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7|回复: 3

[原创]浅析北方关于父亲的三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5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49 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弦意在 2005/08/23 11:37am 第 2 次编辑]<br><br>浅析北方关于父亲的三首(北方诗歌欣赏1)<br>----对传统文化的继承<p>[浇地]<p>把枕头垫高,这低矮的夜和睡眠<br>便可感知.坝上四月<br>突突的拖拉机的奔跑<br>被犁开的土地<p>我的父亲执铁锹去浇地<br>早春,榆钱尚小一树的青黄<br>那时,在黄昏我写诗<br>渐渐微弱下去 在那块湿地上的月光<br>父亲把一畦子清凉清亮深机井内的水<br>改引到我的这首诗<br>最后一行 春暖花开<br>长江以南 水稻扬花<p>那个不确定的模糊之夜<br>我采撷到它的露珠和红色的艾草<br>天上人间,成熟的麦子吐出芳香<p>[谁最接近大地]<p>比雷声更早抵达 这只闪电的大手<br>从另外一个不被我感知的地方<br>伸进我的内心 那里有父亲的麦地<p>鸟背上 光影和一种颜色<br>在慢慢改变大野的颜色 改变黄昏中的平原<br>没有声音也不易被我察觉<p>如果我长久在平原的风里 站立<br>我会看到 这只闪电的大手 通过黎明的夹缝<br>攫取了父亲麦地上空 唯一的语言和文字<p>而父亲弯腰 一再的弯腰<br>他简单而笨拙的动作 很象一只迷路的蚂蚁<br>高高举起触角<p>这接近大地和贴近泥土的姿势<br>是沉迷 更是在生活最低处<br>对天空单调而重复的朝拜<p>[父亲在磨他的镰刀]<p>六月的麦田<br>除那只布谷鸟的孤单鸣叫外<br>还有一种东西跟随起伏的麦浪 <br>逐渐消失<p>如果有足够的视力<br>我可以看见那些叶片<br>遮盖着的一个瓦房顶<p>下面有一个大而简洁的院子<br>父亲在梧桐树下<br>一声不吭的磨他的镰刀<p>这都是我的想象<br>我象一只小鸟飞离那里的天空<br>和下面的麦田<p>如果恰好父亲抬头擦汗<br>就可以认它是他的儿子<br>并不被发觉的在嘴角露出一丝微笑<p> &nbsp; &nbsp;在学会论坛上,北方(又名今水、洗煤)是几个给人较深印象的作者之一。读帖子,知道他40岁左右,在河北邯郸(也许在北响堂寺)出家,家乡是大野。<br> &nbsp; &nbsp;北方写诗歌很快,一天可以写几首,也可能几天、十多天不见他帖出新诗。大概是6月中旬后,没再见他的新诗。他的诗歌大多很流畅、自然,白沙和诸位编辑评点为:较为熟练的写手。他的诗歌最大特点是:想象丰富、诗意较深刻,给读者新颖、强烈的语言艺术感。<br> &nbsp; &nbsp;上面收集了他于05年1月、4月、5月,先后发在论坛上的三首关于写父亲的诗歌。亲人情节多次在他这半年的诗歌里出现,父亲、祖父。他的诗歌里也突出体现这样的家乡情节,传统的中国乡土色彩,意境轻灵、开阔。<br> &nbsp; &nbsp;这三首诗歌在篇章结构上,可以用“起、转、承、合”来分析。第一节的起笔都是在渲染诗题所需要的气氛,第二节转过镜头,三首诗歌的转、承体现出作者熟练而丰富的写作技法,转、承方法均不相同。在最后一节的合,也各不相同,比如:《浇地》是“合”在对乡村与父亲养育之恩的感念上,采用的虚合;《谁更接近大地》点题在那只农耕文化的命运之手摘去了父亲所有的理想,比较传统地写实;《父亲在磨他的镰刀》结于父亲对儿子超越命运的谦卑而坚强、无私的自豪感。<br> &nbsp; &nbsp;由于三首起、转、承的伏笔手法不同,使读者阅读三首同题材的诗歌而不感枯燥。作者巧妙地在开篇埋下伏笔,通过转承顺利展开,伏笔线索贯穿全诗。而这些伏笔线索都以象征的事物存在、以乡土文化为背景,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三首背景文化底蕴相同、技法不同的诗歌,给读者的感受是绝不雷同的。<br> &nbsp; &nbsp;北方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是他诗歌的最大魅力特点所在。因为他真实继承了传统文化,在另一些诗歌上,他对汉语诗歌的破坏尝试,也表现出较为成功的创新意识。<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6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49 编辑

喜欢北方的乡土诗歌,弦意的评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6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49 编辑

拜读<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2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49 编辑

对这位诗友的评解,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br>谢谢古剑、流石评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05:23 , Processed in 0.07517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