲人啊”――“亲人”为重出;<br> “这是何等令人/激动的高潮季节”――“高潮”为叠韵;<br> “未来的思想”――“思想”为双声;<br> “以运动的形态/在初冬的阳光下”――“阳光”为叠韵;<br> “黄金般的高贵”――“高贵”为双声;<br> “我看见/大鸟如潮在天空滑翔/栖息于我温暖的掌心”――“栖息”为叠韵;<br> “于是/被我覆盖的霞云里/被我唤醒的晨曦里”――二、三句为排比;<br> “在不能幻灭的日子里/亲人啊/你的百合//蓬勃在一个美丽的黎明/我欣然舞蹈/远方的草浪拥起星辰/那梦中的草浪呦/托起我的真实/终于看见了/被我歌过的河川与峡谷”――“日子”为叠韵,“终于”、“亲人”为重出;二、三句为排比。<br> <br> 意象之音,即诗歌的内韵,除了以修辞学的方法和语法句式来营造之外,更多的是体现为诗歌的意象之间以逻辑规律为基础的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有这么几种:1)因果;2)递进;3)转折;4)换位;5)中心;6)平行;7)共性;8)勃常;9)构图。青青小百合这首《初冬的光泽》,意象的组合是遵循“中心”和“平行”原则而设置的。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主旨之下的平行关系。我们可以把诗歌分成三部分――第一、二节为第一部分;第三、四节为第二部分;第五节为第三部分。这三部分之间从内容上来看,处于一种各自独立和平行的状态,但这三部分的“意象”都被“喜”和“敬”的混合情绪串连起来。正是由于意象之间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促使“情绪”和“对亲人的感恩之情”这样的诗歌意义,不自觉地遵循了“重复”这条音乐的基本原理,让诗歌在反复咏唱中形成“意象的音乐性”。也正是因为诗歌中具有这样的一种“意象的音乐性”,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强和突显了《初冬的光泽》这首诗歌的音乐意象。由此可见,“诗歌的意象”与“诗歌的音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相成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诗歌的音乐性”直接影响“诗歌意象”的呈现。<p> 一首好的现代诗歌,应该体现一种内在力量和精神,体现一种内在的美丽,体现一种音乐的韵律。从这个意义上说,青青小百合的《初冬的感觉》是成功的,我们透过她的朴素语言,不但感觉到诗歌里表现的内在之美,听到了诗歌中流淌的心灵之音、文字之音和意象之音,还能与诗人一道:向所有关心自己的亲人,虔诚地献上一颗感恩的心! <p>【附】<br>(1)参考文献:心灵荷塘的《诗学六章》;黑格尔《美学》;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br>(2)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心灵荷塘老师的指点,全文经过心灵荷塘老师的精心修改,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br>(3)青青小百合《初冬的光泽》: <br> <br>??在生命所有场合<br>??我终于在初冬的门前<br>??看见了这片光泽<br>??正从深层次的地底穿行<br>??承诺与灵魂最初的契约<br>??亲人啊<br>??这是何等令人激动的高潮季节<br>??<br>??未来的思想<br>??以运动的形态<br>??在初冬的阳光下<br>??黄金般的高贵<br>??我看见<br>??大鸟如潮在天空滑翔<br>??栖息于我温暖的掌心<br>??<br>??于是<br>??被我覆盖的霞云里<br>??被我唤醒的晨曦里<br>??在不能幻灭的日子里<br>??亲人啊<br>??你的百合<br>??蓬勃在一个美丽的黎明<br>??<br>??我欣然舞蹈<br>??远方的草浪拥起星辰<br>??那梦中的草浪<br>??托起我的真实<br>??终于终于看见了<br>??被我歌过的河川与峡谷<br>??<br>??初冬的光泽在运动<br>??光芒的金片<br>??流泻于我柔弱的指尖<br>??亲人啊<br>??这是何等令人感恩的季节<br>??在生命繁衍的圣乐里<br>??你将拥我在初冬的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